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浪潮正在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冲击着城市和乡村,凭借其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的教育优势,逐步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条件。目前,江苏省“校校通”工程正轰轰烈烈展开,计划捐赠给农村学校的电脑等正逐步到位,教学条件将大为改善。我们这些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只有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才能保证农村这块教育的土壤不再贫瘠,才能跟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此,我根据我们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从尽快地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着手,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体会,与大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
众所周知,初学者对微机这种高科技产品存在着神秘感和畏惧感,而对键盘和鼠标,他们不敢下手。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见得少,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为了激发兴趣,在微机课的起始教学中,我用相当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看到计算机的确“多才多艺”,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会学生进行电脑游戏,激励学生动手参与,提高学生使用鼠标和键盘的能力,让同学们上网,引导他们到信息世界去“冲浪”,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无穷乐趣。
二、循序渐进,妥善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前面己经说过,农村的孩子由于见识少,回去后又没有机会上机练习,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妥善制订教学计划,把握好教学进度。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体现一种“坡度”意识,开始时降低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练习中促进提高,使学生在不觉得“难以适应”中,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在组织初中学生学习Excel时,为了证明计算机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我先要求学生着手计算某列或某个区域约几百个数值的结果,多数学生半途而废,个别学生较有毅力,但很费力。我再用计算机表演计算过程,几秒钟的运算就得到精确的结果。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直观,也很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快就掌握了本课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先后计算了几张工作表中的成绩统计。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Exce1领域中的其它应用。学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三、更新观念,探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固定的课堂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更新观念,实施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微机教学课时少,如何少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创造力,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育启蒙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小学生的第一堂微机课上,教师不一定非得讲解有关计算机常识。可以直接带领他们到微机室,让孩子们看看、摸模,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的方法,让他们自由交流第一次上机的体会,开始就让孩子们形象生动地感知电脑、操作电脑,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效果会更好。
四、素质为本,正视信息技术学科中特有的“零起点”现象
“零起点”现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都有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等相同或相似的模块。
“零起点”现象,使得各类学校计算机的入门教育内容相对滞后,一些新技术如多媒体和一些新面世的软件在课堂教学中都不见踪影,这就使得我们培训出来的学生仍象没有学过微机一样,对市面上的主流配置和流行软件都—无所知。有人总结:“学校培训为应试,部门培训为考级”,微机课的教学从应试出发,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就走进了微机教学的误区。我认为,在微机教学中,同样要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不唯考试、考级内容是瞻。我花相当多的时间介绍微机的发展趋势,介绍新问世的一些新硬件、新软件,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应变能力。另外,我注意培养学生随机查阅资料手册能力,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查阅、参考资料,这是衡量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主要标志。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上。在学生碰到问题时启发他们查阅相应的参考书和资料,尽可能地自己排除问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前适合微机学习的课外读物是很多的,如《电脑爱好者》、《中国电脑教育报》等。通过学习这些读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灵感,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方方面面而获得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思维更加灵活。
五、学以致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是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要着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创新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 Windows自带的“画图”进行美术创作,用WPS2000 或Word2000设计贺卡、办报,用Music作曲、用VisuFoxpro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挑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正视这种机遇和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式,延伸工作手臂,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只是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如何适应校本课程改革谈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教无定法,微机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于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微机教学的新途径,还需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
众所周知,初学者对微机这种高科技产品存在着神秘感和畏惧感,而对键盘和鼠标,他们不敢下手。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见得少,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为了激发兴趣,在微机课的起始教学中,我用相当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看到计算机的确“多才多艺”,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会学生进行电脑游戏,激励学生动手参与,提高学生使用鼠标和键盘的能力,让同学们上网,引导他们到信息世界去“冲浪”,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无穷乐趣。
二、循序渐进,妥善处理好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前面己经说过,农村的孩子由于见识少,回去后又没有机会上机练习,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妥善制订教学计划,把握好教学进度。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体现一种“坡度”意识,开始时降低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练习中促进提高,使学生在不觉得“难以适应”中,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在组织初中学生学习Excel时,为了证明计算机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我先要求学生着手计算某列或某个区域约几百个数值的结果,多数学生半途而废,个别学生较有毅力,但很费力。我再用计算机表演计算过程,几秒钟的运算就得到精确的结果。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直观,也很深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快就掌握了本课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先后计算了几张工作表中的成绩统计。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Exce1领域中的其它应用。学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三、更新观念,探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固定的课堂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更新观念,实施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微机教学课时少,如何少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在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创造力,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育启蒙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小学生的第一堂微机课上,教师不一定非得讲解有关计算机常识。可以直接带领他们到微机室,让孩子们看看、摸模,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的方法,让他们自由交流第一次上机的体会,开始就让孩子们形象生动地感知电脑、操作电脑,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效果会更好。
四、素质为本,正视信息技术学科中特有的“零起点”现象
“零起点”现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都有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等相同或相似的模块。
“零起点”现象,使得各类学校计算机的入门教育内容相对滞后,一些新技术如多媒体和一些新面世的软件在课堂教学中都不见踪影,这就使得我们培训出来的学生仍象没有学过微机一样,对市面上的主流配置和流行软件都—无所知。有人总结:“学校培训为应试,部门培训为考级”,微机课的教学从应试出发,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就走进了微机教学的误区。我认为,在微机教学中,同样要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不唯考试、考级内容是瞻。我花相当多的时间介绍微机的发展趋势,介绍新问世的一些新硬件、新软件,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应变能力。另外,我注意培养学生随机查阅资料手册能力,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查阅、参考资料,这是衡量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主要标志。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上。在学生碰到问题时启发他们查阅相应的参考书和资料,尽可能地自己排除问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前适合微机学习的课外读物是很多的,如《电脑爱好者》、《中国电脑教育报》等。通过学习这些读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灵感,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方方面面而获得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思维更加灵活。
五、学以致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素质,是课程知识的教育价值之一,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要着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创新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 Windows自带的“画图”进行美术创作,用WPS2000 或Word2000设计贺卡、办报,用Music作曲、用VisuFoxpro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挑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正视这种机遇和挑战,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式,延伸工作手臂,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只是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如何适应校本课程改革谈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勉。教无定法,微机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于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微机教学的新途径,还需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