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里的诗意突围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语:“读我国一/著名(国宝级)抒情诗人的诗集/我把每页上的/‘ 啊 ’/ 都改成了/‘ 呸 ’/ 结果都是这样的// 呸!大地/呸!太阳/呸!黄金般的稻谷/ 呸!海洋/ 呸!母亲/ 呸!滚动的车轮//改完整本诗集/ 改完整本诗集/爽死我了”,这是你的诗作《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做了》,说实话,读完整首诗,我没稳住笑,很大声,完全没有顾虑办公室还有别人!真的很过瘾,很爽,反讽的意味很浓,不笑不性情。我个人认为在诗中体现真实、诚恳、张力、陌生化语境、发现,意外和惊喜都还不够,将诗写到有趣,也是一种境界,这一点,你是否认同?
  刘川: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幽默的人。甚至相反,我这个人刻板无趣。对于诗歌而言,可能大家读到我诗中所谓的“笑点”恰恰是我太认真、太较劲的结果——对那些习惯性麻木或群体无意识,我居然要反抗一下子,够无趣的。对于“反讽”,我当然常用。但我宁愿把它当成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考的方向与还原理性的方式,而不是诗歌手法。当下的写作,反讽之法用得较多,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手法之一。但如果只建立在“解构”本身,还是不够的,“解构”与“建构”形式不同,而本质应该是一回事:去除虚伪与遮蔽,对澄明诗意之还原。当然,这个高度我达不到,我的“解构”最多企及了“真”或不伪,正如你所言的真实、诚恳。
  花语:最早写诗缘于何年?最初受谁影响最深?“刘川手术刀一样精准和锋利的诗句,让一些喜欢他的读者既欣赏又惧怕,他总是一语中的,直指现象后面的本质和真相,直指常人逃避和无法面对的那部分现实。”这是诗人樊康琴对你的评,如何理解?
  刘川:我写诗始于1991年,16岁,当年在《星星》《大河》两本诗刊同时发表处女作。最初的写作自话自说,阅读比较杂,难说受谁影响最深。
  谢谢诗人樊康琴的评论。现代社会以科学主义为基本信仰。而从现实来看,为何现代人获得的科学越多,反而越“迷信”越迷茫空虚呢?当然一是因为科学的“遮蔽”,获得某一科学认知,就会以之为当然正确、以之为绝对标准,依赖科学从而拒绝怀疑,失去思考与判断力。二是因为一味追求绝对科学、“物”的实证主义,而失去了思、失去哲学,连最基本的科学伦理都不能保證;过分推崇科学主义而放逐人文精神,迷信于可见可感的物质、财富、感官体验等等,人只会丢弃心灵、活在体表。我不反对科学的进步。但以资本、权力、现世主义为人存在的标准,我深恶痛绝。我的诗,基本在这个批判点上对荒诞“现实”开刀,不原谅、不容忍人类在物化潮流里的自我放逐。
  花语:如此说,你认为诗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
  刘川:当然不是,尽管诗歌可能会有这样的作用,但诗歌的工具化是值得警惕的。简单的人道主义关怀是不足取的。比如对农民工或弱势群体困境的关注,就具体诗歌创作而言,大家往往处理成极其简单的政治形态的呼吁与救助,诗歌如此单一的工具化,是我不喜欢的。我一直批评所谓的“草根主义”。我希望诗歌是一个大视野(在哲学的高度)、小入口(在人性的细部),两者的融合。诗歌更应该关注的是复杂的“人性政治”。
  花语:“即兴式的活泼想象使刘川的诗更加体现游戏性”,有人这样形容你,怎么理解游戏性?
  刘川:诗人不过就是漫长历史时空里的一个独行者,诗歌不过就是一个帮人类更有存在感和存在美感的“游戏”。我一直告诫自己,尽管要尊重其他诗人,但诗人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可自我圣化、出离人群。我作品里的游戏性,根源在此。做一个普通人。打酱油归来,实实在在写一首诗,何不开心一些。即兴式的活泼想象,恰恰是因为我愿意“放下”所谓的修辞,追求真心本性时自己会更舒服。
  花语:在我看来,口语诗是非常难的。不仅仅是说句话,将其分行排列。如果分行的文字没有“意味”,在我看来就是废话。曾有人说你是“口语诗人”,你怎么看待这一称呼,在你看来,何为好的口语诗?
