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之战,了解一下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美国想要通过卫星群占领太空领域的制高点,那么俄国的“非对称”太空策略则是发展反卫星武器作为其“杀手锏”。
  一提起反卫星武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幅激光摇曳的星球大战画面。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地球之外的空间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太空的探索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随着人类真的走出地球,来到太空,却将这片美丽神秘的空间变成了一块军事较量的领域。在各种太空武器中,反卫星武器正逐渐成为太空角逐的一个重要领域。
  各式反卫星武器
  随着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各种卫星已经成为各国军事力量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在轨卫星数量约为1000多颗,具有军事作用和价值的占一半以上,无论在平时还是战士都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世界各国积极加强太空力量特别是卫星系统的建设,以各型军用卫星为核心的太空装备体系正日趋完善,不断占领太空领域的制高点。
  作为跟卫星技术同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作战力量,反卫星武器也正逐渐成为太空作战必须考虑到的一个新的因素。反卫星武器形形色色,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和定向能式三种类型。
  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实际上是一种自爆卫星,发射升空后在地面操纵下变轨进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利用卫星的主动雷达进行探测和完成进一步的变轨修正交会,最终通过爆炸摧毁敌方卫星。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是最早研制也是最可行的反卫星武器。如1971年苏联从丘拉坦火箭基地发射的“宇宙-462号”卫星,就通过自爆将4天前送入250公里高空轨道的“宇宙-459号”卫星撞毁。
  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则是使用远程导弹,以直接上升方式攻击卫星。该型武器无需进入轨道,从发射到命中的作战全程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很难判定导弹部署和发射范围,具有更大的作战灵活性。比如美国就在F-15战斗机携带ASM-135导弹,可发射打击太空中的中低轨道卫星。
  作为目前最先进的反卫星武器,定向能反卫星武器主要杀伤作用是热效应,通过以光速或接近光速传输的高能束来照射目标卫星,使卫星的结构或卫星上电子元器件失效,由于多采用大功率激光束,因此又被称为激光反卫星武器。反卫星激光武器所发射的激光束以光速行进,比任何炮弹和导弹的速度快得多,可以瞬间击中目标,而且所发射的光弹质量为零,射击时没有反作用力,不会发生后坐力,可以灵活安装在飞机、军舰或地面上进行精确射击,因此具有很大的优势。1997年10月,美国用地面化学激光发射装置向一颗报废的军用气象卫星发射激光束,照射时间10秒,成功摧毁了目标,标志着该武器开始趋向实战化。
  由于定向能反卫星武器速度快、精度高、杀伤力大,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因此将成为反卫星武器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定向能反卫星武器的技术过于复杂,目前只有大国才有能力研发。随着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扩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拥有定向能反卫星武器,从而使得太空争夺更加激烈。
  俄意在“武器”不再“卫星”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苏联雄厚的反卫星技术基础上,研制出了更多先进的反卫星武器。例如,俄罗斯恢复了苏联时代的“树冠”反卫星武器项目,使用米格-31战斗机发射类似美国ASM-135的动能反卫星导弹,对低轨道卫星进行拦截和摧毁,命中精度可达厘米级。近期,俄罗斯军工部门宣布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A-60机载激光反卫星武器,将激光反卫星武器的部署平台从地面转向空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从发展历程来看,俄罗斯A-60机载激光反卫星武器项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苏联伊留申设计局与别里耶夫设计局针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共同研发的首个高功率激光武器系统,以伊尔-76飞机的改进型A-60为平台,1981年8月19日进行了首次试飞。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由于资金技术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该项目于1993年被取消。在此后的10余年中,俄军工部门勉强保持基本的预研和地面试验工作,激光反卫星武器系统研发也进展寥寥。直到2009年,该机载激光器反卫星项目才以伊尔-76的改装型A-60SE飞机安装1LK222激光器的形式重新启动,并在俄罗斯国防部的支持下一直持续至今。
