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报三春晖
以母亲为核心的家教是很严格的,她关注着我的言行举止,并且促发了我少年时期浓厚的书生气、过于拘谨的性格。在母亲看来,考学是孩儿的最大要务,只有考取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彻底摆脱“苦刨地球”的命运。她仿佛一个牧羊人,手持牧鞭,口发号令,要我这可怜兮兮的羔羊专心向前,日里夜里啃吃着书页——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有农家子弟的金光大道、锦绣未来。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现在想想,我的少年时代,曾经何其“样板”呵!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手上是“语数外”,心上是大理想,嘴上是书声朗朗,一副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模样。在母亲的告诫下,我按捺住我的玩心,做那离群单飞的孤雁,同学们结对成群,下水撒欢撒野,上岸跳高跳远,而我争分夺秒,汗流浃背在书桌前。在母亲的监视下,我不再隔着我家的窗棱——偷偷打量邻家女儿周芸的倩影;我不再打着种种幌子来到她的闺房——看桃花在她脸上羞答答地升起,听百灵鸟和我美滋滋地讲话;我压制住青春期莫名其妙的躁动,掐灭了朦胧爱情的火焰,去做白璧无瑕的少年。
那时在老师们的眼里,我无疑是棵读书的好苗子:我背书,哇啦哇啦的流畅,不像那些差生,嘴里磕磕巴巴,仿佛含着块大石头;我作文,词语们纷至沓来,弹奏美妙动听的音符,不像那些呆鸟,遣词造句枯涩,通篇陈腔滥调。在乡人们的口中,我是桃园村子弟学习的榜样:寒假暑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埋头在课本中。人们在乡间小路上看见我母亲,总要停下来,那些话题呢,绝大部分都和我的学习有关,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麦子、谷子、鸡娃、猪娃。他们对我母亲说,你的儿真有出息啦,前途无量啦,你这当妈的,天生好福气啦!种种赞誉,使我母亲喜上眉梢,心花怒放。贫困潦倒之家,拿什么犒劳莘莘学子?清炒豌豆尖,茼蒿荠荠菜,干煎小白鱼,红薯南瓜饭。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胜过山珍海味。贫寒之家,缺吃少穿,独独不缺少母爱。
杂草们发疯了,需要锄头去收拾;麦苗们干渴了,需要及时灌溉;棉花们害病了,需要赶快打药;高粱们熟透了,需要镰刀“三下五除二”。农业劳动是很艰辛的,甚至近乎残酷,苦不堪言,哪里像有些人在文章中描写的那样——蓝天上游动着朵朵白云,黄土地上到处是诗情画意。农忙时节的桃园村,烈日当头,尘埃扑面,热浪烤人,母亲在躬身锄草,提水浇灌,打药杀虫。她那个忙呐——忙得昏天黑地、晕头转向、晕三黑四;她那个累呐——累得眼睛发花、心里发虚、腿子发软。因了长年过度的操劳,母亲患上了多种顽固的疾病:头晕病、腰腿痛、神经衰弱、心律失常……一个炎热的夏季,她中风了,死神将至,虽然经过县医院救治,可嘴眼还是歪斜了,肢体时而麻木……
母亲那样的辛勤,忙碌,体弱多病,我这个当儿子的,却很少帮她干活、为她减轻负担。在母亲看来,只要我集中精力读书,她的心里就会舒坦许多;只要我学业优良,就是对她的最大宽慰。当夏收和秋收时节来临,我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作为我家的一员“男将”,竟然很少到田里劳动,相反,我常常享受着“特殊待遇”:手不提锄头、镰刀,脚不挨土坷垃、田埂,肩不扛麦草、棉花杆……现在想起这些,真要羞死我也。那时我在做么事呢?我在做白脸书生、摇头晃脑的“秀才”,伏案攻读,梦想“金榜题名”。我甚至要向读者们承认:我有时候明明知道父亲在牌桌上赌博,母亲在田地里受苦,可我忍不住打着刻苦读书的旗号,借机躲避农业劳动——我简直是虚伪、自私透顶。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殷殷嘱托、谆谆教导,仍然回响在我的耳旁:“儿呵,你要用心读书,好好考学,做一个有用人。”唉!为了我长大成人,成一个“有用人”,母亲劳碌着,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大半生。
到新华书店去