  刘川:何为好的口语诗?何为好的诗?当然没有绝对标准。第三代诗歌运动以来,诗人的人本精神、个体的独立意识不断觉醒,个性化、个体化语言的诗写运用乃是常态。运用口语,当然可以。诗人回归自我、回归生活的道路当然不止一种,但语言自觉,可能是其中最简洁、最便捷的。近年,口语诗或被广泛推崇、或被集体剿伐,视我为“口水诗人”者也大有人在,但我置身事外,很少表态。我不想在语言形态的讨论上浪费时间。我希望多一些对文本本身的研究、批判与思考。一首诗的生成,其实乃是社会镜像。从诗里,需要看到社会在变。抱着古老标准的尺子,很难准确地给今天的艺术量体裁衣。
  不说“标准”。仅说我个人喜欢的诗,比如:具有丰富人性的诗,充分体现活泼创造力的诗,具有理想主义(或者神性)的诗,等等,多元、多极,很难一语蔽之。不过反过来说倒好办:思想、情感、艺术,这三者是任何艺术品创作都不应该放弃的。道不离器,器中有道。艺术是手法,思想与情感是内核。三者兼有的作品,当然是最好的作品。
  花语:身为诗歌杂志的主编,当你收到作品不好、又很执着、又反复和你套近乎的作者,怎么办?
  刘川:具有发表梦想的人当然很多,不妨适当开一小小绿灯。对某个人的一生有一点点用,也是功德。杂志是公众服务平台,不是主编个人喜好的空间,希望尽量可以容忍和帮助更多人。当然,首要原则是服务写出了好诗的人。
  花语:“他是我第一个正面接触的诗人/戴着帽子,说话很轻/一整天坐在那里翻稿子/我没看到他的平静/这应该是一个只有诗歌的上午/ 9层高楼,阳光射不进来 或者射在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可能。比如对生活的沉默/比如他对面/正坐着一个含而不露的人”,这是一个名叫“水中流泪”的网友写给你的一首诗,实话实说,写得不错!按照诗中的形容,你是一个很喜欢安静又非常敬业的人,你觉着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刘川:我简单、胸无城府、不设防线;孤独,敏感;时刻有压力感,很少有放松的状态;略带偏执(但不自恋),不论做什么,都会一直做下去。   花语:你经常研读佛经,最忌讳的是什么,修习禅宗的意义何在?
  刘川:我个人最忌讳迷信,不止是对宗法教条的迷信,还有对神通(神迹)或“大师”的无条件屈从。慈悲、无我的基础是自明。不能自明,盲目屈从就是奴性的依附。修习禅宗的意义在于,寻找真我、认识真我、破除“无明”(对现象界的迷信与执着)。
  花语:有些人的诗歌来自本身的生活,有些来自阅读。在你看来,来自切身的体验是否更重要?诗人是否也需要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
  刘川:书本,提供间接经验;人生,提供直接经验。都必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提纯、升华、反思、有效利用这些经验,而不被其绑架,比如,我一个朋友生在农村,就一辈子写农业诗、乡土诗;另一个诗友,被强拆了房子,所有的诗里就充满怨怼。经验、体验,只是支撑诗的基本元素,不是本质。相对而言,正确的价值取向、判断能力、审美观与创作观,可能是当今诗人们最迫切需要的。
  人生苦短,他者的不同生活,我就不体验了。平淡平凡中,暗藏生机,总有发现。发现,才会有诗。其他诗人我不知道,目前我这份庸常的生活已足够我写一辈子的了。
  花语:“刘川诗决不与人同,而具鲜明的个性。刘川说自己是:‘玩诗’ ,我看他是认真的,他以自己独立独行的表现方式,以诗的良知书写现实。刘川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独立行走的诗人。我们的时代需要刘川这样的诗人。”这是一个叫未凡的人,给你写的评,你怎么看待他的话,又怎么看待“玩诗”?
  刘川:谢谢未凡先生厚爱。“玩诗”并不是说对诗的亵渎,而是对“高大上”话语权操控形态的挑战。挑战的不是诗歌本身的严肃性,而是努力通过人性化的方式给诗松绑。恢复诗的弹性与质感。诗,是人间之物。诗因人的存在而存在。
  花语:你最推崇的诗人有哪些?当下中国有诗歌大师吗?或者会不会产生大师?
  刘川:近期我推崇李白,一个大雅大俗的“二货”、此人身上俗肉与仙骨兼而有之;再者,王维,东方式的诗歌智慧;第三个,孔子,是他让我知道秉持理想、孜孜以行,这本身就是诗意。我喜欢的当代诗人较多,但都称不上大师。这是一个毁掉大师的时代。当下中国所谓的“大师”,不过是些大名声之人或骗子。
  花语:请形容一个你的故乡和成长经历。
  刘川:目前,我的故乡,是一盏台灯下,夜半的三尺清光。我全部的心神灌注其中,得以煉化,变得宁静。回归城镇化过程中乌烟瘴气的泥土之乡,不如回归自己。如果要谈成长经历,此处省略三十万字;或者去问任何一个中国转型期从农村出来的同龄人。
  花语:是否喜欢旅行,有最喜欢的地方吗,为什么?
