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关键词】人文熏陶 热爱教育 关爱学生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盐城市教育局组织的“关注常态课,聚焦高效课堂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除了尽己所能地上了一节课,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听了16节课。参赛的老师都是各校的佼佼者,他们沉稳的心理素质、漂亮的粉笔字、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灵活的课堂反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人佩服不已。尤其是参赛课堂时时闪烁的人文光芒,更让我这个平日疏于学习的“老教师”羞愧难当。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如《赠汪伦》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如《匆匆》的文本对话)。总之,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许多参赛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连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规律和持久性如何等特点。因此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虽然我也能采用一些方法,如游戏运用、多媒体的配合,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就拿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这件事来说吧,这次赛课,每位教师方式都灵活多样。如杨老师《四个太阳》:学生合作互查,开火车查,哪个生字错了,找出来再查,教师读,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诚然,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学得轻松、愉快。
从教生涯18年, 我的课堂闪烁了人文之光吗?我不禁扪心自问。曾记得自己面向全县开过公开课《司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真是遗憾无比!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莘莘学子呼唤着闪烁人文光芒的语文课堂!
参加赛课学习后不久,我们就学完了第三单元,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爱家乡》,一向成绩很好的薛聪这次仍然写得很好。我把他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当读到“我的家乡江苏阜宁人杰地灵,有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时,随打工父母异地就读的学生郑凯艾插嘴:“不对,曹文轩是我们北京人!”我脱口而出:“郑凯艾,捣乱呀,你?”“曹文轩就是我家乡人!”他不服气地嘀咕着。因他每次语数英考试老垫底,平时又不大守纪,大家见我不屑的样子,也七嘴八舌地说他:“是吗?那你怎么不写到你的作文里去呀?”“他就是我老乡,我听我爸爸说的。”郑凯艾的眼泪也快流出来了。我见了,犹豫了:“也许他这回说的是对的?”我疑惑地读完了全文。回到办公室,正好办公桌上有刚到的2010年6月的《小学语文教师》,我随手翻开看看,真是无巧不成书,里面正好有一篇《曹文轩是何地人》的文章,看完后,我才知道,郑凯艾真的不是捣乱詹天,曹文轩祖籍是江苏阜宁,但他童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这次是我戴“有色眼镜”看人,错怪他了。直到现在,他那种委屈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眼神分明在抗议着老师对他的不公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都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才是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
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真的是到了要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某些观点的时候了,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人文光芒又何谈闪烁?
这次“关注常态课,聚焦高效课堂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之后,我觉得每节课都在鞭策着我,不仅授课模式新,教学理念更新!反思自己,真是与之相距甚远,不学习,不洗脑,不在课改中“冲浪”,就会与时下的教育相悖。在自己语文课堂人文素养欠缺的强烈震撼下,我开始致力于课堂上的人文教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有收获,我也挺有成就感的。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后反思,总觉自己对“孤帆”“尽”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因为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我发现、并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教学再不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相得益彰的作用。
对“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流”我是这样引导的: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是一个研读点。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充分感悟到了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且这种感悟绝非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的了。
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光芒,让语文教学事半而功倍。
【关键词】人文熏陶 热爱教育 关爱学生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盐城市教育局组织的“关注常态课,聚焦高效课堂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除了尽己所能地上了一节课,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听了16节课。参赛的老师都是各校的佼佼者,他们沉稳的心理素质、漂亮的粉笔字、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灵活的课堂反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人佩服不已。尤其是参赛课堂时时闪烁的人文光芒,更让我这个平日疏于学习的“老教师”羞愧难当。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如《赠汪伦》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如《匆匆》的文本对话)。总之,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许多参赛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连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规律和持久性如何等特点。因此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虽然我也能采用一些方法,如游戏运用、多媒体的配合,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就拿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这件事来说吧,这次赛课,每位教师方式都灵活多样。如杨老师《四个太阳》:学生合作互查,开火车查,哪个生字错了,找出来再查,教师读,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诚然,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学得轻松、愉快。
从教生涯18年, 我的课堂闪烁了人文之光吗?我不禁扪心自问。曾记得自己面向全县开过公开课《司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真是遗憾无比!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莘莘学子呼唤着闪烁人文光芒的语文课堂!
参加赛课学习后不久,我们就学完了第三单元,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爱家乡》,一向成绩很好的薛聪这次仍然写得很好。我把他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当读到“我的家乡江苏阜宁人杰地灵,有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时,随打工父母异地就读的学生郑凯艾插嘴:“不对,曹文轩是我们北京人!”我脱口而出:“郑凯艾,捣乱呀,你?”“曹文轩就是我家乡人!”他不服气地嘀咕着。因他每次语数英考试老垫底,平时又不大守纪,大家见我不屑的样子,也七嘴八舌地说他:“是吗?那你怎么不写到你的作文里去呀?”“他就是我老乡,我听我爸爸说的。”郑凯艾的眼泪也快流出来了。我见了,犹豫了:“也许他这回说的是对的?”我疑惑地读完了全文。回到办公室,正好办公桌上有刚到的2010年6月的《小学语文教师》,我随手翻开看看,真是无巧不成书,里面正好有一篇《曹文轩是何地人》的文章,看完后,我才知道,郑凯艾真的不是捣乱詹天,曹文轩祖籍是江苏阜宁,但他童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这次是我戴“有色眼镜”看人,错怪他了。直到现在,他那种委屈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眼神分明在抗议着老师对他的不公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都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才是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
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真的是到了要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某些观点的时候了,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人文光芒又何谈闪烁?
这次“关注常态课,聚焦高效课堂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之后,我觉得每节课都在鞭策着我,不仅授课模式新,教学理念更新!反思自己,真是与之相距甚远,不学习,不洗脑,不在课改中“冲浪”,就会与时下的教育相悖。在自己语文课堂人文素养欠缺的强烈震撼下,我开始致力于课堂上的人文教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有收获,我也挺有成就感的。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学习之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后反思,总觉自己对“孤帆”“尽”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因为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我发现、并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教学再不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相得益彰的作用。
对“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流”我是这样引导的: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是一个研读点。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充分感悟到了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且这种感悟绝非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的了。
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光芒,让语文教学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