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海马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细胞之一,与认知功能有密切的联系[1]。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海马损伤与其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和Aβ沉积有关[2]。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研究显示: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抑制JNK信号[4]。本实验通过高糖高脂和低浓
【基金项目】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2018JJ2347,2021JJ30595);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No CX20190754);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No S2020105551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海马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细胞之一,与认知功能有密切的联系[1]。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海马损伤与其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和Aβ沉积有关[2]。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研究显示: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抑制JNK信号[4]。本实验通过高糖高脂和低浓度STZ喂养SD大鼠复制T2DM大鼠模型,探讨DHM通过抑制JNK信号降低T2DM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Aβ和p-Tau水平。
其他文献
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最新变体,自发现后在全球引起广泛传播。该变异株具有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短距离内引起广泛传播等特性,同时具有疫苗逃逸能力。了解病毒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现状,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将对Omicron的流行现状、传播特征、致病机制、临床特征、疫苗的有效性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一是风流检测模块,二是通风网络模块,三是调控模块。这些模块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为矿井提供新风,避免由于井下空气稀薄导致作业人员出现窒息危险,同时也可以对井下的毒性进行有效稀释。总之能够不断优化井下作业环境,让相关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施工。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决定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如果井下作业时出现通风问题,将会在
<正>量感是学生对量的感觉、意识和观念,也是学生对量的把握。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量感的知识较多,比如时间、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速度、角度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对量感的培养则相对缺乏。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同量之间的换算和运算,但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对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对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等准确感知能力较差,
<正>"互联网+"教育是传统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对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近年来,在"互联网+"环境下,许多研究者对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李山老师的《英语语言教学改革与创新:互联网+教育探讨》一书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小镇获得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镇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面临良好的市场机遇,对我国文化产业小镇进行建设和打造的时候,需要立足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乡村内部,了解并挖掘乡村在以往的发展实践中,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以此为支撑,保障整个文化产业小镇更加具有独特性和人文性,摆脱以往小镇建设中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情况,使其真正可以彰显特定地区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正>【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正>冯至散文《忆平乐》运用自然平实的语言,记叙了他在抗战期间途经桂林、平乐时的发生的一段往事。文章写的是日常生活琐事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体现的却是冯至作为知识分子,对于个体如何在动乱时代下生存、如何在时代和人事的巨变中安顿自身等生存问题的思考。本文结合抗战时代背景,联系冯至早期诗歌和上世纪40年代发表在昆明《生活导报》《中央日报》上的评论杂文,对文本进行解读,能够帮助我们窥见冯至隐伏在散文质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