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历史上蒙古族和藏族开始相识并发生交往的那一天,到今天的漫长岁月里,有太多值得追忆和记述的往事。青海蒙古族主要以海西州为中心居住区域,其余分散在都兰县和乌兰县,仍然保存和流传着古老传统游牧文化的很多风俗习惯。在青海都兰县境内的班禅行宫,是来此旅游或造访者非常感兴趣的一处地方。
【关键词】:香日都寺;蒙藏佛教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随着蒙古军事势力的不断扩张,蒙古人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外族文化和宗教。
一、蒙藏佛教关系记载
据《蒙古佛教史》、《蒙古政教史》、《智者喜宴》等文献记载,1227年(火猪年)成吉思汗征西夏时,曾与西藏的高僧有过接触。其后凉州王阔端将藏传佛教引入蒙古社会。忽必烈成为元朝开国皇帝后,尊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师,建立了蒙古统治者与藏传佛教首领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后宗喀巴创建格鲁派(黄教)后,漠南蒙古部首领俺答汗与格鲁派以达赖、班禅为首的藏传佛教首领,建立了“施主与祭司”的密切关系。元初,蒙古统治者将藏传佛教引入蒙古社会,它不只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藏传佛教的教义,来肯定他们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清代统治者,更深知蒙古人对藏传佛教崇信的观念,大力扶持鼓励发展藏传佛教,以利用藏传佛教来麻醉人民的思想,巩固其对蒙古各部和边疆民族的统治地位、使其成为维护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建立大量寺院,蒙古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男性出家当喇嘛,在寺庙里聆听高僧宣法、诵经、传艺,学习宗教哲学、天文、地理、绘画、艺术和藏医、藏药等技术知识,并对蒙古文字创造、宗教哲学、医学、艺术等发展,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精通蒙、藏、梵文的高僧,把大藏经、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经典,译成蒙文,在蒙古社会广为传播。
青海是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域,藏传佛教在青海看到了较大的发展。解放前,在海西地区有 18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有10座是由蒙古王公贵族所建。香日德寺,现在都兰县香加乡,以前信奉者为香加旗的蒙古群众。在都兰县及整个香日德镇,藏传佛教的信仰还是十分浓厚的,这一点可以从一个普通牧民的生活中反映出来。
跟青海的其它蒙古地方比起来,香日德牧民信仰佛教最深刻的。家家户户都有煨桑台。家里几乎天天煨桑,牧民家里保持着这种习惯。
藏传佛教对蒙古人影响最深的是在丧葬方面。人死之后、灵魂已从肉体分离,开始投奔新的生命,而尸体仅仅是灵魂的承载着,因此,无论是班禅香日德还是青海蒙古族都实行天葬。班禅香日德的蒙古族和藏族的天葬山是一座山-诺彦弘恰山。班禅香日德范围内的蒙古族和藏族的生活方式和每天每家都供奉佛像,每人都身带护身符差不多一样。班禅香日德蒙古族请活佛、僧人给孩子起名。藏族名字,而且佛教色彩特别浓厚。日常生活的用语里有很多藏语外来词,有的真的很难分别。蒙古人生活的重心所在 人们凡是退迁移住处、灾难、婚嫁、生老病死都要請喇嘛念经作法事。
佛教传入蒙古后,尤其是跟藏族杂居的青海蒙古族受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班禅额尔德尼的简介
班禅这个称号,始于公元1645年。这一年蒙古固始汗赠给格鲁派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尊称。
班禅额尔德尼,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西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
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一带对佛学知识渊博的高僧的尊称。
17世纪初﹐日喀则著名黄教寺院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却吉坚赞(Blo-bzang chos-kyi rgyal-mtshan﹐1567~1662)是当时黄教领袖﹐因精通佛学而被人尊称为班禅。
明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领袖顾实汗消灭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在西藏建立地方政权。