新华书店冷清清的,在高高的、尘封的书架上,在文学史里被誉为“伟大的、划时代的”大师们,感到了难以言说的孤独、无法排遣的忧虑。是的,文学产生“轰动效应”的年代过去了,文学由“热”变“冷”,越来越被边缘化,失去了“崇高”、“神圣”的地位,消散了五彩缤纷的光环,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有那样一些人,一年到头不读书,即使偶尔读读书,也不读文学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感兴趣。
现在,我注视着新华书店的一隅,那个戴着近视眼镜,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虔诚地捧着一本《海子的诗》,嘴唇轻轻翕动着,似乎在默念着心爱的诗句。我猜想那些诗句是《村庄》:“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或者是《秋》:“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也有可能是《重建家园》:“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籍心灵”。那些诗篇呵,超凡脱俗,摄我心魂。
我望着那个手不释卷的男孩子,一下子想起我的遥远的高中时代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热到穷乡僻野、田间地头,农民放下锄头,捧读小说,练习写作。汹涌的文学热也热着我这个“农家子弟”,我不知道天高地厚。长江码头边,站着焦急等船的少年;江风习习地,吹送我去长江南岸;机船突突地,鼓动我去新华书店。
那是全民爱好阅读的黄金岁月,一本好书问世,迅速风靡全国。新华书店里,书籍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星期天,从早上到下午,我一直泡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地过着读书瘾。苦于囊中羞涩,许多次去书店,发现喜欢的书,我往往买不起,只好久久站立着,一页页地翻读,从头读到尾。直到营业员一遍遍地提醒:“下班了下班了,明天再来。”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乘最后一班机船,从长江南岸返回长江北岸。江面上,江鸥在飞,梦想仿佛也在翩飞;甲板上,少年在瞩望,那时我有青春热血,我不知道山高路远。
百感交集的内心
我17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当我辞别故乡,客居都市,我仿佛还能望见:草丛间欢快的蚱蜢,乡路上温热的牛粪,荷叶上清亮的露珠。我仿佛还能摸到:坡上青草的细腰,垂柳额前的刘海,西瓜滚圆的胸房。我仿佛还能听见:树枝们在报告喜讯: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流水们在朗诵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鸟儿们在催促着懒人:布谷布谷,种禾割麦,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长江隔开了两省,江那边是湖南,江这边是我省。我省的天上,九头鸟高飞,我省的地上,湖北佬乱动。我还是一个乡村少年的时候,多么渴望“乱动”:像春风乱吹着麦苗,像骤雨乱打着树叶,像水鸟乱弹着波纹,像野猪乱发着野性,像天使乱展着羽翅……我也希求“安宁”:像水牛安卧水中,像鹅卵石安睡河底,像草鱼安享水草,像青蛙安坐荷叶,像静夜安放明月……在这些“乱动”中,在这些“安宁”中,我拥有了姿态纷呈的乡村,内心百感交集。
内荆河是荆江支流,蜿蜒流经我县。内荆河是活水长流,润泽着我村的子民。桃园村就坐落在内荆河畔。河边有轻舟,渡我去小镇,买回《说唐》、《水浒》。水里有水族,野鸭子花样游泳,小白鱼跳着肚皮舞,而我呢,学习蛙泳、仰游。岸上有桑林,桑果子何其诱人,染紫了少女的嘴唇,也给我点点滴滴甜蜜。
我生长在桃园村,树梢上有鸣蝉,叫热了日轮,叫暗了傍晚。院子外有野花,它不妖里妖气、脂抹涂粉——仿佛一个女特务包藏着祸心。房顶上有喜鹊,叫喳喳,一大早它就叫,恭贺我村的姑娘伢结婚。你就要结婚了,将要泪沾衣裳,将要告别双亲,将要远离村庄,将要生养崽女,周芸将生下小周芸。我那波澜起伏的内心,打翻了醋罐子、五味瓶:你就要嫁人了,是福是祸?命运难测:桃花嫁给春风,云雀嫁给碧空,白云嫁给乌云,梨花嫁给暴雨?
