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父女:石破天惊刻红楼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组规模宏大的艺术品往往是需要人细细品玩方能体会个中意趣的,但是就是有一组可以占据一个展厅的艺术品令人只要不到5分钟就能被完全震撼,这就是周长兴和周丽菊父女俩的大型微雕石刻——完整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包括文字和按照内容复制出来的场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石头记诞生在上海这一对父女手里。我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来到陈列这部“石头记”的上海西南郊区的陈列馆,站在那堆形状各异的精美微雕面前,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石破天惊的真正含义,这种感觉令人无法呼吸,不能表达。
  
  源于一部越剧
  
  我在一个夜晚走进了位于一个普通居民小区的一幢普通房子的六楼周氏父女的家。提到这部还没有完成就在香港和日本引起巨大轰动、一周10万人前来参观的“石头记”,给文字主刀的周丽菊站着就已经滔滔不绝起来。
  个子娇小的周丽菊四十出头,有着上海女人的柔弱和上海女人的利索,也有着普通上海女人为人处事的恰倒好处,无论是打扮还是举动,都平凡得亲切,怎么看都想像不出那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是她一笔一划刻上去的,原本在我的想像里,那应该是个象石头一样沉默的女子。
  周丽菊是周长兴唯一的女儿,父亲是微雕大师,自然“虎父无犬女”,周丽菊说很小就已经给父亲打下手,因此练就了一套集绘画、书法、金石、鉴赏的过硬基本功,没有这套基本功,后来按部就班读大学,读的还是中医学院,毕业后做了一名中医的周丽菊绝对拿不出今天的石头版的“红楼梦”。
  问周丽菊如何会想到去刻《红楼梦》而不是其它,周丽菊快人快语地说因为《红楼梦》本来就叫《石头记》,自己是刻石头的,自然会先想到刻《红楼梦》。当然,作为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红楼梦》自然是招女性喜欢的,尤其祖籍浙江嵊县,本是越剧故乡,周丽菊对徐玉兰、王文娟联袂主演的经典越剧《红楼梦》情有独钟,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如今提到依然是一叠声的“真是好看啊”,所以一切全部缘于兴趣,对《红楼梦》的强烈兴趣,这往往是无数成功的最原始动力,其能量强大无比,让周丽菊下了个难度极高的决定,将《红楼梦》变成名副其实的《石头记》,并且让其绝对完美,就向那部越剧一样,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于是一场对艺术极限和人生极限的挑战开始了。
  
  认识“繁体字”
  
  首先是文字关,周丽菊为了尽显古风,坚持选用竖排繁体字版本的《红楼梦》,只是在周丽菊这样的年龄,认识的繁体字是有限的,尤其很多已经消亡不再使用的异体字,让“识字”的难度大大增加,常常为了书本上的一个字,周丽菊先要拿放大镜认真研究笔画,然后查字典,搞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字。繁体字笔画繁多,一个字往往就要二十来笔,一笔都不能认错。在雕刻的时候,《红楼梦》毕竟是部超长篇小说,不是唐诗宋词,能背诵下来再刻,那真是看一个字刻一个字,且在雕刻时绝对不用放大镜,周丽菊说:“用了放大镜,不停地让眼睛换焦距,头晕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能刻。”所以这一百二十回的繁体字《红楼梦》完全是靠周丽菊的一双眼睛“看”出来的,最小的字只有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而至今,周丽菊说她的眼睛虽然在刻《红楼梦》时用眼过度,常常酸痛,但视力依然在1.5以上,这不是天生的千里眼,完全是小时候基本功练出来的,绝对可媲美于传说中的“百步穿杨”。结果整部《红楼梦》刻下来,周丽菊提起笔来写出的居然都是标准规矩的繁体字,常常要逼着自己回忆简体字。
  