清顺治二年(1645),顾实汗在罗桑却吉坚赞原有班禅尊称的基础上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博克多,蒙语对智勇兼备人物的尊称)。康熙元年(1662)罗桑却吉坚赞圆寂,他的弟子、黄教另一领袖达赖五世为他寻找转世“灵童”,从此黄教建立了班禅活佛系统。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四世,班禅三世罗桑顿主(Blo-bzang don-grub,1505~1566)、班禅二世索南乔郎(Bsod-nams phyogs-glang,1439~1504)、班禅一世克主杰·格雷贝桑(Mkhas-grub-rie Dge-legsdpal-bzang,1385~1438。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都是追认的。但也有人认为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一世。自班禅四世起,历世班禅都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班禅五世名罗桑意希(Blo-bzang ye-shes,1663~1737)。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这一封号就成为班禅系统的专用名称。
三.班禅香日德寺事迹介绍
班禅寺有过辉煌的历史。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班禅香日德寺潘德群科令,是萨迦寺六世班禅洛桑华旦益西为主的历届班禅赐予神力和庇佑,十世班禅洛桑陈列切吉嘉璨华桑长期居住在这座具有神力的寺院,这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一座寺院。香日德班禅寺院亦称“香日德班禅行辕”、“班禅香日德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西南4公里的上柴开村内。
都兰香日德从古到今是内地进藏的驿站,藏大路上的重镇。历代驻藏大臣、中央政府派往西藏的官员,进驻西藏的军事长官、士兵,还有西藏到京朝见的活佛、贵族,以及往返于拉萨、西宁的汉藏商人,都要在香日德滞留、整休,添办伙食、乘马驮牛及旅途一应设备。
香日德班禅寺院是海西地区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1717年,游牧新疆的蒙古准噶尔部突袭西藏,造成极大动乱。1719年康熙派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率大军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入藏,平定叛乱。大军行至香日德,筹办军粮、马匹,调集柴达木各蒙古、藏族随征兵员。这期间,七世达赖就住在香日德寺址,接受各王公千户的朝拜献礼。按藏传佛教仪轨,凡达赖、班禅有过重大活动的地点,信教僧众就会修一建筑物,以示纪念,这就是香日德寺肇始之源。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大师洛桑丹贝益西创建寺院,以后便成为历代班禅大师和政教领袖往返西藏、青海及内地时从事佛事活动的驻锡地[1]。当时寺院分为两处:一处为宗教活动场所,藏语称之为“德钦拉让”;另一处为专门接待过往的宗教界上层人员和有关使者的食宿站,藏语称之为“德钦颇章”。191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图旦嘉措进藏路经香日德,曾在寺中停留。其后,寺院年久失修。由于此地从清代前期起为班禅属民,所以,于1924年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出资,在遗址上建成寺院,并将“潘德群科令”正式易名为“班禅驻西宁办事处香日德站”,又称班禅行辕。寺院主持和行辕之管家均由扎什伦布寺派出。当时,寺院南北长214米,东西宽160米,占地面积34.24公顷,分内墙与外墙,呈“回”字形,外墙内种植树木和农作物,内墙侧面建藏式二层楼综合办公用房506平方米、僧舍斋房82间,正中央坐落着古色古香的大经堂。经堂面积125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经堂内可供千名僧众诵经参佛。寺内供有大小佛像220余尊。1937年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尼玛圆寂后的塑像被信教群众迎至香日德寺供奉,1940年塑像送回塔尔寺安放。其间,九世班禅堪布厅有关人员及其卫队400余众驻寺屯垦,寻访十世班禅转世灵童[2]。
解放后,第十世班禅曾数次莅临该寺,最久一次住了近一年,寺院主持和行辕管家均由班禅派出。因此,香日德班禅寺在甘、青、藏广大地区有很高的声望。1987年2月,十世班禅委派西藏堪布厅尕金·洛桑晋美为住寺堪布,2006年,洛桑晋美圆寂。2007年6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派扎西加布为该寺第十任堪布。委派噶钦洛桑格鲁到本寺担任堪布并主持寺院日常宗教活动。以扎什伦布寺讲授的纪律,学习《菩提道次第经》、《法行》、《酬补仪轨》、《舞画唪三艺》、《五明》、《密集》、《怖畏》、《胜乐》等佛经。其中扎什伦布寺指派的僧人已经学满了全部经典,现已升入密宗院学习其他佛经,宏法之风在香日德班禅寺日益兴隆。
现在的班禅行辕占地50余亩,是组回字形的建筑群。大经堂居其中,分上下两层,嵌有藏式大窗30扇,红褐色的高墙上,饰以深咖啡色的金露梅茎秆,显得深沉庄重,古色古香。经堂门楼是斗拱排檐的汉式结构,雕栏画栋,精巧玲珑。经堂内面积1300多平方米,可供千人跏趺诵经。堂内有32根云纹托基的朱红巨柱,气势雄宏。上方正中,设有班禅大师讲经的莲花宝座。两边梯阶形的供台上,供奉着菩萨、度母、护法、金刚诸法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数百卷古版《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典及医学书籍,陈列在两壁巨大的书橱中。经堂四周还挂着很多名贵的堆秀、唐卡。经堂左右为屋檐转经长廊,共有252个转经筒,壁画上绘有1108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因佛像手势各异,故称为千佛廊[4]。1999年2月,香日德班禅行辕被列入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
