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中风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脑中风。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患者120万~150万人,死亡80万~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200余万人。脑中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社会问题。6月21日,经卫生部批准,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该工程将开展一项“超声筛查颈动脉斑块”的检查,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先进技术为干预手段减少中风的发生。
■ 最常见的脑中风是缺血性脑中风
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志文教授介绍,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两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即人们常说的脑梗塞,占所有脑中风的85%。多数脑梗塞并非是颅内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脑血管以外的栓子脱落进入颅内血管所引起的栓塞,其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颅内血管约占60%。
张教授说,占人体重量2%的人脑,所需血液占到全身供血量的15%~20%。脑血液供应的主渠道是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其中两侧颈动脉为脑组织供血达80%以上。这些动脉在颅内又分成众多分支穿入脑内,供应脑组织的各个重要结构。一旦这些血管发生狭窄,其破裂、脱落后的斑块和血栓会随血液流到脑部的一些血管,小栓子造成了不同脑叶的脑栓塞,大栓子则引发了大面积的脑栓塞,引起相关神经组织缺血乃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偏盲、智能障碍等,某些部位如脑干的梗塞甚至可以造成病人死亡。
■ 夏季气温高热易发脑中风
张教授说,气候变化是中风的一大发病诱因。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尤其是在高温闷热的桑拿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者就会急剧增多。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热,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减少,血压波动,尤其是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慢性病患者,易诱发脑梗塞性脑中风;有的人把房间空调温度调得太低,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诱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中风的概率增高。
另外,夏季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大约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这虽然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这要通过血液循环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病人的血液循环负担。当水分补充不足时,就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人们情绪紧张,易烦躁,体内应激反应增强,易诱发血管疾病;加上夏天由于气温高热,人们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也会诱发血管病变。
■ 脑中风治疗及时至关重要
张教授说,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可逆性脑缺血和完全性脑梗塞三种类型。前两种也叫小中风,多数在短时间内可缓解,但70%以上小中风患者会发生再次中风的危险。很多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是因为出现小中风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到这是脑中风的早期症状。据急救中心医生介绍,因脑中风向120呼叫救护车的病人中,多数都是有了明显症状,如突然肢体无力或失语等,而症状轻微,如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肢体麻木或面肌无力的病人呼叫救护车的很少。张教授说,脑中风起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其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3个小时内。如出现一过性头晕或眼前发黑等症状应想到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中风。
张教授说,缺血性脑中风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且在家中发生居多,给予适当、及时的家庭现场急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应保持镇静,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急于用药,因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用药完全不同;不要让病人坐或站起,最好多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要安慰病人,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要及时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救治,不要自驾车或坐出租车。
■ 预防脑中风实行三级干预
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关注的重点多放在发生中风后的治疗上,张教授强调应把关注的重点前移,即中风发生前的预防。缺血性脑中风预防可通过行为方式指导、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实行三级干预。
一级干预:行为方式指导
张教授说,不良生活方式是脑中风的重要诱因,因此,预防脑中风必须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开始,适用于所有人,要从年轻时做起。
戒烟限酒。抽烟会加重血管硬化,使脑中风的风险增加一倍;少量饮酒对心脑有一定好处,但过度饮酒可引起脑中风。张教授建议饮白酒一次不超过25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红酒不超过100毫升。
低脂少盐。通过减少饮食里的盐和脂肪,可以降低血压和脑中风的风险。每日食用钠盐量不超过6克,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谷类和适量的蛋白,增加膳食纤维。
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改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降低中风的风险。减重的方法除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强调增加体育锻炼。运动要从年轻时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中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主。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要尽可能找机会多走一走,动一动,并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体育锻炼。
主动补水。缺血性脑中风与出汗过多、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要养成爱喝水的习惯,以稀释血液。尤其是夏天,天气热,出汗多,不渴也要主动喝水。不要猛喝冰凉饮料,以防诱发急性心梗;不要长期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滤掉了钙、镁等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是血脂代谢的重要助推剂,最好喝白开水,夏天可多喝一些绿茶、绿豆粥。
心态平和。脾气急躁、爱激动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长期精神紧张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因此,好心态胜过百剂良药。要保持平和心态,凡事宽容,乐观豁达,少生气,不要过度激动。
生活规律。学会放松自己,不经常熬夜,要有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夏天,坚持每日午睡半小时。
二级干预:药物内科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通过适当的药物干预,可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预防脑中风有较好效果。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及中药活血化淤类药物等。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强调血压达标。高血压是脑中风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达标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那些在降压的同时,又能降低脑中风发生的危险性以增强对靶器官保护的药物。
三级干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张教授说,如果确定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已经很难达到预防中风发生的目的,应实行三级干预——选择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和斑块溃疡,使堵塞的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成熟安全的手术,其作用在于清除堵塞颈动脉的“垃圾”,使血管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脑供血得以改善并切断栓子产生的来源。目前在欧美国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规的治疗方法,全美每年约20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欧美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两项大规模实验对照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降低70%以上有症状狭窄和男性60%以上无症状狭窄患者中风的危险性,颈动脉狭窄70%以上的人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单纯药物干预下降约2/3。
