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底,石油价格为每桶10.72美元,时隔九年,石油价格已逼近每桶100美元。实际上,国际油价最近不到两个月就上涨了近20美元,年来已累计增长了40美元,远远超过过去10年的涨幅。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全球通货膨胀抬头的忧虑。
国际资本不断推高石油价格
令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由于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导致许多投资银行亏损巨大。这些银行的固定收益部门只能通过狂炒石油价格,希望在年底前能把亏损赚回来。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仍能保持较低水平主要是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压低出口商品价格,使得世界市场供给充分,大量金融资本集中在房地产、石油等资本市场。
但由于近期美国房产市场出现危机,撤出的国际资本不断推高石油价格并引发其他产品价格上涨。造成这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因贸易逆差而不断输出美元。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前景不明,其金融资产回报率不再能够吸引大量美元重回美国市场,于是大量资金不是流向发展中国家,就是流向石油等资源性产品,导致其价格上涨。
鉴于经济发展维持在高速度水平,高企的石油价格对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影响更大。由于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比例大幅下降,他们对石油等能源产品依赖降低。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石油需求量大。其中,直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汽油和柴油,价格已经上调。另外,石油涨价还会增加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
可以预期,由于伊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所造成的石油供给不足,且国际油价上涨的预期已经形成,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国际油价将继续上涨,突破100美元,并保持高位盘整态势。
不堪忍受的石油负担
20世紀70年代油价造成的影响众所周知。它曾两次导致发达国家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和股市熊市。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韦罗妮克·里奇斯弗洛雷斯进行的新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市场并没有愚蠢地对油价走高漠然置之。她指出,如果油价进一步大幅走高,市场将难以承受。她采用了“石油负担”的概念——石油消耗量乘以平均价格,再除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可以得出购买石油的支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据此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及2000年至美国入侵伊拉克——引发原油价格长期上涨——之前这段时间,石油价格非常低廉。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增长,今年第二季度末的石油负担大大低于去年年中的水平(当时高油价似乎确实给股市造成了压力),也没有超过2005年时的水平。
令人们关注的是,如果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上下或者甚至继续冲击100美元大关,那么全球经济将更难消化原油价格最新走势所产生的影响。以欧佩克81美元的指导价来衡量,油价比一年前上涨了45%。而今年第二季度末,全球范围内的名义GDP只提高了13%。显然,这把“石油负担”推向了一条冲击十多年来最高水平的通道。
全球原油需求创纪录
联合国能源机构资深评论员艾利·兹辛博士指出,全球原油需求的创纪录是造成油价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该机构预计,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比上年增加1.2%,达到日均8480万桶。而在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里,全球原油需求量将年均增长2%,最终于2011年达到日均9370万桶。
兹辛指出,人们对伊朗核问题以及中东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担忧,是导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由于目前地缘政治危机并无缓和的迹象,而且全球原油需求不断上扬,加上投机驱动,国际油价飞涨是预料中的结果。
此外,全球的炼油能力跟不上是油价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油价很难抑制石油消费,加上替代能源跟不上,以及政治地缘因素,这些随时都有可能给炼油业生产造成不确定因素。
高油价考验亚洲经济
目前全球石油缺口最大的地区并不是北美,而是亚洲和大洋洲。中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暂时放缓并不能改变石油需求上升的长期趋势,部分原因是西方国家可能继续把工厂迁至亚洲,相当于把全球对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一个地方转移到节能效率不高的另一个地方。
为了获得石油,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正在整个海湾和中亚地区加强经济和外交活动,或者开展经济合作,或者购进对方油气田股份,生怕在争夺中处于被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海湾地区石油在亚洲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已达三分之二,预计10年后这个比例可升至80%至90%。
作为保护亚洲国家石油供应不受侵害的一种战略措施,亚洲应该成立一个统一的战略平台建立能源合作机制。以往的经验表明,单个国家追求战略储备将给国家预算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危险,还可能导致全球油价飙升,冲击所有亚洲邻国。为此,亚洲各国应避免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加剧,要努力采取旨在共同收益的多样性举措,包括地区性石油共同储备及储备设施共同建设、互助性质的应急支援方案以及石油的合作购买等方式。
从战略的眼光看,亚洲能源安全不仅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企业共同合作。为此,应该在新技术、新能源的研究上从国家间的合作扩大到企业间的合作,尤其要扩大对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实质的投入。
非洲成美国最大石油进口地
