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整本的书”理论与实践研究状况评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叶圣陶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理论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受到重视,但相关研究长期停留在重申与梳理阶段,实践层面上未有实质性突破。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对整本书阅读的研究逐渐教材化、应用化、个案化,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 读整本的书;阅读;评述
  一、 引言
  21世纪以来,教育部三次制定语文课程标准,都倡导学生“读整本的书”。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读整本的书”。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当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到达了一定的阶段,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讨,方能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 整本书阅读理论的提出与推广
  1923年胡适、梁启超先后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尽管因为学术立场不同,二人的书目存在较大差异,但在读书取向上胡、梁皆提倡青年学生读整本书。
  从开列书目到形成理论的关键转变是叶圣陶完成的。1942年叶圣陶发表了《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首次从理论上提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他的理由包括:首先,单篇短章难以培养阅读长篇作品的能力;其次,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全面的阅读能力;第三,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文课的指导,否则仅凭兴趣的整本书阅读难以真正提高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将“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在语文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在课堂上开展阅读。
  1949年叶圣陶草拟《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时再次提出“整本的书”阅读理论,尝试将该理论向全国中学教育界推广。然而,相比于叶圣陶其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整本书阅读理论产生的影响要弱得多。
  三、 改革开放以来对整本书阅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论才逐渐受到重视。1981年顾黄初重申了叶圣陶关于“读整本的书”理念,但限于篇幅,对该理念的探讨还不够深入。1998年董菊初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念的形成、发展进行了相当有意义的梳理。由此可见,对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念的研究長期停留在重申与梳理阶段,实践层面上未有实质性突破。
  2006年郑宇首次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谈了引领学生“读整本书”的问题。此后,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对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论在实践层面上的探讨开始逐渐深化。
  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李怀源的硕士论文《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指出,“读整本书”意义重大,引领学生“读整本书”是建设语文课程、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2011年王鹏伟在对当代学生读整本书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读整本书的意义,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从而就读整本书的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
  近五年来,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教育硕士论文不仅越来越关注读整本书的问题,而且研究逐渐教材化、应用化、个案化。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李倩倩的《略论“读整本的书”》、宁夏大学李静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应用——以贺兰山农牧场小学为例》,2016年扬州大学陈烜祥的《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胡圆的《初中生“读整本书”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初一学生为例》四篇硕士学位论文,都对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具体的案例,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应该看到,虽然近五年来的硕士学位论文对“读整本的书”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将整本书阅读理论应用于教材开发与教学设计,而对具体的某部文学著作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行动研究较少,对整本书阅读成效的实证研究也较少。
  四、 结语
  既然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念已经多次出现在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那么中学语文教育界对整本书阅读的深入研究就具有必要性。
  中小学语文教育要真正贯彻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理念就必须依靠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研究具有实践性。
  在教材开发、理论应用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的研究需要注意两个方向:一是对整本书阅读行动研究的具体化;一是对整本书阅读成效研究的实证化。整本书阅读研究还应该具有前瞻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顾黄初.提倡读点整本的书——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J].语文学习,1981,(8).
  [3]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4]郑宇.引领学生读点整本的书[J].小学语文教学,2006,(5).
  [5]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6]王鹏伟.语文教育:世纪之交的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7]李倩倩.略论“读整本的书”[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8]李静.小学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应用——以贺兰山农牧场小学为例[D].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3.
  [9]陈烜祥.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10]胡圆.初中生“读整本书”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初一学生为例[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简介:
  沈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着广阔的天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着广阔的天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我们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着这种设想和思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性研究,现将思路
摘 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够影响学习效率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让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教学生如何在学习中找到满足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效率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五个理由:  第一,学习好语文,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基础,是学习其他学科的语言工具。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政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围绕《课标》教学改革,时下有许多的专家和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的倡导。诚然,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但就“语文味”的观点越来越得到语文教师的认可。品读“语文味”就是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凸显出语文的
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  ——比尔·盖茨  8月29日,全球首台“全自动餐饮售卖机”出现在北京北海公园北门外,消费者可自主选择菜式,自行付款取饭,全程无人协助售卖。有机会就去体验一下自动餐饮机器人的服务吧。  10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所研制的老人服务机器人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鉴定。这项新成果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人口激增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方法。真人大小的这台机器人实现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语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促进老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优质语文教学;学生负担;具体措施  一、 引言 
摘 要: 语文的阅读对于初中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现在语文教学存在守旧、教学内容泛化、教学形式化等问题。致使课堂互动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乏味等状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加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操作性,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目标;设问  我们的语文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度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可避免会带来消极影响。教师应改变语文教学
摘 要: 信息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进入到国内的教育领域中,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也没有有效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全面进入到各行各业中,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教育产业中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则是通过分析以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探析信息技术在其中的高效应用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