  为了专心致志地雕刻,周丽菊首先想到了辞职,没有为自己的将来作一点设想,脑子里全是《红楼梦》,结果还是单位领导提醒她并且坚决挽留她,这才让她留职停薪,可以说这颗所谓的定心丸还是别人帮她准备的。一部《红楼梦》,一套石头记,让周丽菊完完全全沉浸在“大观园”和“容国府”中,完全忘记了自己,不仅放弃了工作,甚至常常刻到连天气变冷都不知道,照她的说法是:“除了雕刻,已经分不清别的事情了。”全身心地投入也让她尝到了微雕的艰苦。由于长达2年的雕刻,每天思想的高度集中,周丽菊为这套石头记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常常感觉身上像背了几十斤重的东西,经常肠胃功能紊乱,胃痛和腹泻总在她放下手中的刻刀和石头的时候前来侵袭她。开始了不久,母亲就病重,作为唯一的孩子,周丽菊别无选择地搬来和母亲同住,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继续她的雕刻,她居然还把照顾母亲作为一种调剂,可以想见,当时的工作有如何辛苦。但是她无怨无悔,这是自己喜爱的事业,没什么能够阻挡她的刻刀。她说从下决心刻《红楼梦》开始,她就没想过要靠它怎么样,完全凭着一种热爱和一股激情。
  
  “苛求”的完美
  
  整部“石头记”对石头的要求很高,并没有人对周丽菊提出要求,一切全部是她自己要求自己。她要求每一块石头都要和在其上面所刻的内容的意境相吻合,这无异于用石头重新将《红楼梦》写一遍,且石头是大自然的结晶,又如何能完全恰到好处地和经过人不断加工的文字相吻合呢。周丽菊在当时雕刻《红楼梦》的两年时间里,先是在家里现成的石头“储备”中挑选,那个时候周丽菊还没有女儿。转眼女儿都已经10岁出头,在这十几年里,周丽菊没有停止对石头的寻觅,每寻觅到一块在意境上更符合内容的石头,周丽菊便重新雕刻,将原来的石头换下来。因此整部“石头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调整,好像一个人,从幼年在逐渐地成长成熟和完善。因此,有了“群芳荟萃”的“怡红夜宴”,有了天然含有“仙草”的“木石前盟”,有了纯天然中秋意境的“大观园赏月”……只要一看石头,人们几乎就能对上面所雕刻的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周丽菊不仅要关注石头的颜色、图案,还要关注它的形状和大小,因为它们的“尺寸”关系到整个行文的“排版”,每要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内容,周丽菊都煞费苦心,如何让这段内容不多不少、不长不短正正好好地留在石头上。这就是周丽菊的用心,真正让石头开口说话。
  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在周丽菊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雕刻过程中,刻错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时候是错了字,有的时候是错了编排,其实那么微小的字又有几个人会去认认真真地看仔仔细细地读呢,但是周丽君没法对自己交代,对《红楼梦》交代。一次,在雕刻过程中多空了一小格,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算不上是个错误,而且整块石头已经雕刻得差不多了,但是周丽菊就是不满意和不舒服,最终还是磨掉了全文重新雕刻。雕刻完成后发动全家帮助校对和数字,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正是如此的“苛求”,才成就了这一部堪称“图文并茂”的“石头记”,用周丽菊的话说“绝对不比当年的曹雪芹轻松,等于重新写一遍《红楼梦》”。在采访中,周丽菊取出刻错而留下的石头和不断被更好的石头替换下来的石头,前者她说是“错版”,也很有“收藏价值”,后者是“过程”,就好比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串串回忆,同样弥足珍贵。
  
