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借助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日开展研学旅行,开设具有多学科意义的研学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冬至所蕴含的独特的社会人文情怀和自然科学智慧,使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对以冬至为代表的中国农耕历法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地理科学;人文情怀;研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自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为旅游行业的新热点,旅游企业迅速包装旅游产品,以“旅游+教育”的形式占领研学市场。但研学旅行不等同于传统旅游,而是以旅游为依托,第一本位是教育,因此打造一款能够提升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冬至研学课程是有价值的。
(一)冬至节气的价值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洞察天地的智慧,早期是为指导农民更有效地进行农事生产活动,蕴含时节农业与气象物候变化的智慧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是冬至节气,早在春秋时代,已有文献记载古人使用土圭观测太阳的运转规律,由此测定冬至日。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日,是一年中最困难也是萌生希望的时节,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许多特别的民俗文化。
(二)冬至研学课程目标
研学旅行既是旅游活动,也是课程活动,因此活动开展前需要和校方商讨研学课程目标和研学课程实施方案。其主要由三维目标组成,第一类是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北回归线和冬至节庆等多学科内容的相关知识,实现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串联与外延。第二类是能力目标,通过研学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小组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个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第三类是价值观与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认识“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能了解中华农耕文明,加深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的兴趣,树立先进的科学价值观。
(三)冬至研学课程连接
研学课程的设置基于学校课程进行开发,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校课程蓝本,制定不同的研学目标和内容。研学旅行的对象可分为3个年龄段,分别是小学的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研学旅行要以年级为层次,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确定研学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手册,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冬至多学科综合素养研学课程涉及的知识贯穿传统学校教育的多门学科,包括地理学科、历史学科、语文学科、传统文化常识和劳动教育课程等范畴。基于学科知识设计研学课程,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研学旅行的根本任务。
研学旅行自2016年被纳入国家教育政策体系,推动了国内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热潮。中国的研学旅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游学、欧洲的教育旅游和近代的日本休学旅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旅游为依托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开展探索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学旅行既要衔接学校教育,也要注重旅游体验感。
(一)安全是第一原则
研学活动是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外出活动,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活动开展的第一原则。为了提高活动的安全性,可按照研学旅行的行前、行中和行后3个部分落实安全措施。行前,选择与专业的研学旅行服务团队合作,严格把控交通、餐饮和住宿等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危机处理预案和医疗救助机制,做好家校联系,实现校方和家长的积极有效沟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安全意外预演等方式,做好学生的安全宣讲活动,并且为全体师生购买旅行人身意外保险。行中,要统筹关注行程进度,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状态,要经常清点学生人数,保障活动有序进行,要安排有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教师全程随队,落实好带队和包尾的工作,避免学生因打闹或玩耍发生意外。行后,引导学生完成研学总结报告,旅游企业和校方一起回顾整个流程,总结经验。
(二)特色内容是核心
研学课程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学科衔接的内容。内容设置可以考虑不同学科的融合,形成一个主题明确的综合学科探索活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让课本的知识活起来。课程既符合学生知识拓展的需要,也要符合时代生活需要。例如,冬至多学科综合素养研学课程衔接地理、语文、历史、劳动等学科,可以设置的课程包括地理意义上的回归线、人文意义上的传统节日、劳动实践意义上的农业和劳作,还可以向外延伸天文气象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树立自然灾害危机防范等安全意识。
(三)趣味活动,形式多样
研学课程设置多以实践为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冬至研学旅行活动应以项目进行划分,首先提出引导性问题,例如,“为什么冬至这么特别”“冬至是全年天气最冷的一天吗”“冬至有什么特色美食”等。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做出各种猜测,想尽办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进一步验證,而研学旅行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验证机会[2]。
研学旅行作为旅游项目,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科学类探究的项目可以分组进行科普游览、科学小实验、自己动手制作(Do It Yourself,DIY)体验;人文类探究的项目可以分组收集资料、实地访问、头脑风暴、手工制作等;劳动类探索的项目可以分组进行农事劳动观察、种子种植等。
(四)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研学课程是一种课程开展的新方式,必须涵盖课程的评价,但与校内课程考试的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事前设定的目标,设计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例如,以团队集体完成的项目可以选择作品展示和成果汇报等方式;以游览形式开展的项目可以选择完成研学手册和研学总结报告等项目;以动手实践类型开展的项目可以选择过程打卡、个人成果分享等方式。
研學旅行本质上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延。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学课程设计要考虑避免“只学不游”或“只旅不学”的现象,因此在研学课程安排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兴趣[3]。
(一)冬至的地理科学系列
地理科学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引导学生了解“天文意义”和“地理意义”上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探索神秘北回归线;二是时长时短的昼夜;三是“二十四节气”与气温变化的奥秘。本系列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北回归线地理上的意义(见图1)。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发散思维。
由地理科学可以延伸拓展天文气象学的相关知识。例如,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辨识天气预报符号,体验云层高度探测气球放飞过程,高年级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热气球,要让热气球升空、降落回收,还要想办法进行全过程录像。培养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和常见的天气现象的习惯,树立自然灾害危机防范等安全意识。
