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如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好习惯,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深刻思考这一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终身体育习惯
  
  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浪潮中,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学习方式也发生可喜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步得到落实,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关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加快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作如下探讨。
  一、怎么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1. 让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内容
  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学习《体育与健康》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是向教师、同学和周围的人学习知识,进而掌握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学校体育课中所学的“三基”知识来自觉地锻炼身体。作为教师要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保证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是学生今后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基本都掌握了1~2项体育技能。
  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积极参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学生影响巨大。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流动的水。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是第一位的,究其实质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是为学而教,是教会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主宰和强制,而是对学生的正确管理、启发和指导。而主体作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认真、自觉、创造性地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亲近的和谐关系。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本,也是和谐体育课堂之基石。教师观念的改变才会导致体育课中教师行为的转变,而最终才会有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乐此不疲,喜欢体育课的精彩体验和雀跃的体育行为。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3. 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
  所谓能力指的是知识、技术、能力和智力的有机结合。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课堂不是老师的天地,是广大学生的天地,尤其是现在的体育课堂要从观念上实现“让学生适应体育课”向“体育课适应学生”的根本转变,实现教学行为上“教师要学生学”向“学生自愿学”的课堂转变,达到教师的合理教育引导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为大多数有锻炼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舞台,让学生有充分的发挥、施展体育才华的机会。其次,给学生独立获取体育知识的机会。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体育知识。但体育知识的来源很广,如电视、网络、报纸等,要让学生不仅通过课堂体育中培养习惯,而且从课外体育中能够培养体育意识、兴趣、能力和习惯。
  4. 使体育生活化,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保障。让学生自己懂得怎样是健康的,把健康的金钥匙握在自己的手中更为重要。因此,以“体育生活化”为主要的健康理念,也应逐步融入学校教育的内容。树立体育锻炼无时无刻都可以贯穿在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不限于必须有完整的时间、场地。对农村学生来说,走路、骑自行车、上楼梯等能增强心肺机能,做家务还可以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养成勤劳吃苦,乐观的品质。要在青少年学生中确立“体育生活化”的理念,大力推广生活体育,提高健康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做到“会玩、会看、会判”,建立适合自己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加快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的进程,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二、养成长期坚持科学锻炼的习惯
  影响终身体育基础的因素很多,最关键的就是养成锻炼的习惯。
  1. 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因素很多,但养成锻炼习惯是关键。体育锻炼习惯具有以下特点:
  (1)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体育锻炼习惯实质上就是巩固的条件反射,每次锻炼之前,会产生生理、心理反应。如每次锻炼前会出现某些“生物钟”现象,一到锻炼时间就会产生锻炼的欲望。
  (2)从心理学角度讲,习惯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俗话说“习惯形成自然”。也就是说,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每次体育锻炼都是自然行为,不需要用意志强求自己去锻炼。
  (3)锻炼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和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由于锻炼习惯具有以上特点。因此它在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历来把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列为学校体育基本任务之一。农村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形成,会对学生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养成长期坚持科学的锻炼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与接受体育教育。一个人只要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学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要求,如每周锻炼五次,每次一小时),皆可称为终身体育者。影响终身体育的因素很多,但最终都要落实到长期坚持科学锻炼上来,这是终身体育的核心问题。它既是长期接受体育教育的体现,也是经过体育实践,体验体育活动情感,掌握、检验理论知识与增强体质的过程。
  由此可见,只有亲身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即使是很懂得体育方面知识和具有很强的体育能力的人但并不锻炼,也不可能强身健体。
  3. 养成终身体育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案
  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方案这是巩固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步骤,也是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反之如果锻炼缺乏科学性,那么,锻炼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锻炼习惯也难以巩固。也就是说,如果锻炼者未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健身方案,那么终身体育也很难坚持下去。
  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一套比较科学、实用而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并在锻炼实践中不断完善。或者由学生自订锻炼计划,自造锻炼内容与方法,自定运动负荷与练习难度,从而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总之,体育不仅给学生的是健康,而且是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好比铺设一片体育生活化的绿草地,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需求,来选择锻炼手段、方法、内容,踩出适合自己的一条健身路。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找到适合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之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求真务实,坚持不懈,不断创新,以提高健康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登嵩.论体育教学中的和谐课堂[J].体育教学,2007(3).
  (邳州炮车中学)
其他文献
谈起美国的教育,不少人会想起其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最令笔者震撼的却是美国的体育教学系统。  美国的体育课程从小学开始就异常丰富,到了大学后更是包罗万象。除足球、篮球、网球等常规项目外,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几乎都能得到满足:如果要养生,有冥想课;如果要塑形,有瑜伽课;如果爱交际,有舞蹈课;如果打算从军,有军事训练课;如果暑假要去亚马孙丛林探险,则有野外求生课。此外,还有马术、美式足球、游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即使一般的劳动者,也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分析工作、生活乃至从事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存款、利息、股票、投资
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论述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的应用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希望对初中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无论国内或是国外,“精英”一词均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等各方面拥有领先优势的尖端群体。然而,在如何达到成才标准的方法上,中国与美国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培养观念。相比较中国家长对子女考试成绩等知识方面的要求,美国人更看重子女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希望占领的是高端行业的高端职位。以下,总结几点美国人教育子女成才的几个关键词,来看看与中国家庭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关键词之一:国际化  在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各个方
青春文学抛弃了文学的传统,嬗变成一种不再追问价值、不再寻求超越的平面文学。看似是其致命缺陷,但是不无讽刺的是就是这种缺陷导致了其大受追捧,阅读已经退化为一种娱乐消遣行为,为了阅读而阅读,人们并没有期待在这种阅读过程中精神世界有新的超越。  沈利娜,南京大学文学院,热心于出版及文学评论。    韩寒主编的《独唱团》第一辑销量超过150万册,但是就在这样惊人的销售量之下,《独唱团》还是成了“绝唱”。从
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到:“书如漫天飞雪,出版社遍地都是,作家、作品过剩,传统上属于永久性产品的书籍顷刻间短命。”畅销书排行榜影响读者的购书行为,也成各家出版社策
课余中长跑训练与一般训练相比,由于训练对象、条件、主要任务的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并且中小学中长跑运动员受条件、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他们的课余训练是非常特殊的,与专业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有显著的差异。中长跑训练与其他训练相比,是枯燥无趣且痛苦的一项运动,大多数学生对耐久跑是望而生畏,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因此,怎样抓好学校课余中长跑训练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很不简单的工作。中长跑训练工作要做好以下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用能力较差。如何帮学生打破英语实践缺失的局面,笔者在这一方面作了相关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以渊源学、影响学、媒介学为代表的纵向传播被美国"平行研究"打破之后,尤其是受新媒体平行话语的解构与影响,电视主持人媒介的主流文化话语体系散落为平行话语的"国民意识
本文通过对跨媒体出版核心问题的分析,从技术角度梳理了跨媒体出版所采用的格式标准以及各自的特征,并从制作角度分析了实现内容与版式分开的两条路径:传统出版机构以纸质图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