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建议:“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起着思维定向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把大量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入了教材之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一开始就联系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盖科技楼、修高架路等,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进入新知的学习。“今天我们来研究修高架路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让你来当总指挥,打算怎么办?”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了,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思维活跃。这时抓住时机出示:“要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20个月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个月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作,几个月可以完成?”此时同学们已完全进入了问题情境,精力非常集中,自觉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特别强烈,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达到了“愤悱”之境。学生顺利列出了算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各抒己见,很快解决了单位“1”和工作效率问题。
  教学中精彩的情境创设,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在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增长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诱发探究欲望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数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老师是否讲得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是否给同学们营造了自主参与的氛围,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不只是“亲身听到”,而且要“亲身经历”,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最终的目的。无疑,“自主参与”是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手段之一。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讨论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全体同学通过剪、拼等手段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结论是:S=底×高÷2。紧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有没有别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呢?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沉默许久过后,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剪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和原来平行四边形都是等底等高,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你根据什么说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不能多一些,或少一些?”“老师,我试了,剪成的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一样大!”“你真了不起!学会了逆向思维的方法。”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进一步合作研讨,验证了这种假设法是可行的。
  教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达到了主动探索知识、掌握规律的目的;同时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究的“第一现场”,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能力。
  三、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培养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发问的空间,并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究、创新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探究能力。
  例如,教学“比例的意义”,首先全班42名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组,围桌而坐(各组人数不限定),而后教师拿出84张卡通图片,每人得到同样多的图片,各小组研究讨论一下:自己小组应该领到多少张?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图片总数与总人数的比是84︰42,比值是2。”并说出自己小组应领到的图片数,深入研讨发表个人见解:你们小组图片数与人数的比是多少?它们的比值是多少?最后,归纳:各小组图片数与人数的比,其比值都是相同的,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而后师生共同概括出: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这个过程是“比例”这一概念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过程。
  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背景,融入蕴含着数学因素的生活内容,结合具体事例,不断运用“分析、判断、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究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于生活生产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感受数学的乐趣。
其他文献
科学认识论强调,真正的学习已不仅仅是指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识的再生过程应当以适当的形式重演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所认识的知识,虽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认识知识,也必须按照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索。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是“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解决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样循环往复,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学校属于城郊结合部,大多数
期刊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
期刊
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也是提升学生文章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性阅读就成为语文教师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施之误区  1.误区一:盲目实施。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阅读教学,但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安排探究性阅读活
期刊
摘 要:教学档案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档案 管理 对策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及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电子载体等材料。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系统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
期刊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还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曾经我被高年级的学生气得哭笑不得,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不可救药。可是渐渐的,他们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也终于决定下工夫,不放过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在集体合作中受到熏陶和感化。在十二载的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路子,现在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新课改纲要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改革以前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那么,在小组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参与角色  教学活
期刊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的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便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更新教学
期刊
一、问题与办法  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就课文论课文,当教师将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交待完结后,也同时意味着课文讲解学习的结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僵硬,而且因其程式化容易导致刻板的教学过程出现,进而使本该生动活泼、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弊端丛生。从根本上说,一方面未能在理论上理解语文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意。为此我们将通过文史互渗的方式克服这一弊端,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