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设计恰当,合理,新颖的数学练习让学生不仅能得到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而且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7-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贯彻新课标的要求,突破传统教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练习的设计进行变革,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本文试就此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改变传统练习布置方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
我在布置练习时有意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在学习“图形与证明二”一章中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教学时,由于相关内容学生在初二的时候已经学过,而前面有关证明的格式也训练了一点,我就要求学生4人一组,一部分人画出图形,给出条件,说出证明结果然后另一部分人写出证明过程,最后成果展示,进行小组评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有了“用数学”的意识。
2.改变传统练习单一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项活动或一件制作来提高作业积极性,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的时候 ,安排一组学生画同样的图案,但位置不同,然后订成一本画册,快速翻动就形成了一个动画片。这样一来同学们兴趣很浓,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获得了经验,建构了知识体系,促进了能力的发展。
3.改变传统练习强调独立思考,鼓励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平时我很注意把让学生“学会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常把学生分成四五人为一组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問题去探究解决,最后用“数学小论文”或“数学作文”的形式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述出来。对于这样的作业往往学生很乐意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去积极完成,甚至成效显著,如“图案设计”一节交来的作品大多立意新颖,设计巧妙,色彩丰富,有的配上了背景,有的清晰表达了创作思路,有的风趣幽默,同学们不仅得到了成功的满足,也体会了团队的力量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避免传统作业“一刀切”,坚持分层作业
即把作业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档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应用题中要求困难学生一题一解,优秀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等学生尽力解法多样,这样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生,既能让学困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实”,又能让优生免受“饥饿”之苦。
5.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①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比如我在教完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后,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请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各写一个并说明设计的依据。这样既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深刻的印入学生的脑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②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如在图形与证明这一章的教学时,有这样一题:在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在BC 、AB、 AC上,DE∥AC,DF∥AB,∠BAC=90°,试说明四边形AEDF的形状。在做完这道题之后,我又出了以下两小题:1)如果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又是什么形状?2)要使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又应增加哪些条件?通过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③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如在教学是我看到这样一个题目: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A 、DC的延长线上的点,且AE=CF,线段EF分别交AD 、BC于点M、N。证明 △ABC≌△FCM。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④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题目: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1=0,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m的值及方程的根。学生很容易把m≠0,也就是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遗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时刻提醒学生,经常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加以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⑤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教学时,可经常出一些如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通过此类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其灵活解题的能力。
解答开放型习题,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深索,且有些问 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标给教学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在作业的优化设计上如果我们都能多花一点心思,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减少机械性一般巩固性练习,多布置研究性作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活跃,我们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7-01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贯彻新课标的要求,突破传统教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练习的设计进行变革,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本文试就此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改变传统练习布置方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
我在布置练习时有意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在学习“图形与证明二”一章中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教学时,由于相关内容学生在初二的时候已经学过,而前面有关证明的格式也训练了一点,我就要求学生4人一组,一部分人画出图形,给出条件,说出证明结果然后另一部分人写出证明过程,最后成果展示,进行小组评比。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有了“用数学”的意识。
2.改变传统练习单一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项活动或一件制作来提高作业积极性,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的时候 ,安排一组学生画同样的图案,但位置不同,然后订成一本画册,快速翻动就形成了一个动画片。这样一来同学们兴趣很浓,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获得了经验,建构了知识体系,促进了能力的发展。
3.改变传统练习强调独立思考,鼓励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平时我很注意把让学生“学会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常把学生分成四五人为一组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問题去探究解决,最后用“数学小论文”或“数学作文”的形式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述出来。对于这样的作业往往学生很乐意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去积极完成,甚至成效显著,如“图案设计”一节交来的作品大多立意新颖,设计巧妙,色彩丰富,有的配上了背景,有的清晰表达了创作思路,有的风趣幽默,同学们不仅得到了成功的满足,也体会了团队的力量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避免传统作业“一刀切”,坚持分层作业
即把作业分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档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应用题中要求困难学生一题一解,优秀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等学生尽力解法多样,这样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生,既能让学困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实”,又能让优生免受“饥饿”之苦。
5.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①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比如我在教完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后,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请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各写一个并说明设计的依据。这样既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深刻的印入学生的脑海。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②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如在图形与证明这一章的教学时,有这样一题:在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在BC 、AB、 AC上,DE∥AC,DF∥AB,∠BAC=90°,试说明四边形AEDF的形状。在做完这道题之后,我又出了以下两小题:1)如果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又是什么形状?2)要使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又应增加哪些条件?通过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③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如在教学是我看到这样一个题目:已知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A 、DC的延长线上的点,且AE=CF,线段EF分别交AD 、BC于点M、N。证明 △ABC≌△FCM。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④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题目: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1=0,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m的值及方程的根。学生很容易把m≠0,也就是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遗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时刻提醒学生,经常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加以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⑤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教学时,可经常出一些如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通过此类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其灵活解题的能力。
解答开放型习题,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深索,且有些问 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标给教学实施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在作业的优化设计上如果我们都能多花一点心思,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减少机械性一般巩固性练习,多布置研究性作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活跃,我们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