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疗器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由于工作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很多的小隐患不断累积,最终形成大故障。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效果。
关键词: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医院
当代医疗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一迅猛喜人的势头,要归功于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在现如今的很多中小型医院都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来辅助医疗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设备及其相关的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对其的管理及维修也开始引起了从业人员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医学界的权威人士。
1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维修理念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很多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思想意识比较落后,导致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重使用轻维修”的现象,只要医疗器械设备能够运转就不需要维护,一旦出现故障就大维修。这样就导致设备的维修效果不理想,而且也浪費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1.2设备维修资金不足
对于医院来说,大部分的医疗器械设备购置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很多的医疗器械设备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而由于很多医院缺乏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正确认识,导致对于设备维修资金投入不足,这样的情况就造成医院对医疗器械设备出现的故障无法及时有效排查。
1.3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引入了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种类众多,性能高,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的能力也要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医院的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存在年龄老化、技术更新程度低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设备的维修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效果和使用寿命。
1.4日常保养工作欠缺
医疗器械器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当中,一定要注意保养。保养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还能及时发现医疗器械器械设备出现的问题故障,然后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而目前大多医院没有把日常的保养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虽然有相关的保养计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计划的复杂,程序的繁琐而打折扣,总之无法面面俱到,遗漏不少问题。
2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主要策略
2.1提高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意识,加强管理
在医疗器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医疗器械设备的购买和更新,必须要加强维修和管理工作,只有加强了日常的维修和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在正常的检查中发挥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另外,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并不仅仅针对有故障的设备,而应该针对全部设备,要做好平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于购买医疗器械设备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因此为了节省医院的资金,需要平时对一些没有故障的医疗器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检查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并且进行科学保养,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医疗器械设备的损坏,通过改善维修和管理机制,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2.2加大资金投入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资金不足就很难及时地针对故障进行维修,所以必须加强对于维修资金的投入,及早解决设备故障,避免故障延误而引发其他方面的故障,减少维修成本。为此医院必须要设置专项维修资金,并且独立管理,保证维修资金的使用符合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贷款融资等方式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资金的投入。
2.3增加管理和人员投入
医院应该改变观念,意识到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促进设备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加大对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的投入力度,在维修工作者群体中开展定期的培训,重视技术素质的提升,并实施考核,进而保证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2.4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
医疗设备具有生命周期性,因而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指的是以设备需求提出的设备采购为主要基本点,围绕设备采购、设备应用以及设备维修等多个方面为根本,开展一系列的维修管理工作。对于当前设备发展情况来讲,构建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够对各类医疗器械构置成本、维修维护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范围下的对整体成本实现综合效益的伟大目标。因此,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是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最有效的优化路径之一。
2.5借助信息管理技术,推动医疗器械的细致化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医院为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普及信息化发展趋势因而信息化发展系统在我国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表现在网上进行挂号、划价进行缴费,对设备进行管理,设置电子病历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设置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依据设备属性以及功能进行分类,并对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我国医疗器械的设备管理成本的投入,不断的提高我国维修工作人员的维修技能,此外,依据信息化的数据分析,还能做好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
2.6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档案的记录与管理
每一次的维修记录都是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的重要资料,也是医院发展的无形财产,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维修档案记录与管理工作,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可以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另外针对维修的状况,完成时间等内容进行记录,还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地发现维修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维修质量。
2.7加强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仪器表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定期清洁仪器设备,另外在仪器设备启动之前必须要加强对于电路检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避免因为线路问题而导致医疗器械发生故障。在医疗器械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功能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要立即进行维修。通过定期检查能够对仪器设备隐藏的隐患进行专业化解决,在维修时要加强对于设备清洁检查的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3结语
科技的发展的日新月异,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水平也要符合现代化的不断提高,相关的维修工作就有着不小的难度。医院对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目前还不够重视,日常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也不到位,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合格,医院要抓住设备维修工作,培训维修人员,加大对维护保养设备的投入,做好规范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哲.关于对本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的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57.
[2]林雄.浅谈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43.
[3]钟建元.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2):103-104.
[4]黄扬,蒋延丰.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2016(Z1):152-153.
[5]解其芝.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及管理难点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4):175-156.
[6]祝令德.医疗器械维修中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9(6):283.
