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三题)

来源 :东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报三春晖
  
  以母亲为核心的家教是很严格的,她关注着我的言行举止,并且促发了我少年时期浓厚的书生气、过于拘谨的性格。在母亲看来,考学是孩儿的最大要务,只有考取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彻底摆脱“苦刨地球”的命运。她仿佛一个牧羊人,手持牧鞭,口发号令,要我这可怜兮兮的羔羊专心向前,日里夜里啃吃着书页——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有农家子弟的金光大道、锦绣未来。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现在想想,我的少年时代,曾经何其“样板”呵!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手上是“语数外”,心上是大理想,嘴上是书声朗朗,一副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模样。在母亲的告诫下,我按捺住我的玩心,做那离群单飞的孤雁,同学们结对成群,下水撒欢撒野,上岸跳高跳远,而我争分夺秒,汗流浃背在书桌前。在母亲的监视下,我不再隔着我家的窗棱——偷偷打量邻家女儿周芸的倩影;我不再打着种种幌子来到她的闺房——看桃花在她脸上羞答答地升起,听百灵鸟和我美滋滋地讲话;我压制住青春期莫名其妙的躁动,掐灭了朦胧爱情的火焰,去做白璧无瑕的少年。
  那时在老师们的眼里,我无疑是棵读书的好苗子:我背书,哇啦哇啦的流畅,不像那些差生,嘴里磕磕巴巴,仿佛含着块大石头;我作文,词语们纷至沓来,弹奏美妙动听的音符,不像那些呆鸟,遣词造句枯涩,通篇陈腔滥调。在乡人们的口中,我是桃园村子弟学习的榜样:寒假暑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埋头在课本中。人们在乡间小路上看见我母亲,总要停下来,那些话题呢,绝大部分都和我的学习有关,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麦子、谷子、鸡娃、猪娃。他们对我母亲说,你的儿真有出息啦,前途无量啦,你这当妈的,天生好福气啦!种种赞誉,使我母亲喜上眉梢,心花怒放。贫困潦倒之家,拿什么犒劳莘莘学子?清炒豌豆尖,茼蒿荠荠菜,干煎小白鱼,红薯南瓜饭。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胜过山珍海味。贫寒之家,缺吃少穿,独独不缺少母爱。
  杂草们发疯了,需要锄头去收拾;麦苗们干渴了,需要及时灌溉;棉花们害病了,需要赶快打药;高粱们熟透了,需要镰刀“三下五除二”。农业劳动是很艰辛的,甚至近乎残酷,苦不堪言,哪里像有些人在文章中描写的那样——蓝天上游动着朵朵白云,黄土地上到处是诗情画意。农忙时节的桃园村,烈日当头,尘埃扑面,热浪烤人,母亲在躬身锄草,提水浇灌,打药杀虫。她那个忙呐——忙得昏天黑地、晕头转向、晕三黑四;她那个累呐——累得眼睛发花、心里发虚、腿子发软。因了长年过度的操劳,母亲患上了多种顽固的疾病:头晕病、腰腿痛、神经衰弱、心律失常……一个炎热的夏季,她中风了,死神将至,虽然经过县医院救治,可嘴眼还是歪斜了,肢体时而麻木……
  母亲那样的辛勤,忙碌,体弱多病,我这个当儿子的,却很少帮她干活、为她减轻负担。在母亲看来,只要我集中精力读书,她的心里就会舒坦许多;只要我学业优良,就是对她的最大宽慰。当夏收和秋收时节来临,我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作为我家的一员“男将”,竟然很少到田里劳动,相反,我常常享受着“特殊待遇”:手不提锄头、镰刀,脚不挨土坷垃、田埂,肩不扛麦草、棉花杆……现在想起这些,真要羞死我也。那时我在做么事呢?我在做白脸书生、摇头晃脑的“秀才”,伏案攻读,梦想“金榜题名”。我甚至要向读者们承认:我有时候明明知道父亲在牌桌上赌博,母亲在田地里受苦,可我忍不住打着刻苦读书的旗号,借机躲避农业劳动——我简直是虚伪、自私透顶。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殷殷嘱托、谆谆教导,仍然回响在我的耳旁:“儿呵,你要用心读书,好好考学,做一个有用人。”唉!为了我长大成人,成一个“有用人”,母亲劳碌着,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大半生。
  