  刘川:不太喜欢旅行,我是典型的“宅男”。偶尔喜欢清风徐来之时,独自登上小山之顶。约略见些狗屎鸡粪也无妨,出离了人间,又离人间不远。用这种若即若离的角度看自己,看社会,乃至写作。不高高在上,却傲骨暗增。小山之顶,去我俗气,给我补钙。
  花语:看你近来研读、学写传统诗词,为何?
  刘川:传统诗词、现代诗,都只是一种话语方式而已,诗的本质没有区别。只要能够有效表达诗意,不妨手持两笔,左右开弓。传统诗词的“构诗”方式颇为好玩,但过分追求形式的律化(尤其是唐以后的律诗形态)可能是导致诗词面对新时代、新语境陷入失语状态的根本原因。诗是活的,要在诗意本身下功夫才对。诗是源,也是流,更是脉。岸虽百变,水随之而转。一味舍水求岸者,村翁牧竖亦不如也。
  花语:如何看待自媒体时代,微信的传播效应?对于迅速窜红的余秀华,你怎么看?
  刘川:一、自媒体方便诗歌传播、促进大众写作,自不必言。但基于朋友圈而产生的诗歌交流与评价,须警惕圈子化、社交化。二、阅读的短时性,更适合浅阅读与短阅读,往往肤浅的小抒情之作点击量转发量较大,真正深刻或独有探索之作或长诗难出家门,形成传播壁垒;三、尤其成长中的诗人,警惕点击率或点赞率带来的表面热度,手机写作导致心浮气躁的人更多了。四、大家都在免费阅读,诗人辛苦卓越的创作劳动,谁来买单?
  余秀华现象被消费得过多了,需要看的是她的诗,是好是坏。若除去诗看人或看热闹,不如看苍井空或波多野结衣。
  花语:谈谈近期的创作打算?
  刘川:一、系统、全面地补课,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诗作。大量删去过去不满意的作品,放下功利心,给自己做减法。二、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尝试,尽量从当下写作集体潮流中跳开一下,寻找一些异质的东西。三、追求更质朴、更自然、更祛除染污接近儿童的表达,寻找“诗无邪”的赤子状态。
  花语:如何看待当代诗坛?
  刘川:事实上,自“朦胧诗”始,就有两个“诗坛”存在,一个是官方体系(官刊、作协、学院),一个是民间场子。官方体系更类似于行政附属物或职业饭碗,掌握巨大资源却没有更好地展现创作实绩,需要深刻地“去行政化” 、尊重艺术规律、贴近创作现场,从而大有作为。而民间的评价体系泥沙俱存、鱼龙混杂,拉帮结派、互立山头,江湖气太浓,像个超级市场,则需要展开客观、有效的学理讨论争鸣,激发诗坛的清明、理性与激情。总体来看,当代诗已不再有所谓的主流写作,各行其道,各有一极。这正是诗坛应该有的格局,但仍需警惕诗的平面化、垃圾化、无意义化。在大众写作的潮流里,不要丢弃美学理想和经典追求。
  花语:如何看待近年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诗歌节与诗歌大奖?
  刘川:这是一个营销时代。设立诗歌节或诗歌奖项的地区或人头,鲜有纯粹诗歌目的的。或为地方宣传旅游、讴歌政绩,或是某暴发户捐资助善、买个“功德牌位”,还有人造声势拉大旗立山头,等等。充满功利色彩。纯粹的诗歌奖,也有,但很少。诗歌节、诗歌奖努力借助新闻营销手段扩大影响,实在是双刃剑,宣传了寂寞久矣的诗歌,但也让诗人更加浮躁、诗歌学术更加泡沫。但反过来想,诗歌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本就没有“封闭”得了的坛子,在世俗化、市场化的潮流里,诗歌小生态难以避免大生态的影响。如何善用其势而推举好诗、好诗人,可能需要大家多动动心思。
  花语:在你眼中,何为好女人?
