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的教育——“就是拿活的环境作教育的材料……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才”。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永恒的主题。“爱满天下,乐育英才”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确,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陶行知以“爱满天下”的情怀诠释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既是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陶行知‘活的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活的环境”研究单位,同时又是通州陶社“系列行知”“大爱行知”研究学校。“活的环境”的创设是韬小人的追求,“大爱行知”是韬奋小学在“系列行知”活动中的研究方向,在“活的环境”的创设及利用方面,突出“大爱”理念,创新举措,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营造“活的教育”园
“大爱教育”是活的环境的内涵 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邹韬奋是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1942年底,中共中央邀请邹韬奋到延安工作,韬奋先生途经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南通县中(原温桥小学)宣传抗日:疾呼“团结、抗战、进步;抨击分裂、投降、倒退”。在韬奋精神的感召下,当年在这里聆听演讲的南通县中的同学和各界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纷纷奔向抗日前线。“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题)的韬奋精神在通州大地上发扬光大,世代相传。1990年为纪念韬奋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县政府决定将原温桥小学更名为“南通县韬奋小学”。“继承韬奋遗志,弘扬韬奋精神,创办一流学校,培育四有新人”已成为韬奋小学独特的德育教育资源。为“活的环境”研究又增添了新内涵,那就是韬奋精神与行知教育思想在“活的环境”研究上的有机结合。
韬奋小学的“活的环境”研究,坚持“与时俱进”。先后筹建了“韬奋纪念室”“行知教育陈列室”,以弘扬“韬奋精神”和宣传“行知教育思想”,并融合两位伟人的事迹,在引导学生参观伟人事迹陈列室,了解伟人伟大的一生的同时,学习伟人的严谨治学精神。学校利用晨周会时间,向学生“讲韬奋故事”“寻行知教育救国足迹”,让学生在韬奋精神和行知教育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学习活的知识,训练活的能力,使学生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精神品质得以升华。
“率先垂范”是活的环境的基础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原点就是爱,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怎样教人变好,在陶先生看来,首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注重以人教人,即用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要教人变好,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谦虚好学的品格,才能做到陶先生所提出的“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的要求。
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像陶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具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爱生如子”的深厚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以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愧为人师”的道德修养,扎实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活动。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
“培养个性”是活的环境的主旨 “活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教育。而“活的环境”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确保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下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学校能活学活用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真正用“活的知识”去教育“活的学生”。结合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阅读、写作、书法、美术、声乐、器乐、舞蹈、科学、电脑、围棋、篮球、毽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使得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兴趣爱好都得到发展。社团活动成果喜人。阳光体育“七彩呼啦圈,美丽中国梦”校操集体表演获通州区特等奖第一名,参加区田径运动会、毽球比赛、跑操比赛均获一等奖;2014年学校“小小剧社”表演的短剧《美丽的蝴蝶夹》参加 “童声里的中国”—— 全国首届儿童音乐优秀创作奖获奖作品展演,受到一致好评;子涵等100多人次获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等级奖;“纵横码”输入比赛连续五届蝉联区团体冠军;鼓号队荣获区小学鼓号队比赛银号奖和优秀指挥一等奖及区鼓乐队表演二等奖;书法教育已成为韬奋小学一张亮丽名片。
学校实施课改,推进“小先生”制。实践证明:“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传染许多人好学。……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小先生”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作业中、生活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小先生”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把一些优秀学生的书画作品装裱起来,悬挂在走廊里,展览在橱窗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单位”“中国书法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等殊荣。
“生活教育”是活的环境的基石 第一,“活的环境”重氛圍育人。学校十分重视活的环境的育人功能,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在韬奋精神、行知思想的熏陶下,真正得到健康发展。具体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环境育人之一:开设学陶基地。学校注重学陶基地建设。基地陈列了行知、韬奋生平展板、影像及书籍;融合行知和韬奋“大爱教育”思想;践行“生活教育”实践基地。环境育人之二:校园处处皆陶语。学陶师陶,首先得让师生了解陶先生,学校从细节入手,在设立学陶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走廊、墙壁等阵地,把陶先生的一些充满智慧的言语放大在校园。环境育人之三:班报期期有陶章。学校利用板报作为班级学陶师陶的主阵地。要求班报设立 “陶语”专栏,开展“大爱行知”的手抄报比赛,将陶先生的教育主张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韬奋之音”广播台向学生讲述行知、韬奋的励志故事,宣读师生学陶师陶的心得体会。
第二,“活的学校”是最好的“活的环境”。众所周知,孩子天性顽皮、好动,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想尽方法,结合各种节日以及周围的环境,如植树节、学雷锋活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敬老节、元旦等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爱祖国、爱生活、爱学校、爱老师、爱社会等的情感。充分利用运动会、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整个学校到处生机无限。 学校借助“江苏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契机,精心规划、有序推进,努力把韬奋小学建成一个漂亮的学校、安全的学校、平等的学校、礼仪的学校、轻松的学校、欢愉的学校……总之,就是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活的校园”。
共育“大爱行知”人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应当爱满天下。”陶先生有一颗伟大的爱心,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全体学生身上。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中,老师们都能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与爱心的培养,使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师生互敬互爱氛围正迅速形成,并日趋浓厚,像一瓶陈年老酒,日久弥香。在韬奋小学这个“活的环境”里爱意无限。
