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全年四川省累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45.9亿美元,比2012年(下同)增长9.2%,高于同期全国7.6%的整体进出口增速,四川外贸规模首次攀上600亿美元台阶,再创历史新高。
2013年,四川出口总值419.5亿美元,增长9.1%,同期全国整体出口增长7.9%;进口总值为226.4亿美元,增长9.5%,同期全国整体进口增长7.3%。2013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居中、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进口总值列全国第13位。
12月当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较上月21.6%的增速回落,环比下降8.7%,其中出口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较上月25.5%的增速回落,环比下降14.1%;进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较上月14.1%的增速加快,环比亦增长2.9%,继上月创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进出口同比增速2季度出现负增长,下半年呈现快速反弹态势
2013年1~4季度,四川进出口值分别为150.3亿美元、149.1亿美元、161亿美元和185.5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1%、下降15%、增长7.9%和15.3%。2季度,由于外需疲软四川外贸一度遇到较大困难,但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加之年底全球主要市场经济有所好转,外贸形势出现了快速反弹的良好表现。
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萎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激增
2013年,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72.4亿美元,增长14.3%,高于全省9.2%的整体增速,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5.8个百分点,占全省整体外贸的42.2%,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71.6亿美元,下降5.4%,拉低外贸增速2.6个百分点,占比为42.1%,比重较2012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65.5亿美元,激增1.7倍,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6.9个百分点,占比为10.1%,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双边贸易规模全线下滑,与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
2013年,四川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18.4亿美元、97.3亿美元和37亿美元,分别下降了4.7%、4%和15.7%,与上述三大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合计占外贸总值的39.1%,该比重较2012年减少了6.5个百分点;同期,四川与东盟、香港、台湾省和印度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14.4亿美元、49.4亿美元、24.1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分别增长37.3%、69.4%、9.9%和20.7%。此外,四川与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规模虽不大,但增长迅速,2013年其增速分别为66.6%、64.4%和40.8%。
全省外贸仍以成德绵城市群为主,但成都比重下降,另有4市外贸规模超过10亿美元
2013年,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以506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增长6.4%,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为78.3%,较2012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德阳外贸规模为33.9亿美元,增长9.7%,位列全省第二,占全省总值的5.3%,上升0.1个百分点;绵阳为28.1亿美元,增长27%,居第三位,占4.4%,上升0.7个百分点。
同期,另有乐山和自贡两市挤入了“十亿俱乐部”,乐山(11.2亿美元,增长18.4%)和自贡(10.1亿美元,增长16%)两市规模首次超过10亿美元,全省外贸规模超过十亿美元的地区增加到了5个;此外,部分地区外贸规模虽较小,但增长势头迅猛,2013年资阳、达州、雅安和南充增速分别为77.6%、70.2%、61.3%和61%。全省各市州外贸发展呈现出更趋平衡的局面,“多点多极”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综保区占全省外贸逾四成,其中高新园区下降,双流园区激增
2013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276.5亿美元,增长5.5%,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42.8%。其中出口为165.8亿美元,增长6.5%;进口110.7亿美元,增长3.9%。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分为高新和双流两个园区,二者在2013年外贸表现为“一大一小”、“一降一升”。高新园区进出口规模较大,但增速下滑,2013年其进出口额为236.3亿美元,下降5.1%,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区内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不仅导致高新园区外贸规模下滑,也是影响四川加工贸易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双流园区正处于产能释放阶段,进出口规模快速扩张,2013年实现进出口40.2亿美元,激增2倍,已成为四川外贸新的增长点。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四川出口初级产品7.8亿美元,下降9.6%;出口工业半制品55.3亿美元,增长5.4%;出口工业制成品356.4亿美元,增长10.1%。四川初级产品、工业半制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关系为1.9∶13.1∶85,相较于2012年2.2∶13.7∶84.1的该比例关系,工业制成品比重明显上升,初级产品和工业半制品比重继续下降,结构进一步优化。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下降。2013年,四川出口以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机电产品271亿美元,增长6.8%,占全省整体出口总值的64.6%,下降1.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便携式电脑出口127亿美元,下降1.3%;集成电路出口30.3亿美元,增长38.9%。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13年,四川出口服装、鞋靴、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等6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71.2亿美元,快速增长17.3%,占全省整体出口总值的17%,上升1.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进口占逾七成份额
2013年,四川进口机电产品165亿美元,增长7.2%,占全省整体进口的比重为72.9%,较2012年同期74.4%的比重有所下降,拉动全省整体进口增长5.4个百分点,主力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飞机、印刷电路和检测仪器等。
