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上心电将心律和心率两项指标并重。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数据,中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城市人口中,伴随着社会压力增大、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运动、吸烟饮酒等因素,心血管病开始向低龄化发展,青年猝死事件频频发生。面对如此情势,“掌上心电”——一款被归为医疗器械的移动医疗APP正在试图将智能化心电监护变为可能,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作出努力。
智能化的心电监护
说掌上心电(SnapECG)是一款APP也不完全对,因为医疗行业本身就不是一个轻资产、纯移动的产业。掌上心电需要搭配掌上心电监测仪和智能手机(iOS和Android)一起操作。掌上心电采用单导心电图监测,由ECG采集器和用户端APP构成。使用者在监测仪两端接上电极片(放置于左下腹和右肩锁骨下处),将监测仪的数据线插入手机,点击界面“开始记录”,完成记录后就可以得到数据报告。掌上心电将传统医疗检查中繁复的心电图监测变成了简单的可普及的“傻瓜式”操作,从而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懂、预测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目前,掌上心电已经获得中国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欧盟CE(医疗器械指令)认证检测资质。
事实上,“心率监测”在目前的健康类智能产品中并不少见,市面上部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都支持该功能,那么,掌上心电的优势如何体现?答案是,有图有真相。相比其他产品告诉用户心跳指数,掌上心电提供的是更加专业的需要专业人士解读的心电图。
让患者受惠
2012年,创始人王长津从传统医疗器械领域转型到移动医疗。从1992年开始,他就进入了医疗器械行业。虽然接触过各类器械,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心电监测这块重垂直领域。他发现,如今市面上的智能设备大多都只监测心率,而掌上心电将心律和心率两项指标并重。数据表明,中国有800万房颤患者,表现症状为心跳紊乱或心跳加快、头昏眼花、体力疲乏、胸部压迫疼痛等等。是不是“多数”人大多对这些病状不以为意,但是如果能通过早期监测看到心脏真实跳动的状况,就可以预防不幸的发生。
王长津还认为中国医疗现状堪忧:“医疗器械厂商是不能把产品直接卖到医院去的,必须通过代理商的渠道,而这些渠道往往把价格抬高好几倍,最后都会分摊在患者身上。”面对如此难题,王长津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优化和颠覆目前的医疗器械现状,让患者直接使用,获利更多。这也是他离开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职位出来创业的初衷。
2014年年底,掌上心电刚完成了来自创新工场的数百万美元级别的A轮融资。如今,掌上心电的注册用户已达1万人,短期内这个数字有望超过10万,而长期目标则在100万左右。
智能硬件+服务
王长津对掌上心电的未来发展可以用“开放”二字来总结。“开放合作、开放产品、开放数据”,这一切的开放都朝着“智能硬件+服务B2B2C”的模式迈进。掌上心电愿意整合有碎片时间的医生资源,帮助他们管理、跟踪自己的患者,也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健康服务,如一些高强度工作的IT企业。可以看出,掌上心电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以放在多个场景下的服务闭环。
2015年3月19日,黑龙江省首个“心脏远程健康管理移动医疗”项目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启动,也让掌上心电对自己的服务模式做了试水性尝试:在这家医院就诊的适应症患者可以购买掌上心电服务,自己监测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然后发送给专业医师获取反馈与指导,从而预防恶性状况的发生。
掌上心电所倡导的还是医疗服务。他们的理想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医疗自测设备和心电监测服务,由医生来提供专业的医疗问诊,而赢利点则建立在广告、药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