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招生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高校招生的规模与结构,通过与经济增长、社会需求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招生;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林秀梅(1956-),女,吉林临江人,吉林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郝华(1982-),女,山西临汾人,吉林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李学(1980-),男,吉林农安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模拟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35-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步增长,这对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方向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未来高校如何调整专业和招生规模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政府、社会、家长、学生关心的热点,也是高校和有关职能部门回答的难点。对于这些问题,尽管有些专家学者在理论上进行过阐述,但是几乎没有人全面、系统地进行过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特别对于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面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如何调整高校招生来迎合社会需求,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问题。
  一、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特征分析
  (一)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特征
  吉林省高校招生人数1990年为2.11万人,2008年为15.49万人,18年增长了6.3倍。1990—1998年,这9年期间招生人数增长比较缓慢,由2.11万人增长到3.71万人,年均增长0.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7.31%;为了拉动国民的教育消费意识,激励并刺激国民增加教育投入,国务院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1999—2008年,招生人数大幅增长,由5.26万人增长到15.49万人,年均增长1.14万人,相比之前增加了4.7倍,年均增长率为12.75%,是先前的1.75倍。
  同期,吉林省高校毕业生1990年为2.11万人,2008年为11.79万,18年增长了4.59倍。1990—2002年,即扩招之前的毕业生人数增长比较缓慢,由2.11万人增长到3.78万人,年均增长0.14万人,平均增长率为4.98%。2003—2008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由5.26万人增长到11.79万人,年均增长1.31万人,相比之前增加了8.36倍,年均增长率为17.52%,是先前的3.52倍。
  (二)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特征
  1.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学科结构特征
  2001年学科结构调整,毕业生与招生的学科结构是对应的,而毕业生的学科结构特征易与社会需求在同一时间点上相比较,所以,我们研究吉林省2001—2008年的学科结构特征。
  2001—2008年,吉林省哲学毕业生人数由45人增至58人,增加了13人,年均增长3.69%;经济学毕业生人数由2068人增至4769人,增加了2701人,年均增长12.68%;法学毕业生人数由1522人增至3698人,增加了2176人,年均增长13.52%;教育学毕业生人数由1199人增至7258人,增加了6059人,年均增长29.33%;文学毕业生人数由4617人增至21857人,增加了17240人,年均增长24.87%;历史学毕业生人数由455人增至602人,增加了147人,年均增长4.08%;理学毕业生人数由3706人增至8478人,增加了4772人,年均增长12.55%;工学毕业生人数由13353人增至41236人,增加了27883人,年均增长17.48%;农学毕业生人数由967人增至2452人,增加了1485人,年均增长率为14.22%;医学毕业生人数由2384人增至8168人,增加了5784人,年均增长19.23%;管理学毕业生人数由4492人增至19370人,增加了14878人,年均增长23.22%。在这11个学科中,教育学、文学和管理学毕业生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毕业生的增长率,医学毕业生的增长率基本与之持平,其他学科毕业生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全省毕业生的增长率。
  2.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学校结构特征
  从吉林省12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人数来看,2001年至2008年,吉林大学毕业生人数由7464人增至9646人,增加了2182人,年均增长3.73%;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848人增至3866人,增加了2018人,年均增长11.12%;延边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090人增至4746人,增加了2656人,年均增长12.43%;北华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618人增至6052人,增加了3434人,年均增长12.72%;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255人增至4054人,增加了2799人,年均增长18.24%;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773人增至4275人,增加了2502人,年均增长13.40%;吉林农业大学毕业生人数由973人增至3764人,增加了2791人,年均增长21.32%;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生人数由1275人增至5265人,增加了3990人,年均增长22.46%;东北电力学院毕业生人数由866人增至3169人,增加了2303人,年均增长20.36%;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人数由393人增至1722人,增加了1329人,年均增长23.50%;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生人数由602人增至1974人,增加了1372人,年均增长18.49%;吉林艺术学院毕业生人数由293人增至1940人,增加了1647人,年均增长31%。其他院校毕业生人数2001年为13358人,2008年为67473人,增加54115人,年均增长率为26.03%。在这12所重点大学中,只有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等5所学校毕业生增长率高于全省的毕业生增长率,而其他院校同期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26.03%,仅次于吉林艺术学院,高于其他11所重点大学,高于全省毕业生增长率。可见,吉林省毕业生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其他高校的扩大规模所引起的。
  二、吉林省高校招生规模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总规模增长过快,超过经济增长与社会劳动力需求增长
