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山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4~2000年):从“两基”到迈向教育初步现代化。1991年,锡山(原无锡县)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完成“普九”任务;1993年,原江苏省教委颁发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锡山敢为人先,于1994年9月隆重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拉开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帷幕;政府负主责、乡镇主阵地、学校为主体、社会共参与,至2000年底,锡山所有镇、校都通过了“教育现代化工程”达标验收,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阶段(2001~2003年):从“强基”到强化教育内涵发展。2001年,锡山撤市建区。面对建区之初锡山教育基础条件较为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我区紧紧抓住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迅速确立了以深化课程改革和强化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育“强基”之路,为我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了新的支点,有效促进了全区教育的质量提高和品位提升。
  第三阶段(2004~2007年):从区域系统推进到高位均衡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品牌化、职业教育集约规模化和社区教育全民终身化,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高位提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双高普九”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2007年11月,在全省率先以较高标准通过了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验收,教育发展进入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回顾近年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强势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跃上新平台
  
  在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我区始终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教育强区”战略,以教育现代化建设总揽全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跃上新平台。
  (一)切实加强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是牢固确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战略地位。切实做到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谋划,教育投入在公共服务中优先保证,教育需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先考虑。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教育工作,2004年以来,讨论和通过教育工作议题17个,出台有关教育工作的文件31个;建立健全区、镇(街道)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坚持定期到挂钩学校走访和调研,为学校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各镇(街道)及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重视教育、关心教育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年终由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和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进行考评,促进各镇(街道)及区政府相关部门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列为本镇(街道)、本部门的重要职责,积极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二)依法保障对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一是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的优先和稳定增长。按“三增长、一提高”的要求,全区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区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13.86亿元,比2005年增加1.55亿元,增长12.59%;2006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3.76亿元,比2005年增加573万元,增长1.55%,其中预算内财政拨款2.41亿元,比2005年增加2694万元,增长12.60%,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二是大力提高对学校基本建设的经费投入。2003年以来,全区已完成学校基本建设投资6.27亿元,其中新建高中1所、小学4所、幼儿园7所,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改扩建学校26所,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目前新启动易地新建高中1所、初中2所,计划投资2亿多元。
  三是切实保障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3年,我区在无锡市第一个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和筹集渠道。2005年,区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确定我区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公用经费支出,镇(街道)财政按小学生均150元/年、初中200元/年标准拨付,区财政按每班每年3000元标准补贴。2004~2006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612元、676元、812元,其中预算内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99元、180元、266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993元、1102元、1392元,其中预算内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140元、265元、524元。2006年实行免收学杂费后,我区又及时将免杂补助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和公用经费归并。2007年区财政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按市定上限标准小学生均430元/年、初中生均570元/年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全年1700万元由区财政按时序进度拨款到各校,至2007年9月已拨款到校1332万元,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是逐年提高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和年收入。认真执行教师工资由区级财政统一管理和发放的机制,所有在编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均按国家和省、市规定的项目与标准发放,切实保证了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同时,坚持逐年提高教师的奖金,使全区教师人均年收入从2004年的29770元提高到2005年的37443元、2006年的42862元,年均增长远远超过10%。
  五是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2002年,区政府出台《无锡市锡山区褒奖捐资助学办法》,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区重教兴学、捐资助学蔚然成风。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区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达8000多万元,其中无锡金马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无锡华方建筑有限公司分别捐资1500万元和1200万元新建两所幼儿园,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捐资助学杰出贡献奖”。
  (三)有效落实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是坚持每2~3年召开一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和实施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2002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中共锡山区委锡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2005年全区义务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锡山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2007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的《中共锡山区委锡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在确立锡山教育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同时,也从政策和体制上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责任,确保把教育作为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切实加以重视,适度超前发展。