关键词: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医院
当代医疗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一迅猛喜人的势头,要归功于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在现如今的很多中小型医院都引进了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来辅助医疗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设备及其相关的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对其的管理及维修也开始引起了从业人员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医学界的权威人士。
1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维修理念比较落后
从目前来看,很多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思想意识比较落后,导致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重使用轻维修”的现象,只要医疗器械设备能够运转就不需要维护,一旦出现故障就大维修。这样就导致设备的维修效果不理想,而且也浪費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1.2设备维修资金不足
对于医院来说,大部分的医疗器械设备购置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很多的医疗器械设备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而由于很多医院缺乏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正确认识,导致对于设备维修资金投入不足,这样的情况就造成医院对医疗器械设备出现的故障无法及时有效排查。
1.3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引入了很多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种类众多,性能高,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的能力也要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医院的器械设备维修人员存在年龄老化、技术更新程度低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设备的维修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效果和使用寿命。
1.4日常保养工作欠缺
医疗器械器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当中,一定要注意保养。保养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还能及时发现医疗器械器械设备出现的问题故障,然后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而目前大多医院没有把日常的保养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虽然有相关的保养计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计划的复杂,程序的繁琐而打折扣,总之无法面面俱到,遗漏不少问题。
2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主要策略
2.1提高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意识,加强管理
在医疗器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不能仅关注医疗器械设备的购买和更新,必须要加强维修和管理工作,只有加强了日常的维修和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在正常的检查中发挥作用,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另外,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并不仅仅针对有故障的设备,而应该针对全部设备,要做好平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于购买医疗器械设备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因此为了节省医院的资金,需要平时对一些没有故障的医疗器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及时检查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并且进行科学保养,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医疗器械设备的损坏,通过改善维修和管理机制,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2.2加大资金投入
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资金不足就很难及时地针对故障进行维修,所以必须加强对于维修资金的投入,及早解决设备故障,避免故障延误而引发其他方面的故障,减少维修成本。为此医院必须要设置专项维修资金,并且独立管理,保证维修资金的使用符合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贷款融资等方式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资金的投入。
2.3增加管理和人员投入
医院应该改变观念,意识到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促进设备管理人员与时俱进,加大对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维修的投入力度,在维修工作者群体中开展定期的培训,重视技术素质的提升,并实施考核,进而保证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2.4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
医疗设备具有生命周期性,因而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指的是以设备需求提出的设备采购为主要基本点,围绕设备采购、设备应用以及设备维修等多个方面为根本,开展一系列的维修管理工作。对于当前设备发展情况来讲,构建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够对各类医疗器械构置成本、维修维护成本以及运营成本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范围下的对整体成本实现综合效益的伟大目标。因此,构建生命周期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新模式是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维修技术最有效的优化路径之一。
2.5借助信息管理技术,推动医疗器械的细致化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带来,医院为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普及信息化发展趋势因而信息化发展系统在我国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主要表现在网上进行挂号、划价进行缴费,对设备进行管理,设置电子病历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设置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依据设备属性以及功能进行分类,并对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我国医疗器械的设备管理成本的投入,不断的提高我国维修工作人员的维修技能,此外,依据信息化的数据分析,还能做好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
2.6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档案的记录与管理
每一次的维修记录都是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的重要资料,也是医院发展的无形财产,为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维修档案记录与管理工作,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可以加强对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另外针对维修的状况,完成时间等内容进行记录,还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地发现维修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提高维修质量。
2.7加强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仪器表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定期清洁仪器设备,另外在仪器设备启动之前必须要加强对于电路检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避免因为线路问题而导致医疗器械发生故障。在医疗器械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功能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要立即进行维修。通过定期检查能够对仪器设备隐藏的隐患进行专业化解决,在维修时要加强对于设备清洁检查的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3结语
科技的发展的日新月异,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维修水平也要符合现代化的不断提高,相关的维修工作就有着不小的难度。医院对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目前还不够重视,日常的设备维护和保养也不到位,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合格,医院要抓住设备维修工作,培训维修人员,加大对维护保养设备的投入,做好规范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哲.关于对本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的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57.
[2]林雄.浅谈医疗器械中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43.
[3]钟建元.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2):103-104.
[4]黄扬,蒋延丰.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2016(Z1):152-153.
[5]解其芝.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及管理难点之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4):175-156.
[6]祝令德.医疗器械维修中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9(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