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9岁:最佳生育年龄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H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最佳年龄包含两个意义,即既有利于生出来的儿女长得聪明、健壮,将来健康长寿,又无损于母亲的身体健康。现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谈谈这个问题。
  几年米,我们调查比较了500名90~120岁的长寿老人和同数量,同性别,类似职业的配对组老年人(通过计算,这组老年人能活到90岁以上的仅占千分之四,因此,作为非长寿组配对),计算他们出生时母亲的年龄。结果,在其母年19岁以下出生的,两组都占10%左右,在其母年20~29岁出生的,长寿老人组占53%,配对组只占42%;在其母年30岁以后出生的,长寿老人组为37%,而配对组却占48%从上可见,长寿老人出生时他们母亲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说明这个年龄阶段生育有利于后代健康长寿,我们进一步参阅了国外一些资料。有人在芬兰与瑞典分析了18000人的寿命,发现母亲在生育子女时年龄高的,子女的寿命较短,美国遗传学家斯特恩也曾分析过母亲的年龄与子代先天缺损的关系,发现25~29岁的母亲所生的有缺陷的子女最少,其次是母亲年龄低于25岁生育的子女,而30岁以后生育的子女先天缺损渐增,40岁以后生育者则明显上升。
  从生育年龄与母亲健康的关系看,我们比较了50名20~29岁结婚生育且少育的长寿老人与250名20岁以前结婚生育且生育较多的长寿老人的健康状况,结果,高龄后身体尚健康,能外出活动的,前者占58%,后者只占43%,高血压患病率,前者只有36%,后者却占50%,两项都有显著差异。与此类似的资料是,伯尔德等于1960~197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的罗契斯特,就冠心病妇的生育史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25~29岁首次妊娠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最小。
  以上资料说明:20~29岁,特别是25~29岁,应是最佳生育年龄。
其他文献
下面摘要介绍美国好莱坞皮肤科专家爱斯脱门关于美容的一本新书中的部分内容。
健身球运动,不但可以健身益智,还可识预防脑溢血。  据中外学者对手、脑关系的研究指出:“手指的活动能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使大脑发达,心灵手巧”。因此说,健身球是最好的手部运动项目。  若按我国中医经络理论“十指连心”说,就是经络把手指与脑神经、五脏六腑联系起来而互为一体。健身球用手活动时,五指拨动球体,球体对手指手掌穴位的刺激,能使血气津液保持通畅,从而调和气血,舒筋健骨,除能防治手麻、手颤
初练中长跑的人,在跑途中都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难受感。诸如,胸闷气喘,心率加速,眼冒金花,四肢无力,动作迟缓等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长跑练习中所出现的“极点”。有人说,运动达呼吸困难时,就应该停免剧烈运动,缓冲呼吸的“困难”期,这其实没有必要。  “极点”的产生,是由于身体各器官机能暂时失调引起的。进行剧烈运动时,活动初期阶段内脏器官惰性增大,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大量增加,但供应却跟不上肌肉活动的
当今,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同性恋者和“性解放”主义者开始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要命,还是继续性放纵?不少社会学家,社会医学家奉劝美国人回到传统的一夫一妻制上来!从现代文明和健康长寿的角度看,一夫一妻制十分合理。而违犯这种制度,即使医学家竭尽全力,对性病问题也难以解决,抗病毒药难以奏效,疫苗研制的道路十分艰难。怎么办?这确实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即AIDS病,又称艾滋病,是一种可
以往,大多数研究者,只考虑人体脂肪的总量(如体重),而忽视脂肪的分布。目前据人们研究分析认为,腰,臀部脂肪分布的比值不同,对了解肥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意义,  人们把腰臀比值大致分为两类:其脂肪主要分布在下体者,称下体肥胖型;其脂肪主要分布在上体者,称上体肥胖型。  研究发现,腰臀比值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胆囊疾病,多毛症和月经异常的关系是。腰围越大,臀围越小者,患病可能性越大,腰围越小、臀围越
四、戒之在“色”    历代帝王多不长寿,与其恣情纵欲有关,而清代乾隆皇帝却活到89岁,据说与御医教他“远房闹,习武备”有关。老年人宜清心寡欲,常闻某翁在入房时或入房后突然暴亡,即所谓“骑马风”或“下马风”。因为老年人多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老人本肾虚之体,入房过度则伤肾,肾为先天之本,精为生命之基,若精气亏耗,肾无大伤,势必至早衰,夭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性兴奋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旧时的人们,亦讲究护体之物的美观、实用,有益于健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护体之物也相应变革,而有些对人体有益的护体之物在民间仍然沿用,如:二穿一包,双带、两束腰。  一、二穿一包:每到冬季,人们先用33cm×33cm的方块布包脚穿棉袜,然后穿棉鞋,这是“二穿一包”,有保护脚之作用。过去人们深知“寒从脚上起”的道理。因脚触地,而地之冷气先从脚上侵袭,逐渐影响下肢,徐徐传导全身。所以,过去人们采用“二穿
老人为自己排列合理的菜单,也是一种保健方法。合理的菜单,能控制偏食,多食,使老人得到充分的均衡的营养,并能防止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粥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也有广泛的应用。冬季天气严寒,中医认为寒气盛则可伤人之阳气。因此,食粥宜搭配温补之品以御寒。现介绍民间常用曲御寒粥方十款如下,仅供参考选用。  羊肉粥选瘦羊肉250克与萝卜一个同炖,先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大米150克熬粥。羊肉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矿物质含量丰富,且性温气热。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利肾强阳。最适宜肺结核、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虚
今年五月,我国九名藏族登山队员胜利登上了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气候条件下,队员们竟无一人冻伤。据登山队队长介绍,他们除了采用“以动防冻”的方法和注意服装的保暖外,还服用了防治冻伤的藏药——巴桑门玛。  巴桑门玛是一种藏成药制剂,主要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黄荆等多味药物组成。把这些药物经多次加工制作后,再加酥油、牛奶等制成药丸,所以又称为“酥油药丸”。该药具有活血祛淤,滋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