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中的地位不断的上升,它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合同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份,财务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更应该懂得该如何加企业的合同管理,从合同签定前的调查阶段入手,到合同的实施且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应事先作好筹划,将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核 风险 筹划
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的报销、成本核算及经营成本的统计编报工作,监督控制职能薄弱,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合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要如何参与合同的管理,如何审查合同,发现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呢?现本文就将如何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展开讨论。
1、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的步骤
众所周知,合同往往会涉及质量、标准、规格、功能、价款报酬,运输等诸多环节,一个人难以逐一通晓,因此需要企业各部门参与制定合同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同的签订过程,是业务部门、企管部、财务部、供应部等多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合同管理对企业职能部门要求分工合作。财务作为合同管理中的监督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发票、税款、税负等财务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将合同要素与税法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将财务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因注意的事项作如下总结:
1.1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谈判人员首先要对合同的标的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即要了解上游市场也要了解下游市场需求。积极与已使用过的企业沟通,对标的的性能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市场价格,在合同招标的过程中积极的争取主动权。财务部要对纳税人的身份行审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关的纳税资质;审查对方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相关信息。
1.2谈判阶段
谈判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首先要测算风险,要作好相关税负的测算,若税负风险大,则要改变交易的方式,若采用分期付款,或委托代销的方式销售则可以起延迟纳税的作用。
1.3文本的拟定阶段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优先使用格式条款,因为格式条款是经过官方公布的,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总结出来的,便于双方的阅读和理解。不要签订歧义条款,要避免歧议、避免多音字,更不允许条款中有与税法相违背的约定。如合同中不能规定由某一方负责全部的税款,因为税法中对纳税义务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税法中没有规定税款的资金来源,虽然纳税义务不能转移,但是却可以在资金的来源中做出具体规定。
1.4审核阶段
合同在审核阶段注意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核对数量、价款、金额及相关的结算方式 ;确保相关附件资料齐全,手续完善;确保合同的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符合企业有关规定。合同的审核还包括许多的细节问题,都要逐一审查。
2、合同变更的应对措施
合同签订后,企业偶尔会因为不可抵抗力因素制约,或实现合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要对原先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这便涉及到了合同的变更。变更的合同可分为未履行的合同和已开始履行但是没有履行完必的合同。对待这两种合同,财务人员首先要明确的是变更前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已经发生了法律效率,但是却没有形成法律事实。合同变更后,要与最终签订的变更协议为主。随着变更协议的签订,原合同对应的相关部分将失效。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审核合同变更的内容,通常情况合同的变更只会对标的的数量、交货期限或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合同的变更除了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外,还变更了合同的主体,即施工方或者是供货方发生了改变,这实质上是合同的转让,这已经超出了合同变更的范围。对于这种新合同,财务人员要重新审核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变更主体的合同,相关资质要重新审核,并与变更主体建立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角度看问题,通过改变经济业务的性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作好事前筹化,加强合同管理的案例分析
现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讨论财务人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何转变业务的性质,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大华公司是一家物资供应公司,2013年5月大华公司悉知,木材厂每月都有2000吨的木材欲出售,同时一家造纸厂每月都有收购木材的意愿,于是大华公司希望自己联系这两家公司来扩展自己的业务。方案选择,方案一:大华公司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每月收取中介费并按5%的税费交纳营业税;方案二:大华公司以中间商的角色进入,并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如何进行分析呢,在审核相关资质后,首先我们要判断业务的类型,了解相关的政策,再进行税负的测算,最终对纳税情况进行事先筹划。公司想赚的无非是1万元的手续费,若以中介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属于代理,则流转税为收入5%的营业税,则税费为500元;但是若与中间商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则是购销业务,则流转税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则税费为10000/1.17*17%=1453元。两者的税负差=1453-500=953元,很显然我们将选择与方案一,即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此事。随着市场的变化,若是木材厂在8月份的时候,因为资金困难,无法提前向造纸厂支付资金,我们将如何处理呢?显然税法在判断业务性质的过程中反复的强调的是三流合一,即货物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的方向必须要统一。也就是说案例中如果由大华公司代付资金,那么从税法的角度上,则不符合代理的要求,即不能以代理判断业务性质按5%的税率交营业税。随着业务的变化,税务人员要如何化解此项业务危险呢?还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却因为资金流问题而改变了税务处理。此时我们应回归原点——赚1万元手续费就是我们的目标,那只要我们将代理业务转变成借贷业务,借给木材厂货款,1万元的报酬作为利息改入,且还是按借款业务交5%的营业税。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转变企业的业务类型(由代理业务转变成借款业务),减少税负,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 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并不是所有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筹划的。相反了,筹划往往发生在事前,且在筹划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更应该注意筹划的合理性。在保证合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税收征管的模式有所了解。税务机关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也就是说税务人员通过各单位上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将主要指标与系统进行纳税评估,一旦数据异常,将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相关因素,避免数据异常波动。
