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实验、课程设计两方面出发,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现状,并从这两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及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计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34-02
  引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衔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重要角色。实践教学是教学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及课程设计两方面内容,笔者以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这两方面实践环节分别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
  现行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实践教学课时总体偏少。
  目前能开设的实验项目很有限,一般都是常规的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虽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但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达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在选题、设计方法、设计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多为带式输送机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二维设计。该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机械设计》课程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将《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实验学时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及方法。
  1.更新实验内容,改进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内容上注意与相关课程关联,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增加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吸收科研新成果,研究并开发实践性强的工程实验项目,增加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知,提高对基础理论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中,要增加一些轴的测绘、减速器等机械的拆装等实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工艺方面的要求及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为提高学生整体设计能力打下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分阶段、多層次实验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一阶段:感性认知实验,带领学生参观零件陈列室,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零件的原理、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第二阶段:验证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的基本操作,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如传统的带传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综合设计型实验,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第四阶段:创新型自主性实验,在机械创新实验室,让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自己动手创新机械,如轴系创新组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前三个阶段是面对所有学生展开进行的,最后阶段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在实验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1}。
  3.开放实验室及实验设备。为了使得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拓展教学实践时间和空间,应当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便于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锻炼动手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实验室开放时间和范围,实验室的开放逐步从课外实验的开放过渡到课内实验的开放,从有时间的开放到预约开放,从局部实验的开放到全部实验的开放{2}。
  三、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是检验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完成课程设计需要有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将机械设计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利用手册、查阅资料,使用标准、规范自行设计简单机械,这个过程是围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1.改革课程设计题目。在课程设计选题上要改变以往题目的单一性,除保留减速器这一传统的设计题目外,还要选取与工程实际关系密切的课题(如一些科研子课题)作为课程设计的课题,比如,各种简单类型的行星齿轮传动设计等。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分配题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改革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设计中要尽量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比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实现设计手段现代化,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技术手段,选用目前企业运用较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nsys、Pro/E、UG等,比如,采用Pro/E对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用建造好的虚拟模型进行CAE分析,然后修改模型,对满足创新设计要求的产品进行虚拟制造。选题结合工程实际,加之辅以现代设计方法,给学生以较大的创作空间,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对设计人员的需求{3}。
  3.改革考核方式。(1)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作一门必修独立课程进行考核,具有单独学分,这样可增加学生的重视程度{4}。(2)对于课程设计答辩,应成立有效的课程设计答辩小组,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事先针对设计题目拟定多个答辩问题,学生随机抽取进行回答,根据回答结果给出答辩环节的成绩,严格答辩考核是机械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主要方式之一。(3)采用综合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课程设计质量,真实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把成绩分成几大块,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计算说明书,零件图及装配图,现场答辩情况。
  四、结论
  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环节两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选题、设计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及方法,并进行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JYA2011-049)]
  注释:
  {1}李秀红,张明.改革机械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0-82
  {2}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9(7,8):164-165
  {3}崔大伟.《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146-147
  {4}李淼林.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9):561-56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摘 要:财务预警模型构建对企业的经营营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与管理者的管理方针有着很强的影响。文章总结了以往的预警模型的构建,并运用逻辑回归得出了较实用的预警模型。  关键词:财务风险 LOGISTIC回归 独立样本T检验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0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规则也愈发完善。
期刊
摘 要:文章在问卷调查、访谈所整理的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官方统计数据,主要从收入、消费、通货膨胀率等方面对太原市居民经济幸福满意度进行研究,得出了太原市居民总体经济幸福满意度较高的结论,并为进一步提高太原市居民的经济幸福满意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太原市居民 经济幸福满意度 调查分析 结果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
期刊
摘 要:本科生学术导师制是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模式嫁接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本科生学术导师制作为一项崭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将育人的要求具体化、人性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文章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对学术导师制展开分析,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导师制的建议。  关键词:学
期刊
摘 要:文章对河南新郑农业商业银行经历从合作制到股份合作制,再到股份制所走过的十年改革之路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已逐步进入“深水区”,必须借鉴成熟的改革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合作制 股份制 农信社 改革之路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52-02  2004年以来,河南省新郑农村商业银行经历了从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作为“浙江三雕”之一的黄杨木雕的发展过程,分析黄杨木雕市场低迷的原因,提出振兴黄杨木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黄杨木雕 低迷原因 振兴对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90-02  乐清黄杨木雕以黄杨木的珍贵而闻名。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为“浙江三雕”,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黄杨木雕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经历
期刊
摘 要:文章利用深圳市福田区城市住户调查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中心城区建设转型期低收入家庭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家庭负担系数重、知识与技能储备不足、思想观念禁锢、社会资源欠缺等是导致低收入家庭贫困的主要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造成低技能人员失业、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不公、物价上涨等因素是低收入家庭贫困的社会原因,并对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区 低收入家庭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分析石家庄三大产业结构入手,总结石家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要素——供给要素、需求要素和环境要素,把握六大主导产业探索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期望对石家庄、石家庄经济腹地、京津冀都市圈三个层面的发展规划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影响因素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82-03  按2008年人民币
期刊
摘 要:滁州市历史悠久,近几十年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区面积快速扩大。滁州市地名古老,文化深厚,老城区的部分街巷地名消失,路、大道地名通名增多,地名名称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存在着地名规划滞后管理不严、道路临时用名“先入为主”、名不副实追大求洋,通名缺失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应对策略:加强规划,提前介入;加强管理,依法行政;加强保护,保持稳定。  关键词:城区 地名 道路 住宅区 滁州市  中图分类号:F1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西江经济带各市的统计数据,采用2002—2011年广西西江经济带工业化水平和GDP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图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工业化对经济增长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江经济带 工业化水平 经济增长 拉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以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知其学,不知用”的教学缺失,以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提出校企共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和环境,以两个必须条件为保障,两个重要环节为途径。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校企共建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