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核素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110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者64例,占58.18%,对其中27例阳性进行X线对照摄片,仅12例阳性,为24.55%。转移性骨肿瘤中转移病灶“热”区(即放射性核素摄取增高的区域)比“冷”区(即放射性核素摄取减少的区域)多见。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全身一次检查骨显像时就可以显示出全身骨骼的形态学与病理改变,还能够反映出骨骼各个部位的代谢变化与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对于骨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很高,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及早诊断与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转移性骨肿瘤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好发的部位,常常在无痛症状时即已发生转移,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肿瘤转移诊断比X线片检查早发现且灵敏度高,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核素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核素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病例资料。
1.2 显像剂与方法
1.2.1 常用显像剂 Tc-亚甲基二膦酸盐(Tc-MDP)。剂量为740-1110MBq(20-30mCi)。
1.2.2 方法 静态骨显像:指静脉注射Tc-MDP后2-3小时全身或局部的静态骨显像,注射后大多已从肾脏排泄,此时血液内的放射性本底明显降低,进入骨组织的使骨骼显像清晰,采用左、右两侧比较对称部位的放射性物质来鉴别病变部位和正常骨组织的一种方法。
动态骨显像是指三时相的骨显像技术,在静脉注射Tc-MDP后于不同时间进行多次显像摄片,分别采集延迟(静态)骨显像、血流的资料,获得病变部位及其对称部位的动脉灌注系列影像,骨骼部位连同邻近软组织内放射性异常增高提示骨骼局部动脉灌注增强,是恶性骨肿瘤的常见表现,在静脉注射后2-4小时采集,反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沉积情况,因此称为延迟骨显像或静态骨显像。
2 结 果
对110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者64例,占58.18%,对其中27例阳性进行X线对照摄片,仅12例阳性,为24.55%。
3 讨 论
放射性核检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的一类方法。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根據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织,分为热区显像和冷区显像。前者病变显示为放射性浓聚,后者病变显示为脏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区静态显像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一定时间之后进行脏器或病变的显像,主要是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病变的有无、数量和大小。动态显像则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连续地或多次间断显像,通过一系列的影像来观察放射性病变部位聚集和排出的速度和量,据以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血容量、等情况,并可通过计算机PET/CT处理获得很多参数用于评估诊断疾病。PET/CT较单独的PET和CT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这种动态显像把生物化学、功能、血流和形态的信息结合有一起加以显示,具有明显的特点,有助于很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成人骨转移多见于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如主诉有固定的骨骼疼痛,但实验室各项检查及X线摄片等显示正常结果时,应做骨显像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在继发性骨肿瘤骨显像对于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2-3]以及肺癌患者转移性骨肿瘤[4]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本资料表明对110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者64例,占58.18%。在肿瘤转移的早期就伴有局部骨组织代谢异常,因此骨显像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可较X线摄片早3-6个月。对其中27例阳性进行X线对照摄片,仅12例阳性,为24.55%。骨显像应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何种类型的肿瘤,临床需结合年龄、病变部位、病变数量、显像图的形态等综合分析。转移性骨肿瘤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动脉相亦有早期充盈,延迟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能显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精确确定原发骨肿瘤的范围大小。杨国仁等[5]对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计划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刘洪彪等[6]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显示骨肿瘤的实际范围、为手术过程中切除提供充分的依据,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及早诊断与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Uematsu T,Yuen S,Yukisawa S,et al.Comparison of FDG PET and SPECT for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J].Am J Roentgenol,2005,184(4):1266-1273.
[2] Israel O,Militianu D,Goldberg A,et al.PET-CT assessment of bone metastases-FDG avidity and CT patter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J].J Nucl Med,2004,45:79.
[3] Gayed I,Vu T,Johnson M,et al.Comparison of bone and 2-deoxy-18F fluoro-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bony metastases in lung cancer[J].Mol Imaging Biol,2003,5(1):26-31.
[4] Gallowitsch HJ,Kresnik E,Gasser J,et al.18F fluorodeoxy 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es in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A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imaging[J].Invest Radiol,2003,38(5):250-256.
[5] 杨国仁,李敏,李国梁,等.骨显像评价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原发恶性骨肿瘤疗效[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5):294-295.