结合校情,确定“大爱行知”的立足点 韬奋小学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宣传抗日的场所,又是省级陶研课题“活的教育”子课题“活的环境”研究实验学校,最近又成为通州“学陶师陶促进社”的首批成员。在弘扬韬奋精神、研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赋予“系列行知”以新的内涵,那就是“韬奋精神”与“行知教育思想”的共通点 ——“大爱”。 让“行知思想”“韬奋精神”在“大爱”层面上有机结合,是韬奋小学“系列行知”研究的立足点。
爱是永恒的主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生涯里到处都充满爱,所以要做一个陶先生式的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让教育过程被爱浸润,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陶行知爱的光辉得以发扬。学校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地位,让爱像空气一样充溢校园,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田。这里所说的爱是“活”的“爱”,是一种大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韬奋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活的教育”内涵所在。
身体力行,找准“大爱行知”的突破口 学校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像陶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具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爱生如子”的深厚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以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愧为人师”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使学校处处充满爱意。
提升素质,突显“大爱行知”的主旨 重视学生素质提升是韬奋小学“大爱行知”的主旨之一。陶先生深信小孩子是有能力的,即使差一点,也可以去锻炼,本领是锻炼出来的。韬奋先生也曾说过:“不过是把各种职业上应有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纯熟,使儿童将来可以应付实际的生活环境,替将来要学的职业知能立一个良好的基础。”韬奋先生所提倡的“职业陶冶”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普通教育的基础。
为了能更好地践行爱的教育,学校融合伟人教诲,扎实做好实践研究,使“大爱行知”思想在学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一,以师德建设为主线,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陶师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寓学陶师陶活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经验总结与学陶先进的表彰工作,不断强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行知理念,引导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二,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开展学陶师陶研讨活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学陶师陶,既是陶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陶师陶活动,以学校“十二五”规划课题“韬奋精神指引下的小学生人生价值观启蒙教育研究”为抓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進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第三,以活动为载体,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走近陶行知”读书活动。围绕读书活动,根据小学生特点,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增进学生对陶行知的理解。
在营造爱的氛围过程中,韬奋小学的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爱心”无处不在。爱心之举,不胜枚举。学生在一次次的爱心善举中,受到了爱的教育,真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韬奋小学,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讽刺挖苦,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愉快的歌声,有的是爽朗笑声,有的是平等自由,有的是团结协作……总而言之,学校已逐步成为师生爱的乐园。
笔者坚信,践行“活的教育”,弘扬“大爱行知”,行知思想必将在韬奋小学师生的心灵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韬奋小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活的学校”,洋溢着爱心的“大爱”校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
营造“活的教育”园
“大爱教育”是活的环境的内涵 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邹韬奋是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1942年底,中共中央邀请邹韬奋到延安工作,韬奋先生途经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南通县中(原温桥小学)宣传抗日:疾呼“团结、抗战、进步;抨击分裂、投降、倒退”。在韬奋精神的感召下,当年在这里聆听演讲的南通县中的同学和各界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纷纷奔向抗日前线。“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题)的韬奋精神在通州大地上发扬光大,世代相传。1990年为纪念韬奋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县政府决定将原温桥小学更名为“南通县韬奋小学”。“继承韬奋遗志,弘扬韬奋精神,创办一流学校,培育四有新人”已成为韬奋小学独特的德育教育资源。为“活的环境”研究又增添了新内涵,那就是韬奋精神与行知教育思想在“活的环境”研究上的有机结合。
韬奋小学的“活的环境”研究,坚持“与时俱进”。先后筹建了“韬奋纪念室”“行知教育陈列室”,以弘扬“韬奋精神”和宣传“行知教育思想”,并融合两位伟人的事迹,在引导学生参观伟人事迹陈列室,了解伟人伟大的一生的同时,学习伟人的严谨治学精神。学校利用晨周会时间,向学生“讲韬奋故事”“寻行知教育救国足迹”,让学生在韬奋精神和行知教育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学习活的知识,训练活的能力,使学生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精神品质得以升华。
“率先垂范”是活的环境的基础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原点就是爱,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怎样教人变好,在陶先生看来,首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注重以人教人,即用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要教人变好,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谦虚好学的品格,才能做到陶先生所提出的“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的要求。
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像陶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具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爱生如子”的深厚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以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愧为人师”的道德修养,扎实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系列活动。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
“培养个性”是活的环境的主旨 “活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教育。而“活的环境”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确保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下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学校能活学活用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真正用“活的知识”去教育“活的学生”。结合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阅读、写作、书法、美术、声乐、器乐、舞蹈、科学、电脑、围棋、篮球、毽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使得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兴趣爱好都得到发展。社团活动成果喜人。阳光体育“七彩呼啦圈,美丽中国梦”校操集体表演获通州区特等奖第一名,参加区田径运动会、毽球比赛、跑操比赛均获一等奖;2014年学校“小小剧社”表演的短剧《美丽的蝴蝶夹》参加 “童声里的中国”—— 全国首届儿童音乐优秀创作奖获奖作品展演,受到一致好评;子涵等100多人次获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等级奖;“纵横码”输入比赛连续五届蝉联区团体冠军;鼓号队荣获区小学鼓号队比赛银号奖和优秀指挥一等奖及区鼓乐队表演二等奖;书法教育已成为韬奋小学一张亮丽名片。
