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可纳入研究的阑尾脓肿患者83例,均首选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
【机 构】
:
5107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可纳入研究的阑尾脓肿患者83例,均首选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术前CT测量阑尾脓肿最大直径,分为A、B、C组,A组阑尾脓肿直径≤5 cm,B组5~7cm,C组≥7 cm.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最短[(57.63±14.51)min],术中出血量少[(7.64±3.12) ml],无中转开腹,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早(82.4%),肛门排气时间早[(1.62±0.52)d],切口感染率小(5.9%),切口Ⅰ期愈合率高[32例(94.1%)],医疗花费少,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最长[(81.73±13.15) rin],术中出血量[(19.21±3.73) ml]及中转开腹率(33.3%)明显增加,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较高(33.3%),7d内切口非Ⅰ期愈合率增加,医疗花费明显升高;但3组患者在术后48 h内应用镇痛药的比例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Ⅰ期切除直径< 5cm的阑尾脓肿具有安全有效、愈合快、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普遍推广;临床选择腹腔镜Ⅰ期切除阑尾脓肿直径> 7cm的患者时需慎重.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促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FGF-10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于作用后24、48和7,2h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 ELIS
目前,厂务公开工作在机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程序;在基层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在全公司形成了以厂务公开、队务公开为主旱的畅通的民主渠道.文章对厂务公开在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阶段表皮干细胞表面感觉神经肽 SP 的受体 NK1的表达特征与鼠毛囊发育间的相关性,研究表皮干细胞分化发育为毛囊时感觉神经肽的作用,为研究通过神经调控诱
1病历摘要男,22岁,蒙古族,因久治未愈的皮肤瘙痒曾就医于多家医院,诊断为“湿疹”。接受“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中草药蛇床子、川椒、紫草、百部等多剂煎液外用以及对症处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