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本文分析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协同监控理念对质量安全监控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并给出基于协同监控理念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然后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出了协同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发了相应的协同监控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实行了贯穿于工程建设自报监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多主体的完整管理链,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研究表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为建筑业的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博州、新疆甚至全国都有极大的推广和普遍适用价值。
【关键词】 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协同监控;信息化系统
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2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135303亿元[1],一旦发生质量安全等问题,必将影响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因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当前,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连年出台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使工程监管、检测、执法、管理等工作走上依法行政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工程建设企业也在不断加大质量安全投入,提升质量安全意识[2]。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建筑市场还是一个主体不十分成熟,市场关系还未完全建立的市场,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运作水平较低,因此,政府需要保持对建筑活动进行强势监管[2]。工程建设政府监管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的投资效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实际是以工程各阶段验收为主,关注对结果的控制,缺乏对监控人员行为及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视;
2.由于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保障不充分,存在漏检、监控不到位问题,监控数据和监控行为得不到客观记录和深度利用;
3.由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透明,监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纠纷定责困难;
4.在技术层面上,众多的监控标准和规范以文档、手册形式存在,一方面,不能便捷的找到特定监控对象所适用的条款,另一方面,停留在手册形式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规范零散、不成体系,不具备现场的监控工作的指导性。同时,缺乏支持多主体协同监控的平台,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共享水平低,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建设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我国政府也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設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已把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战略行动[3]。通过开发建设行政管理与服务的集中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交换的集中,提升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是大势所趋。
由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博乐市建设局的建设工程管理比较粗放,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随机、随意性较大。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要求,结合武汉市城建委援助新疆博乐市建筑市场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实现电子政务全覆盖,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服务质量,开发用于全面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质量检测、市场行为监督、商品混凝土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和日常办公等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设计思路
2.1质量安全协同监控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的核心是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商砼等单位及政府监管机构在内的所有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协同监控,通过分析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基于统一的数据库,构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块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块,前者主要应用在施工现场,而后者主要应用在政府监管机构内部。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两者的业务进行协调,信息进行共享,以此来共同构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为以上责任主体从工程报监登记到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业务服务。
图1 质量安全协同监控体系
2.2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即一个有严重质量缺陷的工程往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样,安全措施不健全的工程往往埋藏着质量隐患,在工程建设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中,质量和安全往往互为因果相辅相生。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以规范质量安全监控工作在企业和政府多主体间、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协同运作的工作。
图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
1.政府监管机构接收质量安全监督任务并进行注册登记,将任务分配给质量、安全、商砼等责任科室;
2.安全科科员接到安全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工程安全监督交底工作。在交底完成后,进行安全监督计划编制。并根据监督计划,进行重要部位监督、日常抽查和安全检查评分等工作。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工程,转入整改、立案流程。
3.质量科科员接到质量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工作。在交底和审查完成后,进行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并根据监督计划,进行重要部位监督、实体抽查和行为抽查等工作。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工程,转入整改、立案流程。对符合验收要求的工程,开展相应的节能验收、分户验收及最终的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4.商砼科科员接到商砼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商品混凝土合同备案、日常抽查等工作,并对检查不合格的商砼企业转入整改流程。 在以上流程中,安全科的重要部位监督属于质量科重要部位监督的前置条件,商品混凝土合同备案属于质量科基础部位监督的前置条件,再造了质量安全监管流程、严肃了监管行为。其信息化的实现,形成了管理系统对行为规范的“倒逼”机制。
3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3.1系统结构
系统后台采用B/S的计算机架构、统一的数据库存储方式、工作流、WebService、安全验证及数据备份等技术,构建了服务于质量安全监控电子政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体系,实现了对建设工程实体、人员行为和作业过程的全面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前台采取遵循标准的HTML规范以适应主流浏览器,确保用户可以在PC机或便携平板电脑上直接办公,使得用户不但可以突破時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办公,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继和协同办公的强度,同时能轻松的处理紧急事务。例如,可以直接利用3G网络和便携平板电脑在不同工地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利用平板照相留证。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包括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和Web层,如图3所示。