  到新华书店去
  
  新华书店冷清清的,在高高的、尘封的书架上,在文学史里被誉为“伟大的、划时代的”大师们,感到了难以言说的孤独、无法排遣的忧虑。是的,文学产生“轰动效应”的年代过去了,文学由“热”变“冷”,越来越被边缘化,失去了“崇高”、“神圣”的地位,消散了五彩缤纷的光环,远离了人们的视线。有那样一些人,一年到头不读书,即使偶尔读读书,也不读文学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感兴趣。
  现在,我注视着新华书店的一隅,那个戴着近视眼镜,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子,虔诚地捧着一本《海子的诗》,嘴唇轻轻翕动着,似乎在默念着心爱的诗句。我猜想那些诗句是《村庄》:“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或者是《秋》:“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也有可能是《重建家园》:“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籍心灵”。那些诗篇呵,超凡脱俗,摄我心魂。
  我望着那个手不释卷的男孩子,一下子想起我的遥远的高中时代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热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热到穷乡僻野、田间地头,农民放下锄头,捧读小说,练习写作。汹涌的文学热也热着我这个“农家子弟”,我不知道天高地厚。长江码头边,站着焦急等船的少年;江风习习地,吹送我去长江南岸;机船突突地,鼓动我去新华书店。
  那是全民爱好阅读的黄金岁月,一本好书问世,迅速风靡全国。新华书店里,书籍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星期天,从早上到下午,我一直泡在书店里,如饥似渴地过着读书瘾。苦于囊中羞涩,许多次去书店,发现喜欢的书,我往往买不起,只好久久站立着,一页页地翻读,从头读到尾。直到营业员一遍遍地提醒:“下班了下班了,明天再来。”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乘最后一班机船,从长江南岸返回长江北岸。江面上,江鸥在飞,梦想仿佛也在翩飞;甲板上,少年在瞩望,那时我有青春热血,我不知道山高路远。
  