学校实施课改,推进“小先生”制。实践证明:“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传染许多人好学。……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小先生”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作业中、生活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小先生”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把一些优秀学生的书画作品装裱起来,悬挂在走廊里,展览在橱窗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单位”“中国书法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等殊荣。
“生活教育”是活的环境的基石 第一,“活的环境”重氛圍育人。学校十分重视活的环境的育人功能,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在韬奋精神、行知思想的熏陶下,真正得到健康发展。具体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环境育人之一:开设学陶基地。学校注重学陶基地建设。基地陈列了行知、韬奋生平展板、影像及书籍;融合行知和韬奋“大爱教育”思想;践行“生活教育”实践基地。环境育人之二:校园处处皆陶语。学陶师陶,首先得让师生了解陶先生,学校从细节入手,在设立学陶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走廊、墙壁等阵地,把陶先生的一些充满智慧的言语放大在校园。环境育人之三:班报期期有陶章。学校利用板报作为班级学陶师陶的主阵地。要求班报设立 “陶语”专栏,开展“大爱行知”的手抄报比赛,将陶先生的教育主张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韬奋之音”广播台向学生讲述行知、韬奋的励志故事,宣读师生学陶师陶的心得体会。
第二,“活的学校”是最好的“活的环境”。众所周知,孩子天性顽皮、好动,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想尽方法,结合各种节日以及周围的环境,如植树节、学雷锋活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敬老节、元旦等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校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爱祖国、爱生活、爱学校、爱老师、爱社会等的情感。充分利用运动会、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整个学校到处生机无限。 学校借助“江苏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契机,精心规划、有序推进,努力把韬奋小学建成一个漂亮的学校、安全的学校、平等的学校、礼仪的学校、轻松的学校、欢愉的学校……总之,就是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活的校园”。
共育“大爱行知”人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应当爱满天下。”陶先生有一颗伟大的爱心,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全体学生身上。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中,老师们都能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与爱心的培养,使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师生互敬互爱氛围正迅速形成,并日趋浓厚,像一瓶陈年老酒,日久弥香。在韬奋小学这个“活的环境”里爱意无限。
结合校情,确定“大爱行知”的立足点 韬奋小学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宣传抗日的场所,又是省级陶研课题“活的教育”子课题“活的环境”研究实验学校,最近又成为通州“学陶师陶促进社”的首批成员。在弘扬韬奋精神、研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赋予“系列行知”以新的内涵,那就是“韬奋精神”与“行知教育思想”的共通点 ——“大爱”。 让“行知思想”“韬奋精神”在“大爱”层面上有机结合,是韬奋小学“系列行知”研究的立足点。
爱是永恒的主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生涯里到处都充满爱,所以要做一个陶先生式的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让教育过程被爱浸润,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陶行知爱的光辉得以发扬。学校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地位,让爱像空气一样充溢校园,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田。这里所说的爱是“活”的“爱”,是一种大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韬奋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活的教育”内涵所在。
身体力行,找准“大爱行知”的突破口 学校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真正做到像陶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具有“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爱生如子”的深厚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以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愧为人师”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使学校处处充满爱意。
提升素质,突显“大爱行知”的主旨 重视学生素质提升是韬奋小学“大爱行知”的主旨之一。陶先生深信小孩子是有能力的,即使差一点,也可以去锻炼,本领是锻炼出来的。韬奋先生也曾说过:“不过是把各种职业上应有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纯熟,使儿童将来可以应付实际的生活环境,替将来要学的职业知能立一个良好的基础。”韬奋先生所提倡的“职业陶冶”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普通教育的基础。
为了能更好地践行爱的教育,学校融合伟人教诲,扎实做好实践研究,使“大爱行知”思想在学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一,以师德建设为主线,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陶师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寓学陶师陶活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经验总结与学陶先进的表彰工作,不断强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行知理念,引导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二,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开展学陶师陶研讨活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学陶师陶,既是陶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陶师陶活动,以学校“十二五”规划课题“韬奋精神指引下的小学生人生价值观启蒙教育研究”为抓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進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第三,以活动为载体,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走近陶行知”读书活动。围绕读书活动,根据小学生特点,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增进学生对陶行知的理解。
在营造爱的氛围过程中,韬奋小学的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爱心”无处不在。爱心之举,不胜枚举。学生在一次次的爱心善举中,受到了爱的教育,真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韬奋小学,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讽刺挖苦,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愉快的歌声,有的是爽朗笑声,有的是平等自由,有的是团结协作……总而言之,学校已逐步成为师生爱的乐园。
笔者坚信,践行“活的教育”,弘扬“大爱行知”,行知思想必将在韬奋小学师生的心灵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韬奋小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活的学校”,洋溢着爱心的“大爱”校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