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允国:读书,是个好的出路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乡村的孩子们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校教育,让乡村的家长们接受良好而有意义的家庭教育,让乡村的教师们接受优质而有创意的团队教育,是如今扎根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中心小学教师宋允国的孜孜追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有着中小学数学教学及班主任管理23年经验的宋允国用自己的“小”行动来证明——何为“大”先生。
  小改变解决大问题
  基于“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理念的指引,宋允国切实做好眼前的教育工作,善于发现教学中、生活中能够与学生产生联系的“点”,并通过这些“点”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宋老师,这不公平,为什么我们分的花生不一样多?”学生小王稍显委屈地说。二年级数学课上,宋允国带来了花生,一上台就问大家想吃吗,学生们立马来了兴致,纷纷举手,宋允国找了4位学生上台领取花生,并让其中一位学生给其他3位学生分花生,这一次小王相比别人少分了花生。“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想分得和伙伴一样多的花生呀?”宋允国进入教学主题,“你们知道吗?‘平均分’在数学中叫‘除法’。”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除法开题课,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除法”可视化,宋允国便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教学模式。
  赏之不公,赏多赏少皆生怨。了解学生渴望“公平”的心思是必要前提,而在新买的电脑上看到的大量网络优质课则是重要保障。十多年前的多个夜晚,宋允国辗转反侧:如何学习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要从何处获得?如何给这些孩子们更好的教育……光看几本书和杂志也远远不够啊……我,要买个电脑!
  2006年夏天,宋允国向朋友借了5000元买了一台电脑。“他想电脑就像疯了一样,看他那急切的样子,我支持了他!”宋允国的妻子对他买电脑一事,至今记忆尤深,毕竟那时他每月工资不足800元,还要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但作为妻子,她实在不忍看他夜夜难眠。在学校没有多媒体的那段时间,宋允国便把网络优质课中动画教学等先进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数学课上分花生、核桃、板栗和开运动会并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是常有的事。宋允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在实践中慢慢发生改变。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找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切入点,而学生开口提问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一天,一个学生请教一道有关圆柱切面的数学题,宋允国便抓住这个机会,问他:“你觉得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哪些是可以自己动手切的圆柱体?”还未等提问学生回复,班级里的其他学生就三言两语说了起来:“树干”“铅笔”“萝卜”……宋允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都可以回家试一试,下一次数学课再一起分享“圆柱体切面问题”。这种善用身边的几何形体,将数学教学中抽象问题可视化的实例,就是学生感兴趣的点。“听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路径、具体操作,老师会更准确地判断出他思考的方向对不对,相关知识点会不会,这样能很快找到差距,对症下药。”宋允国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将生活融入数学,也将数学融入生活,宋允国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构架一座桥梁。宋允国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努力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力争所用教育教学方法能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如今,他已成为省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
  用心了解才是开始
  “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往往与其家庭因素、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有关。”作为班主任的宋允国还了解到,徐庄镇中心小学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要么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要么是与父母的其中一方生活。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使得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但农村出身的宋允国一直坚信:读书,是个好的出路!