中东长期以来独享着美国最大石油进口地的殊荣,然而这一桂冠2006年却戴在了非洲头上。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从非洲的石油进口量21年来首次超过了中东。就在2001年,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耗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还高出非洲逾10%,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多出130万桶。由于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非洲去年对美国的石油供应量已略微超过中东,而且这一差距在今后数年中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中东原油源源不断地流向亚洲各国,其中中国(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的石油需求今年更是有望增长6.2%。而在美国市场,尽管出自加拿大油砂矿的重质原油量近来有所增加,但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油田却开采过度、产量偏低。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初步数据,美国2006年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下降了0.3%,换算成的日进口量仅仅减少3.1万桶,由2005年的日均1012.6万桶降至1009.5万桶。2005年美国由于受飓风袭击,墨西哥湾的石油设施遭到破坏,这使得美国当年的原油进口量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在美国的原油进口量中,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各自占到了22%,但就实际规模而言,非洲的石油日输美量要比中东多出8000桶,达到223万桶。这不仅较2005年增加了4.8%,而且是19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非洲石油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也是25年之最,2005年这一比例为21%,2002年时甚至都不足13%。
相比之下,中东地区2006年向美国日均出口原油222万桶,尽管这一数字只比2005年减少了两万桶,但却已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与非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6年中东原油出口美国的规模下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同样也是1997年之后未曾有过的低水平。
虽然中东的石油产量和储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该地区长期动乱不安,从而给多数石油进口国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长期以来都要求政府在石油进口问题上不要过于依赖中东,而应把重点放在寻找中东以外的石油进口区上,本届美国政府正是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者。但致使中东失去美国石油进口头号来源地的不仅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市场因素更是在这一趋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美国公司一方面加大在非洲的投资,另一方面放弃了很多投资中东石油业务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非洲原油产量得以提高的原因。而对于像挪威和英国这样的对美石油输出国,随着其石油产量的逐渐下滑,此时来自非洲的大量轻质低硫原油也正好填补了它们留下的缺口。
中国石油仍然需要大量进口
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排在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进口国。
当前,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而降温后的亚洲经济能否去除全球油价的部分泡沫还不清楚。不过从许多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放缓的幅度并没有像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大。即使经济的增幅确有减缓,中国以及印度的庞大人口仍预示着石油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今年,预计亚洲的石油消耗量将占到全球250万桶日均消耗量增幅的一半左右,仅中国就要占到三分之一。
欧佩克负责亚洲地区市场的官员纳尔逊·皮杰近日指出:“欧佩克正在重新估价其市场,亚洲无疑是重点。由于中国今后每年对能源的需求有可能增长15%,它正在成为欧佩克享有优先权的伙伴。”显然,为了保证石油供应,中国开始着手使其能源来源多样化,但这毕竟需要时间。
高油价石油时代的来临
跟2001年9.11事件之前的20美元相比,油价近六年来涨了几倍,难怪有人惊呼世界再次面临石油危机。
当代社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这样的局面令绝大多数人感到担忧。经济专家们担心这种依赖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普通驾车人则害怕有一天会付不起汽油费。以欧盟国家为例,汽油平均价格已经接近每升1.5欧元,相当于欧元流通之前最悲观人士所预言的心理承受极限。为此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事实上,欧洲目前所做的仅限于向产油国发出“紧急呼吁”,但谁都知道,即便有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更何况那很可能只是想像中的远水。于是又出现了降低石油税的呼声。
世界上的事情千变万化,好事和坏事都有向相反方向变化的可能。以前的廉价石油看似好事,但实际上造成了浪费和污染的恶果。反之,高油价和高税率客观上却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比较欧美的油税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人们发现税率越高,就越能起到促进节约的作用。当然,在日常现实中,完全不顾驾车人死活的做法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在这种情况下,对贫困阶层施以财政补贴也许是可行的方法,如法国两年前政府拨款,使部分驾车人可根据工作和收入的具体情况而得到一定的补助。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类福利措施不可能成为根本性出路,因为目前的高油价有其不可逆转的内在原因。
经济专家在分析石油市场形势时,提到了不少直接的重要原因:产油地区的形势动荡、尤其是伊朗核危机,近两年来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能源需求剧增,产油、炼油能力已近极限,等等。但更重要的内在原因是我们已经临近后石油时代,按照目前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人类将大体用尽地球上的石油。在这一背景下,石油市场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即便出现缓解,也只能是临时的,短期的,山穷水尽的大趋势无法逆转。
完全可以想像,在容易提炼的优质油开采完之后,要使用难以开采、提炼的重油,其成本必然更高,何况任何消费者(包括国家在内)都想尽可能自己拥有仅存的那点能源,这种集体心理必然演变成巨大的价格压力,在没有发现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石油价格要恢复到几年前的水平,无异于梦想。
目前的迹象表明,持续了几十年的廉价石油时代实际已经彻底终结,消费者面对的不是一时的难关,而是一個相当长的艰难过渡时期,一个从石油向其他能源转型的时期,而过渡转型期的长短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前明智的选择:开发与大规模普及新能源需要时间和财力,越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就越有希望尽快摆脱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持续上升的油价给我们敲响了有益的警钟。
