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瑜伽式”拓展体系构建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运动是当下人们普遍认可能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代主流及教师职业特点,瑜伽这项低密度、小负荷的有氧运动最为合适。本文将我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与瑜伽的四维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四阶段练习的“瑜伽式”拓展体系。通过体系的构建,有效地进行体系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职业倦怠 “瑜伽式”拓展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引言
  随着GDP的日益增长,在一些主、客观因素及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下,教育方面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教师队伍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职业素养问题,例如育人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消极懈怠情绪,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举止不文明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其中备受关注的则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高校女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
  二、“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概念及其体育效能
  瑜伽是一项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及心理意念的导引而达到身心整合的运动,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地而备受注目。“瑜伽式”体系主要是运用体育手段,结合瑜伽运动的特点,在相对较长练习时间且在固定的场地、时间,组织教师参与集体瑜伽练习[2]。通过测量其练习前后体成分、血液、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生理指标,并使用自我契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测试其练习前后心理情绪变化,综合生理心理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分析内在相关性,验证“瑜伽式”体系对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及其开展的现实意义。
  三、“瑜伽式”拓展体系的规划
  (一)“瑜伽式”拓展体系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规划图
  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5名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年龄结构、柔韧力量素质制定瑜伽练习的场地和练习的时间。在学校的任课类型、任教工龄、工作的年限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平时女教师的运动项目、运动的频率时间,确定瑜伽练习的类别、冥想的时间、呼吸的方式,合理的分配瑜伽体式动作、体式的难度和体式的分配。
  (二)“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总体设计流程图
  调查参与教师的身体特点、工作内容,均衡集体共性和个体差异性,以此为根据制定瑜伽的练习内容和练习强度。确定训练教师的人数和练习的场地、时间,根据练习的内容,组织一周三次练习课,每次课的时间为60分钟,基本定在周一、三、五的晚上7点到9点。历时2个月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信息反馈,发现构建体系的问题,采取有利的建议,不断修改并重新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进行阶段的测评,考察训练体系的的效果。根据训练后的女教师的心理自评和生理指标,进行前后数据的对比,Spss数据分析和样本检验,分析出瑜伽与高校女教师的素养关系,得出结论。
  (三)选取实验的测试指标
  根据瑜伽的身、心、神三位合一的功能,选取两种测试指标:心理的自评和生理的测评。心理自评可以直接反应教师参与瑜伽训练前后的职业倦怠情绪变化;生理测评是利用肢体器官功能的改变来间接的影响心理发送变化,其中包括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安静心率、台阶指数四项指标。
  四、“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构建环节
  (一)拓展前期准备
  训练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查学校情况、确定练习地点时间及教练安排、制定拓展计划三方面。调查参与拓展女教师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教师职称、授课课时等,掌握女教师的基本信息;根据第一环节的调查确定参与女教师的运动能力,选取固定场地,准备练习所需设施,由教练制定运动内容、密度、强度、周期等[3]。
  (二)拓展组织实施
  练习前,对确定参与拓展的高校女教师首次发放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MBI)并进行首次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根据已确定的拓展计划实施练习活动,严格执行计划内容,按时定点进行练习,尽量克服困难与干扰,对其中突发事件进行应变与应急,适时调整拓展强度与密度;每个阶段(4周)练习后均发放相同的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MBI),最后一次练习结合后进行生理指标测量,最后收集数据并与首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4]。
  (三)拓展反饋总结
  拓展反馈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拓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练习后的反馈总结。参与女教师自身练习的主观感受和适应程度,教练根据获取的反馈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练习内容、强度、密度等;另一方面是整体拓展结束后的反馈。教练和参与女教师根据拓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分析,对训练效果作出总结,对日后的瑜伽拓展提供宝贵建议[5]。
  参考文献:
  [1] 王莹.旨在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瑜伽式培训”体系的构建与验证[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
  [2] 陈小英.论瑜伽的健身价值及其市场化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2):112-115.
  [3] 张庆宗.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外语.2011(7).
  [4] 张颖.英国中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2010(5).
  [5]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397-422.
其他文献
摘 要 乒乓球因为其操作简单,很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在高职院校中,乒乓球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项运动。但是在开展乒乓球教学中,容易出现忽略基本功教学的情况,导致乒乓球教学没有任何的教学规律性和科学性可言。所以,本文就高职院校乒乓球的基本功教学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让每一位高职院校学生都能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 高职 乒乓球 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 为了促进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能力培养的视角入手对擒拿格斗教学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中影响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几点问题(课时设置不科学、课程内容不完善、教学方法程式化),然后又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科学化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擒拿格斗教学 公安警察院校 能力培养 优化
南极鱼类常年生活在-1.9℃的南大洋中,目前已知鱼体适应这种低温的一个机制是进化出了抗冻糖蛋白(antifreeze glycoproteins,AFGPs),而南极鱼卵被产在海水中,无AFGPs的保护,那
摘 要 根据昌宁县的情况,提出在符合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大课间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只是单一广播体操的格局,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最后对大课间的实践意义进行了探索,旨在说明大课间对促进或加速个体育社会化进程方面的独特功效。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大课间应由传统的单纯注重体育的生物功能向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向转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建议,为构建保山市昌宁县小学新的大课间活动
摘 要 将拓展训练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还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拓展训练具有体验性,通过对户外活动的精心安排,可以模拟出真实的户外训练场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模式。拓展训练最开始起源于二战士兵训练,是提高人生存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将其应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摘 要 体育兴趣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文章对体育兴趣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现阶段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兴趣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概述  (一)关键名词的界定  兴趣(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一切课程的开展都应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实用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用性体育课程要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需求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高校
摘 要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教师是关键。体育是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在新形势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师是关键。本文通过对长治市城区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在实践中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需求因素的比重,为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培养高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