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老孔正在家里专心创作,作协老王登门造访。
老王说:“市电视台要举办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想请一位作家去当文化知识测试环节的评委,作协考虑你在本市德高望重,就推荐了你。”
老孔一听是好事,立刻点头答应。
“按电视台的要求,你出几道文化知识题让选手当场抢答,不过千万要做好保密工作。”老王嘱咐了一句,就告辞离开了。
老孔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几道题目,牢记于心。
转眼到了大赛那天,歌唱环节比赛一结束,第一批入围的八名选手回到舞台上,站到老孔面前进行文化知识抢答。
老孔出了第一道题:“请说出我国古代的国子监是个什么机构?”
漂亮大方的3号选手眼疾手快,按响了抢答器,声音娇柔地说:“国子监就是古代的国家监狱。”
老孔摇了摇头。
娇小可爱的5号选手又按响了抢答器,她声音甜美地说:“国子监是监督大臣有没有犯法行为的机构。”
老孔摇了摇头。
帅气结实的2号选手又按响了抢答器,他声音洪亮地说:“国子监是皇宫里的太监们上学的地方……”
全场一片哗然,老孔又摇了摇头。
八名选手争抢了一个晚上,没有一人答对,当天的比赛就此结束。
第二天,老王急急火火地找到老孔,一见面就传达了主办方的提议:“题目太难,立刻换几道简单的题目。”
老孔点头答应。
又一批入围的八名选手回到舞台上,手放在抢答器上等待着老孔的出题。
老孔出了第一道题:“请说出长安街在哪个国家?”
温柔大方的1号选手首先按响了抢答器,她自信地说:“长安街在美国,那里住的全是华人。”
老孔摇了摇头:“你说的是唐人街吧!”
老孔出了第二道题:“请说出香榭丽舍大街在哪个国家?”
8号选手第一个按响了抢答器:“这个我知道,香榭丽舍在中国,是一个美如天堂的地方。”
老孔摇了摇头,说:“你说的是香格里拉吧!”
几轮抢答下来,答对者还是寥寥无几,当晚的比赛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老孔刚从电视台回到家,老王就打来电话说:“主办方要求我们更换文化知识测试环节的评委,作协已经推荐老郑去了。”
“为什么?”老孔问。
“主办方说你泄密了。”老王说。
老孔一听,急了:“我对天发誓,我从没有把题目泄露给任何人,连我老伴都不知道。”
老王说:“不是说你泄露了题目,是说你泄露了当今演艺圈一些艺人文化知识贫乏这个机密呀。”
老孔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分析
如今演艺圈中某些艺人文化知识的贫乏程度的确令人震惊。不过本文作者并没有对此进行评论性的口诛笔伐,而是巧妙地构思了一篇精彩的小小说,通过作家老孔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出题,却最终被扣上“泄密”的帽子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情节,对那些“没文化”的艺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样的写法无疑比评论性的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由此可见,要想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文体上进行创新是不错的选择。
老王说:“市电视台要举办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想请一位作家去当文化知识测试环节的评委,作协考虑你在本市德高望重,就推荐了你。”
老孔一听是好事,立刻点头答应。
“按电视台的要求,你出几道文化知识题让选手当场抢答,不过千万要做好保密工作。”老王嘱咐了一句,就告辞离开了。
老孔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几道题目,牢记于心。
转眼到了大赛那天,歌唱环节比赛一结束,第一批入围的八名选手回到舞台上,站到老孔面前进行文化知识抢答。
老孔出了第一道题:“请说出我国古代的国子监是个什么机构?”
漂亮大方的3号选手眼疾手快,按响了抢答器,声音娇柔地说:“国子监就是古代的国家监狱。”
老孔摇了摇头。
娇小可爱的5号选手又按响了抢答器,她声音甜美地说:“国子监是监督大臣有没有犯法行为的机构。”
老孔摇了摇头。
帅气结实的2号选手又按响了抢答器,他声音洪亮地说:“国子监是皇宫里的太监们上学的地方……”
全场一片哗然,老孔又摇了摇头。
八名选手争抢了一个晚上,没有一人答对,当天的比赛就此结束。
第二天,老王急急火火地找到老孔,一见面就传达了主办方的提议:“题目太难,立刻换几道简单的题目。”
老孔点头答应。
又一批入围的八名选手回到舞台上,手放在抢答器上等待着老孔的出题。
老孔出了第一道题:“请说出长安街在哪个国家?”
温柔大方的1号选手首先按响了抢答器,她自信地说:“长安街在美国,那里住的全是华人。”
老孔摇了摇头:“你说的是唐人街吧!”
老孔出了第二道题:“请说出香榭丽舍大街在哪个国家?”
8号选手第一个按响了抢答器:“这个我知道,香榭丽舍在中国,是一个美如天堂的地方。”
老孔摇了摇头,说:“你说的是香格里拉吧!”
几轮抢答下来,答对者还是寥寥无几,当晚的比赛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老孔刚从电视台回到家,老王就打来电话说:“主办方要求我们更换文化知识测试环节的评委,作协已经推荐老郑去了。”
“为什么?”老孔问。
“主办方说你泄密了。”老王说。
老孔一听,急了:“我对天发誓,我从没有把题目泄露给任何人,连我老伴都不知道。”
老王说:“不是说你泄露了题目,是说你泄露了当今演艺圈一些艺人文化知识贫乏这个机密呀。”
老孔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分析
如今演艺圈中某些艺人文化知识的贫乏程度的确令人震惊。不过本文作者并没有对此进行评论性的口诛笔伐,而是巧妙地构思了一篇精彩的小小说,通过作家老孔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出题,却最终被扣上“泄密”的帽子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情节,对那些“没文化”的艺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样的写法无疑比评论性的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由此可见,要想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文体上进行创新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