香日德班禅寺院在青海、西藏等地区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来自省内外的藏、蒙古、汉、土等民族的信教群众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在该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该寺历来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是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在上世纪30年代,九世班禅离开西藏后盘桓于内地,期间在香日德寺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日德时,九世班禅设立行辕,召开堪布会议,举行佛事活动,甘青两省的蒙古族和藏族闻讯前来朝拜,王公千户们主动献出一部分牧民作为班禅的属民,归班禅寺院直接管辖。抗战爆发后,九世班禅从自己的经费中挤出三万元捐赠前线,又拿出两万元认购公债。他嘱咐寺院全体僧俗官员,饭少吃一顿衣少穿一件,人人捐款,慰劳前线将士,救济离乡难民。
1950年春,十世班禅在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二支队的专程接送下,从香日德班禅寺回到塔尔寺,并应中央人民政府之邀,参加“五一”庆典,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十世班禅由北京回到青海之后,着手准备进藏事宜。中央人民政府特别重视班禅进藏问题,彭德怀推荐、毛泽东亲定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范明,由范明率部护送班禅返藏。青海组织的进藏部队,在香日德休整时做了一个多月的人畜物资准备,等待最佳的进军时机。1952年1月下旬,十世班禅一行在香日德举行声势浩大的进藏誓师大会,准备向拉萨进发。随行部队向甘肃民勤等县的农牧民租用了约3000余峰骆驼,组成了庞大的骆驼运输队,向青海都兰县等地的蒙古族和藏族牧民租用了约8000头牦牛,调军马4000余匹,另外还备有骡子2000头专供抬担架使用。这次重大军事行动,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大力支持和广泛响应,促进了各民族团结与和谐。十世班禅进藏后,十分重视香日德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于1954年8月出藏进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途中经都兰时住香日德班禅寺院两天。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发扬了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树立了民族宗教领域的光辉典范,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主义情操赢得了各族群众的高度赞誉,为香日德班禅寺院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班禅寺院有僧人25人(其中堪布1人、僧官1人、索本1人),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尕桑顿旦任主任。该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弘扬佛法和爱国爱教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寺院自身建设,大力倡导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植树造林,美化寺院环境,在藏传佛教界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香日德班禅寺院地处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该寺始终坚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楷模,多次受到中央、省、州的表彰褒奖。
总而言之,当我们对于曾经在蒙古族居住过的地方或现在居住地域所建造的寺院,这一佛教文化符号以及传播佛教文明的场所,进行透析的时候,不难发现其种种特质。归纳起来看,所有寺庙无论大小,都能够从某一角度反映当时蒙藏文明被此交往、融合的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紧密连接蒙藏民族心灵、信仰与希望的这寺院建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换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待遇和命运,具体情况可从其建造者的身份加以考察。当然,促使这种交往的更大力量,实际上还藏在那些宗教界各类人士的心胸之中。
注释:
[1][2][3][4]额尔敦格尔勒主编《班禅香日德志》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第279页、第285页、第 268页、第 328页。
[5]采访 寺院附近的78岁牧民
参考文献:
[1]丁守璞:《蒙藏文化交流史话》社會科学文献,2011年.
[2]罗桑丹津、色道尔吉译:《蒙古黄金史》,蒙古学出版社,1993年.