4、合同纠纷的应对措施
不可避免的,合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遇到合同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可分为双方协商、仲裁、法律诉讼。双方协商是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在发生纠纷后,企业应当首先选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法律诉讼是程序最复杂,成本最高,期限最长的解决办法,但是法律诉讼的执行效果以法律为依托,执行效果最好;仲裁是介于两者之者。财务管理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当提前作好相关的风险预测,一旦发生的纠纷,能够及时的提供相关经济业务资料,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的方式挽回企业的损失,提高纠纷索赔意识,使得监督索赔贯穿于合同的履行全过程。做到事事有监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定责任,事事照章办。在合同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财务人应积极的发挥监督检查职能。
5、合同的归档
合同签订后,由业务部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合同文本相关的材料归档工作,并及时将一份合同原件送至财务部保存,财务部应建立合同台账以备查。其合同的台账中要明确的登记签订单位、合同的有限期、合同的履行情况、付款情况等相关信息,作好合同全过程监督,由合同台账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合同已执行到什么地步,资金的支付情况,以便对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作提前的风险评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财务要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业务核算,凡未符合合同条款要求的,拒绝验收付款。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积极的参与到合同的管理中,因为一旦财务人员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在财务与涉税问题上不把关,也不提出合理建议,不参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审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话语权、参与权,这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缺失,也将制约着企业经营发展。
总之,合同管理是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作好合同管理对公司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积极的作用。财务人员应将合同管理及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合,根据业务的性质作好税务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赵斌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4年
叶青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人民出版社 2013年
付小平 《财务三驾马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
【关键词】:内部控制 审核 风险 筹划
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公司日常的报销、成本核算及经营成本的统计编报工作,监督控制职能薄弱,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合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人员要如何参与合同的管理,如何审查合同,发现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呢?现本文就将如何在财务管理中加强合同管理展开讨论。
1、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管理的步骤
众所周知,合同往往会涉及质量、标准、规格、功能、价款报酬,运输等诸多环节,一个人难以逐一通晓,因此需要企业各部门参与制定合同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合同的签订过程,是业务部门、企管部、财务部、供应部等多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合同管理对企业职能部门要求分工合作。财务作为合同管理中的监督审核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发票、税款、税负等财务与税务相关的问题,将合同要素与税法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将财务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因注意的事项作如下总结:
1.1调查阶段
在调查阶段,谈判人员首先要对合同的标的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即要了解上游市场也要了解下游市场需求。积极与已使用过的企业沟通,对标的的性能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市场价格,在合同招标的过程中积极的争取主动权。财务部要对纳税人的身份行审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关的纳税资质;审查对方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相关信息。
1.2谈判阶段
谈判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首先要测算风险,要作好相关税负的测算,若税负风险大,则要改变交易的方式,若采用分期付款,或委托代销的方式销售则可以起延迟纳税的作用。
1.3文本的拟定阶段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优先使用格式条款,因为格式条款是经过官方公布的,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总结出来的,便于双方的阅读和理解。不要签订歧义条款,要避免歧议、避免多音字,更不允许条款中有与税法相违背的约定。如合同中不能规定由某一方负责全部的税款,因为税法中对纳税义务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税法中没有规定税款的资金来源,虽然纳税义务不能转移,但是却可以在资金的来源中做出具体规定。
1.4审核阶段
合同在审核阶段注意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核对数量、价款、金额及相关的结算方式 ;确保相关附件资料齐全,手续完善;确保合同的价格政策、采购政策符合企业有关规定。合同的审核还包括许多的细节问题,都要逐一审查。
2、合同变更的应对措施
