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在地铁上旁观了一对母女吵架,觉得蛮有趣的。
小姑娘大概高中生的模样,正拿着手机刷新闻,忽然伸手戳了戳正眯着眼睛打盹的母亲,紧张兮兮:“妈你看,新闻上说有一家人因为吃了泡得太久的木耳都住院了,你以后千万别把木耳泡那么久了,多危险。”
做母亲的撇撇嘴:“别信这些有的没的,我做了这么多年饭,木耳都是这样吃,你还不是好好长大了。”
“昨天家里的凉调木耳……你不会也泡了好几天吧?”
“是又怎么样,我做了这么多年饭了,还要你教我?我是你妈,我能害你?”
“以后咱们就现吃现泡吧,你这种做法不安全。”女孩堅持。
“就你能是不是!”女孩话音未落就被母亲打断。“你做过饭吗?长到十几岁厨房都没下过一次,还在这儿挑拣我的不是,有本事你以后别吃我做的菜。我天天下班累得要死还要给你做饭,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教训起我来了,这么多年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小没良心的,跟你爸一模一样。”
那女孩在母亲的怒火和抱怨中败下阵来,草草嘟哝了一句“我不是这个意思”就转过头去,脸上也有愠色,一直到下车,母女俩都没再说过一句话。
02
有次聚会时一位女友讲起自己的童年往事,觥筹交错中竟差点掉下泪来。
她小时候家里有段时间出了意外欠了很多钱,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挣钱,而还在上小学的她,特别想要一只跟同桌一样的新款书包。
她软磨硬泡了很久,妈妈才答应,要是她期末考试考全年级第一就给她买新书包。
说这话的时候,她排在班里的十名开外,对新书包的渴望让她忽然爱上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居然真的考到了第一名。当她兴奋地把奖状拿回家讨要新书包的时候,只得到了一句无奈的叹息:“昨天刚还了一笔钱,等有钱了就给你买。”
这个书包,从她的八岁欠到十八岁,再到二十八岁,即使后来家境好转起来,也没有人再想起那个书包的事。
她是有次回家的时候偶然跟父母提起:“我小时候你们还忽悠我呢,说考第一名给我买书包,结果一直也没给我买,我失望了好久呢。”
不过一句笑言,惹得父亲勃然大怒。
“那时候我跟你妈一天打三份工供你上学,你问过我们有多辛苦吗?一个破书包你记这么久,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怎么不说。”
她刚解释了几句,母亲就眼泪汪汪地跟着数落:“我当时不那么说,你能努力学习吗?你现在能上得了大学吗?当年家里哪方面不是好的都让你先吃先用,你怎么能这么说。”
她那天几乎是从家中落荒而逃的,如今提起依然红了眼眶。“我根本就不是翻旧账指责他们,他们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在他们心里就真的这么没良心吗?不过是想好好说句话,怎么就那么难。”
03
这样的情形,似乎应和了那句“父母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看似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对话,其实压根不在同一个空间里。
习惯了活在内心戏之中的人,往往特别容易陷入防御性倾听。
他们往往先给自己预设一个自我保护的立场,比如“她是在挑衅/他可能是故意要激怒我”,而所有后续的对话,又像是不受控制的小磁针,纷纷向自己预设的磁场靠拢。
在这样的对话中,并没有“你”和“我”,有的只是一个人,和TA的内心戏。
当地铁上那个小姑娘说“你这种做法不安全”时,她母亲听到耳朵里的是“你是错的”。
当我这位朋友讲起“我失望了好久时”,她父母听到的却是“你们真是不负责”。
一个在讲事实,一个在讲道理。
一个满怀怒气,一个满腹委屈。
04
更糟糕的是,习惯于防御型倾听的人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模式,当你告诉他“是你想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时,他们反而会更加生气。
如果你不得不跟这一类人打交道,最好的方法并不是讲道理,而是找到并且避开他们的雷区。
知道对方特别在意对错,就不要用“你应该”“你最好”之类的句式发起沟通,可以尝试更委婉一点的聊天方式,比如“我知道一个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防御型的人只是固执,但并不傻,只要雷区不爆炸,他们便有足够的理智来思考和吸收你讲的这件事,而不是急于证明“你是错的,我才对”。
如果你是防御型人,不妨尝试主动跟对方确认他的想法,多采用“你的意思是……吗”和“你是不是想说……”的句式,来弄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别让内心戏成为束缚你人生的茧房。
一生只有一次,别拧巴,好好活。
在地铁上旁观了一对母女吵架,觉得蛮有趣的。
小姑娘大概高中生的模样,正拿着手机刷新闻,忽然伸手戳了戳正眯着眼睛打盹的母亲,紧张兮兮:“妈你看,新闻上说有一家人因为吃了泡得太久的木耳都住院了,你以后千万别把木耳泡那么久了,多危险。”
做母亲的撇撇嘴:“别信这些有的没的,我做了这么多年饭,木耳都是这样吃,你还不是好好长大了。”
“昨天家里的凉调木耳……你不会也泡了好几天吧?”