[3]包文汉、乔吉编著:《蒙古历史文献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松巴堪钦著;《益希班觉佛教史》,藏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5]杨绍猷:《俺答汗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拉科·益西多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唐吉斯:《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
[8] 巴雅尔:《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9]蔡巴·贡噶多吉:《红史》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0]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藏文,西藏古藉出版社,1996年
[12] 巴俄·祖拉陈瓦:《智者喜宴》下册,藏文,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3]妙丹法师:《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关键词】:香日都寺;蒙藏佛教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随着蒙古军事势力的不断扩张,蒙古人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外族文化和宗教。
一、蒙藏佛教关系记载
据《蒙古佛教史》、《蒙古政教史》、《智者喜宴》等文献记载,1227年(火猪年)成吉思汗征西夏时,曾与西藏的高僧有过接触。其后凉州王阔端将藏传佛教引入蒙古社会。忽必烈成为元朝开国皇帝后,尊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师,建立了蒙古统治者与藏传佛教首领之间的密切关系。其后宗喀巴创建格鲁派(黄教)后,漠南蒙古部首领俺答汗与格鲁派以达赖、班禅为首的藏传佛教首领,建立了“施主与祭司”的密切关系。元初,蒙古统治者将藏传佛教引入蒙古社会,它不只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藏传佛教的教义,来肯定他们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清代统治者,更深知蒙古人对藏传佛教崇信的观念,大力扶持鼓励发展藏传佛教,以利用藏传佛教来麻醉人民的思想,巩固其对蒙古各部和边疆民族的统治地位、使其成为维护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建立大量寺院,蒙古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男性出家当喇嘛,在寺庙里聆听高僧宣法、诵经、传艺,学习宗教哲学、天文、地理、绘画、艺术和藏医、藏药等技术知识,并对蒙古文字创造、宗教哲学、医学、艺术等发展,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精通蒙、藏、梵文的高僧,把大藏经、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经典,译成蒙文,在蒙古社会广为传播。
青海是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域,藏传佛教在青海看到了较大的发展。解放前,在海西地区有 18座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有10座是由蒙古王公贵族所建。香日德寺,现在都兰县香加乡,以前信奉者为香加旗的蒙古群众。在都兰县及整个香日德镇,藏传佛教的信仰还是十分浓厚的,这一点可以从一个普通牧民的生活中反映出来。
跟青海的其它蒙古地方比起来,香日德牧民信仰佛教最深刻的。家家户户都有煨桑台。家里几乎天天煨桑,牧民家里保持着这种习惯。
藏传佛教对蒙古人影响最深的是在丧葬方面。人死之后、灵魂已从肉体分离,开始投奔新的生命,而尸体仅仅是灵魂的承载着,因此,无论是班禅香日德还是青海蒙古族都实行天葬。班禅香日德的蒙古族和藏族的天葬山是一座山-诺彦弘恰山。班禅香日德范围内的蒙古族和藏族的生活方式和每天每家都供奉佛像,每人都身带护身符差不多一样。班禅香日德蒙古族请活佛、僧人给孩子起名。藏族名字,而且佛教色彩特别浓厚。日常生活的用语里有很多藏语外来词,有的真的很难分别。蒙古人生活的重心所在 人们凡是退迁移住处、灾难、婚嫁、生老病死都要請喇嘛念经作法事。
佛教传入蒙古后,尤其是跟藏族杂居的青海蒙古族受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班禅额尔德尼的简介
班禅这个称号,始于公元1645年。这一年蒙古固始汗赠给格鲁派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尊称。
班禅额尔德尼,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西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
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一带对佛学知识渊博的高僧的尊称。
17世纪初﹐日喀则著名黄教寺院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却吉坚赞(Blo-bzang chos-kyi rgyal-mtshan﹐1567~1662)是当时黄教领袖﹐因精通佛学而被人尊称为班禅。
明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领袖顾实汗消灭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在西藏建立地方政权。