此外,进口有机化学品11.8亿美元,增长20%;金属矿砂10.6亿美元,增长11.7%;农产品4.2亿美元,增长49%;钢铁2.7亿美元,锐减39.9%。
2013年,四川出口总值419.5亿美元,增长9.1%,同期全国整体出口增长7.9%;进口总值为226.4亿美元,增长9.5%,同期全国整体进口增长7.3%。2013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居中、西部第2位;其中出口总值列全国第11位,进口总值列全国第13位。
12月当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4.4%,较上月21.6%的增速回落,环比下降8.7%,其中出口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较上月25.5%的增速回落,环比下降14.1%;进口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较上月14.1%的增速加快,环比亦增长2.9%,继上月创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进出口同比增速2季度出现负增长,下半年呈现快速反弹态势
2013年1~4季度,四川进出口值分别为150.3亿美元、149.1亿美元、161亿美元和185.5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1%、下降15%、增长7.9%和15.3%。2季度,由于外需疲软四川外贸一度遇到较大困难,但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加之年底全球主要市场经济有所好转,外贸形势出现了快速反弹的良好表现。
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加工贸易萎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激增
2013年,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72.4亿美元,增长14.3%,高于全省9.2%的整体增速,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5.8个百分点,占全省整体外贸的42.2%,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71.6亿美元,下降5.4%,拉低外贸增速2.6个百分点,占比为42.1%,比重较2012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出口65.5亿美元,激增1.7倍,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增长6.9个百分点,占比为10.1%,比重较201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双边贸易规模全线下滑,与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
2013年,四川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18.4亿美元、97.3亿美元和37亿美元,分别下降了4.7%、4%和15.7%,与上述三大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合计占外贸总值的39.1%,该比重较2012年减少了6.5个百分点;同期,四川与东盟、香港、台湾省和印度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14.4亿美元、49.4亿美元、24.1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分别增长37.3%、69.4%、9.9%和20.7%。此外,四川与阿联酋、俄罗斯、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的双边贸易规模虽不大,但增长迅速,2013年其增速分别为66.6%、64.4%和40.8%。
全省外贸仍以成德绵城市群为主,但成都比重下降,另有4市外贸规模超过10亿美元
2013年,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以506亿美元的进出口额独占鳌头,增长6.4%,占全省整体外贸的比重为78.3%,较2012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德阳外贸规模为33.9亿美元,增长9.7%,位列全省第二,占全省总值的5.3%,上升0.1个百分点;绵阳为28.1亿美元,增长27%,居第三位,占4.4%,上升0.7个百分点。
同期,另有乐山和自贡两市挤入了“十亿俱乐部”,乐山(11.2亿美元,增长18.4%)和自贡(10.1亿美元,增长16%)两市规模首次超过10亿美元,全省外贸规模超过十亿美元的地区增加到了5个;此外,部分地区外贸规模虽较小,但增长势头迅猛,2013年资阳、达州、雅安和南充增速分别为77.6%、70.2%、61.3%和61%。全省各市州外贸发展呈现出更趋平衡的局面,“多点多极”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综保区占全省外贸逾四成,其中高新园区下降,双流园区激增
2013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为276.5亿美元,增长5.5%,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42.8%。其中出口为165.8亿美元,增长6.5%;进口110.7亿美元,增长3.9%。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分为高新和双流两个园区,二者在2013年外贸表现为“一大一小”、“一降一升”。高新园区进出口规模较大,但增速下滑,2013年其进出口额为236.3亿美元,下降5.1%,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区内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不仅导致高新园区外贸规模下滑,也是影响四川加工贸易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双流园区正处于产能释放阶段,进出口规模快速扩张,2013年实现进出口40.2亿美元,激增2倍,已成为四川外贸新的增长点。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四川出口初级产品7.8亿美元,下降9.6%;出口工业半制品55.3亿美元,增长5.4%;出口工业制成品356.4亿美元,增长10.1%。四川初级产品、工业半制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关系为1.9∶13.1∶85,相较于2012年2.2∶13.7∶84.1的该比例关系,工业制成品比重明显上升,初级产品和工业半制品比重继续下降,结构进一步优化。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下降。2013年,四川出口以便携式电脑、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机电产品271亿美元,增长6.8%,占全省整体出口总值的64.6%,下降1.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便携式电脑出口127亿美元,下降1.3%;集成电路出口30.3亿美元,增长38.9%。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13年,四川出口服装、鞋靴、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等6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71.2亿美元,快速增长17.3%,占全省整体出口总值的17%,上升1.2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进口占逾七成份额
2013年,四川进口机电产品165亿美元,增长7.2%,占全省整体进口的比重为72.9%,较2012年同期74.4%的比重有所下降,拉动全省整体进口增长5.4个百分点,主力产品包括集成电路、飞机、印刷电路和检测仪器等。
此外,进口有机化学品11.8亿美元,增长20%;金属矿砂10.6亿美元,增长11.7%;农产品4.2亿美元,增长49%;钢铁2.7亿美元,锐减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