  从性能来看,根据媒体公开的消息,该激光反导弹武器性能相当先进,可携带大功率激光器,通过密集能量激光脉冲的致盲软杀伤方式瘫痪光学侦察卫星,作用效果包括从暂时干扰到致毁敌侦察或导弹预警卫星不等,有效作用距离达1500千米,可以攻击在低地球轨道运行的任何侦察卫星,有效填补了俄空基反卫星武器和远程激光武器的空白。
  美俄对太空的争夺由来已久。美国一直将其在太空领域的优势看成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冷战时期,针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势头,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与苏联在太空领域进行争夺。苏联解体后,美国利用俄罗斯综合国力急剧下降这一契机,开始推行“先发制人”式的太空战略,不断加大对太空领域的投入,以期占领太空领域的制高点,并不断渲染俄罗斯在太空战方面带来的挑战。
  面对美国在太空领域优势地位的不断增强,俄罗斯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对策,不断增强其反击力量。但是,今天的俄罗斯,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无法与美国抗衡,更不能在新兴太空作战领域与美国全面竞争,因此只能寻找对手软肋,走“非对称”发展之路,通过研发针对对手弱点的进攻型武器,来摸索与美国展开太空军事竞争的有效手段。
  俄罗斯认为,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在轨卫星群,但同样也会存在对卫星的严重依赖性,增大美军太空作战体系的脆弱性,研制反卫星武器可在俄罗斯军费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以相对小的代价迫使美军为保护太空系统而投入更多资源的军事绩效,从而抵消对手的优势来达到战略平衡的最佳途径。为此,俄罗斯近年来不断提高太空兵力兵器的作战能力,并不是侧重于卫星的发射,而是发展反卫星武器等“杀手锏”装备,确定为其军事力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以适应未来太空作战需要。
  总体来说,美俄这两个超级大国基于各自的全球战略考虑,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发展以反卫星武器为重点的太空武器装备体系,形成了激烈抗衡的太空对峙态势。而美俄对太空的争夺,既耗费了大量资源,也产生了大量科技成果,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格局走向。
  太空威慑成为战略构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太空战将会是什么模式? 人类会不会像科幻电影演的那样,随时开打星际大战?反卫星武器在未来星球大战中又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太空的重要地位和強大魅力,以卫星和反卫星为主体的太空竞赛注定是美俄等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将围绕这太空主导权的争夺,以卫星打击战为主要形式,大力研发包括能将激光束射向遥远目标的轨道镜、摧毁卫星电子装置的电磁脉冲武器、将卫星推入新的轨道的“拖船”、对其他卫星进行秘密侦察的卫星以及摧毁大型卫星或导致其失灵的微小卫星等各种先进太空设施,从而使得本来就不平静的太空更加热闹非凡,而这些都将会对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革。
  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开展反卫星太空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比如,低地轨道卫星在数百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时,速度非常之快,可高达7.5公里/秒,要想击中它如同大海捞针,必须要有非常高的整体卫星发现、跟踪和摧毁能力,此外,反卫星武器的造价也非常昂贵,这些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太空领域的特殊性,各种对卫星的破坏性攻击都在太空会产生了大量危险性碎片,对外太空环境的长期安全和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也遭到各国的反对,这些都对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构成极大的制约。
  总之,随着各国在太空领域开发不断深入,目前太空已经从“终极边疆”变成了一片竞争加剧,甚至可能突然爆发真刀真枪热战的区域。现有的战略稳定架构亦将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太空力量将作为新的威慑力量,与核威慑、网络威慑一起,共同构成大国间新的战略稳定架构。(作者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我生命中的第一张照片大概是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照的。  那时候照张照片是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记得每年都会有个戴眼镜的中年汉人胸口挂着个照相机在村子里转悠,找机会说服一些人照相留念。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没什么钱,所以看到照相的来了,家长们都是能躲就尽量躲得远远的。他们怕不明事理的小孩在别人面前瞎闹而没面子。  我想我能照这张照片肯定是因为我的爷爷。我爷爷坚信我是他的舅舅的转世。他的舅舅是个宁
