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医疗纠纷不断上演,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恶性伤医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医疗环境的恶化、医生执业风险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不再选择进入临床岗位。多项研究证实,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将大幅降低医学专业志愿报考率及医学生临床岗位就业率。Lancet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从2005年至2015年的10年间,中国仅16%的医学生最终成为医生。医患矛盾的激化加快医生流失速度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开医疗纠纷结点,缓和医患关系迫在眉睫。
医疗纠纷从产生原因上可分为因医疗过失产生的纠纷和因非医疗过失产生的纠纷两大类。国内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不良媒体的不实报道、患者医学知识水平低下、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医患双方缺乏沟通等多方面因素对医患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医护人员在行医期间是否依法执医将直接影响医疗纠纷案件的判决结果。据调查,初级及以下尤其是工作时长在3年内的医护人员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人群。因此,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他们在执医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规避可能的医疗纠纷十分重要。
明晰易出現医疗纠纷的环节,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依法行医,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医疗纠纷易发生在多个诊治环节,如医患沟通环节、病历记录环节、开药用药环节、术前术后环节等。在实习期间乃至正式上岗之后,医学生应时刻熟记患者的各项权利,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等。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病况、治疗方法及潜在的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履行应尽的法定告知义务。在入院实习阶段,许多医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习治疗方法方面,忽视了对病历等重要医疗文书记录规范的学习。在执医过程中也常出现医务人员因病历记录不准确、不规范而导致本可避免的医疗事故与纠纷发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明确提出,病历的书写与保存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进行,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且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相关病历资料。在法律上,病历更是作为司法机关判定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主要证据之一。因此,应严格要求医学生掌握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避免因“记录不全”而引发医疗纠纷。
医学生终将走上医疗岗位,在校期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也应掌握相关的医学法律知识,尽量减少可避免的医疗纠纷。目前较多医学院校已开设相关医疗法律课程,但均存在理论多于实践,导致课堂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或脱离实际无法达到较好效果等问题。案例教学与情景再现有助于让医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医学相关法律的重要性,临床带教老师的实践指导也更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掌握与遵守医学相关法律,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将医学法律知识教学融会于实践之中,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依法治疗及合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是促进医学生依法执医的重要方式。许多医学生在校期间忽视对法律课程的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即可,没有必要花时间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在全民学法的当今社会,医学生更应该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医疗法制观念依法行医,从自身角度出发,改正对法律知识的错误态度,既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又要兼顾法学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出色的临床医生。医学院校也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选出当下有代表性的医疗纠纷案例,开展法律知识科普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促进医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医疗纠纷,掌握如何依法预防、解决医疗纠纷。
在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作为一名医学生,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用法律来约束、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学秩序和谐发展。
医疗纠纷从产生原因上可分为因医疗过失产生的纠纷和因非医疗过失产生的纠纷两大类。国内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不良媒体的不实报道、患者医学知识水平低下、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医患双方缺乏沟通等多方面因素对医患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医护人员在行医期间是否依法执医将直接影响医疗纠纷案件的判决结果。据调查,初级及以下尤其是工作时长在3年内的医护人员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人群。因此,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他们在执医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规避可能的医疗纠纷十分重要。
明晰易出現医疗纠纷的环节,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依法行医,是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医疗纠纷易发生在多个诊治环节,如医患沟通环节、病历记录环节、开药用药环节、术前术后环节等。在实习期间乃至正式上岗之后,医学生应时刻熟记患者的各项权利,保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等。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病况、治疗方法及潜在的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履行应尽的法定告知义务。在入院实习阶段,许多医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习治疗方法方面,忽视了对病历等重要医疗文书记录规范的学习。在执医过程中也常出现医务人员因病历记录不准确、不规范而导致本可避免的医疗事故与纠纷发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明确提出,病历的书写与保存应当严格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进行,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且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相关病历资料。在法律上,病历更是作为司法机关判定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主要证据之一。因此,应严格要求医学生掌握病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避免因“记录不全”而引发医疗纠纷。
医学生终将走上医疗岗位,在校期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也应掌握相关的医学法律知识,尽量减少可避免的医疗纠纷。目前较多医学院校已开设相关医疗法律课程,但均存在理论多于实践,导致课堂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或脱离实际无法达到较好效果等问题。案例教学与情景再现有助于让医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医学相关法律的重要性,临床带教老师的实践指导也更有利于引导医学生掌握与遵守医学相关法律,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将医学法律知识教学融会于实践之中,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依法治疗及合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是促进医学生依法执医的重要方式。许多医学生在校期间忽视对法律课程的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即可,没有必要花时间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在全民学法的当今社会,医学生更应该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医疗法制观念依法行医,从自身角度出发,改正对法律知识的错误态度,既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又要兼顾法学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出色的临床医生。医学院校也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选出当下有代表性的医疗纠纷案例,开展法律知识科普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促进医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医疗纠纷,掌握如何依法预防、解决医疗纠纷。
在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作为一名医学生,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同时应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用法律来约束、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学秩序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