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行政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也有效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事业的发展面临风险,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环境复杂化,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知识、工作理念有较大的偏差等。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全覆盖工作,创新审计工作方面的新方法,并且与实际相结合设置独立机构进行内审,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审计;全覆盖;行政事业单位
一、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与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的一致性
1.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全覆盖工作就是要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都在审计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专门设置独立部门展开相对独立的评审活动,并且该机构还需要对所在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价和审查,帮助组织管理方面有效开展的同时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成本费用的支出额,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为基点,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则是确保组织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组织资金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研究合理规避错误的方法,预防活动中发生的错误,并且对已经发生的错误进行合理解决,最大程度地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都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的重要要求
进行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治理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有利于缓解因社会环境复杂带来的问题。复杂严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分配行政事业单位产权要素、生产方面的要素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关联利益,进行合理分工与配合。为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监督和激励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将审计全覆盖工作和内部控制相结合,通过完善系统控制程序和制度发展安排,对大量公共资金和国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控制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更好地确保现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的显著特征,以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制定成熟的治理制度,避免审计风险,对审计全覆盖工作人员和代理人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严格把关,形成制度安排、关系管理和控制机制为一体的治理结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全履盖目标一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推动国家审计更好服务国家治理。
3.加强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是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其中内部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推进组织的合理运营,为了确保国有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和国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必须加强对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监督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合理规范的改进措施,实施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审计全覆蓋部门的运营体制,构建合理运营态势。审计部门不只是单一的业务部门,而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部门,起监督和服务行政事业单位的双重作用,同时这两方面作用也应该得到充分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全覆盖评价和监察职能,用服务来开展工作,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
二、审计全覆盖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现路径
1.健全审计全覆盖机构设置推动内部控制建设
财务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审计机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审计机构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严谨地考虑在审计全覆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比较其方式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健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对审计工作的职责分工也需要明确把握,最大程度地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审计的独立性的特点,促使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需要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贯彻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工作质量。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实施机制的基本特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加强经营管理和生产工作,对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在思想方面给予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会计工作信息的准确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积极设置独立机构进行内审,提高自身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实施动态监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执行力度,建立两级监控体系,第一级是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第二级是内部监察部门对各个部门机构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
3.建立健全的审计控制制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全覆盖方面的工作存在内部财务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方法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环境复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完善审计全覆盖工作,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都在审计的监督之下,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的特点,明确审计机构的初始目的以及工作的具体方法。强调审计机构的独立运营能力,分开设置纪检财务工作和监察部门的工作,并且根据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营状况构建和完善审计全覆盖具体的规章制度,根据审计全覆盖的规范,加强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学习与了解,使得工作人员深刻熟悉掌握内部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审计控制和责任制度,着力确保审计工作的完整准确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果的审计监督模式
1.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于内部控制的方法上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以及在事业单位运营上缺乏合理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有效改善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从发展的源头解决问题。首先,从工作人员的发展入手,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成功与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信息的完整、真实,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自觉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完善审计监督成果。
2.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内部控制成果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随之变化,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隨着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加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分为资金集中管理和审计集中管理。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可谓事业单位运转的关键,连接经济经营活动的产业链,可以说是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血液”。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设计合理规范的资金管理模式,比如集中管理,利用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取消事业单位在资金上的分户,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权限全部归于行政事业单位总部,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其次,在审计全覆盖工作方面也需要实行审计集中管理,集中处理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等责任确保核算信息的准确无误,也便于会计账目的及时核对。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专门的集中审计全覆盖机构,制定合理的审计全覆盖方针,制定审计委员会,决定审计全覆盖运作项目,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审计全覆盖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全覆盖也随之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绩效考核对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大挑战。现行体制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着大量公共资金和国有资源,为了确保国有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和国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必须加强对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监督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洪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财经界》,2016年23期.
[2]刘文静.浅谈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年23期.
[3]郝巧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中国经贸》,2016年18期.
[4]骆良彬,乔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几个重点问题.《财务与会计》,2016年13期.
[5]管淑娟.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析.《中国市场》,2017年4期.
