怀念郑振铎先生(两篇)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藏书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去年11月18日,“一代才华——纪念郑振铎诞辰115周年、牺牲55周年暨铜像揭幕仪式”在上海青浦区的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举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人凤先生和郑振铎研究专家陈福康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此次郑振铎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本期杂志特刊发两位先生撰写的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在上海书法界,翁闿运也是个资历甚深的著名书法家了。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与他有次交流,聆听他谈书法。  1974年秋,我正借调《辞海》编辑室参加《辞海》文学条目的修订。尽管《辞海》有文学分册和艺术分册,但当时的文学编辑和艺术编辑却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合称文艺室。文学编辑有聂文辉、汤高才,艺术编辑有郭术、陈炳等。艺术的门类较多,只记得郭术分管电影等,陈炳分管美术、书法等。戏曲之类的条
期刊
人一生的际遇常常是意想不到的。初中毕业的时候,两部电影决定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一部是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一部是中国电影《祖国的花朵》,都是讲教师生活的。两部电影使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非常崇高,何况我的父母也都是教师。所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保送北京师范学校。进校后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才知道还有什么“家有二斗粮,不当小孩王”一类看不起小学教师的俗语。  师范学校是“吃饭学校”,不收学杂费还管饭,
期刊
2017年2月,我旧地重游,再次来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南合村参观考察,这是辛亥革命志士、孙中山挚友、旅居越南爱国华侨钟念祖的家乡。我的到来受到一班钟姓村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一边热情接待我,一边兴奋地告诉我:“自从你来我们这里采访并且撰写史学论文,考证出我村乡贤、旅居越南爱国侨领钟念祖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间有着深厚的生死友谊,并且经过严谨论证,提出新观点:钟念祖多次保护和救助孙中山先生的确
期刊
王晓智是我的大学校友,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研时,他是气象系学生。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先后分配到新华日报社评论组工作,成了同事。从此,他从关注大气层转而关注人间世;我从注视古代,转而注视现世。  王晓智在南大曾主编过一份小报,他约我写过一篇文章。这是我们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友谊的开端。  一、曾为林彪“驸马”候选人  “文革”前期,一些人为向林彪夫妇献媚,曾假借组织名义,在全国范围内为其子林立果选“妃
期刊
2013年6月16日, “同济附中五十周年(1963—2013)庆祝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会后,与会的三百余名原同济附中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师魂苑”瞻仰并献上花篮,表达对叶懋英校长永远的怀念。  叶懋英是我的姨母,曾任同济附中校长,1967年6月3日含冤逝世,终年55岁。姨母一生未婚,没有子女。由于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已在同济大学工作,她生前与我关系最为密切,她被迫害离世的后事也是我一手处理的,我
期刊
《世纪》2013年第4期刊载张英华同志写的《参加罗瑞卿专案组(以下简称“罗案组”)屡遭批判审查》一文,读后感慨极深。我与张英华同志既是戰友又是难友。我俩同是经组织委派,于1966年12月30日去三座门军委办公厅会议室报到,参加“罗案组”工作,又同于1968年10月在“罗案组”与许心荣同志,被“捆”在一起遭“反右倾”批判了一个月。(详情见张英华文章,不再重述)我要补充的是我们三个被批判者中,我当时只
期刊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编辑同志:  贵刊2015年第1期发表的《批判怎样集中转向了〈武训传〉》,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文章,披露了新发现的袁水拍笔记中的重要史料。遗憾的是,文中将蒋天佐的名字都写成了“蒋天佑”。这大概与袁水拍的字写得小因而不易辨别有关。但蒋天佐是一位很著名的文化战士,曾长期在我们上海工作,写错他的名字是不应该的。  蒋天佐(1913—1987),江苏靖江人。作家,翻译家。中共党员。笔名史笃、贺依。1932年参
期刊
令人惊讶的党组会议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大规模的思想批判运动,已被历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领袖亲手参与,江青起了恶劣作用。通过这场批判,江青由过去的隐身状态闯入政治前台,给此后的中国政治带来巨大阴影。对此已有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叙述。  在这场思想批判运动中,江青于何时在公开场合露面发难?根据新近披露的当事人袁水拍笔记判读,为1951年4月10日。在当天的文化部“文学戏剧党组
期刊
皇甫平系列评论,是在1991年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与施芝鸿、凌河同志共同撰写的一组文章,对推动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此后,我们再也没有用过“皇甫平”这个署名发表文章。  然而,时隔15年后,在2006年1月23日出版的一期《财经》杂志上,赫然刊登了一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改革不可动摇》。这篇文章,在国内外读者中(尤其是网络上)竟然引起几乎可与当年皇甫平文章类似的轰动效应。这是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