  家校共育,让孩子学会表达。哪个学生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哪个学生有了厌学征兆或哪个学生不愿意回家,宋允国总会第一时间与他谈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困惑。“你有什么想法不对我说,我只能从其他同学那里询问,要是我主观判断错了,是不是对你不公平?”宋允国总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联系或家访学生的爷爷奶奶时,首先让他们答应:不批评孩子。本来,大部分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吃饱穿暖,他们如今看到宋允国发自内心地关心自家孩子,只要宋允国说得在理,他们就会全力配合。
  创造条件,做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下面让小高的爸爸给大家讲一讲他的求学故事,大家掌声欢迎一下!”这是宋允国在班会上的发言,每年农历四五月和八九月的农忙季节,宋允国總会召集返乡的父母开家长会,创造条件让他们现身讲法——自己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学,而这样的家长会历来受到父母与学生的认可。23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宋允国意识到,在外打工的父母与留守在家的学生之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沟通: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但却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很少从其他方面关心孩子;孩子也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与关心。所以,每次遇到一打电话就问自己孩子最近成绩如何、表现如何的家长,宋允国总会从“学习和表现好”与“学习和表现不好”两个方面与他们耐心沟通。向学生转述父母电话时,宋允国会引导学生接打电话时先问问父母忙不忙、累不累,每逢节日时也会提醒学生送父母手工自制小礼品,或关心问候一下他们。
  学问的价值在于分享
  2013年至2015年,宋允国先后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山亭区首席教师”,越来越多的本校或本镇的小学教师向他请教教学方面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宋允国于2015年成立了组员为4人的“宋允国工作团队”,从此微信群、电话、定期教研活动成了宋允国分享教学经验的新渠道。如今,“宋允国工作团队”已发展成辐射山亭区多个乡镇小学的13个成员的教研团队。“宋允国工作团队”先后走出多名获得“山亭区教学能手”“山亭区优质课”的成员,如,2020年12月,王辉、闫先芝获“山亭区优质课一等奖”,2021年4月闫先芝还代表山亭区参加了枣庄市优质课评比。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我们都有了两种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宋允国与同事相互听课、讨论问题,他们常常因为想法不同而“吵得”面红耳赤,但在团队合作中,宋允国总是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毫无保留地说出来。2020年8月,宋允国被聘为枣庄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成为枣庄市小学数学中心团队成员,“对于我这样的农村教师来讲,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自己的站位与眼界也高了一些,感谢那些相互交流的时光。”宋允国谦虚道,“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相互交流、团队合作才能共同进步。”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工作多些乐趣,也让孩子们多些乐趣。”宋允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在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像宋允国这样的乡村教师,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学生、用身边最好的资源去教育学生,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撼人事迹,却有着平凡但依旧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成就人类梦想的神圣使命。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新时代新在哪里?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教育该怎样回应时代命题、怎样答好立德树人这张考卷?对于教育的“领头羊”“掌门人”而言,责任尤其重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六个明确”,让“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  一是明确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校、育英才,方向永
一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学校,一定承担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责任;一所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学校,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  站在讲台上的人是决定未来的人。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一定承担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一所承担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的学校,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负责。立足教师发展需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沙河二小”)开发并落实了教师发展两大课程:专业素养纵深提升课程和幸福生命拓宽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现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自1994年被正式提出后发展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全纳教育思想影响了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实践。实践证明,唯有走向全纳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国际视野下的全纳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致力于捍卫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权益。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礼仪是一个國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下园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设“礼润童心”课程,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文明有礼的少年儿童。  课程背景。孔子问礼文韵千年,依于斯并融于斯的下园小学栖居于小巷深处。下园小学
“1932年,中央苏区政府发布了《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植树造林的文件。”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晴川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晴川实验小学”)崭新亮丽的校园里,植树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场“学百年党史”思政大课,从党史上第一个关于植树造林的文件,到习近平总书记连续9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校师生听得入神,对接下来的植树活动摩拳擦掌。
当代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立德树人、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拥有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高中阶段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普通高中如何在把握办学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变革育人方式,提供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产生和成长的土壤?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中学”)创建于1920年。200
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而资料筛选的质量直接决定后续工作成效。如何从繁杂多样的资料中采选到需要的素材?首先要构思提纲,明确选取内容,并提炼采选的原则与方法,让编写者有法可循;其次要明确材料来源,反复核实材料的科学性;最后要符合学情需要,规范使用地理术语,突出育人功能。  拟定采选提纲,凸显乡土特色  乡土地理教材资料的搜集和汇总难度大、耗时长,追求面面俱到容易导致杂而不精。如编写遵义
2021年是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校建校110周年。一个多世纪前,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世界处于大变局中,觉醒的仁人志士们怀揣“教育救亡”之热忱,创立了一批大中小学,薪火相传,砥砺奋进,这些学校很多都已成为所在区域乃至蜚声国内外的百年名校,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发展与改革大业培育了无数人才,教育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