编辑:卢小平
国际资本不断推高石油价格
令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由于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导致许多投资银行亏损巨大。这些银行的固定收益部门只能通过狂炒石油价格,希望在年底前能把亏损赚回来。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仍能保持较低水平主要是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压低出口商品价格,使得世界市场供给充分,大量金融资本集中在房地产、石油等资本市场。
但由于近期美国房产市场出现危机,撤出的国际资本不断推高石油价格并引发其他产品价格上涨。造成这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因贸易逆差而不断输出美元。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前景不明,其金融资产回报率不再能够吸引大量美元重回美国市场,于是大量资金不是流向发展中国家,就是流向石油等资源性产品,导致其价格上涨。
鉴于经济发展维持在高速度水平,高企的石油价格对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影响更大。由于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比例大幅下降,他们对石油等能源产品依赖降低。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石油需求量大。其中,直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汽油和柴油,价格已经上调。另外,石油涨价还会增加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
可以预期,由于伊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所造成的石油供给不足,且国际油价上涨的预期已经形成,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国际油价将继续上涨,突破100美元,并保持高位盘整态势。
不堪忍受的石油负担
20世紀70年代油价造成的影响众所周知。它曾两次导致发达国家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和股市熊市。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韦罗妮克·里奇斯弗洛雷斯进行的新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市场并没有愚蠢地对油价走高漠然置之。她指出,如果油价进一步大幅走高,市场将难以承受。她采用了“石油负担”的概念——石油消耗量乘以平均价格,再除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可以得出购买石油的支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据此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及2000年至美国入侵伊拉克——引发原油价格长期上涨——之前这段时间,石油价格非常低廉。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增长,今年第二季度末的石油负担大大低于去年年中的水平(当时高油价似乎确实给股市造成了压力),也没有超过2005年时的水平。
令人们关注的是,如果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上下或者甚至继续冲击100美元大关,那么全球经济将更难消化原油价格最新走势所产生的影响。以欧佩克81美元的指导价来衡量,油价比一年前上涨了45%。而今年第二季度末,全球范围内的名义GDP只提高了13%。显然,这把“石油负担”推向了一条冲击十多年来最高水平的通道。
全球原油需求创纪录
联合国能源机构资深评论员艾利·兹辛博士指出,全球原油需求的创纪录是造成油价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该机构预计,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比上年增加1.2%,达到日均8480万桶。而在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里,全球原油需求量将年均增长2%,最终于2011年达到日均9370万桶。
兹辛指出,人们对伊朗核问题以及中东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担忧,是导致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由于目前地缘政治危机并无缓和的迹象,而且全球原油需求不断上扬,加上投机驱动,国际油价飞涨是预料中的结果。
此外,全球的炼油能力跟不上是油价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油价很难抑制石油消费,加上替代能源跟不上,以及政治地缘因素,这些随时都有可能给炼油业生产造成不确定因素。
高油价考验亚洲经济
目前全球石油缺口最大的地区并不是北美,而是亚洲和大洋洲。中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暂时放缓并不能改变石油需求上升的长期趋势,部分原因是西方国家可能继续把工厂迁至亚洲,相当于把全球对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一个地方转移到节能效率不高的另一个地方。
为了获得石油,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正在整个海湾和中亚地区加强经济和外交活动,或者开展经济合作,或者购进对方油气田股份,生怕在争夺中处于被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海湾地区石油在亚洲石油进口中的份额已达三分之二,预计10年后这个比例可升至80%至90%。
作为保护亚洲国家石油供应不受侵害的一种战略措施,亚洲应该成立一个统一的战略平台建立能源合作机制。以往的经验表明,单个国家追求战略储备将给国家预算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危险,还可能导致全球油价飙升,冲击所有亚洲邻国。为此,亚洲各国应避免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加剧,要努力采取旨在共同收益的多样性举措,包括地区性石油共同储备及储备设施共同建设、互助性质的应急支援方案以及石油的合作购买等方式。
从战略的眼光看,亚洲能源安全不仅需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企业共同合作。为此,应该在新技术、新能源的研究上从国家间的合作扩大到企业间的合作,尤其要扩大对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实质的投入。
非洲成美国最大石油进口地
