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推进素质教育国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美术教育设定了教育目标和方向。然而,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农村的美术课程教育中真正能做到《标准》中所要求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提高农村美术课程的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急待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村 美术教育 现状 美术欣赏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旗帜”下,“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在农村教育工作者中已经达成“共识”。虽然随着美术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农村美术教育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其一,应试教育助长了从主管教育的部门到各学校的校长,再到各主课教师,均把美术教育放置在可以忽略不计的地位。在临近考试的关口美术教师“下课”让位于主课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更可称之为“习惯中的自然”。促使农村的美术教育“磕磕绊绊”、“断断续续”,教师教之“无趣”,学生学之“无味”。成为农村教育中一颗点缀的“小花”,虽盛开怒放,但不等结果即进入枯萎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能享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其二,农村美术教师师资资源的匮乏。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学校要么没有美术教师,要么由能画上两笔或者是喜欢一点美术的教师来兼职担当;更有学校把那些身体条件差,不能在主课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的教师定位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这些教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校上课而让美术课缺失也不会影响整体教学,且能让其他主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率领”学生深入复习。即使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校也会安排这些教师兼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对所兼课程和其他教师一样进行考评,导致美术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的课程上面,而无暇全力投入到正常的美术教学之中;其三,美术课程的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农村学校根本没有美术课程的相关教学用具,如画板、画架、颜料、纸笔等。好多美术教师从事了半辈子的美术教学都没有用过这些必备的美术用品,更何况农村的学生。
二、农村美术教育的改革方案
在讨论农村美术教育的改革之前,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什么是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当下农村美术教育教师匮乏、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农村的美术教育不能定位在,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期望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设计家、画家。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农村的美术教育也不能只是教学生“画画儿”就万事大吉。笔者以为,农村美术教育应定位在,培养有着美术素养的美术课教师,在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因此,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农村学校进行课改的首要前提。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更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界,欣赏自然风光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在农村欣赏田园风光有着独特的先决条件,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每天看到田园景象似乎很难令他们激动、畅想,而把美术课程放置在大自然中,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认识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况且,我们所看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于自然界的风光。就目前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和条件,这种改革是最有效的,且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的新思路。
三、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农村学校已经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从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到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再到美术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对美术教育给予了关注与扶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了美术课程的相应标准,鼓励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使美术教育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升到通过尝试各种工具、材料,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和走进自然景观等方法,丰富视觉感官、触觉感受,体验美术活动中的乐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促进了农村美术教育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所指出的那样,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王英.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2]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关键词 农村 美术教育 现状 美术欣赏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旗帜”下,“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在农村教育工作者中已经达成“共识”。虽然随着美术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农村美术教育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成绩,但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其一,应试教育助长了从主管教育的部门到各学校的校长,再到各主课教师,均把美术教育放置在可以忽略不计的地位。在临近考试的关口美术教师“下课”让位于主课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更可称之为“习惯中的自然”。促使农村的美术教育“磕磕绊绊”、“断断续续”,教师教之“无趣”,学生学之“无味”。成为农村教育中一颗点缀的“小花”,虽盛开怒放,但不等结果即进入枯萎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能享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其二,农村美术教师师资资源的匮乏。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学校要么没有美术教师,要么由能画上两笔或者是喜欢一点美术的教师来兼职担当;更有学校把那些身体条件差,不能在主课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的教师定位在美术教育的“第一线”。这些教师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校上课而让美术课缺失也不会影响整体教学,且能让其他主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率领”学生深入复习。即使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学校也会安排这些教师兼职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对所兼课程和其他教师一样进行考评,导致美术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的课程上面,而无暇全力投入到正常的美术教学之中;其三,美术课程的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农村学校根本没有美术课程的相关教学用具,如画板、画架、颜料、纸笔等。好多美术教师从事了半辈子的美术教学都没有用过这些必备的美术用品,更何况农村的学生。
二、农村美术教育的改革方案
在讨论农村美术教育的改革之前,我们应当正确认识什么是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当下农村美术教育教师匮乏、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农村的美术教育不能定位在,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期望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设计家、画家。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农村的美术教育也不能只是教学生“画画儿”就万事大吉。笔者以为,农村美术教育应定位在,培养有着美术素养的美术课教师,在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因此,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农村学校进行课改的首要前提。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更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界,欣赏自然风光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在农村欣赏田园风光有着独特的先决条件,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每天看到田园景象似乎很难令他们激动、畅想,而把美术课程放置在大自然中,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认识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况且,我们所看到的优秀的美术作品,绝大多数也是来自于自然界的风光。就目前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和条件,这种改革是最有效的,且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的新思路。
三、农村美术教育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农村学校已经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从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到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再到美术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对美术教育给予了关注与扶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了美术课程的相应标准,鼓励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积极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使美术教育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升到通过尝试各种工具、材料,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和走进自然景观等方法,丰富视觉感官、触觉感受,体验美术活动中的乐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促进了农村美术教育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使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所指出的那样,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王英.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2]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