  二是把教育发展项目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2001年以来,区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天一中学东亭新校区建设、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杂工程、学生接送车统一专业化管理、新锡山职教中心校建设等相继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并向全社会公开,确保教育事业在地方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和超前发展。
  三是认真落实人大和政协对教育工作的调研和督查工作制度。区人大和政协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对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振兴发展全区职业教育及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等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专项督查,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二、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新体系
  
  在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区始终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推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加快建立起与锡山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新体系。
  (一)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整体推进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坚持把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构建0~6岁学前教育体系的意见》,成立了区托幼一体化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计生、妇联、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均保持在99.7%以上。
  二是加快建设优质幼教资源。根据《江苏省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办法》中“江苏省幼儿园设置基本条件”、“江苏省托儿所设置基本条件”和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以创建省优质幼儿园为抓手,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办园品位。全区15所幼儿园均建成省标准幼儿园,100%达到《江苏省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办法》规定的标准要求。其中9所建成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优质幼儿园建成率达60%。另有2所原定于10月中旬评估,省教育评估院调整至11月中旬评估,届时,全区优质幼儿园建成率将达到73.3%。
  三是区域化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实验。作为无锡市唯一的区域化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实验区,我区建立健全了区、镇(街道)和社区三级早期教育指导网络,以开办亲子园为抓手,带动早教指导活动的全面开展。近三年来,全区0~3岁婴幼儿早期受教育率和家长受指导率逐年提高,2004年达40%,2005年达58.6%,2006年达68.63%。2006年5月,“无锡市区域化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二)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化全面提升
  一是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切实强化政府的规划和统筹职能,建区以来共撤并小学65所,初中1所。2004年3月,我区经省、市政府验收,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格县(区)”,受到了省政府的奖励(苏布调办[2004]1号),全区“十五”规划布局调整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水平在学校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中不断提高。
  二是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按照“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工作要求,重视各学校内部设施的均衡配置和完善,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技术装备标准》二类要求,初步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坚持实施小学学区联动、初中校际互动及干部、教师轮岗、支教(带教)等策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全区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
  三是积极创建省实验(示范)学校(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从2001年起,大力开展区现代化规范学校和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全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全区100%的初中和中心小学全部创建成区现代化规范学校,有11所小学和11所初中分别创建成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了80%,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义务教育优质化平台。
  四是全面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困助学机制,形成了区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相关部门协同筹措和社会各界捐赠等多元的帮困助学经费筹措机制,构建了区、校、社会三级帮困助学网络,按照“广覆盖、少重复、不遗漏”的工作方针,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杂工程的基础上,对低保户、低收入户、残疾户子女,残疾学生和孤儿、烈属等,大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免多补”(免课本费,补助作业本费、社会实践活动费、寄宿生生活费等),高中(含职高、中专)阶段的“两免一补”(免学费、免课本费,补寄宿生生活费),大学阶段的适当补助政策。2005~2007年三年中,先后发放帮困助学经费89.3万、98.6万和99.5万元,分别惠及563人、644人和699人,切实保证了全区无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五是依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坚持“两个为主”的原则(即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当地公办学校吸纳为主),出台了《关于锡山区进城务工就业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园)预报名登记工作,认真落实收费“一视同仁”政策。凡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与当地适龄儿童同等入学待遇。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外来人口子女17246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有14432人,公办学校吸纳率达84%。
  (三)高中教育规模集约化优质发展,社区教育加快向全民终身化迈进
  一是加快推进高中教育的优质化建设。2003年,区政府投入近3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天一中学东亭新校区。今年,总投资约1亿元的怀仁中学高中部易地新建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4000万元的东北塘初中易地新建工程也已正式奠基,为做大做强锡山职教中心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区已建成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四星级高中)3所,省三星级高中1所,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所,实现了全区星级高中全覆盖。
  二是切实加强高中教育的科学规划。在原锡山职教中心采用股份合作形式举办高等职教后,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按照“一区一校”、“一校一点”的原则,我区把实现锡山电子职业高中与东北塘中学(初中)分设,推进区职教中心校建设作为今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以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实施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建设工作。为加快推进我区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锡山区城乡建设三年实施计划》将新建怀仁中学易地新建工程正式列入其中;《中共锡山区委锡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2008年完成怀仁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全区形成以天一中学为龙头、羊尖高级中学和怀仁中学为骨干的全区普通高中教育新格局。