中东长期以来独享着美国最大石油进口地的殊荣,然而这一桂冠2006年却戴在了非洲头上。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从非洲的石油进口量21年来首次超过了中东。就在2001年,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耗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还高出非洲逾10%,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多出130万桶。由于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非洲去年对美国的石油供应量已略微超过中东,而且这一差距在今后数年中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中东原油源源不断地流向亚洲各国,其中中国(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的石油需求今年更是有望增长6.2%。而在美国市场,尽管出自加拿大油砂矿的重质原油量近来有所增加,但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油田却开采过度、产量偏低。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初步数据,美国2006年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下降了0.3%,换算成的日进口量仅仅减少3.1万桶,由2005年的日均1012.6万桶降至1009.5万桶。2005年美国由于受飓风袭击,墨西哥湾的石油设施遭到破坏,这使得美国当年的原油进口量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在美国的原油进口量中,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各自占到了22%,但就实际规模而言,非洲的石油日输美量要比中东多出8000桶,达到223万桶。这不仅较2005年增加了4.8%,而且是19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非洲石油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也是25年之最,2005年这一比例为21%,2002年时甚至都不足13%。
相比之下,中东地区2006年向美国日均出口原油222万桶,尽管这一数字只比2005年减少了两万桶,但却已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与非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6年中东原油出口美国的规模下降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美国市场所占22%的比例同样也是1997年之后未曾有过的低水平。
虽然中东的石油产量和储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该地区长期动乱不安,从而给多数石油进口国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长期以来都要求政府在石油进口问题上不要过于依赖中东,而应把重点放在寻找中东以外的石油进口区上,本届美国政府正是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者。但致使中东失去美国石油进口头号来源地的不仅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市场因素更是在这一趋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美国公司一方面加大在非洲的投资,另一方面放弃了很多投资中东石油业务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非洲原油产量得以提高的原因。而对于像挪威和英国这样的对美石油输出国,随着其石油产量的逐渐下滑,此时来自非洲的大量轻质低硫原油也正好填补了它们留下的缺口。
中国石油仍然需要大量进口
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排在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进口国。
当前,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而降温后的亚洲经济能否去除全球油价的部分泡沫还不清楚。不过从许多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放缓的幅度并没有像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大。即使经济的增幅确有减缓,中国以及印度的庞大人口仍预示着石油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今年,预计亚洲的石油消耗量将占到全球250万桶日均消耗量增幅的一半左右,仅中国就要占到三分之一。
欧佩克负责亚洲地区市场的官员纳尔逊·皮杰近日指出:“欧佩克正在重新估价其市场,亚洲无疑是重点。由于中国今后每年对能源的需求有可能增长15%,它正在成为欧佩克享有优先权的伙伴。”显然,为了保证石油供应,中国开始着手使其能源来源多样化,但这毕竟需要时间。
高油价石油时代的来临
跟2001年9.11事件之前的20美元相比,油价近六年来涨了几倍,难怪有人惊呼世界再次面临石油危机。
当代社会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这样的局面令绝大多数人感到担忧。经济专家们担心这种依赖会影响经济的增长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普通驾车人则害怕有一天会付不起汽油费。以欧盟国家为例,汽油平均价格已经接近每升1.5欧元,相当于欧元流通之前最悲观人士所预言的心理承受极限。为此欧洲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事实上,欧洲目前所做的仅限于向产油国发出“紧急呼吁”,但谁都知道,即便有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更何况那很可能只是想像中的远水。于是又出现了降低石油税的呼声。
世界上的事情千变万化,好事和坏事都有向相反方向变化的可能。以前的廉价石油看似好事,但实际上造成了浪费和污染的恶果。反之,高油价和高税率客观上却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比较欧美的油税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人们发现税率越高,就越能起到促进节约的作用。当然,在日常现实中,完全不顾驾车人死活的做法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在这种情况下,对贫困阶层施以财政补贴也许是可行的方法,如法国两年前政府拨款,使部分驾车人可根据工作和收入的具体情况而得到一定的补助。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类福利措施不可能成为根本性出路,因为目前的高油价有其不可逆转的内在原因。
经济专家在分析石油市场形势时,提到了不少直接的重要原因:产油地区的形势动荡、尤其是伊朗核危机,近两年来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能源需求剧增,产油、炼油能力已近极限,等等。但更重要的内在原因是我们已经临近后石油时代,按照目前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人类将大体用尽地球上的石油。在这一背景下,石油市场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即便出现缓解,也只能是临时的,短期的,山穷水尽的大趋势无法逆转。
完全可以想像,在容易提炼的优质油开采完之后,要使用难以开采、提炼的重油,其成本必然更高,何况任何消费者(包括国家在内)都想尽可能自己拥有仅存的那点能源,这种集体心理必然演变成巨大的价格压力,在没有发现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石油价格要恢复到几年前的水平,无异于梦想。
目前的迹象表明,持续了几十年的廉价石油时代实际已经彻底终结,消费者面对的不是一时的难关,而是一個相当长的艰难过渡时期,一个从石油向其他能源转型的时期,而过渡转型期的长短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前明智的选择:开发与大规模普及新能源需要时间和财力,越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就越有希望尽快摆脱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持续上升的油价给我们敲响了有益的警钟。
编辑: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