以母亲为核心的家教是很严格的,她关注着我的言行举止,并且促发了我少年时期浓厚的书生气、过于拘谨的性格。在母亲看来,考学是孩儿的最大要务,只有考取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彻底摆脱“苦刨地球”的命运。她仿佛一个牧羊人,手持牧鞭,口发号令,要我这可怜兮兮的羔羊专心向前,日里夜里啃吃着书页——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有农家子弟的金光大道、锦绣未来。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现在想想,我的少年时代,曾经何其“样板”呵!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手上是“语数外”,心上是大理想,嘴上是书声朗朗,一副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模样。在母亲的告诫下,我按捺住我的玩心,做那离群单飞的孤雁,同学们结对成群,下水撒欢撒野,上岸跳高跳远,而我争分夺秒,汗流浃背在书桌前。在母亲的监视下,我不再隔着我家的窗棱——偷偷打量邻家女儿周芸的倩影;我不再打着种种幌子来到她的闺房——看桃花在她脸上羞答答地升起,听百灵鸟和我美滋滋地讲话;我压制住青春期莫名其妙的躁动,掐灭了朦胧爱情的火焰,去做白璧无瑕的少年。
那时在老师们的眼里,我无疑是棵读书的好苗子:我背书,哇啦哇啦的流畅,不像那些差生,嘴里磕磕巴巴,仿佛含着块大石头;我作文,词语们纷至沓来,弹奏美妙动听的音符,不像那些呆鸟,遣词造句枯涩,通篇陈腔滥调。在乡人们的口中,我是桃园村子弟学习的榜样:寒假暑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埋头在课本中。人们在乡间小路上看见我母亲,总要停下来,那些话题呢,绝大部分都和我的学习有关,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麦子、谷子、鸡娃、猪娃。他们对我母亲说,你的儿真有出息啦,前途无量啦,你这当妈的,天生好福气啦!种种赞誉,使我母亲喜上眉梢,心花怒放。贫困潦倒之家,拿什么犒劳莘莘学子?清炒豌豆尖,茼蒿荠荠菜,干煎小白鱼,红薯南瓜饭。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胜过山珍海味。贫寒之家,缺吃少穿,独独不缺少母爱。
杂草们发疯了,需要锄头去收拾;麦苗们干渴了,需要及时灌溉;棉花们害病了,需要赶快打药;高粱们熟透了,需要镰刀“三下五除二”。农业劳动是很艰辛的,甚至近乎残酷,苦不堪言,哪里像有些人在文章中描写的那样——蓝天上游动着朵朵白云,黄土地上到处是诗情画意。农忙时节的桃园村,烈日当头,尘埃扑面,热浪烤人,母亲在躬身锄草,提水浇灌,打药杀虫。她那个忙呐——忙得昏天黑地、晕头转向、晕三黑四;她那个累呐——累得眼睛发花、心里发虚、腿子发软。因了长年过度的操劳,母亲患上了多种顽固的疾病:头晕病、腰腿痛、神经衰弱、心律失常……一个炎热的夏季,她中风了,死神将至,虽然经过县医院救治,可嘴眼还是歪斜了,肢体时而麻木……
母亲那样的辛勤,忙碌,体弱多病,我这个当儿子的,却很少帮她干活、为她减轻负担。在母亲看来,只要我集中精力读书,她的心里就会舒坦许多;只要我学业优良,就是对她的最大宽慰。当夏收和秋收时节来临,我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作为我家的一员“男将”,竟然很少到田里劳动,相反,我常常享受着“特殊待遇”:手不提锄头、镰刀,脚不挨土坷垃、田埂,肩不扛麦草、棉花杆……现在想起这些,真要羞死我也。那时我在做么事呢?我在做白脸书生、摇头晃脑的“秀才”,伏案攻读,梦想“金榜题名”。我甚至要向读者们承认:我有时候明明知道父亲在牌桌上赌博,母亲在田地里受苦,可我忍不住打着刻苦读书的旗号,借机躲避农业劳动——我简直是虚伪、自私透顶。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殷殷嘱托、谆谆教导,仍然回响在我的耳旁:“儿呵,你要用心读书,好好考学,做一个有用人。”唉!为了我长大成人,成一个“有用人”,母亲劳碌着,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大半生。
到新华书店去