1.数据层:存储系统所有数据信息。在数据存储结构上采用数据库水平划分策略,分为质量监督业务数据库、安全监督业务数据库、商砼监督业务数据库、质量检测业务数据库、行政处罚业务数据库和用户基础数据数据库等。
2.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的DAO技术,对数据库的存取操作进行封装,避免对数据库的频繁操作和直接存取。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对DAO接口实现做相应修改,避免对上层结构做大面积的修改和调整。
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主要使用Spring框架来实现,Spring框架使用依赖注入的方式,使得业务逻辑组件在运行期被注入到容器中,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而且利用Spring框架的AOP(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可以从面向方面的角度更好地降低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4. Web表现层:利用JSP、Javascript、CSS等技术负责前端数据显示样式及页面布局,调用业务逻辑层数据,提供输入输出结构并以HTML页面的形式呈现,保证在PC机、移动平板等多种硬件终端上的使用。
图3 系统结构图
3.2系统功能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设计思想并考虑到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了如下系统功能,功能界面如图4所示:
1.我的桌面
对各类用户分级分权限通知,便于各类监控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2.质量安全监督
对于即将进入到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由建设单位填报《建设工程监督注册登记表》,并由政府监管部门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工程监督任务上报及下达对应监督科室的模块。
对于纳入到质量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交底、质量保障体系审查、监督计划、重要部位监督、实体抽查、行为抽查、节能验收、分户验收、竣工验收检查、竣工验收报告、质量整改通知单、质量复工通知单等。
对于纳入到安全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交底、监督计划、重要部位监督(资料核查、条件审查)、日常抽查、安全检查评分安全整改通知单、安全复工通知单等。
对于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需要纳入行政处罚管理的案件。开展相应的立案审批、调查询问笔录、行政处罚审批及结案审批等一系列审批流程操作。
3.商砼监督
对于纳入到商砼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商砼合同备案等。并对进入建筑市场的商砼企业进行监督,包括企业行为监督、预拌混凝土抽检和企业年度综合评分等。
4.检测管理
针对质量检测业务流程进行流程控制管理,其业务主要包括:检测合同处理,检测报告处理,质量体系中的管理表格、质量控制、纠正预防改进、方法管理、内审评审、服务提供、分包管理、申诉投诉、其他管理、合格分包/服务/供应商管理、标准物质台账、受控文件清单、设备一览表、检测能力及收费表、技术人员情况、体系文件管理等。
5.日常办公
用以支持政府监管部门内部的日常办公需要。包括人员管理、文件管理、日常管理、事故应急、后期管理、考勤管理、会议管理、投诉管理、短信平台、汇总统计等。
6.企业数据库
对纳入到监督中的责任主体成库,确保各项监控工作与责任主体直接挂钩,形成了针对责任主体信用体系统计分析方面的数据支撑。
7.公众服务
对纳入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开放系统访问权限,获取监督过程中的各类通知、公告、获奖、处罚等信息。
图4 部分系统功能界面图
4 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的实施及应用
4.1项目实施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研发与应用”课题是武汉市城建委援助新疆博乐市建筑市场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之一,由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武汉市建筑市场管理站组成了联合课题组,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研究、应用等工作。签订了《博乐市建设工程管理系统技术开发合同》,并在武汉市城建委立项《博尔塔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平台研发与应用》(武城建[2012]308号)。本项目起始时间为2011年3月,完成时间为2013年6月。联合课题组通过分析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思路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并于2012年在整个博乐市进行了推广应用工作。
4.2项目应用效果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关联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内在控制要素,涵盖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商品混凝土管理、工程检测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实行了贯穿于工程建设自报监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多主体的完整管理链,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项目经在博乐2年的使用,得到显著效果,在建近2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 1.一次验收合格率从80%提升到92%;
2.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38.9%提升到80%;
3.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36.1下降到14.8%;
4.安全事故从4.2%下降到0.9%;
5.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12万平方米上升到18万平方米。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固化了政府对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模式,减小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管理工作的人为因素,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更加合理的基础上,使政府监管内部工作更加透明化,让政府赋予的监管职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固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流程,明确了现场建设、施工、監理各方的工作职责,提炼了工程管理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梳理并内嵌了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在“规范中运作”。
四、系统借助电信平台、终端无线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管理工作高效、科学,实现了工程实体监管和内业管理的同步,使高层管理者能够在不进入工程现场的情况下时时了解、掌握工程建设有关信息,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平台。
5 结论
本项目的研究和运用是站在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全过程的角度考虑,整合并优化了各个专业管理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盲区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形成了多主体、全方位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在博乐市工程监管机构和近300个建设工程上使用均取得成功。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中对于质量、安全、市场、商品混凝土、质量检测等都有较为明确的办法和流程,采用的技术标准也是统一的。各地虽依据自身特点在实施细则上略有差别,但总体方法是高度一致的。该系统的开发是站在整个建设工程自工程报监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高度考虑,整合并优化了各个专业管理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盲区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因此,在全州、全疆甚至全国都有极大的推广和普遍适用价值。预计该系统经过局部调整并进行推广后,能够在国内众多地区适用于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施工、监理企业。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工程管理学报,2013(03):p.1-12.
2.陈重,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02):p.10-14.
3.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四十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信息界,2006(09):p.8-17.
