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7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梗死;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事业不断进步,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人们对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缺乏关注,从而影响了其预后[1]。本研究以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7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68.35±6.39)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74±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营养不良程度,明确患者的营养状况。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一般每日所需能量为20~25 kcal/kg,每日所需蛋白质含量为1.2 g/kg。对非蛋白热卡来说,在所提供的热卡量中碳水化物占比为50%~60%,脂肪占比为40%~50%。通过鼻肠管或鼻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策略。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干预3个月后以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与生活质量呈正比。(2)营养指标:检测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有很大一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会同时并发营养不良情况,在中度营养不良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影响下,患者免疫功能会出现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相比于营养状况良好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来说,营养不良患者死亡率要更高,为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适宜的营养支持具有积极意义。
老年脑梗死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很有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在患者出現脑梗死情况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中,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和量要明显低于分解,营养不良患者机体会进一步发展为负氮平衡状态,从而降低脑细胞恢复速度。在给予患者有效营养支持情况下,负氮平衡状态可以被有效改善,脂肪或蛋白分解会呈现减少趋势甚至是不分解,能够提升患者的胃肠黏膜细胞功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快速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彬.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8):139-140.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梗死;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事业不断进步,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人们对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缺乏关注,从而影响了其预后[1]。本研究以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78例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68.35±6.39)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74±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给予必要的饮食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营养不良程度,明确患者的营养状况。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一般每日所需能量为20~25 kcal/kg,每日所需蛋白质含量为1.2 g/kg。对非蛋白热卡来说,在所提供的热卡量中碳水化物占比为50%~60%,脂肪占比为40%~50%。通过鼻肠管或鼻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策略。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干预3个月后以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与生活质量呈正比。(2)营养指标:检测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取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有很大一部分老年脑梗死患者会同时并发营养不良情况,在中度营养不良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影响下,患者免疫功能会出现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相比于营养状况良好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来说,营养不良患者死亡率要更高,为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适宜的营养支持具有积极意义。
老年脑梗死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很有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在患者出現脑梗死情况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中,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和量要明显低于分解,营养不良患者机体会进一步发展为负氮平衡状态,从而降低脑细胞恢复速度。在给予患者有效营养支持情况下,负氮平衡状态可以被有效改善,脂肪或蛋白分解会呈现减少趋势甚至是不分解,能够提升患者的胃肠黏膜细胞功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快速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相比,观察组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老年脑梗死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彬.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