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教室是学习思考的场所,保持安静的环境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营造一间“静室”往往阻力大、困难多,而且见效慢、坚持难。学生们没有自觉“制静”的习惯,只是迫于班主任的要求而勉强保持安静。
这种伪装或强制而来的“静”,反而容易让学生内心变得浮躁,滋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进入深度思考、高效学习,因此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初一班级,为了从一开始就纠正学生的吵闹、开小差等不良习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已初见成效。
宣传教育,处处见“静”
好的教室布置,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气息,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我在教室醒目处张贴宣传标语,让大家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种“静”的良好氛围,如:“静在手中,轻拿轻放;静在脚下,走路轻轻;静在嘴上,轻声细语;静在心中,心平气和。”“安静的氛围,营造温馨的环境;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书香飘飘,步履悄悄;轻声细语,静在校园。”
为了把老师的良好愿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我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演讲会,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和上台演讲的过程中,树立“静”的意识,明白“入室即静”是一种礼貌和规则;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全班同学交流“静”的意义,讨论“闹”的危害,在自主思考的心灵碰撞中提高同学们对“静”认识,促使“静心向学,以静促学”成为班级的主旋律。
共制规则,心中有“静”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就是“我要遵守规则”。当我们把班规班约理解为一间教室集体的共同约定时,事实上已经赋予了教室民主生活的含义。而要想使“安静”的班风能够持续保持下去,就必须使之形成规则,纳入大家公认的良好规范制度中。
关于班规的制定,我认为其形成应该源于学生问题,进而制约学生的不良行为,其宗旨是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服务。因此,班规的制定应该因班而异。
有经验的老师不妨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班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利用班级舆论的引导进行规范提升;及时预设,未雨绸缪,保证形成真正可操作、可实施的“班级规则”。
这样的班规,是在师生的磨合中提炼出来的,符合班级实际,能有效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引领学生改善自身行为,为“安静教室”的打造提供规则保障。
变守为查,逐步趋“静”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个人认为主要苦在“疲于应付”——班级不宁,班主任怎能心安?唯有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从早到晚地陪着学生,与学生形影不离,如此才能放心、安心。可往往老师越是严防死守,学生越是蠢蠢欲动,进而迎来最糟糕的局面:老师在,大家静;老师走,噪音起。
因此,我们应从一开始就调整策略,如变“严防死守”为“随机抽查”,班主任在不定时检查中,发现违规问题需当即处理。这样做,可能班主任在开始阶段会比较累——要多往教室跑,但又不能在教室里长留,但反复多次后,就能让学生们将预防老师抽查的意识,转变为全天候遵守的潜意识,从他律走向自律。
树立榜样,典型立“静”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级中涌现出的“规则标兵”的榜样作用,譬如通过组织宣传,树立起学生们身边的典型,营造出崇尚“静”班级风气,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同时,树立典型“行为标尺”,即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和强化,鞭策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无形督促,让他们明确地认识到,“静”不仅是老师提出的要求,更是一部分同学的实际行动,这更能引起他们的“认知共鸣”。
如此,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引导同学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感染,使班级整体“求静”氛围的形成。
暮省叩问,向学达“静”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感知“静”的力量,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心灵对话和自我叩问中发现自身问题,找到进步途径,获得成长内驱力。
暮省,本意是“给心灵加油”。当学生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时,为他们设置一段用于“自我沉淀”的时间,过滤掉一天中的“杂质”,提取出其中的“精华”,第二天便能轻装上阵,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基于这个理念,我规定每天放学前的十分钟,当宁静致远的古琴曲声飘扬在教室里时,学生们就要拿出来暮省本,静静地思考,然后写下自己一天的得失。在文字与内心的自我叩问中,他们一点点趋向了“静”之境。有学生写道:“在每日暮省中,我的浮躁之气渐渐褪去,多了一份沉稳与安静。”
当然,为了让每个孩子们都能静心向学,除了宣传、督查、示范、叩问,还需要我们以足够的信心去相信他们的潜力,以足够的爱心去体谅他们的错误,更要以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改变……