[6] 刘洪彪,叶小娟,占宏伟,等.骨肉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50例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1):61-62.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转移性骨肿瘤
骨骼是恶性肿瘤转移好发的部位,常常在无痛症状时即已发生转移,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肿瘤转移诊断比X线片检查早发现且灵敏度高,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核素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因各种病因引起的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核素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病例资料。
1.2 显像剂与方法
1.2.1 常用显像剂 Tc-亚甲基二膦酸盐(Tc-MDP)。剂量为740-1110MBq(20-30mCi)。
1.2.2 方法 静态骨显像:指静脉注射Tc-MDP后2-3小时全身或局部的静态骨显像,注射后大多已从肾脏排泄,此时血液内的放射性本底明显降低,进入骨组织的使骨骼显像清晰,采用左、右两侧比较对称部位的放射性物质来鉴别病变部位和正常骨组织的一种方法。
动态骨显像是指三时相的骨显像技术,在静脉注射Tc-MDP后于不同时间进行多次显像摄片,分别采集延迟(静态)骨显像、血流的资料,获得病变部位及其对称部位的动脉灌注系列影像,骨骼部位连同邻近软组织内放射性异常增高提示骨骼局部动脉灌注增强,是恶性骨肿瘤的常见表现,在静脉注射后2-4小时采集,反映显像剂在骨骼内的沉积情况,因此称为延迟骨显像或静态骨显像。
2 结 果
对110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者64例,占58.18%,对其中27例阳性进行X线对照摄片,仅12例阳性,为24.55%。
3 讨 论
放射性核检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研究的一类方法。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根據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织,分为热区显像和冷区显像。前者病变显示为放射性浓聚,后者病变显示为脏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区静态显像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一定时间之后进行脏器或病变的显像,主要是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病变的有无、数量和大小。动态显像则是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连续地或多次间断显像,通过一系列的影像来观察放射性病变部位聚集和排出的速度和量,据以病变部位的血流灌注、血容量、等情况,并可通过计算机PET/CT处理获得很多参数用于评估诊断疾病。PET/CT较单独的PET和CT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这种动态显像把生物化学、功能、血流和形态的信息结合有一起加以显示,具有明显的特点,有助于很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成人骨转移多见于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如主诉有固定的骨骼疼痛,但实验室各项检查及X线摄片等显示正常结果时,应做骨显像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在继发性骨肿瘤骨显像对于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2-3]以及肺癌患者转移性骨肿瘤[4]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本资料表明对110例临床或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者64例,占58.18%。在肿瘤转移的早期就伴有局部骨组织代谢异常,因此骨显像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灶可较X线摄片早3-6个月。对其中27例阳性进行X线对照摄片,仅12例阳性,为24.55%。骨显像应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何种类型的肿瘤,临床需结合年龄、病变部位、病变数量、显像图的形态等综合分析。转移性骨肿瘤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动脉相亦有早期充盈,延迟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能显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精确确定原发骨肿瘤的范围大小。杨国仁等[5]对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计划判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刘洪彪等[6]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显示骨肿瘤的实际范围、为手术过程中切除提供充分的依据,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及早诊断与早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Uematsu T,Yuen S,Yukisawa S,et al.Comparison of FDG PET and SPECT for detection of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J].Am J Roentgenol,2005,184(4):1266-1273.
[2] Israel O,Militianu D,Goldberg A,et al.PET-CT assessment of bone metastases-FDG avidity and CT patter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J].J Nucl Med,2004,45:79.
[3] Gayed I,Vu T,Johnson M,et al.Comparison of bone and 2-deoxy-18F fluoro-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bony metastases in lung cancer[J].Mol Imaging Biol,2003,5(1):26-31.
[4] Gallowitsch HJ,Kresnik E,Gasser J,et al.18F fluorodeoxy glucose positron-emission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es in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A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imaging[J].Invest Radiol,2003,38(5):250-256.
[5] 杨国仁,李敏,李国梁,等.骨显像评价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原发恶性骨肿瘤疗效[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5):294-295.
[6] 刘洪彪,叶小娟,占宏伟,等.骨肉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50例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