海上的丝绸之路由此开始。  “到第五日晚上,便到达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刺桐城的沿海有一个港口,船舶往来如织,装载着各种商品,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剌桐港这个地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这位意大利人记录下了他所见到的泉州港。从家乡热那亚出发,马可·波罗穿越了莽原沙海和一个又一个风土人情迥异的国家和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一
他是米洛斯·福尔曼,从小经受二战的洗礼,一名在捷克、法国和美国之间迁移的反叛家。他的命运看似漂流不定,却用疯狂而神圣的灵感创造出不朽的光影佳作。  他是捷克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凭借《飞越疯人院》和《莫扎特传》两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更是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上的常客。他总能将主人公的癫狂放大,给予观众感官刺激的同时又让人感同身受。同时,他不知疲倦地反思历史、宗教、政治和金钱社会,把对人类生存命运的终极
他像一阵风暴一样席卷了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世界,然而又像烟火那样短暂,在仅仅27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麦当娜的前男友、安迪·沃霍尔的高徒、史上最具才华的涂鸦天才、时尚缔造者……单就一个头衔,已经让人羡慕嫉妒恨了,他一个人却拥有了如此之多。他是平民天才,一夜爆红的明星,在他之后年轻的一代无不憧憬他的成功,深信有才能就一定能被认可。这或许是他对艺术领域最没有争议的贡献了。作为80年代最重要的
土壤侵蚀是对国家发展的长期威胁,但更多对眼前利益的考量还是占了上风。  土壤侵蚀并不只是资本主义农业的问题。拥有肥沃黑土的俄罗斯草原,在原生植物被清除后,也发生了土壤快速侵蚀。早在16世纪,俄罗斯聚居点周围就有很深的冲沟;然而,土壤本身的脆弱性并未减缓20世纪苏联农业工业化的脚步。1929年颁布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包括将大草原转变为工业化农场的直白号召:“只有当我们用拖拉机和犁将这块有着千年
走在城内,巨大建筑空壳提醒着行人这是一个二十年前犹在战争中的国家。然而新兴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城市的角落各处发芽和演化。  贝尔格莱德一如它的历史一般庞杂而有趣。米洛拉德·帕维奇在《风的内侧》一书中有关于它高低错落的街道的描写,人物也一如既往地仿佛由历史的碎片拼成。这位自称“最后一位拜占庭人”的作家,总是细微地捕捉各种传统在不同的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碰撞和演变,而人又如何在这样的直接物理世界和更大格局的政
人们喜欢一切小小的可爱之物,如一朵小花儿,如小猫小狗。可是,对于身边的小事,很多人却并不在意。  因為职业关系,我喜欢观察人。在学校,我观察学生。去菜场,我观察菜农和菜贩子。出游时,我观察行人。  教过一个女孩初中三年,记得她上课时,总是坐得笔直,双眸闪着星光一般,求知若渴。课后,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我,她总是微笑着亮着嗓子喊“袁老师好”,对,这个细节我特别欣赏。因为学生多不记得任科老师姓什么,统统以
骗取补偿  【案件档案】  单位:江津区某镇林业站  “蛀虫”:原站长张某  行为:伙同某村四名村干部骗取退耕还林补偿款  【案情回放】  2012年12月,67岁的张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晚年会在监狱中度过。  2002年,江津区某镇镇政府向某村下达了1600亩退耕还林指标。  时任该镇林业站站长的张某,负责落实此事。  工作过程中,张某发现,该村在实施完退耕还林后,还剩有351.4亩指标没有
印度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是什么?“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用水量。”随着中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膨胀,它将毫不留情地追求国家利益并染指流向印度、哈萨克斯坦、老挝和柬埔寨的水资源。真相是这样吗?  印度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是什么?“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用水量。”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布拉马·切拉尼如是说,“随着中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膨胀,它将毫不留情地追求国家利益并染指流向印度、哈萨克斯坦、老挝和柬埔寨的水资源。
一  第一次知道“寻乌”这个地名,是在2011年11月21日。这一天,我看到发表在《学习时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谈谈调查研究》,作者习近平。这篇文章是他不久前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的全文。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用130字的篇幅提到了江西寻乌县:“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