【关键词】 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协同监控;信息化系统
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2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135303亿元[1],一旦发生质量安全等问题,必将影响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因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当前,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连年出台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使工程监管、检测、执法、管理等工作走上依法行政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工程建设企业也在不断加大质量安全投入,提升质量安全意识[2]。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建筑市场还是一个主体不十分成熟,市场关系还未完全建立的市场,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运作水平较低,因此,政府需要保持对建筑活动进行强势监管[2]。工程建设政府监管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的投资效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现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实际是以工程各阶段验收为主,关注对结果的控制,缺乏对监控人员行为及质量形成过程的重视;
2.由于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保障不充分,存在漏检、监控不到位问题,监控数据和监控行为得不到客观记录和深度利用;
3.由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透明,监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纠纷定责困难;
4.在技术层面上,众多的监控标准和规范以文档、手册形式存在,一方面,不能便捷的找到特定监控对象所适用的条款,另一方面,停留在手册形式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规范零散、不成体系,不具备现场的监控工作的指导性。同时,缺乏支持多主体协同监控的平台,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共享水平低,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建设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我国政府也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設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已把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战略行动[3]。通过开发建设行政管理与服务的集中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和交换的集中,提升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是大势所趋。
由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博乐市建设局的建设工程管理比较粗放,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随机、随意性较大。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要求,结合武汉市城建委援助新疆博乐市建筑市场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实现电子政务全覆盖,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服务质量,开发用于全面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质量检测、市场行为监督、商品混凝土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和日常办公等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设计思路
2.1质量安全协同监控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的核心是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商砼等单位及政府监管机构在内的所有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协同监控,通过分析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基于统一的数据库,构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块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质量安全监控模块,前者主要应用在施工现场,而后者主要应用在政府监管机构内部。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两者的业务进行协调,信息进行共享,以此来共同构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为以上责任主体从工程报监登记到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业务服务。
图1 质量安全协同监控体系
2.2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即一个有严重质量缺陷的工程往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样,安全措施不健全的工程往往埋藏着质量隐患,在工程建设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中,质量和安全往往互为因果相辅相生。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以规范质量安全监控工作在企业和政府多主体间、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协同运作的工作。
图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模型
1.政府监管机构接收质量安全监督任务并进行注册登记,将任务分配给质量、安全、商砼等责任科室;
2.安全科科员接到安全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工程安全监督交底工作。在交底完成后,进行安全监督计划编制。并根据监督计划,进行重要部位监督、日常抽查和安全检查评分等工作。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工程,转入整改、立案流程。
3.质量科科员接到质量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工作。在交底和审查完成后,进行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并根据监督计划,进行重要部位监督、实体抽查和行为抽查等工作。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工程,转入整改、立案流程。对符合验收要求的工程,开展相应的节能验收、分户验收及最终的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4.商砼科科员接到商砼科科长工程任务分配后,开展商品混凝土合同备案、日常抽查等工作,并对检查不合格的商砼企业转入整改流程。 在以上流程中,安全科的重要部位监督属于质量科重要部位监督的前置条件,商品混凝土合同备案属于质量科基础部位监督的前置条件,再造了质量安全监管流程、严肃了监管行为。其信息化的实现,形成了管理系统对行为规范的“倒逼”机制。
3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3.1系统结构
系统后台采用B/S的计算机架构、统一的数据库存储方式、工作流、WebService、安全验证及数据备份等技术,构建了服务于质量安全监控电子政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体系,实现了对建设工程实体、人员行为和作业过程的全面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前台采取遵循标准的HTML规范以适应主流浏览器,确保用户可以在PC机或便携平板电脑上直接办公,使得用户不但可以突破時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进行办公,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继和协同办公的强度,同时能轻松的处理紧急事务。例如,可以直接利用3G网络和便携平板电脑在不同工地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并利用平板照相留证。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包括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和Web层,如图3所示。
1.数据层:存储系统所有数据信息。在数据存储结构上采用数据库水平划分策略,分为质量监督业务数据库、安全监督业务数据库、商砼监督业务数据库、质量检测业务数据库、行政处罚业务数据库和用户基础数据数据库等。
