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性格完成度尚欠火候的形象塑造(评论)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破裂,单亲家庭里的困扰,青春期的叛逆,“挡不住”的“荷尔蒙雄起”,性自慰频繁及其所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当下城市婚姻家庭题材小说中的各类元素,应有尽有。
  叶华无疑是一号人物了。音乐专业的包老师是第三者插足,共同生活八年(七年之痒?)的丈夫房晓轩抛妻别子,扔下她和年幼的儿子畅畅扬长而去,她一人独自带着儿子跌跌撞撞地进入了青春期。这情节,读者也太熟悉了,肥皂剧里常见的桥段,赚眼泪的套路。
  反复读过两遍,觉得叶华的性格是模糊的,像得了软骨症一样,立不起来。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意欲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意趣,也不明朗。一篇小说,主角的性格写砸了,作品的主题、意向或情感倾向性没有得到精准而完整的表达,其价值自然要大大地打一个折扣。让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叶华在办证中心上班,业余时间去学二胡,论身份,当是个现代知识女性,追求丰盈的精神生活,照理说,也应该是被现代意识武装过头脑的“新新人类”。可是,次第展开的情节中,叶华对待婚姻、对待两性关系,稀里糊涂,六神无主,逆来顺受,无可无不可,连《诗经·氓》里的女主人公的独立意识都不如。如果作者诚心刻画这么一个女性,表现她的不成熟,丧失了自我,没有获得妇联多年倡导的“四自”,也是可以的。然而寻来觅去,看不出作者有这样的用意。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是主人公性格的完成度不够。
  最让人不好接受的,是第三节写离婚的情境。被自己还爱恋着的丈夫抛弃了,此时此刻,叶华是什么心情?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想明白。作品却这样写道:“民政局门口的那棵银杏树一片金黄,蝴蝶状的叶子很诗意地翻飞飘落。”叶华没心没肺吗?我只能做这样的理解,否则就无法说通,她何以会欣赏银杏叶子的诗意?必须得承认,作者的描写是很见功力的,有声有色,悦耳悦目。以“金黄”满足读者的眼福之后,紧接着又来犒赏读者的耳福了——叶华眼睛模糊了,耳朵里竟然响起那位包老师唱的歌:“叶的翅膀,飞在天空,看过世界,感受过你的爱。为爱飞翔,没有方向,为爱飞翔,消亡在天涯……”
  到民政局办离婚手续,怀揣一颗破碎的心,这时的叶华,听到的哪怕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仙乐,也会是地狱般的凄风苦雨的感受吧?何况,这是抢走了自己的老公、儿子的爸爸的“小三儿”的作品。这是主人公该有的感觉吗?这段描写,太不可思议了。我只能说,作者的感觉失去了准星,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人物着想,没有从人物的心理出发来铺陈、描写。看得出来,作者热爱音乐,精通音律,在小说里发表了对音乐很好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准确、细腻、专业,另外写一篇或一本音乐随笔,必然值得期待。只是,在这里越俎代庖了,也就错位了。汪曾祺说,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写。背离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再好也不好。
