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其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河南来说,任务繁重而艰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奠基作用,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一、当前河南农村教育的基本形势
目前,全省有农村中小学校3.3万所,农村中小学在校生1079.5万人,占全省中小学生的69.3%。农村中小学教职工56.5万人,占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60.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多次召开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会议,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一系列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了多项建设工程,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加强督导,促进了农村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河南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广大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为河南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转变。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各级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公共财政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框架初步形成。近几年,全省新增教育经费80%用于农村,尤其是“三保”(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政策的落实,长期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广大农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河南省已于2000年前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目前,全省人口受教育的年限已达8.4年,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为河南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双百工程”、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4、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百千万”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深入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活动,完成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5、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较好保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两免一补”’覆盖面不断扩大,仅2005年春秋两季就安排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11.6亿元,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012.1万人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近几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均在98%以上。
近年来,虽然河南农村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事业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尽管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但由于河南经济基础薄弱,义务教育规模几乎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经费多项生均指标在全国处于后位。
2、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说面临两大困难和问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首先教师资源的配置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间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城市超编跟农村部分地区教师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教师短缺。其次是农村教师补充难、培训提高难,且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当前,河南与全国一样,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的城乡间、县际间差距依然较大。
二、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要求
1、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政治层面上的,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这20个字是从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之所在。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六个“新”: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业经济要有新产业,三是农民生活条件要有新改善,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风尚,五是农村风貌要有新变化,六是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 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上述这些要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普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二是采取倾斜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新农村建设中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农村教育工作,当前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制定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农村教育工作面广校多,必须把规划制定好,用规划形成合力、规范行动。要把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切入点,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应当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注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推进教育公平,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三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省情、市情、县情、乡情和村情,分析各方面因素,分析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目前状况与目标的差距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无论是制定规划,还是项目实施;无论是资金筹措,还是对建设标准的掌握,都要进行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要防止形式主义和简单化。
四是规范管理,注重效益原则。各级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机制,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而更应注重经济效益。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对每一笔资金都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科学理财,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财政损失和人为的铺张浪费的基础上,要实行政务公开,建章立制,加强各环节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支出责任制和支出追踪问效制,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教育应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1、建立保障机制,实施“五大”工程。具体来说,要逐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完善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普通中小学评估工作,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办学水平。
结合河南实际,当前,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要实施五大工程。一是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认真搞好规划,把危房改造工作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整合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山区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布点分散、教师配置不合理、办学效益低下、教育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扩大规模效益,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解决贫困县、乡中小学课桌凳陈旧、短缺问题。四是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五是启动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逐步使所有学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新聘任的教师一般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探索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保证农村学校能够补充到高素质的新教师,以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对在职教师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和超编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丁作。二是推动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鼓励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和多种形式的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智力支教活动,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三是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一批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的教师。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和校长培训经费投入。
3、高度重视均衡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按照“三统一”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第一,统一规划。把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贯穿于建设新农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做到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规模扩大与人口集聚适应,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统筹,校舍调整与功能划分协调。第二,统一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采用投资、建设、管理三分离的机制,建设标准化学校。第三,统一配置。加快城乡办学资源对接,教学设备倾斜农村学校,体育设施普及农村学校。二是按照“三均衡”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校际均衡。第一,促进校长配置均衡。建立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通过推广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引导,帮助薄弱学校提升管理水平。第二,促进师资力量均衡。组织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第三,促进生源结构均衡。坚持小学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薄弱初中学校 免试直升优质高中学生比例,增加优质高中对口招生保送生的薄弱初中学校数量。三是建立“两个机制”,强化政府责任。第一,建立教育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独立预算,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第二,建立帮困助学机制。2006年,全省“两免一补”资金达14.6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0万人。2007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四是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作为当地义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双亲在外地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提供便利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留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
4、三教统筹,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是深化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从2006年起,每年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要达到70%、规模要达到40万人以上,完成初中后一年职业培训达到55万人以上。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与东西部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三是积极参与组织实施“两大工程”,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全省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完成200万人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任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每年培养培训300万人次农村实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是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作为重要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推行“日校办夜校”“一师兼两教”,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阵地,成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责编 刘 波)
一、当前河南农村教育的基本形势