[6]张婧,朱峰,徐志峰.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内控审计的实例与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审计;全覆盖;行政事业单位
一、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与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的一致性
1.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全覆盖工作就是要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都在审计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专门设置独立部门展开相对独立的评审活动,并且该机构还需要对所在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评价和审查,帮助组织管理方面有效开展的同时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及成本费用的支出额,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为基点,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则是确保组织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组织资金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研究合理规避错误的方法,预防活动中发生的错误,并且对已经发生的错误进行合理解决,最大程度地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都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全覆盖和内部控制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的重要要求
进行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治理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有利于缓解因社会环境复杂带来的问题。复杂严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分配行政事业单位产权要素、生产方面的要素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关联利益,进行合理分工与配合。为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监督和激励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将审计全覆盖工作和内部控制相结合,通过完善系统控制程序和制度发展安排,对大量公共资金和国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控制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更好地确保现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的显著特征,以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制定成熟的治理制度,避免审计风险,对审计全覆盖工作人员和代理人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严格把关,形成制度安排、关系管理和控制机制为一体的治理结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全履盖目标一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推动国家审计更好服务国家治理。
3.加强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全覆盖工作是内部控制的主要途径,其中内部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推进组织的合理运营,为了确保国有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和国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必须加强对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监督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合理规范的改进措施,实施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审计全覆蓋部门的运营体制,构建合理运营态势。审计部门不只是单一的业务部门,而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部门,起监督和服务行政事业单位的双重作用,同时这两方面作用也应该得到充分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全覆盖评价和监察职能,用服务来开展工作,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
二、审计全覆盖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现路径
1.健全审计全覆盖机构设置推动内部控制建设
财务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审计机构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审计机构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严谨地考虑在审计全覆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比较其方式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健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对审计工作的职责分工也需要明确把握,最大程度地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审计的独立性的特点,促使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事业单位需要重视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贯彻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工作质量。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实施机制的基本特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加强经营管理和生产工作,对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在思想方面给予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会计工作信息的准确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积极设置独立机构进行内审,提高自身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实施动态监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执行力度,建立两级监控体系,第一级是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第二级是内部监察部门对各个部门机构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意识。
3.建立健全的审计控制制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全覆盖方面的工作存在内部财务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方法不科学、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环境复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完善审计全覆盖工作,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都在审计的监督之下,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的特点,明确审计机构的初始目的以及工作的具体方法。强调审计机构的独立运营能力,分开设置纪检财务工作和监察部门的工作,并且根据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营状况构建和完善审计全覆盖具体的规章制度,根据审计全覆盖的规范,加强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学习与了解,使得工作人员深刻熟悉掌握内部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审计控制和责任制度,着力确保审计工作的完整准确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果的审计监督模式
1.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内部控制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于内部控制的方法上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以及在事业单位运营上缺乏合理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有效改善这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从发展的源头解决问题。首先,从工作人员的发展入手,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成功与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信息的完整、真实,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自觉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完善审计监督成果。
2.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内部控制成果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随之变化,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隨着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加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分为资金集中管理和审计集中管理。首先,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可谓事业单位运转的关键,连接经济经营活动的产业链,可以说是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血液”。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需要设计合理规范的资金管理模式,比如集中管理,利用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取消事业单位在资金上的分户,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权限全部归于行政事业单位总部,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同时也强化了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其次,在审计全覆盖工作方面也需要实行审计集中管理,集中处理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等责任确保核算信息的准确无误,也便于会计账目的及时核对。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专门的集中审计全覆盖机构,制定合理的审计全覆盖方针,制定审计委员会,决定审计全覆盖运作项目,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审计全覆盖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全覆盖也随之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绩效考核对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大挑战。现行体制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着大量公共资金和国有资源,为了确保国有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和国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利用,必须加强对重点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监督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洪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探究.《财经界》,2016年23期.
[2]刘文静.浅谈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年23期.
[3]郝巧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中国经贸》,2016年18期.
[4]骆良彬,乔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几个重点问题.《财务与会计》,2016年13期.
[5]管淑娟.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析.《中国市场》,2017年4期.
[6]张婧,朱峰,徐志峰.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内控审计的实例与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