  百感交集的内心
  
  我17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当我辞别故乡,客居都市,我仿佛还能望见:草丛间欢快的蚱蜢,乡路上温热的牛粪,荷叶上清亮的露珠。我仿佛还能摸到:坡上青草的细腰,垂柳额前的刘海,西瓜滚圆的胸房。我仿佛还能听见:树枝们在报告喜讯: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流水们在朗诵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鸟儿们在催促着懒人:布谷布谷,种禾割麦,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长江隔开了两省,江那边是湖南,江这边是我省。我省的天上,九头鸟高飞,我省的地上,湖北佬乱动。我还是一个乡村少年的时候,多么渴望“乱动”:像春风乱吹着麦苗,像骤雨乱打着树叶,像水鸟乱弹着波纹,像野猪乱发着野性,像天使乱展着羽翅……我也希求“安宁”:像水牛安卧水中,像鹅卵石安睡河底,像草鱼安享水草,像青蛙安坐荷叶,像静夜安放明月……在这些“乱动”中,在这些“安宁”中,我拥有了姿态纷呈的乡村,内心百感交集。
  内荆河是荆江支流,蜿蜒流经我县。内荆河是活水长流,润泽着我村的子民。桃园村就坐落在内荆河畔。河边有轻舟,渡我去小镇,买回《说唐》、《水浒》。水里有水族,野鸭子花样游泳,小白鱼跳着肚皮舞,而我呢,学习蛙泳、仰游。岸上有桑林,桑果子何其诱人,染紫了少女的嘴唇,也给我点点滴滴甜蜜。
  我生长在桃园村,树梢上有鸣蝉,叫热了日轮,叫暗了傍晚。院子外有野花,它不妖里妖气、脂抹涂粉——仿佛一个女特务包藏着祸心。房顶上有喜鹊,叫喳喳,一大早它就叫,恭贺我村的姑娘伢结婚。你就要结婚了,将要泪沾衣裳,将要告别双亲,将要远离村庄,将要生养崽女,周芸将生下小周芸。我那波澜起伏的内心,打翻了醋罐子、五味瓶:你就要嫁人了,是福是祸?命运难测:桃花嫁给春风,云雀嫁给碧空,白云嫁给乌云,梨花嫁给暴雨?
其他文献
龙巽7点59分59秒,准时推开办公室的门。办公室一共只有两人,他,工程预算员;影荧,计划统计员。影荧头不抬,眼不睁地埋头键盘,不知在打什么;他连眼角余光都躲避影荧地,径直打开自己的电脑、打印机,打印昨天就做好的工程预算。这是个造价上亿的上水工程预算,下个月市里要公开招标。公司总经理下决心非拿下不可,只给了龙巽十天工夫,做出第一份预算,交公司经理办公会讨论。总经理告诉龙巽,能赚钱更好,赔钱也得干,总
期刊
来到四方山脚下,被冰雪肆虐了一个冬季的大山似乎还没摆脱春寒料峭的侵蚀,依然是黄土裹披,满目沧桑。远远望去,只有几许枯黄的枝叶孤零零的在带着几丝寒意的微风中瑟瑟摆动。不一会儿,参加爬山比赛的女员工们都汇集到了这块山坳里,用她们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这里的沉寂,用她们绽放在脸上的花容给山带来了春的气息。  我也是随行者里的一员,一身“冻”感十足的运动装,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呦,看这架势,准备拿第一呀!”我
期刊
大家都说我“一跟头摔进富人窝里了!”  我也没想到,真的“一跟头摔进富人窝里了!”  我怎么摔进富人窝里了呢?  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不知道是我哪一代祖先,听父亲说过,可能是我曾祖父给我们留下了这栋瓦房,在村子里还算个有脸面的人家。只是到了我父亲手上这房子就已经破烂不堪了,到了我的手上就快是断垣殘壁了。我们家住在离城市不远的村子里,几代单传。我父亲还当过生产队长,我比我父亲更不争气,如今已沦落到
期刊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哲理。只有思想上具备一种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坚持自觉行为,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一种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人的意识,安全文化也是如此。良好的安全文化就是通过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最终达到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家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不管企业还是员工自身都要以生命安全健康为第一
期刊
一    杨阿娇的脸上有颗痣,第一次说那是美人痣的是她的老师,老师怪怪地盯着她说,阿娇的痣真是好看,像神了杨贵妃脸上的痣。杨贵妃可是皇帝的老婆,皇帝看上杨贵妃,是先看上她脸上的那颗痣的。  说着,老师就摸她的痣,摸着摸着就把她摸到了怀里,摸到了了床,她也就糊里糊涂地告别了处女身。那时候,杨阿娇才十五岁。  在她十八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个叫刘姨的女人,是县上劳动局的科长引来的。那个戴着副黑眼镜的科长说
期刊
亲爱的老公,一切都好吗?你的生活状况,你的身体和你的心情。我每天都有这些对你的牵挂。最担心的是你的心情。你一定总是在被那些你不能实现的愿望而并不算大事的事而闷闷不乐,也一定坚持你不吃早点的不好的习惯和抽烟而影响着你的身体。我为我不能照顾到你而自责。因为我们现在相隔在两个不同的城市,为了学业。尽管我们的心是永远在一起的。  我依旧会每天不定时地想到你。想到那个叫人难忘的我们一见钟情的相识相恋的圣诞节
期刊
2008年3月,一个春风和煦的季节,东风杂志社东风电信处联合主办了一次笔会,40多位文友网友汇聚一堂,经过交流创作经验,畅言心得体会,产生了许多较好的作品。  下面摘选几篇,谈谈读后感。  梅花蕊的散文《雪趣》,读来清新活泼,妙语连篇,那戏雪的场面在作者的描绘下历历在目,别开生面。且看:“冬雪装扮的小树被笑声感染,将一树白雾撒在了我们的脖颈间,惊叫着跑开将雪抖落……复又跑到树下,孩童般使劲摇晃树干
期刊
前些时上映了一部影片,名字叫什么来着,大家都不怎么记得,只听说最近市里的电影院每天都公映一场,很有意思,何熙心里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去瞧瞧,回家便跟王大志说,“老公,有个电影,你带我去看。”说着,满眼的温柔,脉脉含情。王大志和大话玩家PK正杀得起劲,便随口答道:“等杀了这小子再说。”何熙不高兴了,侧身横到电脑屏幕前,杏眉倒竖,用手恨恨地点了下王大志的额头,一字一顿地说:“你……再……说……一遍!”  
期刊
提起“百灵鸟”文学社,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东风公司热电厂,提起热电厂,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百灵鸟”文学社。由此可见,热电厂的“百灵鸟”已小有名气,“百灵鸟”也为热电厂争了光。近日,我们又欣喜地读到百灵鸟的几篇作品,(载本刊上期)这些作品来自生活的第一线,是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结晶。袁乙宁的《记忆中的绿毛衣》和李波的《平安是福》,就是写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甚至琐事。从这些小事、琐事中,发现生活的哲
期刊
记得少不更事时,曾专门为“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作过“考证”。硬是要在周边环境中步步都找出花草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居然还为自己"考证"的成功颇为得意过一阵。待到成年之后,方才知道古人这句词无非是个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的“泛指”而已。  匆匆忙忙的几十年过去,年过不惑的我在东风总医院工作期间,繁忙劳顿之余的最大欣慰,就是生活到了一个“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环境。  风和日熙的春天,医院内樱花盛开、桃李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