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穷到富有,他们从此走进富人的行列。20年前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钱,很穷。但是,今天他们的企业开始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他们个人开始拥有一些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属于创业中的第一代富豪。
机遇加勤劳:第一代富人诞生
普遍的观点认为,由于历史特定原因,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初,富人的阶层并不耀眼或是大范围地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期,民营经济的元素开始在市场上活跃,一些先知先觉的生意人开始投身商海,并挖得了第一桶金;万元户开始出现,富人阶层开始形成。
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把钱投入再生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财富在增加,投人多的人绝大多数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一些人的财富开始从几十万积累,突变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关于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之谜,有着数不尽的传说和真真假假的报道。出现这种迷雾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民营企业家或富翁们的资本原始积累很难公开。海外有关机构对当今大陆榜上有名巨富的发家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启动资金大多少得可怜;二是文化水准普遍较低;三是发家速度极快,多数只用了10年,甚至更短。
快速创富的实现除了时机以外,大半与这样5种情况相关:1.接近特殊的资源通道;2.敢于突破常规的聚富模式;3.感受贫困及压迫环境而形成的获取财富的坚定意志和胆魄;4.对于合作伙伴的控制力;5.维护与巩固财富的远景构想。而这些因素的持续实现的最大动力,通常是基于对重堕贫困的恐惧。
“灰色”资产与制度隐痛
一方面,富人就在我们身边,庞大的财富实实在在。但另一方面,究竟如何衡量财富,财富的多寡能不能排比,这还是一个留待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最看重的并不是收入的多寡,他们更看重手里究竟掌握多少资源。这个资源既有包括收入及可支配现金在内的经济资源,也有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网络背景和无形资源。
转轨时期,中国民营经济的财富尚处在一片灰色地带,财富的分配和归属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鲁冠球曾说,乡镇企业的产权不一定要非常清晰,也不可能非常清晰。外国人叫做“有益的模糊性”。有些事,人们至今也搞不懂。“集体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去问乡镇干部和社区居民,他们各有各的说法。轉制后的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究竟有何不同?这完全是一个概念游戏,可以见机行事,可以随行就市。民营企业老总们的年收入究竟是多少?这几乎是一个商业秘密,要解密恐怕是若干年后的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难就难在我们很难掌握到真实的存在。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那些创业型的企业家,他们身上所集中的巨大资源价值究竟几何?他们这些满脑子生意经的业内人决不会稀里糊涂;面对身边基层干部们几乎已经制度化的灰色收入,他们也会做一番比较。他们可不是傻子。转轨时期的财富大多是隐蔽状态的,不到政策明朗,不到心安理得,很难浮出水面。
财富合法化任重道远
然而,财富当前,我们有很多事情并没有准备好。从意识形态的遗留来看,现在还有两把剑。一把是悬在富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剥削有罪论”,“资本家无偿占有着工人的剩余劳动”;另一把是握在穷人手里的尚方宝剑,即“造反有理沦”,“可以剥夺剥削者,求得自身解放和社会公正”。虽然现在根据“有无财产、财产多少”来判定人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富翁们的出现仍在考验着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心理。个人财富排行榜就成了衡量我们法律、政策、制度、观念、心理、道德的晴雨表。
一个迫切的问题是,人们渴望财富,但对财富的法律地位缺乏稳定的预期。除了贪官们的赃款外,民间财富的外流十分严重。有人估计,这些年,国内外流的资金大于引进的外资。尽管是这种情况也不用怕,就和大批的留学生回国创业一样,时机成熟了,他们会不请自来。但资金外流却对当下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害的紧缩性因素,这充分显示了富人们这样一种矛盾心理:“是继续发展还是要洗手不干?”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年代,借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就是“千年中国未有之变局”。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群体本位走向个体本位,从权力本位走向财富本位。面向开放、面向工业、面向个体、面向财富的游戏规则,我们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尤其是面向财富的游戏规则还十分匮乏。孟子说“饱暖思淫欲”。但据调查,多数有钱人的追求决不在“包二奶”、打高尔夫等单纯的享乐主义和感官刺激。譬如说,我们还没有个人命名的慈善基金;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还有待落实;民营企业家的权益保护和自治性组织建设还刚刚开始。张宏伟在谈到他的追求时说,自己现在想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钱对自己来说只是一种符号。人们相信,张宏伟的观点在富翁们中间有一定的普遍性。