新华书店冷清清的,在高高的、尘封的书架上,在文学史里被誉为“伟大的、划时代的”大师们,感到了难以言说的孤独、无法排遣的忧虑。是的,文学产生“轰动效应”的年代过去了,文学由“热”变“冷”,越来越被边缘化,失去了“崇高”、“神圣”的地位,消散了五彩缤纷的光环,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有那样一些人,一年到头不读书,即使偶尔读读书,也不读文学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感兴趣。
现在,我注视着新华书店的一隅,那个戴着近视眼镜,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虔诚地捧着一本《海子的诗》,嘴唇轻轻翕动着,似乎在默念着心爱的诗句。我猜想那些诗句是《村庄》:“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或者是《秋》:“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也有可能是《重建家园》:“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籍心灵”。那些诗篇呵,超凡脱俗,摄我心魂。
我望着那个手不释卷的男孩子,一下子想起我的遥远的高中时代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热到穷乡僻野、田间地头,农民放下锄头,捧读小说,练习写作。汹涌的文学热也热着我这个“农家子弟”,我不知道天高地厚。长江码头边,站着焦急等船的少年;江风习习地,吹送我去长江南岸;机船突突地,鼓动我去新华书店。
那是全民爱好阅读的黄金岁月,一本好书问世,迅速风靡全国。新华书店里,书籍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星期天,从早上到下午,我一直泡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地过着读书瘾。苦于囊中羞涩,许多次去书店,发现喜欢的书,我往往买不起,只好久久站立着,一页页地翻读,从头读到尾。直到营业员一遍遍地提醒:“下班了下班了,明天再来。”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乘最后一班机船,从长江南岸返回长江北岸。江面上,江鸥在飞,梦想仿佛也在翩飞;甲板上,少年在瞩望,那时我有青春热血,我不知道山高路远。
百感交集的内心
我17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当我辞别故乡,客居都市,我仿佛还能望见:草丛间欢快的蚱蜢,乡路上温热的牛粪,荷叶上清亮的露珠。我仿佛还能摸到:坡上青草的细腰,垂柳额前的刘海,西瓜滚圆的胸房。我仿佛还能听见:树枝们在报告喜讯: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流水们在朗诵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鸟儿们在催促着懒人:布谷布谷,种禾割麦,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长江隔开了两省,江那边是湖南,江这边是我省。我省的天上,九头鸟高飞,我省的地上,湖北佬乱动。我还是一个乡村少年的时候,多么渴望“乱动”:像春风乱吹着麦苗,像骤雨乱打着树叶,像水鸟乱弹着波纹,像野猪乱发着野性,像天使乱展着羽翅……我也希求“安宁”:像水牛安卧水中,像鹅卵石安睡河底,像草鱼安享水草,像青蛙安坐荷叶,像静夜安放明月……在这些“乱动”中,在这些“安宁”中,我拥有了姿态纷呈的乡村,内心百感交集。
内荆河是荆江支流,蜿蜒流经我县。内荆河是活水长流,润泽着我村的子民。桃园村就坐落在内荆河畔。河边有轻舟,渡我去小镇,买回《说唐》、《水浒》。水里有水族,野鸭子花样游泳,小白鱼跳着肚皮舞,而我呢,学习蛙泳、仰游。岸上有桑林,桑果子何其诱人,染紫了少女的嘴唇,也给我点点滴滴甜蜜。
我生长在桃园村,树梢上有鸣蝉,叫热了日轮,叫暗了傍晚。院子外有野花,它不妖里妖气、脂抹涂粉——仿佛一个女特务包藏着祸心。房顶上有喜鹊,叫喳喳,一大早它就叫,恭贺我村的姑娘伢结婚。你就要结婚了,将要泪沾衣裳,将要告别双亲,将要远离村庄,将要生养崽女,周芸将生下小周芸。我那波澜起伏的内心,打翻了醋罐子、五味瓶:你就要嫁人了,是福是祸?命运难测:桃花嫁给春风,云雀嫁给碧空,白云嫁给乌云,梨花嫁给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