半学期下来,我惊喜地看到了学生进步和发展。每每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孩子们安静的身影,感受到的是求知求学的热情,以及对生命拔节的渴望。我相信,这样的“静”,必能呵护着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这种伪装或强制而来的“静”,反而容易让学生内心变得浮躁,滋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进入深度思考、高效学习,因此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初一班级,为了从一开始就纠正学生的吵闹、开小差等不良习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已初见成效。
宣传教育,处处见“静”
好的教室布置,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气息,影响学生的行为。因此,我在教室醒目处张贴宣传标语,让大家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种“静”的良好氛围,如:“静在手中,轻拿轻放;静在脚下,走路轻轻;静在嘴上,轻声细语;静在心中,心平气和。”“安静的氛围,营造温馨的环境;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书香飘飘,步履悄悄;轻声细语,静在校园。”
为了把老师的良好愿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我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演讲会,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和上台演讲的过程中,树立“静”的意识,明白“入室即静”是一种礼貌和规则;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全班同学交流“静”的意义,讨论“闹”的危害,在自主思考的心灵碰撞中提高同学们对“静”认识,促使“静心向学,以静促学”成为班级的主旋律。
共制规则,心中有“静”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就是“我要遵守规则”。当我们把班规班约理解为一间教室集体的共同约定时,事实上已经赋予了教室民主生活的含义。而要想使“安静”的班风能够持续保持下去,就必须使之形成规则,纳入大家公认的良好规范制度中。
关于班规的制定,我认为其形成应该源于学生问题,进而制约学生的不良行为,其宗旨是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服务。因此,班规的制定应该因班而异。
有经验的老师不妨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班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则,利用班级舆论的引导进行规范提升;及时预设,未雨绸缪,保证形成真正可操作、可实施的“班级规则”。
这样的班规,是在师生的磨合中提炼出来的,符合班级实际,能有效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引领学生改善自身行为,为“安静教室”的打造提供规则保障。
变守为查,逐步趋“静”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个人认为主要苦在“疲于应付”——班级不宁,班主任怎能心安?唯有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从早到晚地陪着学生,与学生形影不离,如此才能放心、安心。可往往老师越是严防死守,学生越是蠢蠢欲动,进而迎来最糟糕的局面:老师在,大家静;老师走,噪音起。
因此,我们应从一开始就调整策略,如变“严防死守”为“随机抽查”,班主任在不定时检查中,发现违规问题需当即处理。这样做,可能班主任在开始阶段会比较累——要多往教室跑,但又不能在教室里长留,但反复多次后,就能让学生们将预防老师抽查的意识,转变为全天候遵守的潜意识,从他律走向自律。
树立榜样,典型立“静”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级中涌现出的“规则标兵”的榜样作用,譬如通过组织宣传,树立起学生们身边的典型,营造出崇尚“静”班级风气,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同时,树立典型“行为标尺”,即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和强化,鞭策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无形督促,让他们明确地认识到,“静”不仅是老师提出的要求,更是一部分同学的实际行动,这更能引起他们的“认知共鸣”。
如此,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引导同学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感染,使班级整体“求静”氛围的形成。
暮省叩问,向学达“静”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成长。”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感知“静”的力量,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心灵对话和自我叩问中发现自身问题,找到进步途径,获得成长内驱力。
暮省,本意是“给心灵加油”。当学生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时,为他们设置一段用于“自我沉淀”的时间,过滤掉一天中的“杂质”,提取出其中的“精华”,第二天便能轻装上阵,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基于这个理念,我规定每天放学前的十分钟,当宁静致远的古琴曲声飘扬在教室里时,学生们就要拿出来暮省本,静静地思考,然后写下自己一天的得失。在文字与内心的自我叩问中,他们一点点趋向了“静”之境。有学生写道:“在每日暮省中,我的浮躁之气渐渐褪去,多了一份沉稳与安静。”
当然,为了让每个孩子们都能静心向学,除了宣传、督查、示范、叩问,还需要我们以足够的信心去相信他们的潜力,以足够的爱心去体谅他们的错误,更要以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改变……
半学期下来,我惊喜地看到了学生进步和发展。每每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孩子们安静的身影,感受到的是求知求学的热情,以及对生命拔节的渴望。我相信,这样的“静”,必能呵护着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