  微型的华美乐章
  
  老爷子周长兴几次想插进来一起聊聊,但都被女儿周丽菊打断了,因为怕他又要从“宋朝”说起,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女儿负责文字的主刀,父亲则负责了场景的复原,虽然刀下的内容不同,但老爷子的刀动出来的规模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精美到了令人不舍得将眼睛挪开的地步。尤其是宝玉怡红院里的多宝隔,高70厘米,长120厘米,总格数为244格。格内陈列的1000件摆设,最小的相当于1粒小米,但件件纤毫毕露惟妙惟肖。多宝隔从左至右为纪年顺序,纵横千年,开始于七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终止与清朝末。这1000件摆设有古陶、彩陶、青铜器、瓷器、紫砂器、玉器、供石、盆景、景泰蓝、礼器和文房四宝等等,每本书甚至都可以一页页翻动。老爷子在制作过程中,以《红楼梦》为研究底本,以历代文物为载体,经过周密考证并查阅大量资料经过精心设计而成。其中6把小石壶,总重量不及3克,居然还可注水,另外6只小茶杯,每只杯子只有0.04克重。周丽菊为其中的清三代粉彩瓷的创作花了很大精力,做出来的形色质地居然和真瓷几乎一样。
  这1000件摆设虽然加起来也没多少分量,其每一件的考究绝不亚于一件真品。雕刻这1000件摆设的原材料就有翡翠、珊瑚、琥珀、珍珠、水晶、象牙、田黄石、芙蓉石、鸡血石、青田石和端石等等各类珍贵石料,制作多宝隔的木材有紫檀、黄花梨、绿木、乌木、红木以及白桃木等名贵木材。整个多宝隔好似一首微型的立体古典主义交响曲,诉说着璀璨的中华文化,记录着沧桑和变迁。老爷子运用天然木石,尤其是四大山系的优质章石特有的似玉之质和似虹之色的天然美,创作出的一切充满了典雅、华丽、古朴和逼真的各种风格。史前的石器和古陶,夏商周的青铜器、汉唐的玉器、清三代的瓷器,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幽古遗韵,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红楼梦》中的真实场景,和女儿的文字部分可谓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融进血肉和精神
  
