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句子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文言句子以简洁见长,但内容理解上不太容易,如果能用语法知识分析,辅以猜读法,文言句子的理解就迎刃而解。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这是个主谓句。“假舟楫者”主语,“能水”谓语,“非”否定副词。“能”是助动词,助动词放在动词前面,动词位置上却是“水”,而现代汉语中“水”是名词,那么就要想到词类活用,怎么活用呢?这个句子缺少谓语,“水”就充当谓语,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再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作为名词“翅膀”处于谓语动词“蔽(遮蔽、掩护)”之前。处在动词前的名词有两种语法现象:或主语、或状语,如何判别呢?除了“翼”,如果还能找到其他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是状语。此句的主语是“项伯”,“翼”就是状语,翻译成“像鸟张开翅膀那样”。类似的例子很多:星罗棋布、鬼哭狼嚎、狼吞虎咽、雪白、血红、蜗居、其一犬坐于前。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一的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四种类型。由于弱化语法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连起码的术语都搞不清,犯了“定语前置”、“宾语后置”、“状语前置”的低级错误,翻译时更是瞎说一气。
“甚矣,汝之不惠。”“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何厌之有?”“何以知之?”“时人不之信也”(宾语前置)“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月出于东上之,徘徊于斗牛之间。”“追以相印。”“固当饰以荣号。”(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状语后置)学生如果知晓语法知识,就可以精准地翻译句子。
古今的语法变化不大。但这不等于说,古今语法没有变化,也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必学习汉语语法。
根据有无实在意思,分成实词与虚词。实词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让学生自己查阅《现代汉语大词典》(第6版本),从概念入手,佐以实例。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例如“人、牛”。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例如“走、有、在、开始”。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例如“高、低、寒冷”。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
此处,我特别强调。有一类容易被忽视掉的动词的附类——助动词,通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可能、应该、必须、愿望。例如“能、会、可以、应该、愿意”。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古汉语中,数词的使用有两种情况。其一,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可以充当状语,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中,“再”理解成“两次”(而古汉语中没有量词,“次”是添加的),充当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击”,所以翻译时要前置,翻译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这是状语后置句。其二,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时,可以充当定语,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中,“一”可以理解为“一只”,显然充当定语修饰“核舟”,翻译时也要前置,翻译成“(朋友)曾经赠送我一只核舟”,这是定语后置句。
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它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的词。(如“数、益、咸、率、弥”)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合起来表示方位、对象的等词。(如“于<於>、乎、以、为、及、因、与、被”等)
连词:连接词、词组、句子或段落的词。(如“与、及、若、如、倘”)
叹词: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應答的词。(如“嗟、噫吁嚱”)
助词: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助词分类如下:
结构助词:如“之、乎、也”
语气助词:如“焉、也、乎、哉、与(欤)、邪、耶”
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认为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这样就把词性和句子成分勾连起来。名词、代词、数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充当谓语。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可以充当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充当状语修饰谓语。文言文中没有补语的说法,不再赘述。
学生翻译时,倒装句势必会成为拦路虎,唯一的利剑就是语法知识。因此,我呼吁“将语法知识的教学进行到底”。
田小红,江苏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教师。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这是个主谓句。“假舟楫者”主语,“能水”谓语,“非”否定副词。“能”是助动词,助动词放在动词前面,动词位置上却是“水”,而现代汉语中“水”是名词,那么就要想到词类活用,怎么活用呢?这个句子缺少谓语,“水”就充当谓语,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再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作为名词“翅膀”处于谓语动词“蔽(遮蔽、掩护)”之前。处在动词前的名词有两种语法现象:或主语、或状语,如何判别呢?除了“翼”,如果还能找到其他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是状语。此句的主语是“项伯”,“翼”就是状语,翻译成“像鸟张开翅膀那样”。类似的例子很多:星罗棋布、鬼哭狼嚎、狼吞虎咽、雪白、血红、蜗居、其一犬坐于前。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一的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四种类型。由于弱化语法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连起码的术语都搞不清,犯了“定语前置”、“宾语后置”、“状语前置”的低级错误,翻译时更是瞎说一气。
“甚矣,汝之不惠。”“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何厌之有?”“何以知之?”“时人不之信也”(宾语前置)“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月出于东上之,徘徊于斗牛之间。”“追以相印。”“固当饰以荣号。”(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状语后置)学生如果知晓语法知识,就可以精准地翻译句子。
古今的语法变化不大。但这不等于说,古今语法没有变化,也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必学习汉语语法。
根据有无实在意思,分成实词与虚词。实词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让学生自己查阅《现代汉语大词典》(第6版本),从概念入手,佐以实例。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例如“人、牛”。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例如“走、有、在、开始”。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例如“高、低、寒冷”。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
此处,我特别强调。有一类容易被忽视掉的动词的附类——助动词,通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可能、应该、必须、愿望。例如“能、会、可以、应该、愿意”。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古汉语中,数词的使用有两种情况。其一,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可以充当状语,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中,“再”理解成“两次”(而古汉语中没有量词,“次”是添加的),充当状语来修饰谓语动词“击”,所以翻译时要前置,翻译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这是状语后置句。其二,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时,可以充当定语,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中,“一”可以理解为“一只”,显然充当定语修饰“核舟”,翻译时也要前置,翻译成“(朋友)曾经赠送我一只核舟”,这是定语后置句。
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它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的词。(如“数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合起来表示方位、对象的等词。(如“于<於>、乎、以、为
连词:连接词、词组、句子或段落的词。(如“与、及、若、如、倘”)
叹词: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應答的词。(如“嗟、噫吁嚱”)
助词: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助词分类如下:
结构助词:如“之、乎、也”
语气助词:如“焉、也、乎、哉、与(欤)、邪、耶”
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认为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这样就把词性和句子成分勾连起来。名词、代词、数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充当谓语。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可以充当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充当状语修饰谓语。文言文中没有补语的说法,不再赘述。
学生翻译时,倒装句势必会成为拦路虎,唯一的利剑就是语法知识。因此,我呼吁“将语法知识的教学进行到底”。
田小红,江苏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