(二)冬至的语文拓展系列
冬至语文拓展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文学与民俗的冬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意义”和“民俗意义”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探索冬至的前世今生;二是冬至诗词飞花令。三是消寒民俗九九歌。冬至文学有着丰富的诗词资源,包括王安石的《冬至》、姜夔的《扬州慢》、杜甫的《小至》和《冬至》、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陆游的《辛酉冬至》、梅饶臣的《冬至感怀》、苏轼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朱淑真的《冬至》、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小学六年级语文《冬至之梦》,等等。以此用好文学经典,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课程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名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4]。
(三)冬至的历史事件系列
“冬至”时间点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以此为时间节点,整理出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分支课程的知识点,结合重大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教育。分支课程为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排排序。
以1872年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事件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当时事件的发展和背后意义,思考近代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再延伸不同的社会阶级试图拯救中国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通过不断地拓展延伸,梳理历史脉络,让学生更加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四)冬至的劳动教育课程系列
冬至劳动教育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喜悦。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课本与现实的冬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乡土情结”和“民俗意义”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解密“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关系。了解一个种子的成长过程,结合课程思政,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引导学生珍惜粮食。二是中国传统美食大比拼。冬至这一天,河南人吃饺子(“捏冻耳朵”)、临安人吃馄饨、台湾人吃九层糕、浙江人吃米丸(糯米粉包肉馅)、北京人(明代)吃兔肉羹和冬笋、广西人吃米粽、广东人吃米糍、云南人(民国)吃糯饼饭饵,。江苏人吃葱烧豆腐﹑赤豆粥﹑花糕﹑冬酒﹑汤圆等,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人类的情感,不同的地方会有不一样的美味传承。活动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制作美食,开展南北方传统小吃大联动,最后全员分享美食和快乐[5]。
冬至是古老又独特的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通过校内外联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接受和热爱的传统节日。学校要本着教育初心设计研学课程,设立引导性问题推进课程探索、多形式展现和分享研学成果,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1]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1):21.
[2] 陈笛.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当代启示:以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的民俗内涵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12):15-16.
[3] 柳玉国.六位一体 文化润心:山东省龙口市润新小学依托传统文化课程探索立德树人[J].教育家,2020(33):64-65.
[4] 何永平,富永杰.“项目规划”让研学旅行主题化[J].班主任,2020(3):52.
[5] 朱樱.漳浦茶文化研学游发展优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24):207-209.
关键词:地理科学;人文情怀;研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成为旅游行业的新热点,旅游企业迅速包装旅游产品,以“旅游+教育”的形式占领研学市场。但研学旅行不等同于传统旅游,而是以旅游为依托,第一本位是教育,因此打造一款能够提升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冬至研学课程是有价值的。
一、冬至研学的课程意义
(一)冬至节气的价值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洞察天地的智慧,早期是为指导农民更有效地进行农事生产活动,蕴含时节农业与气象物候变化的智慧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是冬至节气,早在春秋时代,已有文献记载古人使用土圭观测太阳的运转规律,由此测定冬至日。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日,是一年中最困难也是萌生希望的时节,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许多特别的民俗文化。
(二)冬至研学课程目标
研学旅行既是旅游活动,也是课程活动,因此活动开展前需要和校方商讨研学课程目标和研学课程实施方案。其主要由三维目标组成,第一类是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北回归线和冬至节庆等多学科内容的相关知识,实现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串联与外延。第二类是能力目标,通过研学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小组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个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第三类是价值观与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认识“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能了解中华农耕文明,加深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的兴趣,树立先进的科学价值观。
(三)冬至研学课程连接
研学课程的设置基于学校课程进行开发,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校课程蓝本,制定不同的研学目标和内容。研学旅行的对象可分为3个年龄段,分别是小学的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研学旅行要以年级为层次,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确定研学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手册,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冬至多学科综合素养研学课程涉及的知识贯穿传统学校教育的多门学科,包括地理学科、历史学科、语文学科、传统文化常识和劳动教育课程等范畴。基于学科知识设计研学课程,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研学旅行的根本任务。
二、冬至研学课程开发思路
研学旅行自2016年被纳入国家教育政策体系,推动了国内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热潮。中国的研学旅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游学、欧洲的教育旅游和近代的日本休学旅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旅游为依托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开展探索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研学旅行既要衔接学校教育,也要注重旅游体验感。
(一)安全是第一原则
