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教育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叙事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交融,推动其专业情意和职业情感的发展,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但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该方法的科学、合理运用。
关键词: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叙事性教学
《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教育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和声讨,诸如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刻板单一,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或无视思想与情感目标的设计,缺少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等等,致使其只能传授给学生一个分析逻辑知识体系,而不能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世界。[1]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是《公共教育学》课程走出困境的关键,“叙事性教学”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叙事性教学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个借助叙事来探索人类教育经验或现象,并使社会生活与个人故事重构的过程,即师生在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经验等进行重诉时,也在阐释并建构着教育和生命的意义。叙事性教学是熊沐清、邓达教授结合认知科学与文学理论提出的一种认知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叙事是人类表达与生成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思维的模式,主张恰当运用叙事的丰富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创造或进入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成为其中的创造者或参与者,身临其境地进行认知活动,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记忆、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当前它虽然被作为一种关于语言教学的方法或理念而提出,但同样也适用于《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因为《公共教育学》要想实现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就必须强调叙事对学生的认知作用,通过分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育经历和体验,“使那些曾经在记忆中被遮蔽的深层次的东西得以敞亮……使教育事件成为教育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存在”[2],从而实现个体与知识的充分互动,在叙事化的生活情境中最大限度地消解教育教学理论。
叙事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方式,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1.共鸣性。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随着叙事性教学的深入持续开展,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将会发生改变,听者由于“移情效应”的影响,也会不断体悟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与叙述者共同完成对故事、经验、经历等的建构与重构,实现教育中的个体内心真正生命意义的互动。因此,叙事性教学能够基于生动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经历,激发起师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推动其从对方的角度去深刻理解和诠释教育教学问题,从而唤起同感促成共识。
2.反思性。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叙事性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交换故事或经历等的层面,更多的是要通过故事、经验、经历等的叙述和言说,凸显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给人以启迪和反思,以达到扰动思想、修正行为的效果。
3.真实性。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中处处贯穿着经典、原则或规律,宏大叙事的话语方式不仅掩盖了教育生活世界的事实面目,而且难以与学生日常的教育实践相融合。而叙事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把艰涩而枯燥的教育理论还原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中去,实现教育的本真回归。它尊崇现象学所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强调通过故事、经历等的叙述来展现师生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和总体教育生活。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叙事性教学的意义
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叙事人们既可向基本的生活世界回归,重塑个人经验的理论价值,又能在切己的体悟和反思中增加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3]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叙事性教学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立场出发,恰当引入师生的教育经验和生活体验,使概念化的教育学回归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世界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公共教育学理解的新视域。
1.实现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交融。默会知识支配着个体认知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其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和源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的本质。[1]从小学到大学,高师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生活事件,这些都属于他们的默会知识。在学习《公共教育学》课程时,高师生如果仅凭书本中显性知识的学习,不能獲得应有的个体默会知识的支撑,往往只能形成一些在实践中难以应用的、空泛的概念和程序知识,难以达成对教育理论的真正理解和把握。[1]因此,《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调动其已有的默会知识,通过对默会知识的领悟与内化,实现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交融,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要坚决改变“一言堂”的做法,积极推动学生这一认识主体的全心参与,使其独特的经历、体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等都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启发中,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显性知识,有效地构建和提升个人的实践性知识。
2.推动学生专业情意和职业情感的发展。当前《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始终强调“客观知识”和理论的重要性,津津乐道于宏大叙事。这种教学理念忽视了教育学知识的人文价值,缺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使原本可以互相激荡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叙事性教学则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载体而诉置心灵的教学方式,通过教育的本真回归彰显其人文精神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决心。因此,叙事性教学过程往往蕴含着宽容的氛围、开放的心态、探索的激情和生活的趣味,教师帮助学生探究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故事、求学经历等,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该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意义的理解,丰富其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师身份及职业的认同,形成正确的专业情意和职业情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信仰等。
3.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叙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教育生活经验的表达方式,是教育意义生成的承载工具。[4]《公共教育学》课程中的叙事性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复述已发生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经验,而是使师生有意识地体悟和重构自己的教育经验世界,因此它是师生对教育教学活动反思的重要方式。从小学到大学,师范生所经历的各种教育过程都在他们的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他们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教育经历的细致描述和深度反思,不仅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观察的敏锐性和研究的自觉性,从而摆脱概念和理论的思想束缚,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且能够改良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学习效果,优化个人的学科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以此推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三、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叙事性教学的运用