  刘川:最喜欢这个问题,在我眼里,没有坏女人。她们既是女性,又是母性。伟大的女性,永远引领我们向上。诗不仅需要“日神”精神,也需要“酒神”精神。诗不止追求存在的“澄明”之境;当然也应该有对人性“混沌”的呈现与表达,我觉得这是母性的体现。
其他文献
相较于常人,优秀的诗人对岁月的流逝总是敏感而多情的,他们不仅游走于芸芸世界的无垠空间,在时间这个维度中也能够自由穿行;他们会怜悯路旁无人问津的野花,也就会发现慵懒午后、日落黄昏和焦急等待中的妙义;他们可以让属于自己的时间“停滞不前”,在静止中去打量、审视和拷问内心与灵魂。正如穆齐尔将诗人定义为“对自我在世界中和在人之间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有着最强意识的人”,诗人们的孤独感不单单是与世俗世界和庸常之辈的
期刊
去诗十五年的成都青年诗人彭志强回诗后所做的一项工作——唯一的诗歌工作,是把文物翻译成诗歌。我读他此前的《金沙物语》(四川人民出版社),现在的《草堂物语》(长江文艺出版社),其实是在读文物——读翻译成了诗歌的文物。志强不像好些去国的人,去了就不回来了,或回不来了。读读志强的诗就知道,他是回来了的,真正回到了他的冰清玉洁、烟朦雾胧的诗国的。  我有过在成都东郊某区文化局工作十年的经历。这段经历让我对文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冈县人。当过兵,上过大学,作过文学编辑,曾任《长江文艺》副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诗歌》执行主编,黄冈民间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1972年开始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发表作品,已在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二千余首(章);有诗入选《新中国50年诗选》《中国百家哲理诗选》《新时期诗歌精粹》及各类年选等二百余部诗选;大学毕
期刊
诗美学巨著《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独具慧眼地把诗人归类为“客观之诗人”和“主观之诗人”,二者区分是除却才华、想象和情感等共有特征外,“客观之诗人”需要经受社会磨练,及其作品能够承载起丰富阅历,这为后世留下一个判识诗人个性风格的特质的“路标”。照此生发,跟着个人感觉走的诗人即为“主观之诗人”,把自己的写作置于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去运笔即为“客观之诗人”。  在有些浮躁和喧嚣的当下,诗人中绝大多数
期刊
正是午后初霁,阳光一颗一颗掉下来,世界安静到没有声音。我坐在窗前,手捧着周庆荣的散文诗集《预言》,在静静地读。窗外,昨夜疏风骤雨,落花拂下来,一地胭脂,一地雪。而树也会在这个时候落叶,落叶的同时生出了新叶。因此,上海的五月是万物新旧交替比较繁复的时节。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上海的秋天,那个时节的上海,少了些浓妆,多了些骨秀与清朗。这样的骨秀与清朗,亦如周庆荣给我的感觉。  身怀对散文诗的虔诚,钟爱与思
期刊
诗人王钻清首创“大时空诗”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我与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的专家学者讨论,用解释学来分析的话,可以说“大时空诗”找到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可能更好地使诗人视野开阔且有超越常见时空的想象,内容丰富且有深远的意境和充分的意向,形式新颖且呈现独特的风格与深厚的韵味。  自2005年以来,王钻清一直尝试写作“大时空诗”,早期只是将天体和星系等太空元素移植诗中,意图在于突破诗作中的陈词滥调,制
期刊
诗歌写作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指向最后的那个“自我”,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只不过有的诗歌对这一关系呈现得过于明显,有的看起来则十分隐蔽。19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在新世纪愈演愈烈,任何自由写作的模式都可以拿来实验,也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深刻的成功。但不论如何,作为写作者的主体在借助客体以探索和审视自己的经验上都要通过一条真实而新颖的道路,以期完成对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人的心灵
期刊
一个作家在一个文体领域过于成功,其他的领域便会被主动忽视。沈从文就是如此。相比较于他的小说、散文,沈从文在诗歌领域的探索持续时间长,贯穿了作者终生。在《沈从文全集》诗歌卷中,他生前未发表过的诗歌占了40%多。依据沈从文诗歌的语言体例,我们可以大约看到三类:土话诗,白话诗和旧体诗。沈从文的旧体诗作于1961年以后,前两类诗歌构成了沈从文建国前的诗歌写作,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诗歌统称之为新体诗。如果把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诗评家。他的詩评以感悟、印象入手,“道他人之所未道,言他人之所未言”,显示出其不同流俗,独立创美、寻美的诗性气质。虽然他曾自谦地说:我并不懂诗,尤其不懂近十年来的诗。”[1]“我提不出什么特别意见,因为我并不怎么懂现代诗。”[2]但从其《沫沫集》、《新废邮存底》等关于诗论的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沈从文对诗歌审美赏鉴的独到、精准,而且也为
期刊
作为诗人的三色堇,其在诗坛已经是大家都熟悉的重要作者。但是,关于散文诗的创作对于她来说,则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否应该把分行诗与散文诗区别对待,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然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有过分行诗写作经验的作者,如果尝试着不分行的散文诗创作,必然会遭遇两者在表达方式,语言节奏、表现艺术处理上的不同所带来的困扰。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承认分行诗与散文诗确实应该属于现代诗领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