第一代创富者具有积累财富的基本要素及个人奋斗动力,即使有偶然奢侈挥霍的情况也具有自然的道德反省能力,因此即使偶尔堕落也常能回归到一个适当的状态,以维护来之不易的财富。这一代人具有超常的奋斗、尝试、学习的能力;因此人们相信,第二代创富与守富者,通常部分观察并了解父辈的经历,也有——定积累财富的经验。他们通常已经见到了财富的成型,对于财富的承接是基于自己的身份条件优势,仍能感受较强的来自父辈日常教训的发展危机感。可以说,中国的“第二代富人”,是站在前辈肩膀上的一代。
机遇加勤劳:第一代富人诞生
普遍的观点认为,由于历史特定原因,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初,富人的阶层并不耀眼或是大范围地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期,民营经济的元素开始在市场上活跃,一些先知先觉的生意人开始投身商海,并挖得了第一桶金;万元户开始出现,富人阶层开始形成。
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把钱投入再生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财富在增加,投人多的人绝大多数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一些人的财富开始从几十万积累,突变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关于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之谜,有着数不尽的传说和真真假假的报道。出现这种迷雾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民营企业家或富翁们的资本原始积累很难公开。海外有关机构对当今大陆榜上有名巨富的发家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启动资金大多少得可怜;二是文化水准普遍较低;三是发家速度极快,多数只用了10年,甚至更短。
快速创富的实现除了时机以外,大半与这样5种情况相关:1.接近特殊的资源通道;2.敢于突破常规的聚富模式;3.感受贫困及压迫环境而形成的获取财富的坚定意志和胆魄;4.对于合作伙伴的控制力;5.维护与巩固财富的远景构想。而这些因素的持续实现的最大动力,通常是基于对重堕贫困的恐惧。
“灰色”资产与制度隐痛
一方面,富人就在我们身边,庞大的财富实实在在。但另一方面,究竟如何衡量财富,财富的多寡能不能排比,这还是一个留待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最看重的并不是收入的多寡,他们更看重手里究竟掌握多少资源。这个资源既有包括收入及可支配现金在内的经济资源,也有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网络背景和无形资源。
转轨时期,中国民营经济的财富尚处在一片灰色地带,财富的分配和归属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鲁冠球曾说,乡镇企业的产权不一定要非常清晰,也不可能非常清晰。外国人叫做“有益的模糊性”。有些事,人们至今也搞不懂。“集体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去问乡镇干部和社区居民,他们各有各的说法。轉制后的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究竟有何不同?这完全是一个概念游戏,可以见机行事,可以随行就市。民营企业老总们的年收入究竟是多少?这几乎是一个商业秘密,要解密恐怕是若干年后的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难就难在我们很难掌握到真实的存在。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那些创业型的企业家,他们身上所集中的巨大资源价值究竟几何?他们这些满脑子生意经的业内人决不会稀里糊涂;面对身边基层干部们几乎已经制度化的灰色收入,他们也会做一番比较。他们可不是傻子。转轨时期的财富大多是隐蔽状态的,不到政策明朗,不到心安理得,很难浮出水面。
财富合法化任重道远
然而,财富当前,我们有很多事情并没有准备好。从意识形态的遗留来看,现在还有两把剑。一把是悬在富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剥削有罪论”,“资本家无偿占有着工人的剩余劳动”;另一把是握在穷人手里的尚方宝剑,即“造反有理沦”,“可以剥夺剥削者,求得自身解放和社会公正”。虽然现在根据“有无财产、财产多少”来判定人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富翁们的出现仍在考验着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心理。个人财富排行榜就成了衡量我们法律、政策、制度、观念、心理、道德的晴雨表。
一个迫切的问题是,人们渴望财富,但对财富的法律地位缺乏稳定的预期。除了贪官们的赃款外,民间财富的外流十分严重。有人估计,这些年,国内外流的资金大于引进的外资。尽管是这种情况也不用怕,就和大批的留学生回国创业一样,时机成熟了,他们会不请自来。但资金外流却对当下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害的紧缩性因素,这充分显示了富人们这样一种矛盾心理:“是继续发展还是要洗手不干?”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年代,借用梁启超的一句话就是“千年中国未有之变局”。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群体本位走向个体本位,从权力本位走向财富本位。面向开放、面向工业、面向个体、面向财富的游戏规则,我们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尤其是面向财富的游戏规则还十分匮乏。孟子说“饱暖思淫欲”。但据调查,多数有钱人的追求决不在“包二奶”、打高尔夫等单纯的享乐主义和感官刺激。譬如说,我们还没有个人命名的慈善基金;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还有待落实;民营企业家的权益保护和自治性组织建设还刚刚开始。张宏伟在谈到他的追求时说,自己现在想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钱对自己来说只是一种符号。人们相信,张宏伟的观点在富翁们中间有一定的普遍性。
第一代创富者具有积累财富的基本要素及个人奋斗动力,即使有偶然奢侈挥霍的情况也具有自然的道德反省能力,因此即使偶尔堕落也常能回归到一个适当的状态,以维护来之不易的财富。这一代人具有超常的奋斗、尝试、学习的能力;因此人们相信,第二代创富与守富者,通常部分观察并了解父辈的经历,也有——定积累财富的经验。他们通常已经见到了财富的成型,对于财富的承接是基于自己的身份条件优势,仍能感受较强的来自父辈日常教训的发展危机感。可以说,中国的“第二代富人”,是站在前辈肩膀上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