在当前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理论先行,致使教学内容过分抽象、复杂,教学方法日益器用化、模式化,师生个人的实践智慧被无形中搁置。[5]而在叙事性教学中,师生通过重温教育经验、反思教育过程、体悟教育生活,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视阈融合。在实际运用该方法时,教师需要合理解决这几个问题。
1.叙事性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叙事性教学与案例教学都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和有益补充,两者都强调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用具体的事例来诠释理论、验证理论。但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十分显著,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样本”和“范例”,有事先的设计和条件的控制,因而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它强调案例的研究意义和理论价值,注重“以小见大”的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涵。而叙事性教学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且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它强调教育的本真回归,注重“以大见小”、多角度地去体会和反思这些教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师生主体地位的定位和把握不同,因而教学过程迥异。
2.教育对话的平等与开放。叙事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映射。它以后现代知识观为理论依据,强调学生内在经验(体验)和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其课堂的全心参与,充分尊重及认可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叙事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与知识的充分互动,能够以“当事人”的身份开放性地评判自身及周围的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活动等。而其他教学方法虽然也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但对学生的话语权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的研讨,原来可以互相激荡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6]而生动具体的课堂叙事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改变长期固守的理性化、概念化教学思想,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课堂以实效。
3.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灵活性。师范生对学校的生活体验本应是教育学研究和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6]教育学知识应该是建立于教育实践的能够激发学生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的知识,教育学教学应该有超越既定模式的更多样化的形态。[7]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叙事性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并不适用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而且让学生完全通过叙事来掌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一切内容,不但抹杀了教学的复杂性,而且违背了教学的规律。因此,在《公共教育學》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设置,推动叙事性教学与其他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整合,突出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灵活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不断寻求叙事性教学的本真回归,才能真正使学生到体悟教育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也才能使《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走出现实的重重困境,最终达成生命与生活的理想契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潘建华,白莹.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孔敏,蒋建敏.教育叙事:教师教育研究之应有视角[J].教育探索,2011,(3).
[3]申卫革.经验叙事:基于生命体验的教育学教材文本的另一种表达[J].当代教育科学,2011,(5).
[4]王济华.论英语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范式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0,(12).
[5]杜海平.公共教育学情趣化改革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
[6]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现象学视野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7,(6).
[7]申卫革.公共教育学教材文本问题与书写方式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4).
关键词: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叙事性教学
《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教育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遭到了普遍的质疑和声讨,诸如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刻板单一,仍然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或无视思想与情感目标的设计,缺少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等等,致使其只能传授给学生一个分析逻辑知识体系,而不能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世界。[1]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是《公共教育学》课程走出困境的关键,“叙事性教学”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叙事性教学的定义
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实质上是一个借助叙事来探索人类教育经验或现象,并使社会生活与个人故事重构的过程,即师生在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经验等进行重诉时,也在阐释并建构着教育和生命的意义。叙事性教学是熊沐清、邓达教授结合认知科学与文学理论提出的一种认知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叙事是人类表达与生成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思维的模式,主张恰当运用叙事的丰富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创造或进入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世界,成为其中的创造者或参与者,身临其境地进行认知活动,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记忆、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当前它虽然被作为一种关于语言教学的方法或理念而提出,但同样也适用于《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因为《公共教育学》要想实现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就必须强调叙事对学生的认知作用,通过分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育经历和体验,“使那些曾经在记忆中被遮蔽的深层次的东西得以敞亮……使教育事件成为教育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存在”[2],从而实现个体与知识的充分互动,在叙事化的生活情境中最大限度地消解教育教学理论。
叙事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或方式,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1.共鸣性。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随着叙事性教学的深入持续开展,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将会发生改变,听者由于“移情效应”的影响,也会不断体悟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与叙述者共同完成对故事、经验、经历等的建构与重构,实现教育中的个体内心真正生命意义的互动。因此,叙事性教学能够基于生动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经历,激发起师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推动其从对方的角度去深刻理解和诠释教育教学问题,从而唤起同感促成共识。
2.反思性。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叙事性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交换故事或经历等的层面,更多的是要通过故事、经验、经历等的叙述和言说,凸显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给人以启迪和反思,以达到扰动思想、修正行为的效果。
3.真实性。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中处处贯穿着经典、原则或规律,宏大叙事的话语方式不仅掩盖了教育生活世界的事实面目,而且难以与学生日常的教育实践相融合。而叙事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把艰涩而枯燥的教育理论还原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中去,实现教育的本真回归。它尊崇现象学所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强调通过故事、经历等的叙述来展现师生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和总体教育生活。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叙事性教学的意义
