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质量问题是在施工进程中产生的,监督部门应该将监督工作深入到施工过程中各方面,从行为、材料、实体质量等方面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监管。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应该正视质量问题的客观存在性,要在管理方面、材料质量方面作以必要的加强。
【关键词】 建筑管理质量监督;相关问题
在我国,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环节。因此验收工作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工程施工更多的趋于商业化发展,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落后监督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改革。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特点
质量是建筑行业的永恒主题,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建筑行业和社会的总体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质量监管工作的特点,真正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突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特点的基础上,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监督工作。总体来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复杂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涉及的层次和主体众多,相关技术和法律体系庞杂,这会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过程中得以体现,特别在建筑工程复杂和工期紧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会大大提高.这就必须依靠科学而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措施加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强制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已经被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具有了法律体系的强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强制力,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找到了法律基础。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层次性。当前社会和行业都看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形成了以监理单位、企业自控和政府职能监督等三方面为主的监管形式,这些主体共同构成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在目标统一的同时,又具有主体目标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丰富的层次。
二、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一)工程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单一,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项工程而言,工程质量监督需要贯穿在建设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效果和作用。因为每个建设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等等。然而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多是以对实物质量进行验收的形式开展,也就是对工程建设完成的主体质量进行验收,这种简单单一的实物质量验收监督形式往往只能看到工程质量的表象,而对工程质量的实质很难有科学的判断,在当前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工艺形式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工程实物质量监督模式势必不能满足质量判断要求。再加上部分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出于谋求私利的动机,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时,出现不规范的验收行为,或者在质量监督工作中不按照规定严格把关等行为,现代综合型高素质的质量监督管理人才结构不够健全,很多质量监督人员都没有工程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低。这些也是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作用不够明确,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目前在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一般是政府的相关机构单位,其对工程质量的验收和监督结果常常作为该项工程的最终质量鉴定结果,并将政府机构当成工程的质量责任主体。若验收和监督结果合格,但工程在使用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业主往往最先找的是监督机构,而并非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这种本末倒置的责任划分方式显然给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压力和困扰。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正是因为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中,监督机构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作用与社会地位,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现象。没有合理的分清宏观管理和微观监督的意义,使得工程质量监督责任难以落实到位。此外,当前我国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监督需要和法规政策中的要求存在较大出入。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具体方法
(一)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监控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管过程中突出重点和关健,在质量管理控制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采用事前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发生之前,在一些薄弱环节的处理上,若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有效管理,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建筑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合格,采取有效的试验和抽检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随机检查,较灵活且不受时间限制,可及早发问题和进行整改,抽检频率不受限制,若条件许可则应加强抽检管理。
(三)加强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各方主体责任必须有效落实,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四)推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的质量监督,需要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和透明度、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提供重要手段。要积极推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便于实施工程质量行为全过程的监督。首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站,实现市联网制度,监督任务网上下载,监督档案电脑贮存,整改指令全部联网,规范标准随时查阅,采用网上报监、投诉、备案等办公手段,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试点数字化工地,取代了部分现场监督工作,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质量监督远程监控,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五)提高质监人员素质,搞好质量监督标准化工作,依法行政。为适应新时期质监工作,首先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法制观念,树立依法行政思想,明确质监工作任务与职责,按照监督标准化工作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统一规范适用的质量监督工作程序,转变工作模式。加强质监队伍的培养与考核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吸取社会法制专业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充实和完善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按照住建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要求,量化质监机构与人员考核目标与措施。
(六)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引导,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制约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综合治理。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为工程质量监督服务。协调监督单位、检测部门、行业协会,质量认证、质量服务等有关单位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不断改进质量监督模式和运行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筑行业应该合理利用建筑工程监督的作用和价值.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管理与监督。当前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起点,探寻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工作的策略,形成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具体方法,真正在不同层次、行为和管理上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管,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找到监督者和保护者,形成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文博.浅议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02:273.
[2]李航.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220.