■ 最常见的脑中风是缺血性脑中风
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志文教授介绍,脑中风包括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两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脑中风,即人们常说的脑梗塞,占所有脑中风的85%。多数脑梗塞并非是颅内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脑血管以外的栓子脱落进入颅内血管所引起的栓塞,其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颅内血管约占60%。
张教授说,占人体重量2%的人脑,所需血液占到全身供血量的15%~20%。脑血液供应的主渠道是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其中两侧颈动脉为脑组织供血达80%以上。这些动脉在颅内又分成众多分支穿入脑内,供应脑组织的各个重要结构。一旦这些血管发生狭窄,其破裂、脱落后的斑块和血栓会随血液流到脑部的一些血管,小栓子造成了不同脑叶的脑栓塞,大栓子则引发了大面积的脑栓塞,引起相关神经组织缺血乃至坏死,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偏盲、智能障碍等,某些部位如脑干的梗塞甚至可以造成病人死亡。
■ 夏季气温高热易发脑中风
张教授说,气候变化是中风的一大发病诱因。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尤其是在高温闷热的桑拿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者就会急剧增多。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热,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减少,血压波动,尤其是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慢性病患者,易诱发脑梗塞性脑中风;有的人把房间空调温度调得太低,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诱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中风的概率增高。
另外,夏季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大约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这虽然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这要通过血液循环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病人的血液循环负担。当水分补充不足时,就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人们情绪紧张,易烦躁,体内应激反应增强,易诱发血管疾病;加上夏天由于气温高热,人们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也会诱发血管病变。
■ 脑中风治疗及时至关重要
张教授说,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可逆性脑缺血和完全性脑梗塞三种类型。前两种也叫小中风,多数在短时间内可缓解,但70%以上小中风患者会发生再次中风的危险。很多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是因为出现小中风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到这是脑中风的早期症状。据急救中心医生介绍,因脑中风向120呼叫救护车的病人中,多数都是有了明显症状,如突然肢体无力或失语等,而症状轻微,如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肢体麻木或面肌无力的病人呼叫救护车的很少。张教授说,脑中风起病急,发展快,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其黄金抢救时间在发病后3个小时内。如出现一过性头晕或眼前发黑等症状应想到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中风。
张教授说,缺血性脑中风多发生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且在家中发生居多,给予适当、及时的家庭现场急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应保持镇静,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急于用药,因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用药完全不同;不要让病人坐或站起,最好多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要安慰病人,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要及时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救治,不要自驾车或坐出租车。
■ 预防脑中风实行三级干预
长期以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关注的重点多放在发生中风后的治疗上,张教授强调应把关注的重点前移,即中风发生前的预防。缺血性脑中风预防可通过行为方式指导、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实行三级干预。
一级干预:行为方式指导
张教授说,不良生活方式是脑中风的重要诱因,因此,预防脑中风必须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开始,适用于所有人,要从年轻时做起。
戒烟限酒。抽烟会加重血管硬化,使脑中风的风险增加一倍;少量饮酒对心脑有一定好处,但过度饮酒可引起脑中风。张教授建议饮白酒一次不超过25毫升,啤酒不超过300毫升,红酒不超过100毫升。
低脂少盐。通过减少饮食里的盐和脂肪,可以降低血压和脑中风的风险。每日食用钠盐量不超过6克,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谷类和适量的蛋白,增加膳食纤维。
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改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降低中风的风险。减重的方法除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强调增加体育锻炼。运动要从年轻时开始,贵在持之以恒。中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主。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要尽可能找机会多走一走,动一动,并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体育锻炼。
主动补水。缺血性脑中风与出汗过多、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要养成爱喝水的习惯,以稀释血液。尤其是夏天,天气热,出汗多,不渴也要主动喝水。不要猛喝冰凉饮料,以防诱发急性心梗;不要长期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滤掉了钙、镁等微量元素,而这些微量元素是血脂代谢的重要助推剂,最好喝白开水,夏天可多喝一些绿茶、绿豆粥。
心态平和。脾气急躁、爱激动的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长期精神紧张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因此,好心态胜过百剂良药。要保持平和心态,凡事宽容,乐观豁达,少生气,不要过度激动。
生活规律。学会放松自己,不经常熬夜,要有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夏天,坚持每日午睡半小时。
二级干预:药物内科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症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通过适当的药物干预,可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预防脑中风有较好效果。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类抗血小板凝集类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及中药活血化淤类药物等。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强调血压达标。高血压是脑中风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血压达标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那些在降压的同时,又能降低脑中风发生的危险性以增强对靶器官保护的药物。
三级干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张教授说,如果确定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有内膜斑块和溃疡,单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已经很难达到预防中风发生的目的,应实行三级干预——选择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和斑块溃疡,使堵塞的血管得以疏通,脑供血得以改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成熟安全的手术,其作用在于清除堵塞颈动脉的“垃圾”,使血管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脑供血得以改善并切断栓子产生的来源。目前在欧美国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规的治疗方法,全美每年约20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欧美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两项大规模实验对照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降低70%以上有症状狭窄和男性60%以上无症状狭窄患者中风的危险性,颈动脉狭窄70%以上的人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后,发生中风的比例比单纯药物干预下降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