  这时的叶华,恨意无限,作者却让她“善解人意”地“理解”了丈夫:“叶华始终没有问房晓轩怎么爱上包老师的,只要听这首歌,就知道自己的男人难敌诱惑。”不痛不痒,仿佛置身事外,作者实在是把善良用错了地方。在后续的叙写中,也多有温情缱绻。我并非冬烘先生一般地认为,作者一定要对出轨者做道德谴责,声泪俱下地大加挞伐。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里的事情是复杂的,说不清楚的。但在作者这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理解的,房晓轩的移情别恋顺理成章,不可避免。这就不能不引人质疑了。
  离婚十年了,叶华对丈夫旧情依然,念念不忘。三口人坐过山车,其乐融融,仿佛破镜重圆,不,恰似圆镜未破,真是坐过山车一样的大跨度起落的感觉。游玩了一天之后,回到家,她让前夫洗澡的细节,是毫无矜持的妥协。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她对“闲云野鹤”的藕断丝连,她对公交车司机的格外属意与关注,都令人疑窦丛生:她究竟爱谁?她的心安放在何处?刚离婚时,就急不可耐地约见老情人“闲云野鹤”,她是怎么想的?而他“全然忘却了他们十年前的那次约会”,辜负了她的一方热脸。作品对司机的肖像描写,皆为叶华之眼所见,充满爱意,或者说,是性意识的滤镜美颜。“黑T恤,粗壮的胳臂鼓起肌腱”等。第二节里又变换角度,司机的后脑勺、背影,被摄入镜头。而且,小说还特别交代,是在司机丝毫没有關注到她的情况下的自作多情。
  篇名《山野幽居》,取自蒋勋讲《红楼梦》时的配乐,是台湾王俊雄的二胡曲。如果说,蒋勋讲《红楼梦》与这篇小说还有一些关联,比如,贾瑞无法自制的情欲,与畅畅两天四次手淫、腿发软,就形成了蒙太奇的组接。那么,这支曲子唤起的画面是:鸟儿脆鸣,小溪潺潺,古道小桥,茅屋依依。无论如何,与小说的情调是不搭的,人物、故事、情境,均无关联度,却反复回荡在小说中,挥之不去,作者居然还堂而皇之地用作了篇名。
  作者格外钟情听觉感受,小说里的声音描写完全可以与画面分庭抗礼。既有乐音,也有噪音。杂沓而来,直入耳膜。畅畅吹笛子,叶华拉二胡。对蒋勋的磁性的声音也极尽夸张,奉若神明,拜为“文化教父”。“像法国梧桐叶在夕照里滑落,又像古寺钟声在深谷里回荡”,繁复的博喻,唯美的意象。那个情敌包老师,也是“声音甜美”,“叶华第一次在房晓轩的朋友圈里听到她的歌声,就深感魔力”,这些描写,有的得其所哉,有的则无所依归。
  散金碎玉一般,小说里有很多精妙的比喻。如,平时很少发朋友圈的房晓轩,时不时转发包老师的歌曲,对下面的评论每条必回,“犹如一向疏于政务的皇帝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讽刺之绝妙,初视之温雅,细品之辛辣,颇有钱钟书之遗风。写包老师“圆嘟嘟的包子脸,宽到耳朵下的嘴巴”,我很欣赏这里的夸张,是带有褒贬色彩的,是能见出人物性格的,一箭双雕,同时刻画出“看者”的心理、“被看者”的样态,这就是叶华眼里的包老师,以“妙笔生花”誉之亦不为过。接下来说,包老师的照片,从度娘那里搜肠刮肚找来的。则用词不当了。“搜肠刮肚”,意指向内搜索,意近“搜索枯肠”。从百度上搜,虽未必“远绍”则是“旁搜”无疑了。
  责任编辑 黄月梅
其他文献
他决定去杀一个人,准确地说是用汽车轧死一个人。这个想法已生根了十年。  这个想法也已经折磨了他十年。  十年前,他在大一的暑假回到家乡。下午五时许,天热得让狗吐舌头。门前有一棵大枣树,他坐在一个小木凳上在大枣树下乘凉,他的右侧放着一盆凉水,他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湿毛巾,手里一本书。  远处,大地上的热浪被明晃晃的阳光罩着,呈现出虚幻般的烦心境况。  突然,他家的一只鸭子奔命似的逃回来,后面一只老母鸡奓
期刊
乌鸦  融入黑夜  卷曲星光在黑夜的耳朵旁小憩  花儿都在开放麦田  以及3月7日无处躲闪的眼神  一点点的移动汇拢  往事的伤口复发  已经病入膏肓的深情  桃花藏在身后点缀  一团团墨韵的飞翔  离开即是出发  气韵生动  一只乌鸦义无反顾  她开始飞临  桃花  桃花妹妹的眼神扑闪  一缕阳光告别她的体液风俗  桃花妹妹忧伤的记忆  在风中染上淡妆点上桃红  妹妹你慢些芬芳的身体抵住  诱惑
期刊