合同签订后,企业偶尔会因为不可抵抗力因素制约,或实现合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要对原先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这便涉及到了合同的变更。变更的合同可分为未履行的合同和已开始履行但是没有履行完必的合同。对待这两种合同,财务人员首先要明确的是变更前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已经发生了法律效率,但是却没有形成法律事实。合同变更后,要与最终签订的变更协议为主。随着变更协议的签订,原合同对应的相关部分将失效。其次,财务人员要认真的审核合同变更的内容,通常情况合同的变更只会对标的的数量、交货期限或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合同的变更除了对合同内容的变更外,还变更了合同的主体,即施工方或者是供货方发生了改变,这实质上是合同的转让,这已经超出了合同变更的范围。对于这种新合同,财务人员要重新审核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变更主体的合同,相关资质要重新审核,并与变更主体建立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转变角度看问题,通过改变经济业务的性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作好事前筹化,加强合同管理的案例分析
现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讨论财务人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何转变业务的性质,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大华公司是一家物资供应公司,2013年5月大华公司悉知,木材厂每月都有2000吨的木材欲出售,同时一家造纸厂每月都有收购木材的意愿,于是大华公司希望自己联系这两家公司来扩展自己的业务。方案选择,方案一:大华公司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每月收取中介费并按5%的税费交纳营业税;方案二:大华公司以中间商的角色进入,并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如何进行分析呢,在审核相关资质后,首先我们要判断业务的类型,了解相关的政策,再进行税负的测算,最终对纳税情况进行事先筹划。公司想赚的无非是1万元的手续费,若以中介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属于代理,则流转税为收入5%的营业税,则税费为500元;但是若与中间商的角色进入,而业务性质则是购销业务,则流转税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则税费为10000/1.17*17%=1453元。两者的税负差=1453-500=953元,很显然我们将选择与方案一,即以中介的身份进入此事。随着市场的变化,若是木材厂在8月份的时候,因为资金困难,无法提前向造纸厂支付资金,我们将如何处理呢?显然税法在判断业务性质的过程中反复的强调的是三流合一,即货物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的方向必须要统一。也就是说案例中如果由大华公司代付资金,那么从税法的角度上,则不符合代理的要求,即不能以代理判断业务性质按5%的税率交营业税。随着业务的变化,税务人员要如何化解此项业务危险呢?还是同一件事情,但是却因为资金流问题而改变了税务处理。此时我们应回归原点——赚1万元手续费就是我们的目标,那只要我们将代理业务转变成借贷业务,借给木材厂货款,1万元的报酬作为利息改入,且还是按借款业务交5%的营业税。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转变企业的业务类型(由代理业务转变成借款业务),减少税负,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 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并不是所有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筹划的。相反了,筹划往往发生在事前,且在筹划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更应该注意筹划的合理性。在保证合理性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税收征管的模式有所了解。税务机关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也就是说税务人员通过各单位上报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将主要指标与系统进行纳税评估,一旦数据异常,将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相关因素,避免数据异常波动。
4、合同纠纷的应对措施
不可避免的,合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企业还可能会遇到合同纠纷。解决纠纷的途径可分为双方协商、仲裁、法律诉讼。双方协商是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在发生纠纷后,企业应当首先选择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法律诉讼是程序最复杂,成本最高,期限最长的解决办法,但是法律诉讼的执行效果以法律为依托,执行效果最好;仲裁是介于两者之者。财务管理者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当提前作好相关的风险预测,一旦发生的纠纷,能够及时的提供相关经济业务资料,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的方式挽回企业的损失,提高纠纷索赔意识,使得监督索赔贯穿于合同的履行全过程。做到事事有监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定责任,事事照章办。在合同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财务人应积极的发挥监督检查职能。
5、合同的归档
合同签订后,由业务部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做好合同文本相关的材料归档工作,并及时将一份合同原件送至财务部保存,财务部应建立合同台账以备查。其合同的台账中要明确的登记签订单位、合同的有限期、合同的履行情况、付款情况等相关信息,作好合同全过程监督,由合同台账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合同已执行到什么地步,资金的支付情况,以便对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作提前的风险评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财务要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业务核算,凡未符合合同条款要求的,拒绝验收付款。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积极的参与到合同的管理中,因为一旦财务人员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在财务与涉税问题上不把关,也不提出合理建议,不参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审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话语权、参与权,这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缺失,也将制约着企业经营发展。
总之,合同管理是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作好合同管理对公司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积极的作用。财务人员应将合同管理及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合,根据业务的性质作好税务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赵斌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 中国学术期刊网 2014年
叶青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人民出版社 2013年
付小平 《财务三驾马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