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教师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堂单纯看成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发展,将人文精神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去,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用人文精神去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新课程背景条件下教师新的追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信息素养 人文精神
传统上人们都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了计算机教育,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不仅仅包含信息处理和信息问题的解决,而且包含信息交流和信息文化的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构筑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信息伦理等信息道德。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由此可见,新课标中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知识传授,而应该渗透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它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是无法回避的。而从另一方面考虑,网络真的是弊大于利吗?的确,在我国许多青少年上网没有目的,常常沉迷于刚才所说的现象中,但另一个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接触网络,而且有数据表明美国的青少年上网查阅资料、完成课题的占了一半以上,玩游戏的仅占少数。显然,网络本身并没有错,学生本身也没有错,而问题出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有效引导上,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太多的关注放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掌握上,而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有的观点认为网络道德应该归属于学校的德育教育,这点我们认同,但是作为直接传授给学生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难道没有义务吗?我认为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言传身教会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为有效,而且这也是我们新课改中要求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决不是单一的工具教学,因为工具的使用是由人来决定的,只有“人”以及人的“思想”才是行为动力的真正“驱动器”。例如我们现在所处的网络时代,人的精神生活的某些方面需要科技工具和人文精神的同时介入。如网上聊天、娱乐、宣泄情感等都是与现实世界的人文精神紧密相联的,如果将网络视作单纯的工具而剥夺其所附有的人文因素,如果将网络空间视作纯粹的“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那么只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堕落乃至人性的异化。
因此,我们教育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于人的培养,体现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增进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与充实感。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标准除了考虑所有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应该检验学生“怎样应用工具”和“用信息工具干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以及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中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举,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三、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1.完善教材,提高认识
翻阅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是单纯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讲解,没有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引导和渗透。没有教材的规范和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教育工作难有明确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针对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逐渐完善信息技术教材,充实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认识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信息技术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科学技术的掌握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的,对于反社会、反人性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要加以识别、摒弃。
2.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上渗透人文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计算机技能,我们在教学的内容上除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面对信息的海洋能够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渗透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内容,使得学生面对缺少监管的信息世界具有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渗透文学艺术教育,使得学生具有感知和欣赏美的能力;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商合理地得到发展。总之,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来,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课不仅仅是一门讲授知识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可以给出一个总任务——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
3.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只能是存在于教学的课本之中。实际上如果只是将人文教育内容渗透于信息技术课本上,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我们在教学的实际中,应该教会学生分辨有益的和不良的信息,多引导学生接触那些蕴含着人类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精神食粮,教他们自觉地远离那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应该教会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使他们认识到编写病毒和进行黑客攻击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还是一种违法的事情;应该教育学生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等等。我们应该使得人文教育的活动融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这些活动有机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质。
4.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灵双向撞击的过程。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侧重于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导致情感陶冶弱化,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本是有血有肉的人,却几乎被培养成学习机器,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教学激情,让课堂成为富有情感的课堂。
总之,在新课改中信息技术教师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还要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做好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在信息技术这一门新的学科中,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提高信息素养,减少信息犯罪,就应该重视在平时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孙立明 等《素质教育专题》.沈阳工业出版社。
[3]陈志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4]沈贵鹏《试论人文教育目标的厘定》.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信息素养 人文精神
传统上人们都把信息技术教育当成了计算机教育,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不仅仅包含信息处理和信息问题的解决,而且包含信息交流和信息文化的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构筑信息意识、信息价值观、信息伦理等信息道德。
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由此可见,新课标中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知识传授,而应该渗透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它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是无法回避的。而从另一方面考虑,网络真的是弊大于利吗?的确,在我国许多青少年上网没有目的,常常沉迷于刚才所说的现象中,但另一个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接触网络,而且有数据表明美国的青少年上网查阅资料、完成课题的占了一半以上,玩游戏的仅占少数。显然,网络本身并没有错,学生本身也没有错,而问题出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有效引导上,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太多的关注放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掌握上,而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有的观点认为网络道德应该归属于学校的德育教育,这点我们认同,但是作为直接传授给学生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难道没有义务吗?我认为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言传身教会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为有效,而且这也是我们新课改中要求的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决不是单一的工具教学,因为工具的使用是由人来决定的,只有“人”以及人的“思想”才是行为动力的真正“驱动器”。例如我们现在所处的网络时代,人的精神生活的某些方面需要科技工具和人文精神的同时介入。如网上聊天、娱乐、宣泄情感等都是与现实世界的人文精神紧密相联的,如果将网络视作单纯的工具而剥夺其所附有的人文因素,如果将网络空间视作纯粹的“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那么只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堕落乃至人性的异化。
因此,我们教育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于人的培养,体现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增进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与充实感。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标准除了考虑所有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应该检验学生“怎样应用工具”和“用信息工具干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以及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中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举,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三、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1.完善教材,提高认识
翻阅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是单纯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讲解,没有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引导和渗透。没有教材的规范和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教育工作难有明确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针对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逐渐完善信息技术教材,充实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认识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信息技术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科学技术的掌握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的,对于反社会、反人性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要加以识别、摒弃。
2.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上渗透人文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计算机技能,我们在教学的内容上除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面对信息的海洋能够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渗透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内容,使得学生面对缺少监管的信息世界具有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渗透文学艺术教育,使得学生具有感知和欣赏美的能力;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情商合理地得到发展。总之,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来,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课不仅仅是一门讲授知识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可以给出一个总任务——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
3.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只能是存在于教学的课本之中。实际上如果只是将人文教育内容渗透于信息技术课本上,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我们在教学的实际中,应该教会学生分辨有益的和不良的信息,多引导学生接触那些蕴含着人类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精神食粮,教他们自觉地远离那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应该教会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使他们认识到编写病毒和进行黑客攻击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还是一种违法的事情;应该教育学生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等等。我们应该使得人文教育的活动融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这些活动有机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质。
4.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灵双向撞击的过程。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侧重于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导致情感陶冶弱化,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本是有血有肉的人,却几乎被培养成学习机器,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教学激情,让课堂成为富有情感的课堂。
总之,在新课改中信息技术教师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还要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做好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在信息技术这一门新的学科中,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挑战,提高信息素养,减少信息犯罪,就应该重视在平时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孙立明 等《素质教育专题》.沈阳工业出版社。
[3]陈志强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4]沈贵鹏《试论人文教育目标的厘定》.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