清顺治二年(1645),顾实汗在罗桑却吉坚赞原有班禅尊称的基础上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博克多,蒙语对智勇兼备人物的尊称)。康熙元年(1662)罗桑却吉坚赞圆寂,他的弟子、黄教另一领袖达赖五世为他寻找转世“灵童”,从此黄教建立了班禅活佛系统。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四世,班禅三世罗桑顿主(Blo-bzang don-grub,1505~1566)、班禅二世索南乔郎(Bsod-nams phyogs-glang,1439~1504)、班禅一世克主杰·格雷贝桑(Mkhas-grub-rie Dge-legsdpal-bzang,1385~1438。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都是追认的。但也有人认为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一世。自班禅四世起,历世班禅都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班禅五世名罗桑意希(Blo-bzang ye-shes,1663~1737)。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这一封号就成为班禅系统的专用名称。
三.班禅香日德寺事迹介绍
班禅寺有过辉煌的历史。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班禅香日德寺潘德群科令,是萨迦寺六世班禅洛桑华旦益西为主的历届班禅赐予神力和庇佑,十世班禅洛桑陈列切吉嘉璨华桑长期居住在这座具有神力的寺院,这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一座寺院。香日德班禅寺院亦称“香日德班禅行辕”、“班禅香日德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西南4公里的上柴开村内。
都兰香日德从古到今是内地进藏的驿站,藏大路上的重镇。历代驻藏大臣、中央政府派往西藏的官员,进驻西藏的军事长官、士兵,还有西藏到京朝见的活佛、贵族,以及往返于拉萨、西宁的汉藏商人,都要在香日德滞留、整休,添办伙食、乘马驮牛及旅途一应设备。
香日德班禅寺院是海西地区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1717年,游牧新疆的蒙古准噶尔部突袭西藏,造成极大动乱。1719年康熙派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延信为平逆将军,率大军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入藏,平定叛乱。大军行至香日德,筹办军粮、马匹,调集柴达木各蒙古、藏族随征兵员。这期间,七世达赖就住在香日德寺址,接受各王公千户的朝拜献礼。按藏传佛教仪轨,凡达赖、班禅有过重大活动的地点,信教僧众就会修一建筑物,以示纪念,这就是香日德寺肇始之源。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大师洛桑丹贝益西创建寺院,以后便成为历代班禅大师和政教领袖往返西藏、青海及内地时从事佛事活动的驻锡地[1]。当时寺院分为两处:一处为宗教活动场所,藏语称之为“德钦拉让”;另一处为专门接待过往的宗教界上层人员和有关使者的食宿站,藏语称之为“德钦颇章”。191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图旦嘉措进藏路经香日德,曾在寺中停留。其后,寺院年久失修。由于此地从清代前期起为班禅属民,所以,于1924年由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出资,在遗址上建成寺院,并将“潘德群科令”正式易名为“班禅驻西宁办事处香日德站”,又称班禅行辕。寺院主持和行辕之管家均由扎什伦布寺派出。当时,寺院南北长214米,东西宽160米,占地面积34.24公顷,分内墙与外墙,呈“回”字形,外墙内种植树木和农作物,内墙侧面建藏式二层楼综合办公用房506平方米、僧舍斋房82间,正中央坐落着古色古香的大经堂。经堂面积125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经堂内可供千名僧众诵经参佛。寺内供有大小佛像220余尊。1937年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尼玛圆寂后的塑像被信教群众迎至香日德寺供奉,1940年塑像送回塔尔寺安放。其间,九世班禅堪布厅有关人员及其卫队400余众驻寺屯垦,寻访十世班禅转世灵童[2]。
解放后,第十世班禅曾数次莅临该寺,最久一次住了近一年,寺院主持和行辕管家均由班禅派出。因此,香日德班禅寺在甘、青、藏广大地区有很高的声望。1987年2月,十世班禅委派西藏堪布厅尕金·洛桑晋美为住寺堪布,2006年,洛桑晋美圆寂。2007年6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委派扎西加布为该寺第十任堪布。委派噶钦洛桑格鲁到本寺担任堪布并主持寺院日常宗教活动。以扎什伦布寺讲授的纪律,学习《菩提道次第经》、《法行》、《酬补仪轨》、《舞画唪三艺》、《五明》、《密集》、《怖畏》、《胜乐》等佛经。其中扎什伦布寺指派的僧人已经学满了全部经典,现已升入密宗院学习其他佛经,宏法之风在香日德班禅寺日益兴隆。
现在的班禅行辕占地50余亩,是组回字形的建筑群。大经堂居其中,分上下两层,嵌有藏式大窗30扇,红褐色的高墙上,饰以深咖啡色的金露梅茎秆,显得深沉庄重,古色古香。经堂门楼是斗拱排檐的汉式结构,雕栏画栋,精巧玲珑。经堂内面积1300多平方米,可供千人跏趺诵经。堂内有32根云纹托基的朱红巨柱,气势雄宏。上方正中,设有班禅大师讲经的莲花宝座。两边梯阶形的供台上,供奉着菩萨、度母、护法、金刚诸法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数百卷古版《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典及医学书籍,陈列在两壁巨大的书橱中。经堂四周还挂着很多名贵的堆秀、唐卡。经堂左右为屋檐转经长廊,共有252个转经筒,壁画上绘有1108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因佛像手势各异,故称为千佛廊[4]。1999年2月,香日德班禅行辕被列入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