目前,全省有农村中小学校3.3万所,农村中小学在校生1079.5万人,占全省中小学生的69.3%。农村中小学教职工56.5万人,占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60.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多次召开关于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会议,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等一系列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了多项建设工程,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加强督导,促进了农村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河南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广大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为河南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转变。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各级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公共财政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框架初步形成。近几年,全省新增教育经费80%用于农村,尤其是“三保”(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政策的落实,长期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广大农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河南省已于2000年前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目前,全省人口受教育的年限已达8.4年,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为河南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双百工程”、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4、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百千万”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深入开展了师德集中教育活动,完成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5、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较好保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两免一补”’覆盖面不断扩大,仅2005年春秋两季就安排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金11.6亿元,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012.1万人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近几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率均在98%以上。
近年来,虽然河南农村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事业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尽管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但由于河南经济基础薄弱,义务教育规模几乎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经费多项生均指标在全国处于后位。
2、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说面临两大困难和问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首先教师资源的配置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间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城市超编跟农村部分地区教师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教师短缺。其次是农村教师补充难、培训提高难,且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当前,河南与全国一样,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尽管近年来各地义务教育都有了新的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的城乡间、县际间差距依然较大。
二、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要求
1、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是精神层面上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管理民主”是政治层面上的,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这20个字是从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之所在。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六个“新”: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业经济要有新产业,三是农民生活条件要有新改善,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风尚,五是农村风貌要有新变化,六是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 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上述这些要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普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二是采取倾斜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新农村建设中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农村教育工作,当前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制定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农村教育工作面广校多,必须把规划制定好,用规划形成合力、规范行动。要把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切入点,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应当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注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推进教育公平,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三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省情、市情、县情、乡情和村情,分析各方面因素,分析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目前状况与目标的差距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无论是制定规划,还是项目实施;无论是资金筹措,还是对建设标准的掌握,都要进行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要防止形式主义和简单化。
四是规范管理,注重效益原则。各级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使用、管理机制,不仅要注重社会效益,而更应注重经济效益。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强化资金管理,对每一笔资金都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科学理财,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财政损失和人为的铺张浪费的基础上,要实行政务公开,建章立制,加强各环节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支出责任制和支出追踪问效制,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教育应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1、建立保障机制,实施“五大”工程。具体来说,要逐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完善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推动各地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加强对普通中小学评估工作,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办学水平。
结合河南实际,当前,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要实施五大工程。一是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认真搞好规划,把危房改造工作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机结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整合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山区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布点分散、教师配置不合理、办学效益低下、教育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扩大规模效益,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解决贫困县、乡中小学课桌凳陈旧、短缺问题。四是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五是启动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建设,逐步使所有学校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新聘任的教师一般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探索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保证农村学校能够补充到高素质的新教师,以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对在职教师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和超编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丁作。二是推动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促进教师资源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鼓励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组织师范生实习执教和多种形式的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智力支教活动,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三是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一批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的教师。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和校长培训经费投入。
3、高度重视均衡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按照“三统一”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第一,统一规划。把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贯穿于建设新农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做到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结合,规模扩大与人口集聚适应,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统筹,校舍调整与功能划分协调。第二,统一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采用投资、建设、管理三分离的机制,建设标准化学校。第三,统一配置。加快城乡办学资源对接,教学设备倾斜农村学校,体育设施普及农村学校。二是按照“三均衡”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校际均衡。第一,促进校长配置均衡。建立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通过推广先进经验,加强示范引导,帮助薄弱学校提升管理水平。第二,促进师资力量均衡。组织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第三,促进生源结构均衡。坚持小学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免试就近入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高薄弱初中学校 免试直升优质高中学生比例,增加优质高中对口招生保送生的薄弱初中学校数量。三是建立“两个机制”,强化政府责任。第一,建立教育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进行独立预算,强化政府的保障责任。第二,建立帮困助学机制。2006年,全省“两免一补”资金达14.6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0万人。2007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四是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作为当地义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双亲在外地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提供便利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留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教育。
4、三教统筹,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是深化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从2006年起,每年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比例要达到70%、规模要达到40万人以上,完成初中后一年职业培训达到55万人以上。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与东西部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三是积极参与组织实施“两大工程”,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全省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完成200万人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任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每年培养培训300万人次农村实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是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作为重要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推行“日校办夜校”“一师兼两教”,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阵地,成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就业创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责编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