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梦之下的印度侨民战略

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的大国梦想由来已久,承载了印度独立后几代政治精英的期盼.海外印度人因其所拥有的庞大资源及其在住在国与印度之间特殊的桥梁地位,受到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冷战结束后,印度政府开始将海外印度人视为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修改相关法律,满足海外印度人的某些诉求,以达到借力海外印度人的目的.这种战略性的调整是其新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其发展获得突破和快速崛起的关键.但是,当前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的看法较为负面,原因在于印度侨民战略过于功利,海外印度人缺乏清晰的母国或民族认知,以及印度政党轮替、印侨民战略缺乏可持续性等.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获得主体性”一直是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乐观者基于技术的可能性,从逻辑 上肯认人工智能的主体可能性和“奇点”的逻辑必然性;悲观者担忧人工智能获得主体性必然引发物种奇点的存在与社会难题.事实上,人工智能作为高阶自动化的自治系统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产物,体现了以反馈替代认知、以因果组织描述存在、以数字建构自我参照等类主体的能力.我们认为,虽然判定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是一个为时尚早、富有疑义的问题,但是认真面对人工智能的高阶自动化表现出来的类主体性,在人工智能时代认真面对人为理解自我而创造出来的
幸福(ε(υ)δαιμουíα)与德性((α)ρετ(η))是整个古希腊实践哲学或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概念.幸福是人追求的最高善,是人的所有伦理行动的终极目的 .德性则与幸福息息相关,是通向幸福的门径.那么,在苏格拉底那里,二者的关系究竟怎样的呢?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其中,德性工具论实不足取,而部分整体说实则属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只有德福同一论和德性充足论更符合苏格拉底的想法.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德性与幸福的关系视角来探析德性的内涵,然后,集中讨论德福同一论和德性充足论,指出这两种解释路径所遇
关于康德哲学中是否有“盲的直观”,学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因此形成两大阵营:概念论认为康德哲学中并无“盲的直观”,无概念的直观仅仅是纯粹接受性,并不能表象对象;非概念论则认为独立于概念的直观本身能够为我们提供对象,尽管不是以知识的方式.概念论的解释的确保证了先验演绎的根本目标,但夸大了概念的独立意义;非概念论正确地看到直观的接受性应当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但不得不割裂感性与知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阐释直观本身的非概念性.实际上,康德的批判哲学坚持感性与知性是本质上不离又不杂的先验的内在统一结构:直观与思维
民警适用枪支使用情形时,常会心存疑虑,集中体现在对“暴力犯罪行为”的判明及“紧急情形”“使用原则”“使用时机”等问题的把握上.适用枪支使用情形时,对于紧急情形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将暴力犯罪行为的正在发生必然联系为紧急情形.对枪支使用适时原则应着重把握犯罪情形的暴力程度及紧迫程度;对枪支使用适度原则,应把握“以制止为度”和使用结果的法益相称性等.民警在提升把握枪支适用情形能力上要畅通网络援助渠道、革新实训援助内容,力求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援助机制.
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构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而且对全社会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帮助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过渡时期的深刻社会变革,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和党中央采取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动高校师生参与社会变革实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最终在高等学校建构起马克思主义优势话语权,使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人民”最早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所使用的政治话语,今天在欧美各国政治话语中仍然非常普遍.但马克思主义人民话语与资产阶级人民话语有着本质区别,并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阶级话语实现了对资产阶级人民话语的颠覆,而列宁在坚持批判以民粹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民话语的同时,用劳动人民的政治主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话语.毛泽东将人民话语融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阶级话语,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人民的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在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在该文中所表述的“民众-利益-联合”这一元叙事政治话语结构成为青年毛泽东转向马克思主义者的一条“暗线”,这一“暗线”的进一步显现就是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转变的倾向性这一“明线”.对毛泽东文本进行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历史文本这一具体的历史事实,更要看到历史现实,把握隐匿在文本背后的现实性.
近年来,欧盟防务一体化加速推进,防务产业一体化建设、防务行动制度建设与能力建设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欧盟防务一体化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由于四个因素的交互叠加,即英国脱欧、美国对欧盟的漠视、欧盟地缘环境的恶化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频发.尽管如此,后脱欧时代的欧盟防务一体化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如欧盟成员国围绕防务问题的争议不断、美国和北约对欧盟防务一体化进程的疑虑重重、欧洲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抬头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欧盟防务一体化仍处于量变的过程中,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达到质变和实现实质性
近年来,俄与拉美关系呈现加速升温态势.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导致俄罗斯的地缘安全态势持续恶化,俄罗斯对拉政策的地缘政治色彩日渐浓厚.以军事合作为支撑,以委内瑞拉为支点,以经贸和科技合作为纽带,以多边外交为基石,俄不断加大在拉美地区的存在.对俄而言,拉美既是构建多极世界和塑造"后西方"秩序的依托力量,又是对冲美国及西方体系压力的地缘杠杆,还是抵消西方制裁影响的平衡力量.作为域外大国,俄罗斯介入拉美事务增强了自身的世界大国地位,有助于维护拉美左翼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利益,但也导致部分亲美国家对俄疑虑上升,美国对俄的防
利科指出,在胡塞尔的超越论构造中,构造主体和被构造对象的地位不对称和不对等,导致构造的两极的关系失衡,给超越论构造带来困难.胡塞尔把交互主体性引入构造辩证法以平衡二者的关系.卡尔主张将超越论交互主体性诉诸还原和主体性构造,导致交互主体性既是主体性构造的前提条件,又是主体性构造的结果,使得交互主体性理论陷入循环论证.对此,本文主张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在构造中是结构性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明超越论主体性具有双重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对应超越论构造的两极.坚持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和世界的结构依存关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