香日德班禅寺院在青海、西藏等地区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来自省内外的藏、蒙古、汉、土等民族的信教群众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在该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该寺历来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是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在上世纪30年代,九世班禅离开西藏后盘桓于内地,期间在香日德寺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日德时,九世班禅设立行辕,召开堪布会议,举行佛事活动,甘青两省的蒙古族和藏族闻讯前来朝拜,王公千户们主动献出一部分牧民作为班禅的属民,归班禅寺院直接管辖。抗战爆发后,九世班禅从自己的经费中挤出三万元捐赠前线,又拿出两万元认购公债。他嘱咐寺院全体僧俗官员,饭少吃一顿衣少穿一件,人人捐款,慰劳前线将士,救济离乡难民。
1950年春,十世班禅在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二支队的专程接送下,从香日德班禅寺回到塔尔寺,并应中央人民政府之邀,参加“五一”庆典,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十世班禅由北京回到青海之后,着手准备进藏事宜。中央人民政府特别重视班禅进藏问题,彭德怀推荐、毛泽东亲定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范明,由范明率部护送班禅返藏。青海组织的进藏部队,在香日德休整时做了一个多月的人畜物资准备,等待最佳的进军时机。1952年1月下旬,十世班禅一行在香日德举行声势浩大的进藏誓师大会,准备向拉萨进发。随行部队向甘肃民勤等县的农牧民租用了约3000余峰骆驼,组成了庞大的骆驼运输队,向青海都兰县等地的蒙古族和藏族牧民租用了约8000头牦牛,调军马4000余匹,另外还备有骡子2000头专供抬担架使用。这次重大军事行动,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大力支持和广泛响应,促进了各民族团结与和谐。十世班禅进藏后,十分重视香日德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于1954年8月出藏进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途中经都兰时住香日德班禅寺院两天。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发扬了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树立了民族宗教领域的光辉典范,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主义情操赢得了各族群众的高度赞誉,为香日德班禅寺院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班禅寺院有僧人25人(其中堪布1人、僧官1人、索本1人),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尕桑顿旦任主任。该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弘扬佛法和爱国爱教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寺院自身建设,大力倡导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植树造林,美化寺院环境,在藏传佛教界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香日德班禅寺院地处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该寺始终坚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楷模,多次受到中央、省、州的表彰褒奖。
总而言之,当我们对于曾经在蒙古族居住过的地方或现在居住地域所建造的寺院,这一佛教文化符号以及传播佛教文明的场所,进行透析的时候,不难发现其种种特质。归纳起来看,所有寺庙无论大小,都能够从某一角度反映当时蒙藏文明被此交往、融合的特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紧密连接蒙藏民族心灵、信仰与希望的这寺院建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换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待遇和命运,具体情况可从其建造者的身份加以考察。当然,促使这种交往的更大力量,实际上还藏在那些宗教界各类人士的心胸之中。
注释:
[1][2][3][4]额尔敦格尔勒主编《班禅香日德志》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第279页、第285页、第 268页、第 328页。
[5]采访 寺院附近的78岁牧民
参考文献:
[1]丁守璞:《蒙藏文化交流史话》社會科学文献,2011年.
[2]罗桑丹津、色道尔吉译:《蒙古黄金史》,蒙古学出版社,1993年.
[3]包文汉、乔吉编著:《蒙古历史文献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松巴堪钦著;《益希班觉佛教史》,藏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
[5]杨绍猷:《俺答汗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拉科·益西多杰:《藏传佛教高僧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唐吉斯:《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
[8] 巴雅尔:《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9]蔡巴·贡噶多吉:《红史》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0]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 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藏文,西藏古藉出版社,1996年
[12] 巴俄·祖拉陈瓦:《智者喜宴》下册,藏文,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3]妙丹法师:《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