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锅永远能盛住水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地,每到高考时节,都会有人想起王老师。此事还得从2000年说起。王老师是一个小县城中学的教师,是当地唯一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人,他教的班升学率总是名列前茅。在这一年高考前夕,他带的高三班以及他的女儿都在积极备考的时候,他突然发病住院,经查是肝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考试,他叮嘱家人不许把他的病情告诉女儿和同学们,让他们安心考试,这个秘密一直被保守着。直至高考结束揭密时,他已离开人间13天,然而学生们对他的死反应都很平静,甚至有点平淡。仿佛他不是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了三年,为他们呕心沥血至死的老师,而是在路边随意碰到的一场丧事的陌生主角。学生们回忆起关于老师的情节,大多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仿佛除此之外,便再没有与老师有别的联系。同事们则叹息,说王老师是累死的。教毕业班压力大,他每天早晚五点半就起床,去督导学生早自习。他班里的学生早上比别的班起床至少早一个小时,而晚上比别的班的学生迟睡一个小时。这样的话,他每天差不多要在学校呆十七八个小时。他的升学率和成绩,都是这么逼出来的,他也是这么累死的!但对他的苦心和付出,学生们并不理解,很多孩子在心中暗暗恨他,有人甚至将他的头像嫁接上裸照发上网去。他带的班每年升学率都是全县最高的,但毕业后回来看他的学生却很少。
  王老师的妻子也印证了这些话,她曾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王老师为了保证学生们每晚补课后不饿肚子,经常叫妻子给孩子们蒸馒头送到教室去,但每次吃完之后,学生们都要把锅砸烂,实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仇恨……下次再给学生们蒸馒头时必须买新锅。在王老师家的厨房里,能看到被学生们砸烂的锑锅,上面千疮百孔,让人惊心。有人问王老师的女儿: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砸锅吗?女儿叹了一口气,说:同学们不是恨锅,而是恨补课。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大家都快被搞疯了。有几次,我也砸过!
  老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关心学生生活,理应受到学生的感激,辛辛苦苦把馒头蒸好免费供应给学生,学生为什么反而把锅都砸了?因为我们的学生是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不想成为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上名牌大学固然诱人,也会有更好的前途,但学生不想仅仅成为学校和教师实现升学目标、获得个人荣誉、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教师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人格完整、适合未来进入社会长远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段引人深思的话:“我想反对另一种观念,即学校应该教那些今后生活中将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生活中的要求太多样化了,使得在学校里进行这种专门训练毫无可能。除此之外,我更认为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要让我们的锅永远能盛得住水,教育者必须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一锅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大餐,教育一旦使学生成为考分的富翁、情感的乞丐,应试的强者、精神的弱者,教师就只能依靠规训、惩戒或者利诱来维持教学,那么就会离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合未来长久发展的人”和“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
  责任编辑 石 炯
其他文献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解读需要重视。这一类文本思想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教育作用,但又因为其思想性较强,往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像学习其他文体文本那
<正>0 引言水上交通是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我国每年进出口贸易货物的90%以上是通过海运实现的。然而,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对环境的污染,也给国民经
会议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潜在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