研学活动是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外出活动,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活动开展的第一原则。为了提高活动的安全性,可按照研学旅行的行前、行中和行后3个部分落实安全措施。行前,选择与专业的研学旅行服务团队合作,严格把控交通、餐饮和住宿等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危机处理预案和医疗救助机制,做好家校联系,实现校方和家长的积极有效沟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安全意外预演等方式,做好学生的安全宣讲活动,并且为全体师生购买旅行人身意外保险。行中,要统筹关注行程进度,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状态,要经常清点学生人数,保障活动有序进行,要安排有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教师全程随队,落实好带队和包尾的工作,避免学生因打闹或玩耍发生意外。行后,引导学生完成研学总结报告,旅游企业和校方一起回顾整个流程,总结经验。
(二)特色内容是核心
研学课程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学科衔接的内容。内容设置可以考虑不同学科的融合,形成一个主题明确的综合学科探索活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让课本的知识活起来。课程既符合学生知识拓展的需要,也要符合时代生活需要。例如,冬至多学科综合素养研学课程衔接地理、语文、历史、劳动等学科,可以设置的课程包括地理意义上的回归线、人文意义上的传统节日、劳动实践意义上的农业和劳作,还可以向外延伸天文气象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树立自然灾害危机防范等安全意识。
(三)趣味活动,形式多样
研学课程设置多以实践为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冬至研学旅行活动应以项目进行划分,首先提出引导性问题,例如,“为什么冬至这么特别”“冬至是全年天气最冷的一天吗”“冬至有什么特色美食”等。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做出各种猜测,想尽办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进一步验證,而研学旅行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验证机会[2]。
研学旅行作为旅游项目,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科学类探究的项目可以分组进行科普游览、科学小实验、自己动手制作(Do It Yourself,DIY)体验;人文类探究的项目可以分组收集资料、实地访问、头脑风暴、手工制作等;劳动类探索的项目可以分组进行农事劳动观察、种子种植等。
(四)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研学课程是一种课程开展的新方式,必须涵盖课程的评价,但与校内课程考试的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事前设定的目标,设计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例如,以团队集体完成的项目可以选择作品展示和成果汇报等方式;以游览形式开展的项目可以选择完成研学手册和研学总结报告等项目;以动手实践类型开展的项目可以选择过程打卡、个人成果分享等方式。
三、冬至研学课程设计
研學旅行本质上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延。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学课程设计要考虑避免“只学不游”或“只旅不学”的现象,因此在研学课程安排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兴趣[3]。
(一)冬至的地理科学系列
地理科学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引导学生了解“天文意义”和“地理意义”上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探索神秘北回归线;二是时长时短的昼夜;三是“二十四节气”与气温变化的奥秘。本系列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北回归线地理上的意义(见图1)。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发散思维。
由地理科学可以延伸拓展天文气象学的相关知识。例如,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辨识天气预报符号,体验云层高度探测气球放飞过程,高年级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热气球,要让热气球升空、降落回收,还要想办法进行全过程录像。培养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和常见的天气现象的习惯,树立自然灾害危机防范等安全意识。
(二)冬至的语文拓展系列
冬至语文拓展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文学与民俗的冬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意义”和“民俗意义”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探索冬至的前世今生;二是冬至诗词飞花令。三是消寒民俗九九歌。冬至文学有着丰富的诗词资源,包括王安石的《冬至》、姜夔的《扬州慢》、杜甫的《小至》和《冬至》、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陆游的《辛酉冬至》、梅饶臣的《冬至感怀》、苏轼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朱淑真的《冬至》、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小学六年级语文《冬至之梦》,等等。以此用好文学经典,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提升课程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名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4]。
(三)冬至的历史事件系列
“冬至”时间点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以此为时间节点,整理出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分支课程的知识点,结合重大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教育。分支课程为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排排序。
以1872年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事件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当时事件的发展和背后意义,思考近代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再延伸不同的社会阶级试图拯救中国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通过不断地拓展延伸,梳理历史脉络,让学生更加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四)冬至的劳动教育课程系列
冬至劳动教育系列研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喜悦。以特殊的时间节点连接课本与现实的冬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乡土情结”和“民俗意义”的冬至。由此可以开设多条分支课程。一是解密“二十四节气”与农事的关系。了解一个种子的成长过程,结合课程思政,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引导学生珍惜粮食。二是中国传统美食大比拼。冬至这一天,河南人吃饺子(“捏冻耳朵”)、临安人吃馄饨、台湾人吃九层糕、浙江人吃米丸(糯米粉包肉馅)、北京人(明代)吃兔肉羹和冬笋、广西人吃米粽、广东人吃米糍、云南人(民国)吃糯饼饭饵,。江苏人吃葱烧豆腐﹑赤豆粥﹑花糕﹑冬酒﹑汤圆等,传统饮食文化承载着人类的情感,不同的地方会有不一样的美味传承。活动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制作美食,开展南北方传统小吃大联动,最后全员分享美食和快乐[5]。
四、结语
冬至是古老又独特的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通过校内外联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接受和热爱的传统节日。学校要本着教育初心设计研学课程,设立引导性问题推进课程探索、多形式展现和分享研学成果,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1):21.
[2] 陈笛.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当代启示:以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的民俗内涵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12):15-16.
[3] 柳玉国.六位一体 文化润心:山东省龙口市润新小学依托传统文化课程探索立德树人[J].教育家,2020(33):64-65.
[4] 何永平,富永杰.“项目规划”让研学旅行主题化[J].班主任,2020(3):52.
[5] 朱樱.漳浦茶文化研学游发展优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9(24):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