“是又怎么样,我做了这么多年饭了,还要你教我?我是你妈,我能害你?”
“以后咱们就现吃现泡吧,你这种做法不安全。”女孩堅持。
“就你能是不是!”女孩话音未落就被母亲打断。“你做过饭吗?长到十几岁厨房都没下过一次,还在这儿挑拣我的不是,有本事你以后别吃我做的菜。我天天下班累得要死还要给你做饭,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教训起我来了,这么多年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小没良心的,跟你爸一模一样。”
那女孩在母亲的怒火和抱怨中败下阵来,草草嘟哝了一句“我不是这个意思”就转过头去,脸上也有愠色,一直到下车,母女俩都没再说过一句话。
02
有次聚会时一位女友讲起自己的童年往事,觥筹交错中竟差点掉下泪来。
她小时候家里有段时间出了意外欠了很多钱,爸妈都在外面打工挣钱,而还在上小学的她,特别想要一只跟同桌一样的新款书包。
她软磨硬泡了很久,妈妈才答应,要是她期末考试考全年级第一就给她买新书包。
说这话的时候,她排在班里的十名开外,对新书包的渴望让她忽然爱上了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居然真的考到了第一名。当她兴奋地把奖状拿回家讨要新书包的时候,只得到了一句无奈的叹息:“昨天刚还了一笔钱,等有钱了就给你买。”
这个书包,从她的八岁欠到十八岁,再到二十八岁,即使后来家境好转起来,也没有人再想起那个书包的事。
她是有次回家的时候偶然跟父母提起:“我小时候你们还忽悠我呢,说考第一名给我买书包,结果一直也没给我买,我失望了好久呢。”
不过一句笑言,惹得父亲勃然大怒。
“那时候我跟你妈一天打三份工供你上学,你问过我们有多辛苦吗?一个破书包你记这么久,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怎么不说。”
她刚解释了几句,母亲就眼泪汪汪地跟着数落:“我当时不那么说,你能努力学习吗?你现在能上得了大学吗?当年家里哪方面不是好的都让你先吃先用,你怎么能这么说。”
她那天几乎是从家中落荒而逃的,如今提起依然红了眼眶。“我根本就不是翻旧账指责他们,他们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在他们心里就真的这么没良心吗?不过是想好好说句话,怎么就那么难。”
03
这样的情形,似乎应和了那句“父母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看似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对话,其实压根不在同一个空间里。
习惯了活在内心戏之中的人,往往特别容易陷入防御性倾听。
他们往往先给自己预设一个自我保护的立场,比如“她是在挑衅/他可能是故意要激怒我”,而所有后续的对话,又像是不受控制的小磁针,纷纷向自己预设的磁场靠拢。
在这样的对话中,并没有“你”和“我”,有的只是一个人,和TA的内心戏。
当地铁上那个小姑娘说“你这种做法不安全”时,她母亲听到耳朵里的是“你是错的”。
当我这位朋友讲起“我失望了好久时”,她父母听到的却是“你们真是不负责”。
一个在讲事实,一个在讲道理。
一个满怀怒气,一个满腹委屈。
04
更糟糕的是,习惯于防御型倾听的人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模式,当你告诉他“是你想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时,他们反而会更加生气。
如果你不得不跟这一类人打交道,最好的方法并不是讲道理,而是找到并且避开他们的雷区。
知道对方特别在意对错,就不要用“你应该”“你最好”之类的句式发起沟通,可以尝试更委婉一点的聊天方式,比如“我知道一个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防御型的人只是固执,但并不傻,只要雷区不爆炸,他们便有足够的理智来思考和吸收你讲的这件事,而不是急于证明“你是错的,我才对”。
如果你是防御型人,不妨尝试主动跟对方确认他的想法,多采用“你的意思是……吗”和“你是不是想说……”的句式,来弄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别让内心戏成为束缚你人生的茧房。
一生只有一次,别拧巴,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