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小肠息肉内镜治疗价值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气囊辅助内镜对少儿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并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年4月至2015年9月间对56例少儿PJS患者(年龄4~18岁)小肠息肉的内镜诊治情况,并与同期接受内镜诊治的160例成人PJS患者(19~57岁)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56例PJS患儿中53例共行153次(经口93次、经肛60次)气囊辅助内镜检查及治疗,3例仅接受胃镜及结肠镜诊治。共切除小肠息肉757枚(经口686枚、经肛71枚)。术中出血率16.98%(9/53),术后出血率7.55%(4/53),穿孔率9.43%(5/53,术中穿孔2例、术后穿孔3例)。160例成人PJS患者中150例共行418次(经口248次、经肛170次)气囊辅助内镜检查及治疗,10例仅接受胃镜及结肠镜诊治。共切除小肠息肉2 320枚(经口2 036枚、经肛284枚)。术中出血率19.33%(29/150),术后出血率5.33%(8/150),穿孔率2.67%(4/150,均为术后穿孔)。2组PJS患者术中出血率及术后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少儿组小肠穿孔率高于成人组(P<0.05)。

结论

气囊辅助内镜是治疗少儿PJS小肠息肉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一定风险,比成人患者更易并发小肠穿孔。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ERCP胆管刷片仅见异型细胞、未明确性质的胆管狭窄进展为恶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121名未明确性质的胆管狭窄患者,患者均行ERCP胆管刷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仅见异型细胞。收集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胆管狭窄的部位和长度、随访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3名(60.3%)患者最终诊断为胆管恶性狭窄,其中66名患者通过组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因素对首次ERCP操作中胆管插管的影响。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医院住院病例资料及内镜中心ERCP操作及影像资料,共3 265例。登记全部患者的基本信息,详细观看每例ERCP操作的录像及照片资料,逐一记录插管前观察到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情况、开始插管时间、插管成功时间,调查每一位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乳头旁无憩室有2 5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