  吉林省自扩招以来,1999—2008年,招生年均增长12.75%,同期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5%,我国GDP年均增长9.67%;2003—2008年,毕业生年均增长17.52%,同期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38%,我国GDP年均增长10.5%。可以看出,吉林省招生和毕业生增长率都超过本省和我国经济增长率。
  2001—2008年,我国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由73025万人增长到77480万人,年均增长0.85%,吉林省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由1167.41万人增长到1281.4万人,年均增长1.34%;同期,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由3.48万人增加到11.79万人,增长了2.39倍,年均增速为19.04%,远远高于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增速,高于我国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速18.19个百分点,高于吉林省全社会劳动力需求总量增速17.7个百分点。
  (二)招生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毕业生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适应性较低
  由于大学培养的周期性、学科招生结构不能完全适应4年后的社会需求,学科毕业生结构与就业率相符程度也不高。依据麦可思研究院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1]中的统计调查数据,我国2007—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前4个学科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而吉林省2001—2008年,毕业生增速最快的前4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可见,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而吉林省工学毕业生增速低于全省毕业生的平均增速。教育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而吉林省教育学毕业生增速却最快。
  (三)不同类型学校招生结构不合理,培养人才总体平均质量下降
  我们对吉林省部属和省属12所重点大学和其他高校作了对比分析,发现2001—2008年,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两所部属重点高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下降,吉林大学年均下降3.76%,东北师范大学平均下降0.82%,其他10所省级重点高校虽然招生规模都有所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在0.18%—9.05%之间,年招生平均增长率为4.54%,而其他高校招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69%,远远高于总体招生增长率,更高于经济增长率。由于这些非重点高校原有教学基础差、师资力量弱、专业不成熟,所以培养的本科生质量远远低于重点大学,特别是像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正是由于这些非重点高校的盲目扩招和盲目上专业,导致了整体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给整个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巨大压力。
  三、吉林省未来高校招生建议
  为了保证吉林省未来的人才需求,针对当前吉林省大学生就业难出现的问题,必须结合实际调整招生结构和规模。
  1.扩大工学和管理学招生
  从实际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工学和管理学是社会需求最多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和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量需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人才,同时也大量需要支持工业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所以未来这两个学科应是重点发展的学科,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而哲学、法学、历史学和理学,由于过去人才培养超过需求太多,应适当减小规模。其他学科应根据总量变化,在保证结构的条件下适当招生。
  2.扩大重点高校招生,压缩一般院校招生
  从高校结构看,应保证重点高校相应学科的招生,压缩非重点院校同学科的招生,这是为了保证专业人才质量所必须的。对于重点高校的传统和特色专业以及就业好的专业,要适当扩大招生。而对于其他非重点高校,应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重点培养特色人才。对于非重点高校与重点高校重复的专业,要压缩招生,保证和扩大重点高校的招生,彻底扭转盲目跟风上热门专业,最终导致专业不明、质量不高、就业不好的局面。
  3.重视应用型、实用型专业的招生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我国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更加明显,“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同时并存就是例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让农民工“上得来”;另一方面,重点院校应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重视书本之外的就业实践,同时,要促进一部分非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由基础理论教育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让大学生“下得去”。
  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英国的高等教育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相关利益者的需要”,即满足企业行业、学生、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 FH) 是面向职业的专业教育,始终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术、技术和职业的有机结合。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将功能定位为“满足企业、个人和社区的需要”。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3]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专业的招生。
  4.适当增加新专业的招生
  专业结构设置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的周期, 使人才结构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兴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但是原有专业并不包含,所以要适当增加新专业招生。但是新专业放在哪个学校,一定要看学校的专业基础和师资力量,不能跟别的学校比规模大小就盲目上新专业。教育部门要协调好专业结构。
  高校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全社会重视较育、关心教育、参与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3] 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4).