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叙事人们既可向基本的生活世界回归,重塑个人经验的理论价值,又能在切己的体悟和反思中增加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3]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叙事性教学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立场出发,恰当引入师生的教育经验和生活体验,使概念化的教育学回归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世界之中,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公共教育学理解的新视域。
1.实现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交融。默会知识支配着个体认知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其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和源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的本质。[1]从小学到大学,高师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教育生活事件,这些都属于他们的默会知识。在学习《公共教育学》课程时,高师生如果仅凭书本中显性知识的学习,不能獲得应有的个体默会知识的支撑,往往只能形成一些在实践中难以应用的、空泛的概念和程序知识,难以达成对教育理论的真正理解和把握。[1]因此,《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调动其已有的默会知识,通过对默会知识的领悟与内化,实现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交融,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要坚决改变“一言堂”的做法,积极推动学生这一认识主体的全心参与,使其独特的经历、体验、感受、见解、智慧、问题、困惑等都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启发中,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显性知识,有效地构建和提升个人的实践性知识。
2.推动学生专业情意和职业情感的发展。当前《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始终强调“客观知识”和理论的重要性,津津乐道于宏大叙事。这种教学理念忽视了教育学知识的人文价值,缺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使原本可以互相激荡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叙事性教学则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载体而诉置心灵的教学方式,通过教育的本真回归彰显其人文精神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决心。因此,叙事性教学过程往往蕴含着宽容的氛围、开放的心态、探索的激情和生活的趣味,教师帮助学生探究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故事、求学经历等,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该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意义的理解,丰富其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师身份及职业的认同,形成正确的专业情意和职业情感,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信仰等。
3.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叙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教育生活经验的表达方式,是教育意义生成的承载工具。[4]《公共教育学》课程中的叙事性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复述已发生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经验,而是使师生有意识地体悟和重构自己的教育经验世界,因此它是师生对教育教学活动反思的重要方式。从小学到大学,师范生所经历的各种教育过程都在他们的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他们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教育经历的细致描述和深度反思,不仅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观察的敏锐性和研究的自觉性,从而摆脱概念和理论的思想束缚,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且能够改良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学习效果,优化个人的学科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以此推动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三、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叙事性教学的运用
在当前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理论先行,致使教学内容过分抽象、复杂,教学方法日益器用化、模式化,师生个人的实践智慧被无形中搁置。[5]而在叙事性教学中,师生通过重温教育经验、反思教育过程、体悟教育生活,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视阈融合。在实际运用该方法时,教师需要合理解决这几个问题。
1.叙事性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叙事性教学与案例教学都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革新和有益补充,两者都强调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用具体的事例来诠释理论、验证理论。但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十分显著,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样本”和“范例”,有事先的设计和条件的控制,因而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它强调案例的研究意义和理论价值,注重“以小见大”的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内涵。而叙事性教学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且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它强调教育的本真回归,注重“以大见小”、多角度地去体会和反思这些教育事件的内涵和意义。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师生主体地位的定位和把握不同,因而教学过程迥异。
2.教育对话的平等与开放。叙事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映射。它以后现代知识观为理论依据,强调学生内在经验(体验)和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其课堂的全心参与,充分尊重及认可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叙事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与知识的充分互动,能够以“当事人”的身份开放性地评判自身及周围的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活动等。而其他教学方法虽然也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但对学生的话语权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的研讨,原来可以互相激荡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个人的独角戏。[6]而生动具体的课堂叙事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改变长期固守的理性化、概念化教学思想,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课堂以实效。
3.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灵活性。师范生对学校的生活体验本应是教育学研究和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6]教育学知识应该是建立于教育实践的能够激发学生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的知识,教育学教学应该有超越既定模式的更多样化的形态。[7]因此,教学方法必须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叙事性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并不适用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所有内容,而且让学生完全通过叙事来掌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一切内容,不但抹杀了教学的复杂性,而且违背了教学的规律。因此,在《公共教育學》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设置,推动叙事性教学与其他各种有效教学方法的整合,突出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与灵活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不断寻求叙事性教学的本真回归,才能真正使学生到体悟教育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和实践关怀,也才能使《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走出现实的重重困境,最终达成生命与生活的理想契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潘建华,白莹.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孔敏,蒋建敏.教育叙事:教师教育研究之应有视角[J].教育探索,2011,(3).
[3]申卫革.经验叙事:基于生命体验的教育学教材文本的另一种表达[J].当代教育科学,2011,(5).
[4]王济华.论英语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范式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0,(12).
[5]杜海平.公共教育学情趣化改革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11).
[6]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现象学视野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7,(6).
[7]申卫革.公共教育学教材文本问题与书写方式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