我像往常那样走向大海  长久地站在松树后面看海  发现海水并不逾矩  只在松针之间涌动  松树小部分的柔情,给了松脂  大部分的尖锐指向我  令彼此之间,有了紧张的关系  我只能快步穿过它们  像往常那样走向大海  与岸边石柱上的麻雀们站在一起  我们都想学习海鸥  统领无限的孤独,又惧怕海的坦荡  只稍作停留  又回到嘈杂的人群中去  另一种寂静  黄金草在伸展  每天都不一样  当你种下它们,
期刊
这雨一连下了好多天,下得人心里都起了霉。今天天气总算放晴。  站在父亲背后,双手扶着轮椅把手,他的目光显得有些凌乱。而坐在轮椅上的父亲看上去颇为安详,泼泼洒洒的阳光把父亲的脸膛照得通红通红。  在家憋了这么多天,趁着这难得的好天气,他特意把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  “刚子——你听,树上好像有鸟在叫呢!”  忽然,父亲微微侧过脸对他这般说道。  他愣了一下,忽而便觉着有些惊喜。  “对的,爸——是有鸟
期刊
宽子夜里对老婆说:我要挖井。老婆桂枝反手给他一巴掌:挖个头,鸡都叫头遍了,明一早板田要犁,留点劲儿干活。宽子哼了一声:田归田犁,井要挖。  第二天中午,大热的天,宽子戴了顶破草帽就在院子里干起来。桂枝吼他:死人啦,还真当事了。宽子不理睬,挥锹掘土,一个筛子大的井口形状出来了。  宽子犟驴样人,認准了事不回头。  村子立在丘陵上,十年九旱,吃水用水靠天收,肚子饿了能忍,没水喝事就大了。村里人吃水,从
期刊
你所希望的军事题材是什么样子?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唢呐开始的,这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你看,《丹凤朝阳》写的是战争,却不见硝烟,不闻枪炮之声,自能感受战争的胶着和疾厉,算是好手法。  而《膛中弹》眼看接近了战火,却将许多空间停留在和平时期,真让人心急。你急就好,这正是作者希望的。  《观沧海》让主人公去兰塔岛探寻生命的意义,洗刷中年“油腻”?逃避,还是自我救赎?小说摆出了一种姿态,让你看,让你评
期刊
亚热带雨林  雨水变成河流,  河流又回到天上,你重复着一个传说  我相信雨林的爱情  相信为爱冒出来的蘑菇  那年你披一身雨水来到我面前  白静  而羞涩的样子  在低头的陶瓷碗里  豌豆花  晚秋的风吹过来  豌豆苗开始长高  母亲就为它们准备了攀爬架  有时需要帮它们搭一把  用干稻秆扎在架上  等豌豆茎上爬满了豌豆花  小脚丫踩着梯子爬上  如振翅欲飞的蝴蝶  当母亲弯腰薅草  它们欢快地
期刊
起源  在我看来,一只蚂蚁是一颗  星星,一只蜗牛是  一颗星星,带着微光前行  在我看来,一片叶子是  语言,一只鸟儿  是语言,接近它们的事物  为了保持事物的客观性,我  只能忘掉自己  默默站在它们的身旁  配得上好的岁月  我心里的好早晨不一定要  看到太阳的升起  也不一定有了奶酪和面包  才是一个像样的早晨  如果有满满一天的活儿  等着我干,如果有一个好女人  在某个地方向我招手 
期刊
袖里吞金,不如手艺在身。小程先生祖上是读书人,高考落了榜,仍被称先生,还有一层是他会编竹篮这门手艺,是手艺人。别小看了这竹篮,千门万户缺不了,油汪汪的炒饭吃得一辈子。  “屋后一坡竹,三年换新屋。”程家祖屋前坎后坡竹林葱郁,这竹头篾青润,黄篾柔韧,编筐无青强欺黄弱,反以青济黄,以黄铆青,琴瑟和鸣,在老街价高一毛还抢手。  竹篮的最高境界是“一色青”,从底到口一色的青篾,连头黄也无一匹。小程先生篾道
期刊
老东西和娃娃是通过旅行认识的,所以当他们感觉实在无法相处下去之后,也打算以旅行的方式结束。国内的疫情算是基本过去了,可国外还闹得欢呢,他们只能选择国内游。不是担心染上国外的新冠病毒,而是境外游没恢复。但国内的大多数地方都去过了,最后选择偏远的云南腾冲。  腾冲有机场,旅行社却说腾冲的机场雨季禁用,只能飞保山。保山就保山吧,无所谓。娃娃说,反正有高速公路,两小时路程。老东西更乐观,说一路看看风景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