  三是成社教育工作成效彰显。健全区、镇(街道)、村三级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和管理网络,成立了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各村(居委、企业)层面成立社区学校、职工学校。区政府每年按照户籍人口人均各1元的标准核拨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经费,同时采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向社区群众发放培训券等形式,按培训项目内容责成相关部门落实教育培训经费补助,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社区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办学收益以及社会捐助,全额用于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和拓展教育培训事业。目前,100%的镇(街道)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72%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创建成市标准化成教中心校,建成合格社区学校99所、职工学校31所、优秀社区学校21所,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教育培训基地。与此同时,依托无锡新农村网校锡山分校、锡山教育信息网和区劳动、农林等信息网,加快推进区、镇社区教育网站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全天候的教育需求。全区各类从业人员全员培训率接近65%,19周岁人口进入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比例达到了67%。
  (四)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校校通”基础工程建设。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目前全区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8418台,生机比9.86∶1;师机比1.55∶1,全区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12个,多媒体教室844个,全区授课教室总数和多媒体教室的配置比例达1.64∶1。全区中小学100%建有校园网,并通过光纤接入了无锡城域教育网,全面实现了“校校通”。
  二是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以资源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研究,《锡山教育信息网》经过几次改版,功能更加完备。建成了网上公文流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育局内部办公系统,全区各校都安装了“校校通”管理平台软件,区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不断充实和完善,实现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是教育信息化管理和使用效益切实提高。信息网络在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结合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广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工作,全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全面提升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自觉行动。2004年以来,我区教师在无锡市级及以上举办的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中获奖360人次,其中国家级122人次。
  
  三、必须着力深化课改,强化队伍,优化管理,不断提升和丰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内涵
  
  在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整体提高队伍素质为根本、以规范和优化教育管理为保障”的推进策略,实践着锡山教育内涵发展和高位提升的科学跨越。
  (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全员德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探索和实践“三全”(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关注全程)德育机制,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长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德育基地建设;健全法制副校长、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初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近三年来,全区在校中小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
  二是系统推进课改实验。紧紧抓住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切实加强领导,区域系统推进,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全面、全程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不仅圆满地履行了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全区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先人一步、高人一筹、优人一等”,为全省乃至全国深化课改实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示范经验。
  三是深入推进科研兴教。紧紧围绕局领课题“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的推广与实施研究”,全区区、校两级层面共申报立项143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大力开展实践研究和行动研究。《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和《享受新课程》等一系列物化成果产生了较大影响,局领课题“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的推广与实施研究”获江苏省“十五”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十一五”期间,我区又将围绕“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并已申报立项为江苏省重点课题。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长于通过课题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已成为我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四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以“普及提高、增强体质、活跃身心、培养能力”为目标,全区坚持每两年举行一届体育节、一届艺术节和一届科技节,建成了锡东中学国家级棒球后备人才基地、东北塘实验小学国家级国际象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9所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查桥、羊尖实验小学分别建成了吴歌、锡剧特色学校,厚桥实验小学的“儿童版画”、东亭实验小学的“阿炳艺校”等成为省、市艺术教育的亮点;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区教育局连续10多年被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评为先进单位。东北塘实验小学余泱漪同学获2005年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冠军赛10岁组冠军,打破中国棋手该赛事该组别从未夺冠的纪录。自2005年我区被批准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以来,已有12项小创造和小发明获国家专利。
  (二)以师德教育为基点,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一是始终坚持师德为本。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典型激励人,以规范的制度约束人”这一总体思路,广泛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切实规范教师教育行为,评选表彰十佳“师德标兵”和十佳“爱生模范”。全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全面优化,涌现了一大批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典型,培育了“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天一精神。
  二是创新发展教师教育。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建立健全了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四个版块”(新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学历学位进修)、“两个专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和“一个主阵地”(校本培训)为重点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目前,全区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4.5%,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1.7%;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5.3%;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3.3%以上。
