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实验、课程设计两方面出发,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现状,并从这两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及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计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34-02
引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衔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重要角色。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及课程设计两方面内容,笔者以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这两方面实践环节分别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
现行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课时总体偏少。
目前能开设的实验项目很有限,一般都是常规的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虽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达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在选题、设计方法、设计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多为带式输送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二维设计。该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机械设计》课程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将《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实验学时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及方法。
1.更新实验内容,改进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内容上注意与相关课程关联,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增加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吸收科研新成果,研究并开发实践性强的工程实验项目,增加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知,提高对基础理论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中,要增加一些轴的测绘、减速器等机械的拆装等实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工艺方面的要求及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为提高学生整体设计能力打下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分阶段、多層次实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一阶段:感性认知实验,带领学生参观零件陈列室,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零件的原理、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第二阶段:验证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如传统的带传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型实验,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第四阶段:创新型自主性实验,在机械创新实验室,让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自己动手创新机械,如轴系创新组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前三个阶段是面对所有学生展开进行的,最后阶段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在实验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1}。
3.开放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为了使得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拓展教学实践时间和空间,应当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便于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锻炼动手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实验室开放时间和范围,实验室的开放逐步从课外实验的开放过渡到课内实验的开放,从有时间的开放到预约开放,从局部实验的开放到全部实验的开放{2}。
三、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是检验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完成课程设计需要有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将机械设计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利用手册、查阅资料,使用标准、规范自行设计简单机械,这个过程是围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1.改革课程设计题目。在课程设计选题上要改变以往题目的单一性,除保留减速器这一传统的设计题目外,还要选取与工程实际关系密切的课题(如一些科研子课题)作为课程设计的课题,比如,各种简单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等。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分配题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改革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设计中要尽量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比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实现设计手段现代化,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手段,选用目前企业运用较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nsys、Pro/E、UG等,比如,采用Pro/E对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用建造好的虚拟模型进行CAE分析,然后修改模型,对满足创新设计要求的产品进行虚拟制造。选题结合工程实际,加之辅以现代设计方法,给学生以较大的创作空间,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对设计人员的需求{3}。
3.改革考核方式。(1)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作一门必修独立课程进行考核,具有单独学分,这样可增加学生的重视程度{4}。(2)对于课程设计答辩,应成立有效的课程设计答辩小组,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事先针对设计题目拟定多个答辩问题,学生随机抽取进行回答,根据回答结果给出答辩环节的成绩,严格答辩考核是机械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主要方式之一。(3)采用综合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课程设计质量,真实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把成绩分成几大块,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计算说明书,零件图及装配图,现场答辩情况。
四、结论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两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选题、设计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及方法,并进行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JYA2011-049)]
注释:
{1}李秀红,张明.改革机械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0-82
{2}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9(7,8):164-165
{3}崔大伟.《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146-147
{4}李淼林.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9):561-56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若佳)
关键词:机械设计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34-02
引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衔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重要角色。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及课程设计两方面内容,笔者以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这两方面实践环节分别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
现行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课时总体偏少。
目前能开设的实验项目很有限,一般都是常规的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虽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达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在选题、设计方法、设计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多为带式输送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二维设计。该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机械设计》课程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将《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实验学时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及方法。
1.更新实验内容,改进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内容上注意与相关课程关联,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增加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吸收科研新成果,研究并开发实践性强的工程实验项目,增加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知,提高对基础理论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中,要增加一些轴的测绘、减速器等机械的拆装等实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工艺方面的要求及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为提高学生整体设计能力打下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分阶段、多層次实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一阶段:感性认知实验,带领学生参观零件陈列室,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零件的原理、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第二阶段:验证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如传统的带传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型实验,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第四阶段:创新型自主性实验,在机械创新实验室,让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自己动手创新机械,如轴系创新组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前三个阶段是面对所有学生展开进行的,最后阶段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在实验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1}。
3.开放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为了使得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拓展教学实践时间和空间,应当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便于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锻炼动手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实验室开放时间和范围,实验室的开放逐步从课外实验的开放过渡到课内实验的开放,从有时间的开放到预约开放,从局部实验的开放到全部实验的开放{2}。
三、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是检验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完成课程设计需要有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将机械设计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利用手册、查阅资料,使用标准、规范自行设计简单机械,这个过程是围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1.改革课程设计题目。在课程设计选题上要改变以往题目的单一性,除保留减速器这一传统的设计题目外,还要选取与工程实际关系密切的课题(如一些科研子课题)作为课程设计的课题,比如,各种简单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等。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分配题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改革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设计中要尽量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比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实现设计手段现代化,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手段,选用目前企业运用较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nsys、Pro/E、UG等,比如,采用Pro/E对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用建造好的虚拟模型进行CAE分析,然后修改模型,对满足创新设计要求的产品进行虚拟制造。选题结合工程实际,加之辅以现代设计方法,给学生以较大的创作空间,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对设计人员的需求{3}。
3.改革考核方式。(1)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作一门必修独立课程进行考核,具有单独学分,这样可增加学生的重视程度{4}。(2)对于课程设计答辩,应成立有效的课程设计答辩小组,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事先针对设计题目拟定多个答辩问题,学生随机抽取进行回答,根据回答结果给出答辩环节的成绩,严格答辩考核是机械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主要方式之一。(3)采用综合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课程设计质量,真实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把成绩分成几大块,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计算说明书,零件图及装配图,现场答辩情况。
四、结论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两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选题、设计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及方法,并进行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JYA2011-049)]
注释:
{1}李秀红,张明.改革机械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0-82
{2}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9(7,8):164-165
{3}崔大伟.《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146-147
{4}李淼林.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9):561-56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