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变革以来,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市场秩序不规范、重复建设盛行、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经营行为不尽理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在微观上削弱了电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在宏观上影响到电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以及对全体国民的总体福利。
笔者认为,应同时注重政府的适度干预、企业战略的理性选择、电信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三管齐下方可实现中国电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府适度干预,确保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垄断与竞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电信产业属于自然垄断产业,但过分垄断会制约技术进步并严重侵蚀消费者的权益,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虽然电信业已有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原来的独家垄断,但竞争格局并不理想,如当前四大主要电信运营商的实力严重不对等,不仅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公平竞争格局,还导致了大量重复建设。
为确保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政府必须进行适度干预:其核心之一是通过重组或增资赋予几大主要电信运营商同等的实力,形成以少数几家实力相当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主,多家中小电信增值运营商为辅的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其核心之二是严格对电信产业市场准入的控制。在信息开放的背景下,通信技术较难保密,竞争对手很容易了解和模仿,如果对市场准入不加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其核心之三是监督基本话音业务的普惠性。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公民享有基本话音网络覆盖应该成为基本福利之一,即使在特定的边远贫困地区,电信企业也不能因为发展基本话音业务无利可图而歧视该消费者群。
客观分析中国电信的各项业务,理性选择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中国电信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话音业务及其相关收入所占比重很大,为80%左右,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所占比重则不到20%。话音网络在中国的覆盖面已经很广,话费下调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作为中国电信传统主业的话音业务,无疑面临着增长极限的客观制约,必须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如何理性看待传统主营业务和新业务之间的关系,是电信企业容易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例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提出要从“传统的固定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力争将非话音业务做大做强。这一战略性转型的目的在于打造全新的产业价值链,创造新的赢利模式。笔者认为,该战略转型在整体思路上是正确的,但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是否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电信数据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的增长是渐进的。中国电信的用户数虽然高居世界第一,但每个用户的支付能力还不及发达国家用户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过度追求增值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电信服务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尴尬局面:供大于求的通常结局要么是曲高和寡,无疾而终,要么是陷入恶性价格战与竞争对手两败俱伤。因此,继续明确话音业务的中心地位,适时、渐进地发展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是中国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优化电信企业产权结构。为电信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供深层次的支撑
和其他企业类似,电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外在表现同样是价格的降低和服务的提升。作为电信传统主业的话音业务,价格竞争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应着眼于提升服务;对于新增的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价格竞争与服务的提升则均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可见,无论是对于何种业务,服务的不断提升都是必须的。
由于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在竞争对手有限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外在竞争的压力促使电信企业提升服务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要不断创新并提升服务,除了消费者的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外,更重要的取决于企业内功的修炼,即电信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是其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意识等提高的深层次的重要支撑。虽然中国四大国有电信运营商都已在海内外上市,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但国有投资比重的过大从根本上制约了电信企业治理结构实质性的改变,进而外在表现为管理水平欠佳,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进一步对国有电信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引入更多的非国有投资者.促使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真正形成。
编辑/京生
笔者认为,应同时注重政府的适度干预、企业战略的理性选择、电信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三管齐下方可实现中国电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府适度干预,确保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垄断与竞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电信产业属于自然垄断产业,但过分垄断会制约技术进步并严重侵蚀消费者的权益,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虽然电信业已有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原来的独家垄断,但竞争格局并不理想,如当前四大主要电信运营商的实力严重不对等,不仅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公平竞争格局,还导致了大量重复建设。
为确保电信产业的有效竞争,政府必须进行适度干预:其核心之一是通过重组或增资赋予几大主要电信运营商同等的实力,形成以少数几家实力相当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主,多家中小电信增值运营商为辅的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其核心之二是严格对电信产业市场准入的控制。在信息开放的背景下,通信技术较难保密,竞争对手很容易了解和模仿,如果对市场准入不加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其核心之三是监督基本话音业务的普惠性。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公民享有基本话音网络覆盖应该成为基本福利之一,即使在特定的边远贫困地区,电信企业也不能因为发展基本话音业务无利可图而歧视该消费者群。
客观分析中国电信的各项业务,理性选择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中国电信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话音业务及其相关收入所占比重很大,为80%左右,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所占比重则不到20%。话音网络在中国的覆盖面已经很广,话费下调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因此,作为中国电信传统主业的话音业务,无疑面临着增长极限的客观制约,必须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如何理性看待传统主营业务和新业务之间的关系,是电信企业容易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例如,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提出要从“传统的固定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力争将非话音业务做大做强。这一战略性转型的目的在于打造全新的产业价值链,创造新的赢利模式。笔者认为,该战略转型在整体思路上是正确的,但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是否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电信数据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的增长是渐进的。中国电信的用户数虽然高居世界第一,但每个用户的支付能力还不及发达国家用户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过度追求增值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电信服务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尴尬局面:供大于求的通常结局要么是曲高和寡,无疾而终,要么是陷入恶性价格战与竞争对手两败俱伤。因此,继续明确话音业务的中心地位,适时、渐进地发展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是中国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优化电信企业产权结构。为电信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供深层次的支撑
和其他企业类似,电信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外在表现同样是价格的降低和服务的提升。作为电信传统主业的话音业务,价格竞争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应着眼于提升服务;对于新增的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价格竞争与服务的提升则均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可见,无论是对于何种业务,服务的不断提升都是必须的。
由于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在竞争对手有限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外在竞争的压力促使电信企业提升服务是有限的。这种情况下,要不断创新并提升服务,除了消费者的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外,更重要的取决于企业内功的修炼,即电信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科学合理的产权结构是其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服务意识等提高的深层次的重要支撑。虽然中国四大国有电信运营商都已在海内外上市,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但国有投资比重的过大从根本上制约了电信企业治理结构实质性的改变,进而外在表现为管理水平欠佳,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要进一步对国有电信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引入更多的非国有投资者.促使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真正形成。
编辑/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