  三是构筑教育人才高地。自2001年起在全市率先设立了“教书育人”政府奖,区财政每年核拨教书育人政府奖近200万元,用于对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和特级教师的奖励,极大地激励和促进了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无锡市锡山区关于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促进骨干教师的健康、持续发展。坚持多渠道推进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近五年中,选送参加市、省乃至出国培训的教师近千人次,占专任教师数的25%。举办由区教学能手参加、“导师制”形式的课题研修班2个,区教学新秀参加的每期两年的教学研究班11个。目前我区有市教学新秀(含区教学能手)253名、市教学能手(含区学科带头人)100名,市学科带头人30名,市名教师4名,省特级教师13名,有21名教师在省级以上会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体现了我区教师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三)以依法治教为根本,教育管理切实规范
  一是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结合区情,切实完善了“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探索实施了“以区为主、区镇共建、社会参与”的高中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依法批办了2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有效扩大了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渠道。依照按需设岗、资格准入、公开招录、择优聘任的原则,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机制。
  二是教育法制得到加强。修订和完善了《锡山区教育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依法治教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健全了教育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推行了行政审批项目“九公开”和集中办理制度,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查、签批、制证、盖章、发证、归档等环节的有序对接。出台了《关于依法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依法制止了2起非法办学(园)行为,目前,全区无非法办学、办园现象。在全市率先启动了“依法治校合格(示范)校”创建工程,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区实现“区依法治校合格(示范)校”全覆盖的创建目标,为全面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切实加快依法治教进程和现代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区教育局被评为全省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教育收费严格规范。建立健全了由纠风、教育、物价、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参加的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落实教育收费“一把手”负责制,由区教育局局长在每年年初与各学校校长签订规范教育收费责任书,并将年底的考核结果与校长年度业绩考核挂钩。结合实际重点建立了教育收费审批制、教育收费公示制、社会公众监督制、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年审制五项制度。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严格按照市、区的有关文件执行,中招工作坚持在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下开展,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全区招生过程实现了政策公开、收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招生收费工作规范有序,无违规招生现象和乱收费现象。2005年,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通过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年审,2006年,我区被评为省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
  四是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建立健全了由区政府办、区教育局、锡山公安分局、区综治办及各镇(街道)等29个单位为成员的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校园安全责任追究、考核奖惩和应急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形成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群防群治”的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今年以来,按照《无锡市社会治安学校技术防范建设要求》,各镇(街道)投入技防建设资金400多万元积极加强校园技防设施建设,全区各省示范(实验)学校(幼儿园)及三星级以上高中全部按照校园技防设施建设二星级标准配备到位。贯彻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大力加强各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本着“政府购买服务、家长合理分担、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于2006年9月起,区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学生接送车统一管理,切实保障了全区4500余名学生的上学安全。这一开创性举措得到了省教育厅、公安厅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锡山教育现代化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和超越。锡山教育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树率先之志,谋争先之策,闯领先之路,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切实保障人人享有良好教育机会”的总体目标,完善和优化教育体系,丰富和提升教育内涵,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巩固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一是以加快推进区域教育优化工程和优质校园创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位提升和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二是以完善早教网络和推进成社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为延伸,加快发展涵盖全程和全员的终身教育。三是以实施全员德育和纵深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素质教育。四是以师德建设和专业建设为抓手,创新更加注重校本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教师教育手段。五是以不断强化教育督导和依法治教为保障,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快依法治校进程,优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公平教育。到20l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成为“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其他文献
2005年8月,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意见,随后成都市武侯区取消书记办公会。本文以此为案例,针对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机构取代”和“权力取代”情况,从党内基层
5·12汶川地震,令整个民族泪眼朦胧,人心倒悬!  面对巨大的灾难,比地震更震撼世人的是党和国家迅速高效的反应……  5月19日下午2时28分,地震一周后,全国默哀3分钟。19日~21日,全国降半旗并以各种方式向地震中消陨的生命致哀。  这不是学校的课程。  不,这就是学校的课程,而且是学校的最新课程。  我看到,走进这新课程的,不仅有学校的师生,而且有全国人民:胡锦涛深情地亲吻受灾的孩子,温家宝
目的 探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应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4例UC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
一、甩蹲运动的由来.1、起于病危.我步入中年时,因长期患感冒、头痛、颈椎痛、肩周痛、胸闷、腰痛、痔疮、膝关节痛等疾病,又因父母在手术中意外死亡悲痛万分、债务烦恼、过
期刊
<正> 随着兽用细胞苗生产的不断发展,合格的犊牛血清用量很大。Tomoyuki Kawamoto等人在培养 NS—1鼠骨髓瘤细胞中,成功的设计了一种 KSLM 无血清激素培养基,因需昂贵的试剂,
<正> 鸡球虫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鸡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主要侵害中雏,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给养鸡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虽有不少防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拉玛泽呼吸掌握率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初产妇3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及护理,实验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体育教师的职业准入也将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更加严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国家教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