2.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的DAO技术,对数据库的存取操作进行封装,避免对数据库的频繁操作和直接存取。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对DAO接口实现做相应修改,避免对上层结构做大面积的修改和调整。
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主要使用Spring框架来实现,Spring框架使用依赖注入的方式,使得业务逻辑组件在运行期被注入到容器中,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而且利用Spring框架的AOP(面向方面的编程)功能,可以从面向方面的角度更好地降低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耦合性。
4. Web表现层:利用JSP、Javascript、CSS等技术负责前端数据显示样式及页面布局,调用业务逻辑层数据,提供输入输出结构并以HTML页面的形式呈现,保证在PC机、移动平板等多种硬件终端上的使用。
图3 系统结构图
3.2系统功能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设计思想并考虑到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了如下系统功能,功能界面如图4所示:
1.我的桌面
对各类用户分级分权限通知,便于各类监控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2.质量安全监督
对于即将进入到质量安全监督工程,由建设单位填报《建设工程监督注册登记表》,并由政府监管部门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工程监督任务上报及下达对应监督科室的模块。
对于纳入到质量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交底、质量保障体系审查、监督计划、重要部位监督、实体抽查、行为抽查、节能验收、分户验收、竣工验收检查、竣工验收报告、质量整改通知单、质量复工通知单等。
对于纳入到安全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交底、监督计划、重要部位监督(资料核查、条件审查)、日常抽查、安全检查评分安全整改通知单、安全复工通知单等。
对于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需要纳入行政处罚管理的案件。开展相应的立案审批、调查询问笔录、行政处罚审批及结案审批等一系列审批流程操作。
3.商砼监督
对于纳入到商砼监督的工程,由科长根据情况分配给科员开展监督工作。包括商砼合同备案等。并对进入建筑市场的商砼企业进行监督,包括企业行为监督、预拌混凝土抽检和企业年度综合评分等。
4.检测管理
针对质量检测业务流程进行流程控制管理,其业务主要包括:检测合同处理,检测报告处理,质量体系中的管理表格、质量控制、纠正预防改进、方法管理、内审评审、服务提供、分包管理、申诉投诉、其他管理、合格分包/服务/供应商管理、标准物质台账、受控文件清单、设备一览表、检测能力及收费表、技术人员情况、体系文件管理等。
5.日常办公
用以支持政府监管部门内部的日常办公需要。包括人员管理、文件管理、日常管理、事故应急、后期管理、考勤管理、会议管理、投诉管理、短信平台、汇总统计等。
6.企业数据库
对纳入到监督中的责任主体成库,确保各项监控工作与责任主体直接挂钩,形成了针对责任主体信用体系统计分析方面的数据支撑。
7.公众服务
对纳入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开放系统访问权限,获取监督过程中的各类通知、公告、获奖、处罚等信息。
图4 部分系统功能界面图
4 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控系统的实施及应用
4.1项目实施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研发与应用”课题是武汉市城建委援助新疆博乐市建筑市场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之一,由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武汉市建筑市场管理站组成了联合课题组,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研究、应用等工作。签订了《博乐市建设工程管理系统技术开发合同》,并在武汉市城建委立项《博尔塔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平台研发与应用》(武城建[2012]308号)。本项目起始时间为2011年3月,完成时间为2013年6月。联合课题组通过分析博乐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思路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并于2012年在整个博乐市进行了推广应用工作。
4.2项目应用效果
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关联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内在控制要素,涵盖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商品混凝土管理、工程检测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实行了贯穿于工程建设自报监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多主体的完整管理链,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项目经在博乐2年的使用,得到显著效果,在建近2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 1.一次验收合格率从80%提升到92%;
2.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38.9%提升到80%;
3.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36.1下降到14.8%;
4.安全事故从4.2%下降到0.9%;
5.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12万平方米上升到18万平方米。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固化了政府对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模式,减小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管理工作的人为因素,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更加合理的基础上,使政府监管内部工作更加透明化,让政府赋予的监管职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固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流程,明确了现场建设、施工、監理各方的工作职责,提炼了工程管理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梳理并内嵌了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在“规范中运作”。
四、系统借助电信平台、终端无线设备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管理工作高效、科学,实现了工程实体监管和内业管理的同步,使高层管理者能够在不进入工程现场的情况下时时了解、掌握工程建设有关信息,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平台。
5 结论
本项目的研究和运用是站在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全过程的角度考虑,整合并优化了各个专业管理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盲区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形成了多主体、全方位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在博乐市工程监管机构和近300个建设工程上使用均取得成功。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中对于质量、安全、市场、商品混凝土、质量检测等都有较为明确的办法和流程,采用的技术标准也是统一的。各地虽依据自身特点在实施细则上略有差别,但总体方法是高度一致的。该系统的开发是站在整个建设工程自工程报监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高度考虑,整合并优化了各个专业管理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盲区和重复管理的情况。因此,在全州、全疆甚至全国都有极大的推广和普遍适用价值。预计该系统经过局部调整并进行推广后,能够在国内众多地区适用于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施工、监理企业。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工程管理学报,2013(03):p.1-12.
2.陈重,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02):p.10-14.
3.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四十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信息界,2006(09):p.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