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探索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层层深入;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63-01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化學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特征是从强调知识内容向强调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的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进入情景而产生探究欲望。
  参加化学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研究“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品质。
  一、引入开放性问题,实践探究性实验
  曾有人诙谐地说“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知识,从孩子身上带走的是创造力”。我想这与我们过去教师设计的问题几乎都是有唯一固定答案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关系。开放性的问题才会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想,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探究能力是新课程中最重要的能力,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实验是指由教师给出或学生自定的探索性课题,让学生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制订实验步骤,独立地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现象或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总结出结论的一种实验形式。高一学生对探究性实验几乎一无所知。我们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他们了解了化学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如: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这时就可以尝试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为降低难度,教师可以适时调拨: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无论学生设计实验是否正确,都可以让他们操作探究,得出结论。最后,老师点评,从中找出较好的实验方法以及结论: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二、遵循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
  因为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关系,我们每一节课都有一些教学任务必须完成,而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是有规律的。那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设计问题情景可以很好地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起来还更轻松。
  如在讲述案例“萃取”时,我发现教材把分液和萃取两种不同的分离技术设计成一个统一的实验“使用分液漏斗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一步到位抛给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往往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无法透彻理解萃取和分液的原理。所以在学生进行“使用分液漏斗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这个实验之前,我设置问题情景,补充了以下实验:
  1.如何分离花生油和水的混合物?然后教师取1支试管先后倒入适量花生油和水,引导学生观察。再把上层花生油倾倒出来
  追问:倾倒法能最大程度地把花生油和水分离吗?
  追问:选用什么仪器能最大程度地把花生油和水分离?
  然后教师展示分液漏斗,介绍分液漏斗的使用,并演示用分液漏斗把花生油和水分离。
  (目的:创设情境引出“分液”和分液漏斗的使用,使学生明白“分液”适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2.已知四氯化碳和水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若把四氯化碳加入水中,有何现象?上层何液体?下层何液体?(目的:为学习“萃取”做铺垫)
  3.已知液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纯四氯化碳液体无色,饱和溴水为黄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橙色,(同时教师展示一瓶溴水和一瓶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若在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有何现象?然后教师取1支试管先后加入适量溴水和四氯化碳,引导学生观察。
  追问:上层何液体?下层何液体?液溴本来溶解在水中,现在为什么在四氯化碳中?这种溶液成为什么溶液?(目的:自然引入“萃取”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概念,使学生明白“萃取”适用于分离两种互相溶解的物质。)
  4.若要把上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水分离,应选用什么仪器?如何操作?溴水中的液溴和水分离,如何操作?请看课本P31实验3-1(目的:自然引入课本实验,让学生轻松而透彻知道分液和萃取往往在分液漏斗中同时进行。)
  又如,在《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一课中,我先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乙醇的性质;在乙醇分子结构的确定上,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乙醇的分子结构,而是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在探究乙醇与钠生成的气体成分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先根据质量守恒初步推断出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或者其它气态烃,然后再通过实验探究方法确定生成的是氢气。
  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层层深入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性教学的方法使教学思路脉络更加清晰,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深深陷入悬疑推理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动脑动手探索问题,化学思维品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力自然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飞跃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向前迈进,对市民工作生活品质地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日渐地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层次,包含了诸多主体及要素。为了顺利推进我国的新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本文先围绕园林、景观的意蕴进行阐述,然后对中国风景园林的发
【摘要】本文所涉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外来和外出务工人员、下岗失业者、残疾、单亲家庭等。我校弱势群体子女人数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24.5%。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况于其个人成长极为不利,也势必影响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甚至给社会安定带来隐患。此文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性格、品德培养的规律,通过调查分析探究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
黄刺蛾浴称洋刺子,危害各种果树,大发生时一棵树上有上百甚至上千头,它们大多潜伏在树叶的背面,’咬食树叶, 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实产量,堪为果树一大虫害。并且,黄刺蛾幼虫
摘要于2014—2016年利用性诱剂诱蛾,调查了桃、梨蛀果类害虫梨小食心虫发生量,预测了其在桃树上的发生期,并研究了几种药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 SC 3 000倍稀釋液、15%茚虫威(凯恩) EC 2 000倍稀释液、6%阿维·氯苯酰(宝剑) SC 750倍稀释液、10%阿维·氟虫双酰胺(稻腾) SC 1 000倍稀释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较好,在90%左右
【摘要】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它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难题,同时,又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将归纳共享单车的优势,剖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共享单车 问题 应对办法  【中图分类号】U491.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75-02  近日来,在街头,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引人注目。共享单车凭借其便
◆西湖艺术博览会——和田玉被捧走了秀美西湖边从来不缺少风雅,古有西泠印社,文人墨客扎堆;今有中国美院,前沿达人聚集。艺术盛宴与杭州一年一度的相逢,灵性而激情。11月9日
我国有很多城乡散弃着废农膜、废塑料,这些废物破坏土壤,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损害畜禽健康。据有关人员测算,每年社会上产生废旧塑料一般为塑料制品总产量的15%左右,以19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带给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教师们坚持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体现其成效。为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