  父女俩比邻而居,父亲住着二室一厅,客厅就像个陈列室,陈列着老爷子65年来的心血。一个房间作了会客用途。老爷子的工作室在厨房,工具和锅碗瓢盆“和平共处”,老爷子在里面拿热水烫脚,毕竟74高龄了,天天站着搞创作,两只脚都肿着。
  周丽菊住一室一厅,本该是卧室的也成了陈列室,放着周丽菊的作品,有《红楼梦》替换下来的,也有因为石头实在太好不舍得拿到郊区展馆里去放在灯光下照,怕照坏了,只能让“候补”的去展览。也有一些小创作,在一块有水草花纹的石头上雕上几条鱼,一块石头就立刻融化成了水。而本该是客厅的成了卧室,里面放着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一家三口挤在一个房间里,周丽菊夫妻俩的床还是老式的木架子床,上面的床单都是老式的。女儿趴在一张凳子上做作业。周丽菊的爱人告诉记者家里基本没有过多少积蓄,因为钱全花在石头上了,光周丽菊的一部《红楼梦》就不知道用掉多少好石头,石头对于周氏父女比金子还值钱。周家在石头商人那里是出了名的“豪爽”,只要是他们看上的石头,从不计较代价。父女俩常常雕些小作品换钱,换来的钱再去找石头,“以石养石”,而不是养家。
  其实如果要把父亲的多宝隔和女儿的《红楼梦》去换钱的话,这父女俩一个晚上就能成千万富翁,光一部《红楼梦》就有人估价数千万元,但是父女俩守着这一屋子的石头谁也没想要靠它们发财。它们早已融进了他们的血肉和精神,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像孩子永远是母亲的一部分一样无法割舍。
其他文献
一个现代女子找到了一个她感性趣的男人,如果对方婉言拒绝地,这个女子就可能断言对方在压抑自己。你怎么活得这么虚伪呢?你太理智了,我觉得理智是最可恶的东西,是最压抑人性和情感的东西。人生能有几回醉?……  这个女子开导完了,出门碰到一个使她极其恶心的男人,被对方纠缠不休,她就可能说出另外一些理论:你怎么这样不克制自己呢?怎么这样缺乏理智呢?你只能让我恶心,我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无耻的人……  这个女子的
期刊
中国人自古就有崇尚名号的习俗,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著述当中,从来就不乏某某人被封赐为某某称号的记载,即使身后再被追封的现象也屡屡层出不穷。这些事情历来都是光宗耀祖和无上荣光的。进入现当代社会,被皇帝加爵封赐的事情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而另外一个让众多国人梦寐以求的称号却横空出世,而且至今方兴未艾,层出不穷,这就是“熠熠闪光”的所谓“专家”。  也正是因为“专家”这一称号的原意是与各项专业技术密不可分
期刊
公交车上的测试    上海人,对人对己的最高评价是“拎得清”。  看一个人是不是“拎得清”,在上海的公交车上最典型、最形象、最生动。  上车前,必须先“拎得清”。  到啥个地方,乘什么车子,坐(或者站)几站,再换什么车,在什么站点换,都必须一清二楚。如果有个人坐过了站,还大叫大嚷,一车的乘客都会白眼相对,嘀咕一声:“做梦一样……介拎不清!”如果乘了相反方向的车,则被众人视作“拎不清”,目光里流露出
期刊
缘起:摩的司机本科毕业    2004年5月5日晚23点50分,上海东北角的控江路,记者工作完急着回家,因一时叫不到出租车,公共汽车末班车也已经开走,正巧路口停着几辆拉客的摩托车,于是记者决定选择搭乘“摩的”回家。时间已近午夜,记者又是孤身小女子,为了安全起见,记者只能在众多“摩的”司机中“以貌取人”。其中一位“摩的”司机看上去干净利索文质彬彬,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颇有读书人气质,于是记者上了他的摩
期刊
一个城市的包装可以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意味的理论过程,可以是充满了人文意味的文化过程,也可以是充满了经济意味的营销过程。成都,显然属于最后者。    一篇关于旅游开发的工作笔记    他反复强调他是个文人。尽管他宽大的局办公室里进出着忙碌的人群,尽管他确实是中国基层科层体制组合体的重要环节,但他肯定喜欢文人这个身份带给他的快乐:比如,说出话来,至少不像政府工作报告那样谨慎;再比如,他有一圈文人朋友,
期刊
编者按:本期“案件聚焦”所选择的两个案例并没有曲折的情节,案例一虽说是人命关天,但是凶手说实话也并非穷凶极恶之徒。案例二甚至法院都没有给予立案。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两个案件是平淡的,它们同样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在意和探讨的是这两个案件或者说所有与此相似的案件背后的原因,为何会出现往往一个所谓“好”的出发点却总会导致一个坏的结果这样的现象?为何明明应该是伟大的“父母之爱”却最终成了“害”?这种“爱”里
期刊
暴风雪中的援手    我刚搬进纽约市布鲁克林区那幢公寓楼,就看见有一张“通告”贴在住户的邮箱旁,上面写道:“对格林夫人的善举——愿意每月两次接送住在3栋2层4号做完化疗的格林夫人回家者,请在下面签名……”因为我不会开车,所以没有签名,径直走上了楼,房间里的许多东西还没有归置好,我还得好好搬动一番。但是“善举”一词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这是希伯来语,意思是“做好事”。按照我祖母的理解,它还有另一层含义
期刊
局长急中生智  某市一局长带队下乡考察工作,至一镇,镇长热情接待,但不知何处出了岔子,局长却看镇长横不顺眼,竖也不顺眼,呼来喝去,就是不给好脸色。秘书在一旁示意,局长仍是不理会。镇长暂出,秘书急忙告诉局长,此人乃新任市委书记之亲戚,连连为局长得罪此人感到惋惜,且出谋划策以挽回局面。不料局长面不改色心不跳,摆手一笑而已。镇长回来后,局长满脸笑容,拍拍镇长肩膀,说:“镇长啊,我在市里一向久闻你的大名,
期刊
破俗套   甲:“我和我爱人搞对象时完全打破了那种男追女跑的老俗套。”   乙:“你们是……”   甲:“她每次跟我要东西时,都是我在前面跑,她在后面追。”     猫知道  有一精神病患者总认为自己是老鼠,在医生的帮助下终于康复了。出院的那天,这名患者刚刚走到门口,突然有一只猫出现在他的面前,令他目瞪口呆。   医生:你现在已经好了,为什么还那样?   患者:我知道我已经不是老鼠,但猫知道吗? 
期刊
假如将漂在海洋称为“蓝色旅游”,将踏上雪域称为“白色旅游”,将游迹于山水统称为“绿色旅游”,那么,不妨将踏访革命圣地称之为“红色旅游”。“红色”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公费组织敬仰”的地方,从历史的长河看,她也是值得一赏的人文景观:有众多耳熟能详乃至曾经见过的伟人在这儿留下过深刻印迹,后人辗转于此,倍感亲切,不胜感怀。怪不得当我在“五一”长假期间游延安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同好”集结于圣地。― 人们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