  [4] 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仿制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是一致的,即疗效与价值是等价的,质量是一致的。其上市理由是在公众健康利益和风险方面有好处,公众用药的负担下降了,下降的程度就是可以上市或者进入(基药或医保)目录的理由。同理,创制新药的上市理由是其在临床方面的优效性,与同类药优多少也是其利益风险评价的参考。因此,仿制药或新药申请还应加强上市价格协商这一环节,这是新药或仿制药是否被批准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药品价格;
期刊
摘 要:银行贷款是我国房地产开发和对住房消费支持的最主要融资方式,本文基于房地产价格与银行房产开发贷款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实证分析结论: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信贷具有紧密的关系,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会推高房价,房地产价格与信贷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文章最后从政府和银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实证分析;房地产价格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受信贷紧缩、土地调控等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现有依靠政府投入和土地财政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如何通过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升城投公司持续融资能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转型,是当前急需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天津市在该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融资方式转型的新思路,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风险对其利润有较大影响,但不同的风险与利润的关系并不相同,而且对其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本文以工商银行为例,选取2006年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风险与净利润的相关性不明显,信用风险与净利润有较强的负相关性,流动性风险与净利润有正相关性;信用风险对
期刊
半结晶性聚合物硬弹性膜主要采用挤出流延方法制备,聚合物熔体在口模与流延辊之间的可控距离内受到高速拉伸力场和变温温度场的共同作用,分子链被拉伸快速结晶,形成垂直于挤出方向的平行排列片晶结构。此类硬弹性膜具有类似塑料的高拉伸模量、高屈服强度,也能像硫化橡胶一样在大应变后发生高弹性回复。但目前对此类材料高回弹性能的来源仍有争议。聚丙烯(PP)硬弹性膜经过常温拉伸诱发成孔、高温拉伸扩孔可以制备微孔膜,目前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中作为隔膜应用。近三十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不同拉伸阶段硬弹性材料结构演化规律,提出了一
摘 要:本文考虑部门之间的完全消耗关系、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模型的分解方法、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来测算新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实证研究,利用新疆统计局发布的《1997年新疆40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新疆42部门投入产出表》,考虑价格因素和部门构成因素的影响,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并对1997-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实证结果基本符合新疆经济的实际情况。 
期刊
摘 要:不同的政策将在不同的国情下产生不同的政策结果。对于不同政策结果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本文立足国内外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对比及结果分析,试图从国外保障性住房政策中获取经验借鉴,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结果分析;国外经验借鉴;公共政策完善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期刊
摘 要: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业。而高职建筑类专业可为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的开发、施工、监理、预算、审计、咨询等专业技能型人才。依据高职建筑类专业与房地产业之间、房地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结合国内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对接模式研究的现状,该文以辽宁营口为例,对高职建筑类专业与产业集群有机对接模式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构思与设想。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 要:本文力图通过实验记录,说明如何运用个人年均“碳足迹计算器”对大学生群体以及周边农村社区的居民进行日常行为碳排放量计算,并探讨在两个群体日常生活中可行的低碳行为,向更广泛的群体提出低碳生活的倡导和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量;环境教育;农村社区;低碳行为  作者简介:路遥(1978-),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环境教育;  孙艺嘉(1983-),云南农业大学经济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结合计算机仿真软件,利用系统动力学在处理复杂系统方面的优势,建立了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贵阳市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描述了贵阳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进行政策模拟,充分发挥系统动力学的“政策实验室”功能,寻找完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作用点。  关键词: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政策模拟  中图分类号:F224;F830 文献标识码:A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