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已经进入转型期,短期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存在,虽然该风险一直存在,但是还不是很明显,但金融资本市场的问题尤其突出,"脱实向虚"问题已成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效益;有效途径
1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不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国内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下拉作用使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会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费用增长速度持续增加、成本增加速度不断上升、资金链条脆弱,时常面临断裂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增加迹象,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问题,成缓慢或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类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整合,只能在发展中承受相应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订单减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何出现此类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融合,相互抵触,造成了金融产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致使盈利增速,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非常的缓慢,导致利润增长更是缓慢前行。
1.2 生产要素减退而导致产业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面临着产业空心。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受现在市场环境的影响,资产泡沫非常严重,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两种因素双重挤压,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场景,即实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其出现的,一种原因是社会供给导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劳动者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择业机会日益增多,这样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发生不同以往了变化,成本逐年攀升,实体经济投资成本回落较明显。另一种原因是产业创新動力不足,出现了很多雷同的产品或产业,严重的挫伤了市场的积极性,再加上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呈现了下降态势。
1.3 实体企业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它的高回报率、投资时限短等特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这些企业在其诱导下,对虚拟经济的偏爱程度逐年上升,慢慢的离开了实体经济市场,开始转向虚拟经济领域,例如,金融市场的P2P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这时资金开始发生了流向的问题,资金开始由之前的流向转向了虚拟经济,大量的资金流入人们偏爱的房地产、贵金属及期货等虚拟市场。资金的流向并没有满足很多参与企业预期,它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投机、炒作的方式慢慢涌出水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这使“脱实向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导的,但是这样下去市场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很难规避的。
2 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
2.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启示。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在实体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产的过度证券化,不利于培育国民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的决策来看,美国重新提出了要使经济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看,实体经济愈发展,愈需要发达的金融业,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资金,尤其是证券业让实体经济在短时期内大量融资,使实体经济迅速裂变,并以超常速度发展。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形势之必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经济金融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2.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自身价值的最本质特征。金融业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并非实体经济不发达,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德国在此次危机中之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德国人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发达,而且德国银行一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依然在实体经济。可见,金融支持或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持续发展的最生动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直接融资为主和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 40%。以2011年为例,截止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1.5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1.57万亿元,A股和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8462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合作,共同担当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法论思考
3.1 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发展理念上求得突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或本源,虚拟经济是核心或引领。所以作为虚拟经济的金融业,要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一是统筹规划,将实体经济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二是合力攻坚,集合政府、人行、监管、法律部门、宣传、统计等相关部门,构建区域社会征信体系,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三是量化考评,探索区域金融环境评价标准,建立金融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促进金融环境良性循环。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区域产业政策,科学调节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2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在事关全局工作上求得突破。大局是统领或方向,局部则是服从或服务,作为金融业要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各项要求,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实现金融政策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在信贷产业投向上,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信贷区域布局上,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重点在建工程、“三农”领域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众多中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快捷度。
3.3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确保持续发展上求得突破。长远利益是战略或根本利益,当前利益是战术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或服务于长远利益。作为金融业,就当前来讲,要推动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和服务创新,不断探索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合理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掘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一是新增贷款积极倾向于综合效益较好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跟进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拓展项目贷款、贸易融资、结算、电子银行等业务,探索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融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三是对新兴产业贷款设置合适的风险容忍度,注重新兴产业长期的投资回报,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4 结束语
从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实体经济是市场的动力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金融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所以要想实体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那就要在金融经济上做文章,金融经济围绕服務实体经济大力围绕着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要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在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保质量,真正做到防患于未来,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踏步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就在明天。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张惠.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经济学动态.2012(06):53-57.
[2]康文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的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13(01):86-87.
[3]张克立,白新平.金融支持生态移民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1(8)
[4]李忠友.金融支持藏族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建议[J].甘肃金融,2011(7)
作者简介:
杨云泽身份证号码:23010319******7659。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效益;有效途径
1 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不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国内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下拉作用使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会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费用增长速度持续增加、成本增加速度不断上升、资金链条脆弱,时常面临断裂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增加迹象,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问题,成缓慢或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类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整合,只能在发展中承受相应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订单减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何出现此类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融合,相互抵触,造成了金融产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致使盈利增速,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非常的缓慢,导致利润增长更是缓慢前行。
1.2 生产要素减退而导致产业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面临着产业空心。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受现在市场环境的影响,资产泡沫非常严重,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两种因素双重挤压,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场景,即实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其出现的,一种原因是社会供给导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劳动者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择业机会日益增多,这样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发生不同以往了变化,成本逐年攀升,实体经济投资成本回落较明显。另一种原因是产业创新動力不足,出现了很多雷同的产品或产业,严重的挫伤了市场的积极性,再加上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呈现了下降态势。
1.3 实体企业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它的高回报率、投资时限短等特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这些企业在其诱导下,对虚拟经济的偏爱程度逐年上升,慢慢的离开了实体经济市场,开始转向虚拟经济领域,例如,金融市场的P2P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这时资金开始发生了流向的问题,资金开始由之前的流向转向了虚拟经济,大量的资金流入人们偏爱的房地产、贵金属及期货等虚拟市场。资金的流向并没有满足很多参与企业预期,它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投机、炒作的方式慢慢涌出水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这使“脱实向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导的,但是这样下去市场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很难规避的。
2 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
2.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启示。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在实体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产的过度证券化,不利于培育国民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的决策来看,美国重新提出了要使经济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看,实体经济愈发展,愈需要发达的金融业,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资金,尤其是证券业让实体经济在短时期内大量融资,使实体经济迅速裂变,并以超常速度发展。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形势之必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经济金融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2.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自身价值的最本质特征。金融业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并非实体经济不发达,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德国在此次危机中之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德国人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发达,而且德国银行一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依然在实体经济。可见,金融支持或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持续发展的最生动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直接融资为主和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 40%。以2011年为例,截止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1.5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1.57万亿元,A股和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8462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合作,共同担当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法论思考
3.1 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发展理念上求得突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或本源,虚拟经济是核心或引领。所以作为虚拟经济的金融业,要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一是统筹规划,将实体经济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二是合力攻坚,集合政府、人行、监管、法律部门、宣传、统计等相关部门,构建区域社会征信体系,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三是量化考评,探索区域金融环境评价标准,建立金融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促进金融环境良性循环。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区域产业政策,科学调节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3.2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在事关全局工作上求得突破。大局是统领或方向,局部则是服从或服务,作为金融业要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各项要求,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实现金融政策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在信贷产业投向上,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信贷区域布局上,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重点在建工程、“三农”领域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众多中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快捷度。
3.3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确保持续发展上求得突破。长远利益是战略或根本利益,当前利益是战术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或服务于长远利益。作为金融业,就当前来讲,要推动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和服务创新,不断探索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合理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掘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一是新增贷款积极倾向于综合效益较好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跟进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拓展项目贷款、贸易融资、结算、电子银行等业务,探索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融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三是对新兴产业贷款设置合适的风险容忍度,注重新兴产业长期的投资回报,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4 结束语
从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实体经济是市场的动力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金融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所以要想实体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那就要在金融经济上做文章,金融经济围绕服務实体经济大力围绕着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要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在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保质量,真正做到防患于未来,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踏步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就在明天。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张惠.金融产业资本与实体经济利润合理分配研究.经济学动态.2012(06):53-57.
[2]康文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的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13(01):86-87.
[3]张克立,白新平.金融支持生态移民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1(8)
[4]李忠友.金融支持藏族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建议[J].甘肃金融,2011(7)
作者简介:
杨云泽身份证号码:23010319******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