[3]陆新.建設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质量,2014,03:8-10+16.
【关键词】 建筑管理质量监督;相关问题
在我国,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环节。因此验收工作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工程施工更多的趋于商业化发展,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落后监督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改革。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特点
质量是建筑行业的永恒主题,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建筑行业和社会的总体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质量监管工作的特点,真正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突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特点的基础上,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监督工作。总体来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复杂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涉及的层次和主体众多,相关技术和法律体系庞杂,这会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过程中得以体现,特别在建筑工程复杂和工期紧迫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会大大提高.这就必须依靠科学而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措施加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强制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已经被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具有了法律体系的强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强制力,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找到了法律基础。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层次性。当前社会和行业都看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形成了以监理单位、企业自控和政府职能监督等三方面为主的监管形式,这些主体共同构成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在目标统一的同时,又具有主体目标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丰富的层次。
二、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一)工程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单一,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项工程而言,工程质量监督需要贯穿在建设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效果和作用。因为每个建设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等等。然而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多是以对实物质量进行验收的形式开展,也就是对工程建设完成的主体质量进行验收,这种简单单一的实物质量验收监督形式往往只能看到工程质量的表象,而对工程质量的实质很难有科学的判断,在当前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工艺形式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工程实物质量监督模式势必不能满足质量判断要求。再加上部分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出于谋求私利的动机,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时,出现不规范的验收行为,或者在质量监督工作中不按照规定严格把关等行为,现代综合型高素质的质量监督管理人才结构不够健全,很多质量监督人员都没有工程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低。这些也是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作用不够明确,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目前在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一般是政府的相关机构单位,其对工程质量的验收和监督结果常常作为该项工程的最终质量鉴定结果,并将政府机构当成工程的质量责任主体。若验收和监督结果合格,但工程在使用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业主往往最先找的是监督机构,而并非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这种本末倒置的责任划分方式显然给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压力和困扰。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正是因为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中,监督机构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能作用与社会地位,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现象。没有合理的分清宏观管理和微观监督的意义,使得工程质量监督责任难以落实到位。此外,当前我国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实际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监督需要和法规政策中的要求存在较大出入。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具体方法
(一)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监控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管过程中突出重点和关健,在质量管理控制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采用事前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发生之前,在一些薄弱环节的处理上,若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有效管理,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建筑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合格,采取有效的试验和抽检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进行随机检查,较灵活且不受时间限制,可及早发问题和进行整改,抽检频率不受限制,若条件许可则应加强抽检管理。
(三)加强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各方主体责任必须有效落实,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四)推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的质量监督,需要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和透明度、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提供重要手段。要积极推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便于实施工程质量行为全过程的监督。首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站,实现市联网制度,监督任务网上下载,监督档案电脑贮存,整改指令全部联网,规范标准随时查阅,采用网上报监、投诉、备案等办公手段,提高了办事效率。其次,试点数字化工地,取代了部分现场监督工作,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质量监督远程监控,了解工程进展情况。
(五)提高质监人员素质,搞好质量监督标准化工作,依法行政。为适应新时期质监工作,首先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法制观念,树立依法行政思想,明确质监工作任务与职责,按照监督标准化工作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统一规范适用的质量监督工作程序,转变工作模式。加强质监队伍的培养与考核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吸取社会法制专业技术管理人力资源,充实和完善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应按照住建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要求,量化质监机构与人员考核目标与措施。
(六)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形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在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引导,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制约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综合治理。我们注重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为工程质量监督服务。协调监督单位、检测部门、行业协会,质量认证、质量服务等有关单位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不断改进质量监督模式和运行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筑行业应该合理利用建筑工程监督的作用和价值.使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管理与监督。当前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起点,探寻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工作的策略,形成建筑工程施工监管的具体方法,真正在不同层次、行为和管理上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管,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找到监督者和保护者,形成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隋文博.浅议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02:273.
[2]李航.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220.
[3]陆新.建設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质量,2014,03: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